總結上甘嶺戰役為何打得如此慘烈?秦基偉:我們犯了個嚴重錯誤

2020-12-20 天下將令

中國成立後,雖然中國在大力發展自己的軍事實力,可是就從根本上來說,中國的實力和美國相比還是相差甚遠,在之後中國為了保衛朝鮮,在朝鮮戰場和朝鮮軍人一起對抗美國為首的入侵者!這場戰爭也算是新中國成立後,所面臨最殘酷的戰爭了。

其中,上甘嶺戰役就是教科書般的戰爭典範!在這一個小小的山頭,雙方激戰43天,最終我們取得了上甘嶺戰爭的勝利。可是,在總結上甘嶺戰役為何打得如此慘烈的時候,戰後我軍將領秦基偉卻回憶,我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否則敵人根本爬不上高地。

上甘嶺戰爭是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想要奪取上甘嶺周邊的控制權,而在志願者控制的地面開始了「攤牌行動」!也就是說,想要奪取這個地區的高地,而一旦奪取高地,那麼對志願者來說可能就會切斷他們的進攻方向,所以中國志願軍推測美國的進攻應該是西方山!也正是因為基於這樣的猜測,志願軍把所有的重型火力都堆在了西方山的位置,這也讓45師被敵人襲擊的時候失去了支援,只能趴在坑道當中去作戰,這就是秦基偉所說的錯誤!

在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美國和韓國聯軍會最容易打上來的平康谷地發起進攻,然而卻沒有想到他們卻直接採用了最難攻克的上崗高低,也讓志願軍損失慘重。

當然,雖然這場戰爭的勝利被志願軍所拿下,可是我們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死守上甘嶺的15軍和12軍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抗擊列強的代表,也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最可愛的人兒!

相關焦點

  • 上甘嶺戰役為何會贏?秦基偉:王近山許諾我們要什麼,他給什麼
    10月24的上甘嶺陣地上,秦基偉的警衛連也全都被派往597.9高地一號坑道,跟了秦基偉五六年,與其親如兄弟的王虜也跟了去。一米八幾大高個的王虜,聽完話後非常堅定地回答道:我一定回來!可最終秦基偉連他的屍骨遺骸都未曾找到半分,可見上甘嶺一戰有多令人痛心。
  • 上甘嶺戰役打得有多慘烈?山頭被削平兩米,送一個蘋果記二等功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對外的第一戰,雖然傷亡很大,但也打出了我們的威風,徹底穩定了局勢。這場戰爭之中湧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大家最熟悉的或許要屬上了教科書的「上甘嶺戰役」。此役最後以我志願軍的勝利而告終,不過這個勝利來之不易,可以說是非常慘烈!
  • 慘烈的上甘嶺戰役,在一個通訊兵身上,隱藏了半個多世紀的秘密!
    慘烈的上甘嶺戰役,在一個通訊兵身上,隱藏了半個多世紀的秘密! 今天,小編帶領大家來談一談歷史。一提到上甘嶺戰役,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場戰役發生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是韓戰中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
  • 上甘嶺戰役志願軍的防禦,李奇微感嘆:20年也打不到鴨綠江
    上甘嶺戰役志願軍的防禦,李奇微感嘆:20年也打不到鴨綠江 前言 抗美援朝後期,聯合國軍為了挽回不利的局面,在談判中獲得主動地位,發動了震驚世界的上甘嶺戰役,這場激烈的戰役打破了多個世界紀錄,特別是炮火的密集程度,超過了二戰的最高水平。
  • 為什麼美軍無法打贏上甘嶺戰役?因為上甘嶺陣地上人人皆英雄
    上甘嶺戰役是唯一收錄在美國軍事院校教科書中的中國戰例,為何美國人會如此重視這場戰役?因為美國人不僅吃了虧,而且徹底見識到了一個民族崛起所迸發出的能量。用秦基偉將軍的話來說:「美國人真正認識中國人,是從上甘嶺開始的。」
  • 秦基偉回憶上甘嶺:由於我方的錯覺和判斷失誤,給了美軍可乘之機
    從14日開始到20日,我方部隊跟敵軍連續進行了七個晝夜的攻防戰。秦基偉作為指揮官,一刻都不敢休息,始終堅持在電話旁邊,精神高度緊張。作為一軍之長的秦基偉,自然是知道前線作戰的慘烈,美軍炮火將兩個山頭犁了一遍又一遍。
  • 上甘嶺戰役如此慘烈,為何被評為世界「絕唱」?毛主席8字解釋
    在新中國建成之後,世界的和平並沒有預期而來,很快,中國的鄰國朝鮮向中國發起求助,剛剛才從戰火中逃出來的我們,為了國家長遠的利益著想,而再次投身於戰鬥中,只不過戰場在朝鮮。抗美援朝在那次的抗美援朝的中,有一場戰爭空前慘烈,那就是上甘嶺戰役,這場戰役為何能成為世界絕唱,毛主席說出的八個字道破真相。
  • 上甘嶺戰役:隱瞞了半個世紀的秘密終於曝光
    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最著名的戰役莫過於「上甘嶺戰役」了,現在世界上有名望的權威軍事院校沒有一家不把它做為戰例寫進教材的,這場戰役慘烈空前。也有很多鮮為人知的事實和保密了半個世紀數字。上甘嶺戰役原本雙方都以為是一場小規模的攻防戰,中方為守方,美方為攻方。誰知結果演變成了一場人肉大戰,歷時43天,雙方傷亡40600人!
  • 上甘嶺戰役,美國為何慘敗?因為我們不止一個黃繼光!
    說起韓戰我們總會想起一個慘烈的戰役,那就是上甘嶺。美國是當時的世界強國,花重金置辦的飛機坦克大炮雖然在前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志願軍頑強抵抗下也只能敗下陣來,70年前的志願軍靠的是什麼?就是執著的意志力和捨生取義的精神。
  • 上甘嶺戰役打到第16天,十五軍為何被撤下來,哪支部隊頂了上去
    如此,範弗裡特便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對志願軍部隊的陣地,發起了進攻,上甘嶺戰役正式打響。 於是,志願軍總部經過研究,決定由駐守在上甘嶺地區的志願軍第十五軍進行正面防禦,由十五軍軍長秦基偉將軍全權負責。同時,為防意外,志願軍總部還命令志願軍第12軍,抽調8個團,由副軍長李德生擔任總指揮,配屬給十五軍作戰。
  • 秦基偉上甘嶺一戰成名,主席親自請他抽菸,兩個兒子都是中將
    兩人就聊起來了上甘嶺戰役的事情,偉人還誇獎說道:「上甘嶺打得很好,這就是一個奇蹟!」說著,偉人就拿起了茶几上的香菸,說道:「我這裡沒有什麼好東西,就請你抽菸吧!」那麼秦基偉在上甘嶺到底立下了怎樣的戰功,以至於偉人單獨接見他,還請他抽菸呢?
  • 上甘嶺戰役究竟有多慘烈?戰地記者:送一個蘋果進坑道就記二等功
    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中最激烈的一場戰役,聞名國際,而不管是看過《上甘嶺》這部電影或是紀錄片,還是參觀過戰地記者冒死拍攝下來的現場舊照,沒有一個人不說這場戰役是慘烈的,然而親歷者的感受永遠是最深刻、最直白的。
  • 上甘嶺為什麼能贏?秦基偉感慨:我們要什麼,上級就給什麼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上甘嶺戰役是被無數人銘記的戰役,在這場戰爭中,我們憑藉著英勇無畏的精神和靈活的作戰方針,打贏了武器裝備佔據巨大優勢的美帝國主義軍隊前線作戰奮勇殺敵的戰士們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同時我們也不能忘了進行後期補給工作的部隊人員。上甘嶺之所以能贏,和他們的貢獻密不可分。當時15軍的軍長秦基偉就感慨,軍隊需要什麼,上級就給什麼。正是一線戰士和後勤部隊的相互配合,才造就了這個戰爭史上的奇蹟。
  • 上甘嶺戰役有多慘烈,志願軍6萬斤蘋果,竟連一筐都送不進坑道
    提起抗美援朝,絕對繞不過上甘嶺戰役,這場戰役究竟有多慘烈,提起一些數字記錄,或許你就能感受到。上甘嶺戰役中,美軍調集6萬餘人的兵力、300餘門大炮、170多輛坦克和3000多架戰鬥機。整場戰鬥中,美軍向我志願軍僅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更是高達5000餘枚,整個上甘嶺的山頭幾乎被炸平。不止如此,在電影《上甘嶺》中有一幕,是一群志願軍戰士在坑道中圍坐在一起,一個蘋果在每個戰士手中來回傳遞,每個戰士在接到蘋果咬一口後再將其遞出去,直到整個蘋果被咬完,這一幕取自上甘嶺戰役中的真實情況。
  • 你所不知道的上甘嶺戰役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這一招,打得美軍連拉屎拉尿也得躲在工事裡不敢出來……戰役開始後,美國又以女明星珍妮·諾賽來命名597.9高地,並聲稱:誰先攻上山頭,珍妮就屬於誰。但事實是怎樣的呢? 軍事史上有個專用名詞:「範弗裡特彈藥量」。
  • 回顧上甘嶺:中美共同隱瞞了半個世紀的秘密
    現在世界上有名望的權威軍事院校沒有一家不把它做為戰例寫進教材的,這場戰役慘烈空前。也有很多鮮為人知的事實和保密了半個世紀數字。1雙方指揮將領左:馬克·韋恩·克拉克 右:詹姆斯·奧爾沃德·范佛裡特圖左:秦基偉,圖右:李德生策劃這次進攻行動的是第三任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具體執行的是美第八集團軍範佛裡特。
  • 隱瞞了半個世紀,上甘嶺戰役,我軍和敵軍真實傷亡數據揭秘?
    抗美援朝戰爭中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就是上甘嶺戰役,這場戰役空前的慘烈,其殘酷的程度遠遠超乎了雙方的預計,我們的歷史課本和各種歷史紀錄片都曾經向我們展示了我國的志願軍在這場戰役中的英勇和犧牲,著名的戰鬥英雄黃繼光就犧牲在了上甘嶺。這場戰役持續了整整43天,那麼我軍和敵軍的傷亡數據各有多少呢?
  • 上甘嶺戰役|每一個陣地都成為消耗敵人的「肉磨子」
    1952年10月14日凌晨,美軍對上甘嶺發動突然攻擊。美軍這一天的彈藥消耗量達到128噸,志願軍的陣地上平均每秒鐘就要落彈6發。美軍為何要發起如此兇猛的攻勢?1952年3月底以後,志願軍以營連規模不斷主動出擊,開展主動出擊,搶佔陣地、冷槍冷炮活動,給美軍很大的殺傷。9月18日至10月5日,志願軍展開秋季戰術反擊作戰。
  • 秦基偉不負彭老總囑託,死守上甘嶺,對15軍說:就要和敵人比狠
    再加上上甘嶺戰役打響前,範佛裡特還派軍時不時就前往平康谷地打探,志願軍將領們便調兵遣將於該地,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可不曾想此前的打探都是佯攻,是為迷惑志願軍。秦基偉也是到五聖山遭遇全面進攻,才意識到"中計"。
  • 上甘嶺戰役有多慘烈?上級:誰能送一個蘋果進坑道,就立二等功
    看過電影《上甘嶺》中有這樣一幕:一個蘋果,在指揮員、戰鬥員、傷員手中來回傳遞,誰都不忍吃第一口,後來連長帶頭咬一小口,往下傳遞,一個蘋果,在坑道裡傳遞了兩圈,才被咬完。這一幕,取材於真實歷史。「一個蘋果的故事」指揮過此戰的秦基偉將軍在回憶錄中曾寫道:「以後有人說過,美國人真正認識中國人,是從上甘嶺開始的。」上甘嶺是38線的一個小山頭,是軍事要地,掌握在誰手裡,誰就能擁有周圍地區戰爭的主導權,正因此成為了中美雙方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