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市場!當快消服飾面臨發展桎梏,如何轉型突圍尋求新機會?

2020-12-06 杭州鬥牛財經

受疫情的影響,我國一季度各行業盈利狀況都普遍下滑,民眾消費欲望低迷,讓很多線下實體店經營狀況慘澹。

在市場低迷中,快消服飾品牌因為缺少客源率先撐不住了,近期眾多服飾店紛紛關店,裡面不乏一些年輕人很喜愛的品牌,由於市場逐步縮緊,而運營成本又3使門店不堪重負,一些國外在華門店不僅關閉了店面甚至有退出中國市場的打算,曾經是一代人青春記憶的Esprit目前已經宣布退出亞洲市場,瞬間引發消費者關注。

5月14日最新消息,被稱為「時裝之王」Esprit宣布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退出中國,退出亞洲。此前,Esprit就開始對其中國門店、官網的產品進行1折清倉大甩賣活動,4月天貓旗艦店也加入打折陣營,這已經是Esprit有意圖退出亞洲市場的前奏。隨著終止在中國大陸業務的公告發出,Esprit的多家線下門店陸續關閉,這家快消服飾品牌將逐漸淡出人們視野。

實際上,在海外疫情衝擊下,不止是Esprit,眾多國際知名品牌由於無法正常運營而不得已選擇關閉店鋪或者退出中國市場,Forever 21、Newlook、Zara等品牌由於接連虧損而早早退出以避免繼續虧損,美國服裝巨頭GAP以及Adidas也傳出了員工停薪、股價猛跌的壞消息,由此可見,我國服飾行業進入了空前的低迷期。

一、Esprit從繁榮走向衰退之路

回顧Esprit在中國市場的快速擴張之路,再到如今逼不得已敗走中國全面撤離,其中展現的是整個服裝快銷行業的無奈和辛酸。

Esprit曾經也是盛極一時,其始創於1968年的美國,1992年進軍中國內地市場。僅僅五年時間,ESPRIT就在100多個主要城市開設了超過300家商場專賣店,林青霞親自為其代言使消費者瘋狂追隨,高峰時曾年賺60多億港元,在同時期其他服裝品牌只能望其項背。

不過巔峰時期總是很短暫,2008年金融危機重創了各大企業,Esprit也無法逃脫這場洪流的席捲,2009年其營業收入迅速下跌,企業衰落的苗頭開始初顯現,於此同時,林青霞家族套現200億港元離場讓本已走下坡路的Esprit雪上加霜。

由於其產品比較單一,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其市場份額逐漸縮小,2011年Esprit退出了北美市場,但滑落之勢仍在繼續,其業績每況愈下,而今亞洲市場收入太少,並且受疫情的影響使得其對中國消費市場失去了期望,選擇退出亞洲市場退回歐洲市場,曾經擁有龐大消費群體的快消品牌最終還是走向了衰落的境地而遠走他鄉。

二、快消品牌現狀及發展瓶頸

Esprit市場份額縮減,不僅僅是因為受疫情的影響,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其產品系列太少,不注重工藝設計,服裝未能適應本土化消費趨勢,且服裝款式單一,在跟同類型服裝品牌對比時失去優勢,使得消費者對其期望值降低,致使客戶大量外流,銷售額也隨之每況愈下,這才是其走向衰落的關鍵。

其實,業績下滑、大範圍頻繁關店、拓展步伐放緩,實際上是近年來快時尚品牌出現的普遍現象,背後原因和快時尚品牌近年來為了追求擴張速度而導致的諸多後遺症相關。一方面,在享受了快速擴張的紅利後,快時尚品牌逐漸失去了被關注的熱情;另一方面,消費升級下,消費者更加趨於理性,更加關注產品的品質以及服務。

不僅是Esprit,很多快消服飾品牌都面臨著與之相同的發展瓶頸。在國際品牌銷售縮水時,與之相反的是國潮的迅速崛起。如今國家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年輕人的審美也開始轉變,由原來的追求國際潮流變成了發現古風及中華底蘊之美,國潮的盛行使得消費者群體轉移,快消品牌市場縮緊,銷售大幅度下滑。

其次,快銷服飾品牌面臨發展困境與其消費者群體類型有密切關係。一般快消服飾品牌的定位通常是年輕、時尚,而不是走高端路線。因此,目標群體為擁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年輕人。這部分群體接受新鮮事物快,但往往忠誠度不高,他們的喜好隨時都可能轉變,很少見長期支持同一品牌的年輕人,消費群體的不穩定是快消品牌發展艱難的原因之一。

為了走出困境,快銷服飾品牌紛紛大力布局電商,電商是一個擁有很大市場的渠道,線上渠道的開拓對於線下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但當線下門店的發展遇到桎梏時,線上流量的競爭同樣也呈現白熱化的局面。如今線上渠道跟風式的爆款打造、同質化的社群運營、大打價格戰的銷售策略,都不是挽回發展頹勢的良方。

Esprit在中國市場的水土不服給整個國際快消服飾品牌敲響了警鐘,為獲得更好的發展必須要轉變發展思路,推進品牌本土化進程,迎合更多的消費者,促進產品的轉型升級。總之,希望快銷服飾品牌們都能夠突破行業發展桎梏,走出行業寒冬,迎來新的生機。

相關焦點

  • 國內服裝品牌欲轉型快時尚 五大問題纏身突圍難度加大
    某品牌服裝銷售人員表示,快時尚的消費人群非常廣,不容易受宏觀經濟影響,市場容量很大,所以本土品牌都希望借快時尚產品迅速佔領市場。  支招 注重差異化 提高供應鏈效率  業內專家指出,吸引本土服飾品牌紛紛效仿的最大誘因,是短短幾年間國外快時尚品牌在中國的不俗業績。
  • 國雙石承泰:以消費者為中心,全面賦能快消企業數智化轉型
    國家發展改革委官方微信曾發文表示,我國企業數位化轉型比例約25%,遠低於歐洲的46%和美國的54%,屬於剛剛起步階段。為了更好地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決策依據,國雙特推出「數智化轉型」系列專題,基於對垂直行業的深度洞察,分行業進行解讀,本篇聚焦快消行業。
  • 解讀傳統服飾行業三大模式 市場商業面臨三大變局
    電商和網際網路大潮的衝擊下,外貿和投資不再成為中國經濟的核心拉動力後,傳統服飾行業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經歷了從天堂到人間的境遇。庫存、關店、清貨、轉型等關鍵詞成為傳統服飾行業的主流現象級標籤。在過去五年間,不論是網際網路的凡客、傳統服飾品牌李寧都還未能走出服裝模式的困境。
  • 民宿業加速轉型突圍
    中國民宿業正在經歷一場蛻變和洗牌,從疫情初期的 「全軍覆沒」「整體歸零」到現在的「加速回血」「滿房頻現」,客源市場不斷成熟,整個行業快速復甦。民宿業不斷理清發展思路,尋求轉型提升方案,找到適合疫情防控新常態下的發展路徑。疫情加速民宿業洗牌。
  • 民宿業加速轉型突圍(旅遊漫筆)
    中國民宿業正在經歷一場蛻變和洗牌,從疫情初期的 「全軍覆沒」「整體歸零」到現在的「加速回血」「滿房頻現」,客源市場不斷成熟,整個行業快速復甦。民宿業不斷理清發展思路,尋求轉型提升方案,找到適合疫情防控新常態下的發展路徑。   疫情加速民宿業洗牌。
  • 美國服飾行業陷困局:A&F尋求出售 Rue 21、Wet Seal等破產
    主因是當下年輕人的消費方式和偏好發生了重大變化,商場客流減少,來自國際快時尚品牌的競爭激烈,電商對線下零售不斷蠶食。   第一季度業績不振,Urban Outfitters要關店、擴大電商和海外市場   美國著名的青少年服飾連鎖Urban Outfitters 第一季度淨利潤大跌了60%,至1190萬美元。
  • 溫州丹璐廣場變身OUTLET 品牌折扣或成突圍
    位於市區歐洲城的溫州奧特萊斯品牌直銷廣場試營業已有半個月,隨著這一新面孔的日益被認知,它的前身、市民們所熟悉的丹璐廣場宣布正式退出我市百貨業舞臺。從大型傳統百貨到國際流行的品牌折扣中心,歐洲城商業的「轉身」之舉不僅再一次吸引目光,也讓人們看到,低價折扣百貨正在成為零售業突圍的新出路。
  • GAP退出中國市場,forever21倒閉,歐美快時尚將如何絕地求生?
    投稿來源:新電商觀察美國服飾集團GAP11月21日宣布旗下現金奶牛Old Navy將從2020年起退出中國市場,未來會把業務重心放在北美市場,以實現效益最大化,此舉也預示著又一個服裝巨頭在中國市場落下帷幕。快速的實體店拓展讓GAP在水土不服的時候難以收場,引領了市場潮流的GAP也不免陷入困境。
  • 一線|轉型突圍,福建莆田女企業家在行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世界各國「閉關」抗疫,全球經濟面臨停擺危機。在這嚴峻的經濟環境下,如何尋找生機,自救突圍,是目前每個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在莆田,不少女企業家和她們的團隊,正在轉型突圍的道路上探索前進……跨界轉型,順勢尋新機在全球疫情嚴峻的當下,防護物資緊缺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難題。在疫情前期,莆田不少企業為抗疫應急轉產口罩,而今,口罩生產也成為不少企業的一個「新機」。
  • 提前還債提振市場信心 轉型零售服務商是蘇寧未來十年新機會
    但提前兌付百億債券,也讓市場中對蘇寧資金鍊的質疑聲音有所消解。12月11日,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公告稱,15蘇寧01債券將於2020年12月16日開始支付債券本金和最後一個年度利息。至此,蘇寧電器百億債券提前兌付。市場人士分析指出,蘇寧電器此次兌付百億債券,將有效提振市場信心,保障投資人利益。
  • 人人影視面臨版權桎梏,野生字幕組往後該如何自處?
    轉型困境  盈利不透明的同時,人人影視也面臨版權問題的困擾,轉型勢在必行。  2014年對於人人影視是重要的時間節點。2014年10月,人人影視被美國電影協會點名為盜版網站。2014年11月份,人人影視因涉嫌傳播盜版製品,部分伺服器被查封。
  • 1200+位服飾精英匯聚上海!全新視野,引領未來!2019服飾電商供應鏈大會圓滿成功舉行!
    毛鳳偉發言稱:今天的商業,已從渠道競爭變成了產品競爭,大家要幹的就是如何把產品做好。賈鵬在分享中提到:目前跨境電商行業增長迅猛,但跨境出口B2C行業仍然是一個高度分散且具有較大潛力的行業;出口跨境電商有望延續快速發展態勢;出口零售行業仍以第三方平臺為主、自建平臺增長緩慢,亟需轉型升級。
  • 家樂福將徹底退出中國 蘇寧接盤如何改寫超市格局?
    同時,家樂福中國在鮮食、便利商品和常保商品的供應鏈及倉儲能力也能被蘇寧復用,加強蘇寧在生鮮冷鏈物流業務方面的發展。躋身超市領域後,蘇寧與更多綜合零售商站在了同一維度競爭。零售業專家胡春才認為,對於蘇寧而言,收購家樂福是其走向全業態經營的一個捷徑。過去蘇寧只是在家電和3C領域有一定優勢,在快銷領域與競爭對手相比仍有差距。
  • 中小家電企業如何以智能科技實現品牌轉型突圍?
    中小家電企業如何抓住新一輪技術革命之機實現產品升級和向高端或細分市場發力,並擺脫粗放式增長邏輯,以智能科技為槓桿實現企業轉型突圍呢?中小家電企業如何以智能科技實現品牌轉型突圍?文/錦坤家電專家團過去幾年,由於新技術、新人群、新渠道、新業態的湧現,家電行業遭受了不小的衝擊,新冠疫情的發生,更是讓整個家電行業雪上加霜。
  • 廣州中大布匹市場發展面臨困境,轉型升級路在何方?
    圖文/界面廣東 林楊傑近日,有消息指廣州市將引導中大布匹市場的產業逐步向清遠市疏解,意味著這個有著三十多年歷史的全國最大布匹紡織品集散地將面臨轉型升級和搬遷,消息一出就牽動了不少市民的心。在那裡工作了多年的商戶們告訴界面廣東,他們還沒收到相關通知,中大布匹市場何去何從,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定論。
  • 森馬服飾:新官上任,戰略轉型打幾分?
    2019年以「巴拉巴拉」為代表的兒童服飾營收為126.63億元,同比上升43.5%;2020年半年報顯示,童裝業務收入佔總營收的67.04%,成為森馬主要增長動力。據了解公司將布局下沉市場,於三四線城市開設600-800家門店,以拓展童裝業務,發揮公司童裝競爭優勢。與童裝業務不同的是,以「森馬」為代表的休閒服飾近年來發展放緩,業務遇冷。
  • 逆境之中 餐飲業尋求自救突圍
    這場戰「疫」,正倒逼福州各類餐飲企業開啟一場自救突圍或轉型之路,以期渡過難關。疫情來臨遭遇前所未有危機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餐飲業首當其衝,當意識到危機來臨時,李營還未做好迎擊的準備。文儒閩菜館董事長郭可文說,因為疫情,節前為應對即將到來的春節市場而購買囤積的數十萬元食材打了「水漂」,眼下讓他憂心的是每月高昂的店租、員工工資等支出。福州市餐飲烹飪協會會長黃履冰告訴記者,這次疫情對於整個福州餐飲行業無疑是一次重創,「受此影響,單單今年福州餐飲行業年夜飯的退訂量就佔到了三分之二,損失十分慘重」。
  • 逆境之中 福州餐飲業尋求自救突圍
    這場戰「疫」,正倒逼我市各類餐飲企業開啟一場自救突圍或轉型之路,以期渡過難關。疫情來臨遭遇前所未有危機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餐飲業首當其衝,當意識到危機來臨時,李營還未做好迎擊的準備。文儒閩菜館董事長郭可文說,因為疫情,節前為應對即將到來的春節市場而購買囤積的數十萬元食材打了「水漂」,眼下讓他憂心的是每月高昂的店租、員工工資等支出。福州市餐飲烹飪協會會長黃履冰告訴記者,這次疫情對於整個福州餐飲行業無疑是一次重創,「受此影響,單單今年福州餐飲行業年夜飯的退訂量就佔到了三分之二,損失十分慘重」。
  • GAP子品牌Old Navy明年退出中國 快時尚在華迷途
    不過,Old Navy自進入中國市場後,一直表現平平。而就在宣布退出中國市場的兩個月前,OldNavy才首次進軍中國西北市場,在重慶朝天門來福士廣場開設門店。此外,在中國市場極為重要的線上陣地,Old Navy的流量並不佔優。OldNavy在中國天貓官方旗艦店的粉絲數量為156萬,GAP天貓官方旗艦店的粉絲數為790萬。
  • 福州餐飲業尋求轉型自救 全新出發!
    這場戰「疫」,正倒逼我市各類餐飲企業開啟一場自救突圍或轉型之路,以期渡過難關。疫情來臨遭遇前所未有危機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餐飲業首當其衝,當意識到危機來臨時,李營還未做好迎擊的準備。文儒閩菜館董事長郭可文說,因為疫情,節前為應對即將到來的春節市場而購買囤積的數十萬元食材打了「水漂」,眼下讓他憂心的是每月高昂的店租、員工工資等支出。福州市餐飲烹飪協會會長黃履冰告訴記者,這次疫情對於整個福州餐飲行業無疑是一次重創,「受此影響,單單今年福州餐飲行業年夜飯的退訂量就佔到了三分之二,損失十分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