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頭頭是道,一寫作文就啞火,這些訓練法快用起來

2020-12-21 林老師講作文

昨天晚上已經十一點多鐘了,手機微信突然亮起。我一看,原來是一位家長。這麼晚了給我發信息,一定是有緊急的事吧。我趕緊打開。

接著家長就開始跟我傾訴起孩子的問題了。幾乎是長篇大論啊。最後一句是:

林老師,你說這可怎麼辦啊?

原來,孩子這次期中考試作文扣了10分,觸動了家長的焦慮開關,大晚上睡不著覺了,找我「求醫問藥」來了。

根據家長的形容,孩子平時非常能說,嘴巴特甜,能說會道,看到的事情會描述得很精彩,講起來更是滔滔不絕,可是一到寫作文呢,就像換了個人一樣,磨磨蹭蹭半天動不了筆,家長急得啊,「你說這孩子嘴上怎麼不長根筆呢」。

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尤其是小學中低年級,剛開始接觸作文寫作,將語言轉換成文字他們不知道如何處理,但是說話是天生習得的,每天都在說,不需要特意地加以練習就會有進步。

但這種情況也要引起足夠重視才行,不能一味地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逼著天天寫,寫不好再重寫,這樣可能會讓孩子焦慮、叛逆、厭學。

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寫作文先要經歷三個過程:

內部語言(思考)——口頭語言(敘述)——書面語言(寫作)

我們知道書面語言是要難於口頭語言的,和口頭語言相比,書面語言在創作時必須進行深思熟慮的分析,這是由書面語言的完整性決定的。

口頭語言有省略的特點,書面語言有完整的特點

我們說一句話只要對方能聽得懂,可以不顧頭也不顧尾,可以不考慮語法和用詞,但寫下來就不能這樣了。孩子在運用口頭語言描述看到的事物時,聽到的或某一刻所做的,往往會省略了主語,或是一些描述性的詞語,會造成口頭語言和內部語言缺少完整性。

書面語言,也就是寫作文,則要求通過詞和詞的組合成為精心組織的語言,能夠準確完整地傳達。書面語言的這個特點是很多同學寫作文的難點。

從說到寫,如何有效地促進孩子的表達能力

首先,孩子在寫作時如果碰見了不會的字詞,就會造成寫作的障礙,所以前提是保證詞彙的積累,要不斷的增加,要讓因為字詞問題產生的障礙越來越少。

其次,從說到寫一定是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有孩子本身能力的提升,也有家長一定程度的引導。過程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

明確了以上兩點之後,可以嘗試一些訓練的方法。

1.要讓孩子明白說和寫是一樣重要的。

消除孩子對寫作文的恐懼感,對孩子的口頭表達給予肯定,對口語表達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提出改進意見,加強孩子的口述完整性,努力使孩子的口頭表達更接近書面語。

可以採用多聽新聞的方式來練習,新聞主持人的播報,幾乎可以直接轉化成書面語的。就曾有人形象白巖松說的話,只需要加一些標點符號,就是一篇文章,根本不需要改動。

2.通過大聲朗讀促進書面詞彙的積累。

聲音有助於記憶,大聲朗讀書中精彩段落有助於孩子熟悉書面語言表達的規律。把讀書時遇到的精彩內容大聲的讀出來,有助於書面語言的積累。

3.學會三步轉移法。

孩子不擅長將說的內容轉換成寫的,家長要對症下藥,幫助孩子做好語言的遷移。

由說到寫可以分三步。第一步讓孩子說,家長錄。第二步家長說,孩子寫。第三步:在家長的配合下進行語言的修改加工。

通過這樣的互動與配合,會幫助孩子更好地從說到寫。

4.「你說我畫」,促進書面語言的表達。

書面語言比口頭語言更有畫面感,家長可以選擇一篇狀物的作文,比如寫動物和植物的,家長繪聲繪色地讀,語速不要快,孩子根據家長所讀的描述進行繪畫。

聽和畫的過程是對書面語言抽象背景的呈現,有助於孩子書面語言的生動表達。

總之,孩子能說會道是好事,因為口頭表達是書面表達的基礎。只要家長能夠循循善誘,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孩子一定不僅僅只會用嘴巴說,還會用「筆」說的。

相關焦點

  • 寫作文難?教孩子寫作文難上加難……不妨試試流水帳、漢堡包、聯想法
    確實,「寫作文」是很多孩子和家長心中的「痛」。就算平時讀了不少書,等到動筆時,依舊腦袋空空,不知道要寫啥。還記得之前刷屏的浙大學霸父親,為了訓練女兒寫作文,要求她每天寫4篇,寫不完不準睡覺,弄得孩子媽都沒轍,只能報警解決。
  • 可以寫進作文的英語勵志短語,收藏起來!快速提高作文水平
    可以寫進作文的英語勵志短語,收藏起來!快速提高作文水平。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英語的一些勵志短語,這寫句子可以運用到很多的地方,但最值得用的還是作文。要知道,英語作文對學生的基礎要求非常高,要求學生平時對單詞、語法的學習一定要透徹,記清楚每個單詞的意思,理解各個語法的用法的區別。除了對基礎的記憶之外,還會考查我們對一些課外知識的積累,平時看到一些好的句子一定記到英語的摘抄筆記本上,經常去拼讀,其實英語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積累重複的過程。
  • 做個小頑主,在玩耍中學會寫作文,1到3年級學生如何進行作文訓練
    關於1到3年級的小學生如何為寫作文做準備,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朗讀法,今天,圍繞如何激發孩子寫作文的興趣,我想繼續談一談、聊一聊。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到了中高年級,有的孩子作文寫的就是要好一些。今天介紹另外一個受學生喜歡又很有效果的訓練低年級孩子寫作文的方法:做遊戲,也就是:玩。麥田老師鼓勵家長朋友們將小孩子培養成一個地地道道的「小頑主」,在玩耍中學會寫作文。也許有的家長會感到奇怪,1到3年級的小學生也是學生啊,怎麼能夠玩耍呢?那學習怎麼辦?我要說的是小孩子都喜歡玩,玩是小孩子的天性,這在低年級孩子身上表現的尤其突出。
  • 「三步作文法」——用思維導圖寫作文(寫景)
    前面的文章中,我介紹了思維導圖的三步作文法(審題、構思、成文);也詳細的介紹了思維導圖作文模型;用思維導圖作文寫事、用思維導圖作文模型寫人。今天我想和朋友們一起探討如何用思維導圖的方法來寫景。思維導圖作文模型對於寫景作文,朋友們或許寫的不是那麼得心應手,或許感覺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寫起,下面咱們先來說一說寫景作文的寫作順序。
  • 低年級孩子作文這樣寫,語文老師都忍不住給高分
    本文總結了小學生作文基本功和快速提高的訓練方法,爸爸媽媽們收藏著教孩子吧。   初級篇:寫作能力基本功的訓練方法   一、「你能講出來,就能寫出來」說完整的話,寫完整的句   如:經常利用空餘時間,給學生幾個好詞,讓他們組合成一句完整、通順的話,先練習說,在會說的基礎上,鼓勵他們大膽地寫下來。
  • 別的同學寫作文生動有趣,你寫作文是流水帳,寫作能力該如何提高
    就算我們建立了作文素材庫,考試的時候怎麼用呢?如何從龐大的素材積累中,找出最準確的那個寫作素材,才能保證我們在考試作文中取得高分呢?語文老師隨口一說,看起來是很高大上的寫作練習法,卻沒有詳細的說明,難怪家長會困惑。
  • 孩子寫作文枯燥乏味?用「漢堡圖法」寫說明文,有趣有料又簡單
    孩子不喜歡寫作文,很大原因是因為寫作文比較枯燥,並且感覺沒什麼可寫。我們可以讓寫作趣味化和簡單化,比如寫說明文,就可以用到思維導圖的「漢堡法」。大多數孩子都吃過漢堡,並且也喜歡吃,那麼漢堡是什麼樣子呢?最上面一層和最下面一層都是麵包,中間有一層一層的洋蔥、番茄、雞肉、青菜。
  • 華師一附中「最牛班主任」評點作文題 寫起來不易離題
    以方圓為話題,根據此材料,題目自擬寫作文。  【名師解題】  解題稍有難度認識或有誤區  華中師大文學院古典文學教授、語文課程改革專家譚邦和  今年的作文題掉了一下書袋,雖經通俗闡釋,仍有一定的解題難度。題中兩處引用古詩,實際上涉及三個古代文本,一是「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 小學階段,寫作文是孩子的弱項,如何打消孩子寫作文的恐懼?
    文|橙果媽媽圖|網絡我家孩子的爸爸經常開玩笑說,自家娃果然隨他爹,最頭疼就是上語文課,而上語文課裡邊又最頭疼的是寫作文。玩笑話歸玩笑話,但這孩子每當提到寫作文時,就打退堂鼓,坐著快十分鐘了,還是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去寫一篇小作文?當然,為此家裡就從網上買了很多的書籍,都是關於如何寫好一篇作文,好作文100篇等等。
  • 孩子寫不好作文怎麼辦,小學生如何寫好一篇作文
    小學作文是大家最頭痛的,提筆難,畏懼寫作文,一寫作文就頭痛,有時候就連個開頭都寫不好,或者寫出的文章就像流水帳似的,讓人不忍直視。有一位大教育家曾經說過,寫作文無非是把所見所想、所聞所感想一想,想清楚了,構成個有條有理的形式,用書面語言給固定下來。那麼,如何才能輕輕鬆鬆寫出一篇好作文呢?
  • 寫作文不發愁的小遊戲,每天五分鐘,三年級寫作文時是高手
    小學生到了三年級就要開始正式寫作文了,但是寫作文的功力可不是一天兩天培養起來的。有些孩子被搞得措手不及,一寫作文,就滿臉無奈,唉聲嘆氣,家長跟著干著急也使不上力氣。其實,這都是準備不足導致的。如果想讓孩子三年級寫作文順利,除了老師在課堂上教的知識,在一年級的時候,家長就要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訓練,對孩子未來的寫作幫助很大。其實,訓練形式不複雜,就是經常與孩子一起做遊戲,堅持下來,就會很見效。
  • 巧用動詞,讓作文動起來,活起來。
    三四年級是引導孩子寫好作文的關鍵時期。這個時間段引導孩子使用各種寫作方法,讓作文內容更加精彩,寫作手法多樣化。為今後的寫作勾勒出大致雛形。作文寫作方法多種多樣。對於三四年級孩子來說最好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學生能夠接受的寫作方法。今天就來講講動詞在作文中的使用。
  • 看圖寫話,用這樣的方法訓練,學生的作文寫不好都難
    看圖寫話一直是一、二年級語文考試題目當中,佔分比較大的題目之一。對於一、二年同學來說的話,初次學習寫作文,寫看圖寫話是有難度的,所以看圖寫話,在每一次的考試當中,學生的失分是比較多的,那麼怎麼樣杜絕失分呢?怎麼樣才能寫好看圖寫話呢?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叫做看圖寫話。
  • 德國人如何訓練孩子的科學思維?從寫作文的準備工作就能得到答案
    德國如何訓練孩子的科學思維?從寫作文的準備工作就能得到答案眾所周知德國的發明成就非常之多,例如1866年西門子造出了發動機、1888年赫茲發現了電磁波、1895年倫琴發現了X射線等等。我們先來看看在德國老師讓孩子寫一篇作文會讓孩子做多少準備工作?錦春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德國孩子如果要寫一篇關於蜜蜂的作文之前,會提前準備這三件事!1、老師會領著孩子去專門觀察蜜蜂,了解蜜蜂的生活習性。2、老師會引導孩子找到他們自己最關心的問題。(比如蜜蜂是怎麼蜇人的?蜜蜂是如何釀蜂蜜的?)
  • 二年級第一次寫小作文!把握好這些要點,小學生才能寫好!
    儘管之前已經在練習和單元測試中,多次出現看圖寫話,但這是課本第一次正式規範地進行寫話訓練,也就是小作文訓練。可以說,非常重要。課本中,寫話主題和要求都非常明確,孩子要把握好這些要點,才能寫好!一,要學會讀寫話要求,明確寫話要求有幾點。才能保證不跑題。
  • 作文高手之——幹掉大白話,讓作文鮮活起來
    小朋友寫的作文被老師點評為:「不要寫成科普小論文」。意思就是太直白,不生動,無感情。比如第一段:我喜歡的植物是繡球花,我為什麼喜歡它呢?因為它顏色多、美麗,形狀很獨特。那麼怎樣才能讓作文變得鮮活起來呢?一、委婉含蓄,間接表達。中國人說話都講究委婉,有一種含蓄美。所以很簡單,只需要記住:在腦袋裡面想的時候可以是生活中的大白話,但在寫出來的時候把它變一下,變成一種委婉的說法,間接表達你的意思。
  • 小學生就愁寫作文,語文老師帶孩子闖江湖,笑著學會作文三十六計
    家長督促孩子寫作文的奇葩方式大集合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很多家長比較焦慮的就是語文的作文,而且小學生們也的確是在升入小學三年級脫離看圖說話,進入實質作文寫作的階段後,語文的成績拉開了差距。為了孩子的作文家長也是絞盡腦汁,各種訓練孩子寫作文的奇葩方式。
  • 輔導兒子寫作文,竟然寫出了苦大仇深的味道!
    (第三版作文)這是第四版作文,好歹有一些細節了,但我仔細一檢查,粗看還行,但經不起細細推敲,語法不到位的,有的標點忘了寫,有的大小寫也不對。沒得商量,繼續重寫!(第四版作文)到了最後,等憨憨出了第五版作文,我才有些滿意。
  • 作文很難寫,想寫好作文更需要專業訓練、提升作文寫作能力必看的...
    本文經暖暖媽愛分享授權轉載,原標題《寫作文難?教小小孩寫作文更難!》作者:暖暖媽,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記得上學的時候,語文老師總是強調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作為資深文學愛好者和業餘創作者的暖姥姥,也一直特別重視培養我的閱讀習慣。暖暖出生之後,我同樣希望她能成為一個愛書的孩子。
  • 在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過程中去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如教學《豐碑》一課,在講讀到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引導學生理解「豐碑」一詞時,教師讓學生說出了這個詞的本義後,又進一步問:「如果讓你為這座『豐碑』刻上一段碑文,你會寫些什麼?」學生紛紛回答,有的說:「我會寫上『軍需處長永垂不朽』!」有的說:「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有的說:「您把死留給自己,把溫暖送給別人!」有的說:「您和日月同光,您與雪山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