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口罩難買 陸生自備入境卻被查扣!
陸生返臺推動組臉書 中評社臺北9月15日電/最近陸生陸續返臺就學「陸生返臺推動組」在臉書表示,有些陸生僅攜帶100~500隻口罩卻仍然被扣,提醒陸生要注意相關規定。根據官方最新規定「旅客入境攜帶250片以下免申請許可」,如果超過250個仍要申請許可。 臺灣市售口罩供不應求,除了實名制每二周可購9片,其餘的不乏漫天喊價,許多陸生返臺就學前都先在大陸買好口罩,帶來臺灣,沒想到竟出現卡關被扣。
-
讓陸生合法在臺打工
但同時,臺灣讓外籍生打工卻排除陸生,這是對特定族群的歧視,也違反世界趨勢。 少子化問題嚴重,大學要生存必須努力招收境外生。依臺灣「教育部」統計,2017年島內大專校院境外生讀學位者,以來自馬來西亞13433人最多,其次是大陸的9462人、香港8329人、澳門5116人、越南4465人及印度尼西亞4063人。
-
臺高校今年錄取2024名陸生就讀學士創歷年之最
原標題:臺高校今年錄取2024名陸生就讀學士創歷年之最 新華網臺北7月6日電(記者何自力 李慧穎)今年陸生來臺就讀學士班7日放榜,共計有115所學校錄取2024人,比去年多220人,創歷年最高。 陸生聯招會表示,今年島內內大學錄取陸生讀學士班的人數,以銘傳大學最多,為154人,之後依序是淡江大學(138人)、文化大學(125人)、逢甲大學(116人)、輔仁大學(108人)。 今年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共核定135所大學的學士班要招2134個陸生,但在大陸升大學考試成績未達各省市本科二批分線者不予審查。
-
在臺陸生看過來!599元遊臺東,三天兩夜包食宿
今天推送的優惠活動,僅針對目前在臺灣的大陸學生,交換生和陸生都可以報名。
-
陸生返鄉伴手禮:鳳梨酥、圓仔畫冊
大陸有麥芽糖,但不會用來夾餅乾吃,她的大陸同學對這事很好奇,非要她帶一點回去。 除此之外,熊貓圓仔的魅力不輸鳳梨酥,不少陸生都買了圓仔畫冊要帶回大陸。雖說大陸也有可愛的熊貓,但圓仔萌樣徵服全臺,而且畫冊印刷很精美。 龍應臺的書也很受陸生歡迎,都是大陸學生想要跟大陸朋友分享的臺灣好書。溫州來的王申已捆好一箱子書,可也忍不住說,臺灣的書好貴,比大陸貴上2、3倍。
-
陸生看臺灣臺灣,你好
相較於國內的高樓大廈和熱鬧喧騰,臺灣最繁華的臺北也顯得沒有那麼繁華。 我就讀於淡江大學,位於臺灣新北市淡水區,對面是觀音山,附近就是淡水老街和漁人碼頭,整個城市是慵懶的、小小的感覺。 淡水,正如其名,是個多水的城市,它的天氣就如黛玉妹妹的淚,說來就來。
-
「陸生納入健保」案再度被擱置 臺媒籲勿政治綁架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臺北11月27日電 (記者 陳小願 賈靖峰)將就讀臺灣高校的大陸學生納入
-
陸生在臺灣:理解臺灣人的恐懼 陸生必修課
Nick思索著說,「我們其實有的時候也不太確定,疫情之下,臺當局頒布的種種『禁令』,到底有多少是出於防疫考量,又有多少背後暗藏著政治原因。」不只是陸生,新婚陸配無法赴臺團聚,沒有取得臺灣身分證的陸配子女(新聞中常用「小明」代稱)無法回到父母身邊,2020年,對於這些與臺灣有著連結的大陸人而言,都充滿著艱辛。
-
陸生,臺灣「健保」為何還是沒你的份?
但是,同樣是前來求學,港澳生、外籍生、僑生都有健保,唯獨陸生沒有,確實說不過去。於是,中國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提出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只是把陸生在臺的身份從「停留」改為「居留」。具備了這個身份,健保順理成章。
-
臺灣高校招攬陸生大作戰
為了讓人人都有學上,臺灣的教育部門鼓勵廣設大學,結果高校數量猛增,從1994年的23所增加至現在的160所,大學的錄取率也從過去的不到30%陡增至如今的近100%。現在難的不是考上大學,而是考不上大學,2008年甚至有學生創造了以7.69分考上大學的「神話」。
-
臺北的味道
臺北的味道 圖/本刊記者 大食 文/本刊記者 張歡 大廈註定了自己的孤獨。 在臺北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它挺在信義路上。即便是在遠郊的圓山大飯店,也能目睹它寂寞的身影。臺北是一個沒有摩天樓群的城市,這裡有更多的騎樓,更多的自建立伊始就保存完好的建築。 不是上海,不是南京,不是香港,不是東京,也不是紐約。臺北的空氣有著一種曖昧的、獨特的味道,說不清,道不明。 它有日本的味道,整潔的街道、隨處可見的日式建築、溫泉和清酒的盛行、補習班忙碌的學生哥、日本旅行團的整齊隊伍,漫長的日據時代殘留的影子總在恍惚間浮現。
-
臺北獨有
日前瘋傳的臺北夜店「希臘腳正妹女屍」照。(圖片來源: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 大陸生赴臺攻讀學位已開放2年,大陸交換生赴臺也已逾3年,所以暑假期間,臺灣各處都可見大陸生,他們彼此分享到臺灣必玩的「玩樂地圖」,包括了貢寮海洋音樂祭、墾丁春天吶喊、小巨蛋演唱會,讓人訝異的是,臺北夜店打烊後的「撿屍」奇景,竟也被傳承為赴臺必看的現象。
-
臺教授:臺灣的高校關掉一半才正常 多招陸生還有救
長期研究高等教育的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翁福元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表示,高美醫專退場,根源於錯誤的政策,當年臺當局廣設大學,根本就是為了選票,其實臺灣不應該有這麼多大學,從160所降到80所,「關一半」才是正常高教發展。但如果臺灣有更多陸生,或許這股倒閉潮還有救。
-
「小明」和陸生,可有歸期?
與孩子分開半年多,孩子的學業要如何下去,有大半家屬因此都得了憂鬱症。此外,新婚的夫妻相隔兩地,尚未取得在臺合法居留身份但有團聚資格的陸配無法來臺團聚,原本新婚的喜悅,現在卻變成期待屢屢落空的煎熬。……「監察委員」才在8月1日就職,雖然外界對監察機構的存廢有不同意見,但我們仍然抱有最後一絲希望。
-
陸生來信:只要兩千人民幣,臺灣考駕照在大陸換證,在開車上已經實現...
雖然「在臺灣考駕照」屬於到臺灣讀書一定要做的十件事之一,但出了在臺陸生圈子,還算是件新鮮的事。 與大陸相比,在臺灣考駕照程序相對簡便,培訓及報考費用也較平價。因而在大陸考駕照成本居高不下的當下,在臺就學時考一張臺灣駕照,日後再回大陸換考大陸駕照,就成了陸生們口耳相傳的「好康(閩南語『幸福』之意)」。
-
水藻「上岸」進化為陸生植物?因有基因基礎
科普:水藻「上岸」因有基因基礎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新近繪製出一種淡水藻類的基因組圖譜
-
臺灣夜店「撿屍」文化引大陸遊客追捧 臺北獨有(圖)
日前瘋傳的臺北夜店「希臘腳正妹女屍」照。(圖片來源: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中新網7月15日電 大陸生赴臺攻讀學位已開放2年,大陸交換生赴臺也已逾3年,所以暑假期間,臺灣各處都可見大陸生,他們彼此分享到臺灣必玩的「玩樂地圖」,包括了貢寮海洋音樂祭、墾丁春天吶喊、小巨蛋演唱會,讓人訝異的是,臺北夜店打烊後的「撿屍」奇景,竟也被傳承為赴臺必看的現象。
-
臺灣開放陸生入境,臺媒:陸生返臺也只能入住費用高昂旅館,且無法...
如今當局終於開放陸生入境,但島內並不看好。據《聯合報》23日報導,臺「教育部」日前發函各大專院校稱,9月1日起為應對開學,宿舍不得作為檢疫場所。有私立大學主管直言,未來5000多名陸生若可以返臺,勢必只能入住費用高昂的檢疫旅館,且因為沒有居留證,他們無法領取每天1000元新臺幣的檢疫補助,「返臺之路雪上加霜」。
-
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
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 決定規定了嚴厲懲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對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規定,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在現行法律規定基礎上加重處罰。
-
臺北味道的798
漫遊臺北這座城,穿越時光隧道體驗復古。 老區重獲藝術的新生命 不久前來北京推介臺北旅遊,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局長趙心屏就說,「看上去臺北是個房屋低矮陳舊的城市。」這類例子很多,在臺北人文氣息濃厚的臺灣大學和臺灣師範大學附近,有一片依山而建的違章建築群,如今演變成臺北最具特色的國際藝術村,這就是保留著臺北幾代人居住記憶的寶藏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