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土地上都撒過農藥
還能吃到野生艾草做的青團
不用麥苗粉代替,
那真是媽媽的味道了…
這不,為了尋找野生艾草,
我們包了一搜船,一直追到了富春江心的小島
帶回來2021年第一批的艾草青團!
純手工哦,費時費力,限量500份
點擊圖片,立即購買
去年快清明節的時候,F姐我一口氣買回來了30+市面上的網紅青團!
結果評測了一輪,還是喜歡老土的、用野生艾草葉做的青團,畢竟是老底子的手藝啊,經得起時間…
讀者留言:
講真 這不是青團 這是糯米糰
通通沒有小時候的好吃,太甜太膩了
外面的皮也太軟了,艾草味也不濃
讀者果然懂行啊!
老底子的青團,肯定要用艾草做啊
野生艾草做出來的青團,顏色偏黑
能明顯看到艾草
而且艾草味很濃
今年,我們早早約了米粿叔他們家,製作傳統青團,不花哨,卻是老底子的!
不算採艾草、炒料、揉皮的時間,再熟練的阿婆,一天也只能能捏200多隻,跟機器生產是沒法比…
所以,米粿叔都不願意網上賣,怕來不及做;這次,趁米粿叔剛剛復工,我們趕緊訂購500份手工青團,純手工製作!
不算採艾草、炒料、揉皮的時間,
熟練的阿婆一天只能捏上200多隻
被收入《中國杭幫菜博物館》
評為「新杭州名點名小吃」
比起市面上的網紅青團,使用艾草粉、色素給青團上色,米粿叔用地道的做法:採摘野生艾草搗爛入團,青團才會自帶青草香氣。
而且野生艾草是一味中藥:
理氣血、逐寒溼、溫經、安胎
還能針灸、燒艾條、泡腳...
現在很多土地上都撒過農藥,長不出野生艾草了。去年,米粿叔都跑到江心島摘艾草了…
所以才有那麼多沒有艾草的網紅青團,用麥苗粉,麥苗汁替代。
米粿叔跑到江心島摘艾草
不用著色劑和艾草粉替代
艾草汆熟搗爛後,再與水磨粳米粉攪勻拌和,摶成半個拳頭大的圓團,往裡麵包入各種甜、鹹餡料,上蒸籠蒸熟。
由於艾草本身顏色偏黑,
再加上會氧化,顏色會比較暗,
這才是對的顏色!
做出來的青團,皮軟糯彈韌,比糯米粉做的好消化,不粘牙。恰到好處的艾草清香,不會掩蓋內餡味道。
甜 口
嗜甜黨愛的豆沙餡、芝麻餡,都是加了豬油增潤提香,這樣的餡才是完美的,細膩順滑之餘,還保留了豆沙、芝麻本身的香。
香甜的芝麻蒸熟後直接流沙了!
不加豬油的都是耍流氓…
鹹 口
鹹口推薦鹹青餃。雪菜、豆腐乾、筍絲、蘿蔔切丁,少油翻炒成餡,一口下去,脆的糯的,鹹的鮮的,都有都有~
筍丁+雪菜+野生艾草,夠不夠時令?
一口吃掉一個春天!
老底子的手藝,綠色有機食品,無添加劑、防腐劑、0色素,新鮮艾草對身體真的有益。
甜口的芝麻、紅豆青團,鹹口黨的青餃,每袋都是10顆,售價33元,2袋起售。因為是純手工製作,第一批限量500份。
點擊圖片,立即購買
清明吃青團要追溯到周朝的寒食節。
兩千多年前,晉文公重耳火燒綿山,誤殺功臣介子推和他母親,追悔莫及下令在他們忌日禁止開灶用火。
為了填飽肚子,人們選擇了這種蒸好的糯米糰子作為冷食首選。後來江南一帶就形成了用青團在清明節期間祭祀的風俗。
表皮上看得見的艾草
江浙一帶常見的青團,和所有的傳統糕點一樣,時間人工成本高,人人都會做,但實在費工夫。
更何況,小時候到處都是的野生艾草,隨著城市擴張,和農藥普及,也越來難找了…
為此,我們不惜包了一艘小船,去富春江的江心小島採集野生艾草…(也是沒誰了)
起了個早,渡富春江採集艾草
這個時節,野生艾草還是嫩苗,水嫩嫩散著清香;
用野生艾草搗爛製成的青團,自帶鮮活的春天氣息,真不是流水線出來的青團能比的。
染色劑可渲染不出這春天的顏色
我們跟著米果叔,用原始的方法採摘艾草,摘完這滿滿一籃艾草,純野生的,回去做青團咯。
米粿叔處理細嫩的艾草,要用石灰水熗制24小時、再大火熬製去澀味,漂洗後再搗出漿汁。
比起直接用艾草粉或是艾草榨汁給青團上色,我們選擇了更耗時的純手工汆熟搗爛。
雖然很費時費力
但青團味道會更加清香濃鬱
滿滿一籃艾草搗爛擠幹水分
最後就只剩這些
搗成碎末的艾草,與蒸熟的水磨粳米粉混合,揉出韌性十足的麵團。
粳米做的青團皮,彈性很好不粘牙,做出來更香、更糯、更清新,不像糯米那麼黏嗒嗒且不好消化。
經過半小時不間斷地充分揉和
才入口軟糯有韌性,不粘牙
經過半小時不間斷地充分揉和
才入口軟糯有韌性,不粘牙
不粘軟糯的皮做好了,再摶成半個拳頭大的窩口,往裡麵包入各種甜、鹹餡料,收口,上蒸籠蒸熟。
像年糕一樣,Q彈不黏
手工分成30g左右小段
青團千奇百怪的餡料裡,以豆沙餡、芝麻餡最傳統,加豬油翻炒兩三個小時,時長不夠浮油膩口,過火則會焦苦。
芝麻糖粉的餡兒
鹹餡倒是地方特色,米粿叔將雪菜、豆腐乾、筍絲、蘿蔔翻炒,做餡。
能明顯感覺到雪菜的氣味和筍絲的鮮味,一咬就有清脆的顆粒,含著汁水,吃不膩的組合。
這個時節的筍丁+鹹菜,能不好吃嗎?!
蒸的時候,在鍋底刷一層薄薄的油,就不會粘鍋。
等待青團從草綠色變成圓潤飽滿的翠綠碧玉,色澤鮮亮,油光閃閃惹人愛。
這才是真的艾草做的青團的顏色
那些粉粉的顏色,誰知道裡面是什麼
一定要在熱乎的時候入口,味美的湯汁悄然滾進嘴裡,燙得哇哇直叫卻又不捨得放下。
表皮糯韌綿軟,餡料馥鬱濃厚,一口吃掉一個春天!
見多識廣的攝影小哥,也直呼好吃!
就連我們攝影大哥,都說這就是小時候的傳統味道,有十多年沒吃到了。
F姐我必須說,這豆沙磨的可真細膩絲滑啊...
甜口是青團,鹹口是青餃,都是純手工的野生艾草做的,第一批限量500份哦!
點擊圖片,立即購買
米粿叔家的艾草青團,都是新鮮製作,不添加防腐劑,收到後一定要放冷凍保存。
粳米粉是大米類,蒸熟後放一段時間會變硬,這是正常的,你們回想下隔夜飯會變硬,所以要趁熱吃哦。
記住,要冷凍保存哦,不是冷藏!
由於艾草本身顏色偏黑,再加上會氧化,顏色會比較暗,這才是對的顏色!
回想下很多青團一直軟軟黏黏的,翠綠?嫩綠?看看成分表肯定都不少東西...
做法...不用說了吧,懶人隔水蒸!
鹹口的艾餃,還可以煎著吃,更能激發香氣,外皮金黃焦脆,內裡軟糯鮮香,真絕了!
我敢打包票,絕對讓你想起小時候的街邊小攤!
這可是真正的2021年製做的手工青團哦!
看起來簡單,現在真的很少人願意做了;米粿叔說了,除了野生艾草越來越少,包餡的阿姨年紀也越來越大…
第一批我們訂購了500份!大家且吃且珍惜吧…
點擊圖片,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