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飄過土耳其【11】博斯普魯斯海峽、大巴扎

2020-10-19 溜溜達達的暉姐

早上起來就趴到窗戶去看,哇!天空堆滿了烏雲,大軍壓境。厚厚的雲層翻卷著各種姿勢在達達尼爾海峽上空行走,完了,今天的雨是躲不過去了。














吃早飯時,揣起一塊麵包,要渡海到伊斯坦堡,大風說船上可以餵海鷗。大巴直接開到碼頭渡船上,我們下車到渡船上層船艙,雨下起來了,把厚外套穿上也不暖和。本來穿越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的航行是很風光的,可海面上風雨交加,連到甲板上拍照都困難,什麼餵海鷗呀,想都別想。只好縮在船艙裡和大風討論藥神殿的故事。










達達尼爾海峽曾經演繹過無數次金戈鐵馬,波斯國王大流士和薛西斯渡過海峽徵服歐洲,亞歷山大大帝渡過海峽橫掃亞洲。第三次東徵的十字軍越過了海峽,奧斯曼帝國從這裡出發侵入歐洲。19世紀著名的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中,雙方的傷亡都在二十萬以上。誰控制了達達尼爾海峽誰就控制了黃金水道,手裡就攥著棵搖錢樹。

下了船,到歐洲啦。路邊房子多起來,也有很高的樓房了,田野的風光漂亮多了,還看到花壇和噴泉。這是第八天的上午,伊斯坦堡——世界上唯一橫跨歐亞的城市,名聲如雷貫耳的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到了。









大風帶我們到海邊大橋下的一個餐館吃午飯,這裡一長溜的都是餐館,特色自然是海鮮了。終於不吃自助餐了,每人得到一份烤魚,味道還不錯。餵飽肚子,跟著大風走過加拉泰大橋,它還有個名字叫釣魚橋,橋上總有很多人往海裡甩下魚竿。岸邊停靠很多遊船,橋頭有個廣場,很多商販在賣土耳其風味小吃。跟著大風匆匆穿過廣場,來到遊輪碼頭。上了遊輪,開始了船遊博斯普魯斯海峽。
















雨停了,只是天空依然陰沉個臉。船駛離碼頭,看到岸邊有座大清真寺很抓眼球,但它只有兩個宣禮塔,我認定不是藍色清真寺,回來查資料,它叫耶尼清真寺,耶尼在土耳其語是「新」的意思,雖然它已經有400歲了,要是在別的地方,肯定是老大,在伊斯坦堡,還排不到前頭。岸邊密密麻麻高高低低的樓房十分擁擠,縫隙中閃出古堡的身影。宣禮塔瘦長的塔身和尖頂醒目地高出附近的住宅。有個很老很老,據說有2600歲的古塔——加拉泰塔立在最高的地方,加拉泰大橋就是以這座古塔命名的。到了這兒地界,數不清的老人家啦。




   發現有海鷗,趕緊掏出麵包,撕成小塊扔出去,成群的海鷗衝過來,準確地叼起水裡的食物,有時能在半空中接著,給我樂的,但麵包很快就沒了。接著舉著相機掃射海鷗,相機到了這會兒就掉鏈子了,拍出來的全是模糊的。










漸漸的,岸邊的建築豪華起來,巴洛克風格的多瑪巴切清真寺,多瑪巴切鐘樓,多瑪巴切新皇宮,一字排開。一座奧斯曼帝國的宮殿,現在是凱賓斯基五星級酒店。









船離博斯普魯斯大橋越來越近了,這座連結歐亞大陸的橋梁建於1970年,1973年完工。全長1560米,橋上可以並行6輛汽車,兩端門字形的橋塔拽著巨大的鋼索牽引,支撐著整個橋面,極為壯觀。可這會兒風裹著雨滴,急速地掃過來,視野也更差了,真是太倒黴了,遇上這麼個天,天地都是昏暗朦朧的,任什麼美景奇觀都大打折扣。甲板上又溼又冷已經呆不住了,退回到船艙裡。都說伊斯坦堡美得讓人窒息,可遇到這樣的天氣,所有的顏色都黯淡無光。










船艙裡還有個上海人的旅遊團,中老年人居多,大概是在一個業餘合唱團的,很活躍,唱起歌來。唱得高興了,就跟我們團裡的北京小夥子拉歌,誰知北京小夥子根本不買帳,話說得不好聽,空氣一下就緊張了。上海人打圓場,想找個臺階下,可北京小夥子就是不給臺階下,越來越僵。後來上海團裡的幾位先生有點要拔刀相助的意思,我們團裡的男士也迎了上去,上海人縮回去了。

下了遊船,大風擠過來和我打一把傘,我想下次旅遊要帶把大點的傘。路上他問我晚上要不要看土耳其肚皮舞?我說可以呀。上了大巴,大風報出肚皮舞的價兒是70美金時,全車一片寂靜。

雨水衝刷著車窗,馬路上滿是慢慢爬行的車。前面出現一堵高大帶上下兩溜拱形洞口的城牆,馬路從城牆下穿過,這是一千多年前拜佔庭時期修的水渠,以當時的皇帝瓦倫斯命名,水渠還存有900多米長,從拜佔庭時代起到奧斯曼帝國時期一直向宮廷和城市供水。隔著淌水的玻璃拍下瓦倫斯水渠雄偉的身影,更有歲月滄桑的味道。順便提一句,整個行程大巴車裡裡外外都很乾淨,隔著車程拍照不會有灰塵礙事,土耳其司機要比國內旅遊車的司機敬業得多。





大巴扎

大巴在窄窄的街道穿行,沒有一個拐彎不是一把就拐過來的,實在佩服司機的本事,尤其是兩車相對錯車時,用「擦身而過」來形容應該還不夠準確。司機的技術用「遊刃有餘」來形容也還不足。



車把我們放到大巴扎門口,趕緊開走了。大風特別囑咐,大巴扎裡有65條街道,22個門,4000多家店鋪,一定要記住是從哪個門進去的,還要原路返回,千萬不能迷路。只給了一個小時,準時回到下車地點集合。

我有在開羅汗哈裡裡市場購物的經驗,這次到土耳其的旅遊途中,看到喜歡的就買,絕不等到來大巴扎再買,首先是時間不夠,這裡的東西還要貴一些,再者看得眼花繚亂的,不知道從哪下手了。所以就抱著開開眼的心情往裡走。




我們走的是1號門,門楣裝飾成挺漂亮的阿拉伯風格,上面還有1461年的字樣,這座大巴扎最初由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修建,在1461年建成,以經營首飾、陶瓷、香料、地毯而遠近聞名。後來幾次擴建,1894年大地震後又經歷了重建。走進這最老最大的巴扎,阿拉伯、伊斯蘭、奧斯曼這些字眼在腦海裡一起出現,覆蓋了古希臘、古羅馬的印象。伊斯蘭風格的拱頂下一間間燈火輝煌的店鋪,裡面的商品色澤鮮豔,花樣繁多。我和朋友一面東張西望,一面互相提醒要記住回去的路線,這迷宮似的集市,吞沒幾個人,玩似的。土耳其人熱情地跟我們打招呼,再用排除法搞清楚我們不是韓國人,不是日本人,那就是中國人,然後用磕磕絆絆的中國話邀請到他的店裡去看看,也有中國話說得很溜的,看到我們驚喜的笑容,那土耳其人笑得更燦爛。土耳其的工藝品太漂亮了,種類也特別豐富,這個有著悠久歷史和多元文化的國度,展示老祖宗留下的無以倫比的,獨一無二的工藝製造手藝打造的作品,讓無論從東方還是西方來到這裡的遊客都抵抗不住這神秘絢麗的誘惑,打開錢包。









朋友從踏上土耳其就念叨著想買一個真正銅質的盤子,她是個粉末冶金專家,對金屬材質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和敏銳的識別。一路上沒有看到可心的,已經不抱希望了。我看到一家店鋪掛滿了琳琅滿目的銅盤子,趕緊把朋友叫過來。朋友還真相中了一款盤子,「好嘛吃」?美金70。NO,NO。我們搖著頭,可不走,繼續和年輕的土耳其店主周旋。站在一邊助陣的我也被那個盤子吸引了,就豎起兩根指頭說買兩個,90美金。年輕人不肯,我們繼續做說服工作。後來旁邊有個年紀大的男人拍板同意,原來他才是老闆,年輕人是他兒子。年輕人轉身去找第二個盤子,翻了半天,拿出來的都不一樣,他比比劃劃地說這個也好看,我們堅定原來的選擇,總算找到了相同的,謝天謝地。這時集合的時間快到了,掙扎著回憶來時的路線,已經模糊不清。試著拐了兩個彎,很快找到了通向1號門的主路。





天快黑了,雨一直在下。大風說因為塞車太厲害,我們只能走過幾個街區去餐館吃飯,等吃完飯再走回等車的地方,鞋已經溼透了,身上冷得打顫。伊斯坦堡的第一天在風雨交加中度過了。




相關焦點

  • 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
           博斯普魯斯海峽是土耳其國家的戰略要地,同時也是伊斯坦堡的著名遊覽勝地,它的兩岸就是這座橫跨歐、亞兩大洲美麗城市的最繁華地段,因此它也是歐亞大陸的地理分界線。整個海峽全長30.4公裡,最寬處2.4公裡,最窄處只有708米,最深處為80米,最淺處27.5米,它北連黑海,南通馬爾馬拉海和地中海。
  • 美妙土耳其 九、博斯普魯斯海峽
    皇宮進不去了,遊覽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遊船開船還有一些時間,我們在伊斯坦堡的節奏驟然放慢,可以休閒地坐在海邊茶餐吧喝土耳其紅茶,悄悄地用相機記錄著過往人們。在這裡很有必要說說土耳其紅茶。土耳其茶與中文發音類似,但特指紅茶。99%的土耳其紅茶都是裝在鬱金香形狀的透明杯中,用小碟託著,配一把精緻小勺和兩塊砂糖。在土耳其,生活就是一整個下午什麼都不做,喝著一兩杯紅茶看著風景和朋友聊天。
  • 【土耳其】達達尼爾海峽 博斯普魯斯海峽
    2019.9.在地理位置上,土耳其佔據著三個重要海峽,分別是西部的達達尼爾海峽、東部的博斯普魯以及中部範圍的馬爾馬拉海峽,這三個海峽統稱土耳其海峽,被譽為
  • 2013年土耳其之旅(5)——博斯普魯斯海峽
    1999年7月,「瓦良格」號駛抵土耳其北部黑海水域,準備通過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在第三國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攔阻,強行命令「瓦良格」號退回黑海。隨後在8月,「瓦良格」號又試圖通過海峽,再次遭到土政府的攔阻。「瓦良格」號被阻擋在黑海中,飄蕩了很長時間後,又返回原海港……土耳其方面以「船體過大、影響博斯普魯斯海峽其它船隻正常航行」等為理由,拒絕「瓦良格」通過。西方媒體也藉機紛紛大肆炒作「中國航母威脅論」。中國與土耳其從此開始了長達一年半之久的談判……
  • 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長線遊
    ,別的城市都是河流穿城而過,伊斯坦堡是海峽穿城而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博斯普魯斯海峽不僅僅是海峽風光和旅遊勝地,無論在經濟價值戰略位置歷史事件方面,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伊斯坦堡當地人,也會把博斯普魯斯海峽當做度假和郊遊的地方。海峽裡經常可以看到成群的海鷗,還有野鴨子略過水麵。伊斯坦堡可是擁有1500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如此繁忙航運旅遊的海峽居然保持了這麼好的生態,值得點讚和學習。
  • 地緣║土耳其:伊斯坦堡,戰略要塞博斯普魯斯海峽
    乘船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巡遊,欣賞兩岸豐富多元的建築,發現不同信仰、文化習俗之間的和諧相融之美,這實在是一種享受!博斯普魯斯大橋(Boazii Kprüsü)是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的一座懸索橋,為第一座跨越博斯普魯斯海峽並連結亞洲與歐洲兩大陸的跨海大橋。
  • 坐擁繁忙的博斯普魯斯海峽,為什麼土耳其還要開挖新運河?
    海峽全長30.4千米,最窄處僅僅708米,按說這麼窄的寬度,土耳其完全可以關起門來建立「收費站」賺通行費,為什麼放棄不利用,反而打算在海峽西岸另建人工運河呢?博斯普魯斯海峽區位圖海峽兩岸的土地主權均屬土耳其,但是通過這個海峽的船隻,要按照1936年在瑞士蒙特羅籤訂的《關於海峽制度公約》的規定行駛。
  • 土耳其大橋——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值得一去
    土耳其有數座橫跨歐洲和亞洲兩陸的大橋,這座橋全長1560米、寬33米,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水中沒有橋墩,是世界第四大橋。這個景點依然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遊船上經過的一個景點,這座橋超級有名,最主要的它出名的原因有三點:1)它是一座懸在空中的索橋 哈哈 據說水中沒有橋墩 聽著雨桐覺得還蠻危險的 2)他是連接這亞歐大陸的 大家都知道土耳其是一個橫跨亞歐大陸的國家 這座橋橫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 大家都知道海峽一岸是亞洲 一岸是歐洲 這座橋就這樣連結了歐亞大陸 3)它是全世界的第四大橋 所以這座橋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 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沿線風光還是很不錯的
    博斯普魯斯海峽沿線風光還是很不錯的,所以遊船值得一遊。伊斯坦堡 是國際著名旅遊城市,你看停泊的大郵輪排成長隊博斯普魯斯海峽乘坐遊船觀光博斯普魯斯海峽,看兩岸風光,不同的清真寺很多 博斯普魯斯海峽歐洲 堡壘 ,建於15世紀博斯普魯斯海峽堡壘依山而建,扼住海峽的咽喉,氣勢恢宏,可謂固若金湯 博斯普魯斯海峽魯梅利堡壘對河,是一個比較小的堡壘
  • 釜底抽薪:土耳其擬封鎖博斯普魯斯海峽,掐斷俄羅斯後路
    而在伊德利卜有7000土耳其軍隊,土耳其的裝甲師團和火炮部隊精銳也聚集在伊德利卜。接下來,土耳其和俄羅斯兩國關係會不會徹底崩盤?在土耳其眼中,土耳其深耕伊德利卜多年,伊德利卜就是土耳其地盤,是土耳其的海外省。
  • 圖說土耳其的世紀工程——雄心勃勃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分流計劃
    伊斯坦堡運河項目,又稱博斯普魯斯海峽分流計劃,是指在黑海和馬爾馬拉海之間開闢一條長40~50公裡的人工航道。這是一項世紀工程,是土耳其最具戰略意義的大型項目。該項目於2011年提出,現已進入招標環節。下面本文將著重講解土耳其啟動該項目的原因。
  • 博斯普魯斯海峽
    馬爾馬拉海是土耳其的內海,聯接馬爾馬拉海與黑海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段兩岸以及與之相連的馬爾馬拉海北岸地段,包括海峽東岸的於斯屈達爾,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大城市。1973年建成跨越海峽的博斯普魯斯大橋。
  • 實拍土耳其第一小鎮,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扼守通向黑海的要道
    土耳其最重要的通訊社以它命名,土耳其正在建造中的第一艘航母也是以這個名字命名,此外還有土耳其著名的安納多盧大學,安納多盧足球隊等等。安納多盧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岸邊一座美麗的小鎮,被人們譽為土耳其第一小鎮。
  • 伊斯坦堡最美的海景,都藏在了博斯普魯斯海峽上
    博斯普魯斯海峽作為分割亞、歐大陸的一道海峽,可謂是全球著名。這道海峽在土耳其境內,把土耳其伊斯坦堡一分為二,也就是說,伊斯坦堡這個城市有一半在歐洲,有一半在亞洲。來土耳其旅遊,怎能錯過觀光博斯普魯斯海峽以及坐船遊博斯普魯斯海峽,看伊斯坦堡的兩岸美景呢?
  • 博斯普魯斯海峽只是一條狹窄水道,對歐亞而言為何那麼重要
    它被土耳其領土環繞,東北端由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黑海相連,西南端經達達尼爾海峽與愛琴海溝通。 博斯普魯斯海峽地處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對土耳其政局和世界歷史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巨量的原油運輸需要,增加了海峽中油輪航運的密度,同時,給土耳其帶來了豐厚的通航費。博斯普魯斯海峽掌握著黑海沿岸國家石油運輸的命脈,具有突出的戰略地位。
  • 疫情下的土耳其 海豚暢遊博斯普魯斯海峽 (3/3)
    疫情下的土耳其海豚暢遊博斯普魯斯海峽 (3/3) "← →"翻頁
  • 博斯普魯斯 世上最美的海峽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裡有世上最美的海峽吧。描述這最美的海峽,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美得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博斯普魯斯海峽是溝通歐亞兩洲的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國家出外海的第一道關口。由於兩洲各國間的商貿等各種交往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斷增多,它的地理位置尤具戰略意義。公元前5世紀的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一世率領軍隊西侵歐洲時,曾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建造了一座浮橋。
  • 疫情下的土耳其 海豚暢遊博斯普魯斯海峽
    疫情下的土耳其 海豚暢遊博斯普魯斯海峽
  • 博斯普魯斯海峽——「十字路口」上的「紅綠燈」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楊慶軍 劉常春博斯普魯斯海峽,北連黑海,南通馬爾馬拉海和地中海,把土耳其分隔成亞洲和歐洲兩部分。如果說土耳其是亞歐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博斯普魯斯海峽則堪稱這條「十字路口」上的「紅綠燈」,是黑海沿岸國家出外海的唯一通道。歷史上,多國對該交通要道有所覬覦,博斯普魯斯海峽也見證了無數刀兵相接。1809年,英國與奧斯曼帝國籤訂《達達尼爾條約》,條約規定所有國家的軍事船隻禁止進入海峽,英國此舉雖不能從根本上控制海峽,但可防止其他國家捷足先登,間接上保護了英國的利益。
  • 伊斯坦堡聖火傳遞亮點:博斯普魯斯海峽及大橋
    伊斯坦堡聖火傳遞亮點:博斯普魯斯海峽及大橋 2008年04月03日 11: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土耳其伊斯坦保爾的博斯普魯斯海峽。 中新社發 克魯 攝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