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口土味的艾草青團,我們包了一艘船,去富春江心摘野生艾草,手工製作,限500份!

2021-02-27 杭州我最懂

現在很多土地上都撒過農藥

還能吃到野生艾草做的青團

不用麥苗粉代替,

那真是媽媽的味道了…

這不,為了尋找野生艾草,

我們包了一搜船,一直追到了富春江心的小島

帶回來2021年第一批的艾草青團!

純手工哦,費時費力,限量500份

點擊圖片,立即購買

去年快清明節的時候,F姐我一口氣買回來了30+市面上的網紅青團!

結果評測了一輪,還是喜歡老土的、用野生艾草葉做的青團,畢竟是老底子的手藝啊,經得起時間…

讀者留言:

講真 這不是青團 這是糯米糰

通通沒有小時候的好吃,太甜太膩了

外面的皮也太軟了,艾草味也不濃

讀者果然懂行啊!

老底子的青團,肯定要用艾草做啊

野生艾草做出來的青團,顏色偏黑

能明顯看到艾草

而且艾草味很濃

今年,我們早早約了米粿叔他們家,製作傳統青團,不花哨,卻是老底子的!

不算採艾草、炒料、揉皮的時間,再熟練的阿婆,一天也只能能捏200多隻,跟機器生產是沒法比…

所以,米粿叔都不願意網上賣,怕來不及做;這次,趁米粿叔剛剛復工,我們趕緊訂購500份手工青團,純手工製作!

不算採艾草、炒料、揉皮的時間,

熟練的阿婆一天只能捏上200多隻

被收入《中國杭幫菜博物館》

評為「新杭州名點名小吃」

比起市面上的網紅青團,使用艾草粉、色素給青團上色,米粿叔用地道的做法:採摘野生艾草搗爛入團,青團才會自帶青草香氣。

而且野生艾草是一味中藥:

理氣血、逐寒溼、溫經、安胎

還能針灸、燒艾條、泡腳...

現在很多土地上都撒過農藥,長不出野生艾草了。去年,米粿叔都跑到江心島摘艾草了…

所以才有那麼多沒有艾草的網紅青團,用麥苗粉,麥苗汁替代。


米粿叔跑到江心島摘艾草

不用著色劑和艾草粉替代

艾草汆熟搗爛後,再與水磨粳米粉攪勻拌和,摶成半個拳頭大的圓團,往裡麵包入各種甜、鹹餡料,上蒸籠蒸熟。

由於艾草本身顏色偏黑,

再加上會氧化,顏色會比較暗,

這才是對的顏色!

做出來的青團,皮軟糯彈韌,比糯米粉做的好消化,不粘牙。恰到好處的艾草清香,不會掩蓋內餡味道。

甜 口

嗜甜黨愛的豆沙餡、芝麻餡,都是加了豬油增潤提香,這樣的餡才是完美的,細膩順滑之餘,還保留了豆沙、芝麻本身的香。

香甜的芝麻蒸熟後直接流沙了!

不加豬油的都是耍流氓…

鹹 口

鹹口推薦鹹青餃。雪菜、豆腐乾、筍絲、蘿蔔切丁,少油翻炒成餡,一口下去,脆的糯的,鹹的鮮的,都有都有~

筍丁+雪菜+野生艾草,夠不夠時令?

一口吃掉一個春天!

老底子的手藝,綠色有機食品,無添加劑、防腐劑、0色素,新鮮艾草對身體真的有益。

甜口的芝麻、紅豆青團,鹹口黨的青餃,每袋都是10顆,售價33元,2袋起售。因為是純手工製作,第一批限量500份。


點擊圖片,立即購買

清明吃青團要追溯到周朝的寒食節。

兩千多年前,晉文公重耳火燒綿山,誤殺功臣介子推和他母親,追悔莫及下令在他們忌日禁止開灶用火。

為了填飽肚子,人們選擇了這種蒸好的糯米糰子作為冷食首選。後來江南一帶就形成了用青團在清明節期間祭祀的風俗。

表皮上看得見的艾草

江浙一帶常見的青團,和所有的傳統糕點一樣,時間人工成本高,人人都會做,但實在費工夫。

更何況,小時候到處都是的野生艾草,隨著城市擴張,和農藥普及,也越來難找了…

為此,我們不惜包了一艘小船,去富春江的江心小島採集野生艾草…(也是沒誰了)

起了個早,渡富春江採集艾草

這個時節,野生艾草還是嫩苗,水嫩嫩散著清香;

用野生艾草搗爛製成的青團,自帶鮮活的春天氣息,真不是流水線出來的青團能比的。

染色劑可渲染不出這春天的顏色

我們跟著米果叔,用原始的方法採摘艾草,摘完這滿滿一籃艾草,純野生的,回去做青團咯。

米粿叔處理細嫩的艾草,要用石灰水熗制24小時、再大火熬製去澀味,漂洗後再搗出漿汁。

比起直接用艾草粉或是艾草榨汁給青團上色,我們選擇了更耗時的純手工汆熟搗爛。

雖然很費時費力

但青團味道會更加清香濃鬱

滿滿一籃艾草搗爛擠幹水分

最後就只剩這些

搗成碎末的艾草,與蒸熟的水磨粳米粉混合,揉出韌性十足的麵團。

粳米做的青團皮,彈性很好不粘牙,做出來更香、更糯、更清新,不像糯米那麼黏嗒嗒且不好消化。

經過半小時不間斷地充分揉和

才入口軟糯有韌性,不粘牙

經過半小時不間斷地充分揉和

才入口軟糯有韌性,不粘牙

不粘軟糯的皮做好了,再摶成半個拳頭大的窩口,往裡麵包入各種甜、鹹餡料,收口,上蒸籠蒸熟。

像年糕一樣,Q彈不黏

手工分成30g左右小段

青團千奇百怪的餡料裡,以豆沙餡、芝麻餡最傳統,加豬油翻炒兩三個小時,時長不夠浮油膩口,過火則會焦苦。

芝麻糖粉的餡兒

鹹餡倒是地方特色,米粿叔將雪菜、豆腐乾、筍絲、蘿蔔翻炒,做餡。

能明顯感覺到雪菜的氣味和筍絲的鮮味,一咬就有清脆的顆粒,含著汁水,吃不膩的組合。

這個時節的筍丁+鹹菜,能不好吃嗎?!

蒸的時候,在鍋底刷一層薄薄的油,就不會粘鍋。

等待青團從草綠色變成圓潤飽滿的翠綠碧玉,色澤鮮亮,油光閃閃惹人愛。

這才是真的艾草做的青團的顏色

那些粉粉的顏色,誰知道裡面是什麼

一定要在熱乎的時候入口,味美的湯汁悄然滾進嘴裡,燙得哇哇直叫卻又不捨得放下。

表皮糯韌綿軟,餡料馥鬱濃厚,一口吃掉一個春天!

見多識廣的攝影小哥,也直呼好吃!

就連我們攝影大哥,都說這就是小時候的傳統味道,有十多年沒吃到了。

F姐我必須說,這豆沙磨的可真細膩絲滑啊...

甜口是青團,鹹口是青餃,都是純手工的野生艾草做的,第一批限量500份哦!

點擊圖片,立即購買

米粿叔家的艾草青團,都是新鮮製作,不添加防腐劑,收到後一定要放冷凍保存。

粳米粉是大米類,蒸熟後放一段時間會變硬,這是正常的,你們回想下隔夜飯會變硬,所以要趁熱吃哦。

記住,要冷凍保存哦,不是冷藏!

由於艾草本身顏色偏黑,再加上會氧化,顏色會比較暗,這才是對的顏色!

回想下很多青團一直軟軟黏黏的,翠綠?嫩綠?看看成分表肯定都不少東西...

做法...不用說了吧,懶人隔水蒸! 

鹹口的艾餃,還可以煎著吃,更能激發香氣,外皮金黃焦脆,內裡軟糯鮮香,真絕了!

我敢打包票,絕對讓你想起小時候的街邊小攤!

這可是真正的2021年製做的手工青團哦!

看起來簡單,現在真的很少人願意做了;米粿叔說了,除了野生艾草越來越少,包餡的阿姨年紀也越來越大…

第一批我們訂購了500份!大家且吃且珍惜吧…

點擊圖片,立即購買

相關焦點

  • 評測30+網紅青團,還是輸給土味的艾草青團…手工製作!限量500份
    編輯部團購了100盒,能不好吃嗎?老底子的青團,肯定要用艾草做啊野生艾草做出來的青團,顏色偏黑能明顯看到艾草而且艾草味很濃不算採艾草、炒料、揉皮的時間,再熟練的阿婆,一天也只能能捏200多隻,跟機器生產是沒法比…所以,米粿叔都不願意網上賣,怕來不及做;這次,趁米粿叔剛剛復工,我趕緊訂購500份手工青團,純手工製作!
  • 艾草青團
    人們用它祭祖,但更多的是應令嘗新,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的被人們用來當作饋贈親友的送禮佳品。沒有艾葉可以用茼蒿,菠菜等青色的菜替代,也可以取汁水和糯米粉包入餡後蒸熟,當然顏色就沒有這個漂亮。
  • 傳統艾草青團
    青團是江南一帶在清明節期間必須要吃的一種傳統美食除了自己吃,我們這邊在掃墓的時候也會帶到去世的親人墓前進行供奉上海有很多家傳統小吃店都會在清明節前後這段時間開始推出自家的青團
  • 艾草青團:趕緊吃掉這最後的大好春光
    青團是江浙一帶較為盛行的清明節令小食,相傳最早是為了紀念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民間自發地在寒食節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而誕生的產物。清代時任高級美食評論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這麼描述青團的:「搗青草為汁,和粉作粉團,色如碧玉。」綠油油的顏色,胖成圓團的身材,不說味道了,腦補一下就覺得秀色可餐。
  • 最別致的青團,給你最春天的味道| 野生艾草·手工青團
    春風十裡,帶來的是飄飄的柳葉與各色花朵的盛放,還有遠山田野裡的野生艾...艾草被人們採來取汁,和糯米粉捏了團填了餡,上籠屜蒸過,便是軟糯清甜,有著一股清爽氣的青團,這是時令賦予的味道,只有春日才能享用得到。
  • 艾草、艾草粉、大麥苗粉做青團,比稻香村還好吃?試試
    、艾草粉、大麥苗粉自製的青團和稻香村買的哪個好吃?艾葉洗淨加鹼(或者小蘇打)焯水,撈出漂洗幾次,直到去除艾草的苦澀味;2. 煮好的艾草切碎或用攪拌器打碎;3. 加入糯米粉,揉成光滑的麵團;4. 包上喜歡的餡料,上蒸鍋蒸15分鐘就可以了。
  • 春分|薅艾草,做青團 ~
    記得剛上山那會兒,在沉迷於山中自然之美的同時,卻也總覺得山裡物資匱乏,想吃一口美味的願望難以實現。而這種顧慮,在跟隨村民阿姨到田野間勞作兩次後就被徹底消除了。春夜裡,第一撥雷筍正在努力地拱出黃泥嶄露頭角;我們心裡開始盤算起明天要製作的美味。一早,太陽如約從天邊的層巒疊嶂中跳出來。空氣中的溼氣還很大,山野中鳥兒的鳴叫聲透過霧氣顯得更加清脆悅耳。現在的野艾應該已經借著春雨開始瘋長了。穿上雨膠鞋,去田間地頭尋找野艾。
  • 我是吃貨——杭州特產(艾草青團)
    今天來為大家介紹一款好吃的零食——艾草青團那麼什麼是艾草青團呢?來,接下來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1.蛋黃肉鬆團 網紅爆款 鮮鹹可口肉餡肉鬆分量十足,鹹蛋黃的加入,使口感多了份鹹鮮,外皮鬆軟,青團軟糯,還帶著艾草的清香,這波聯名混搭風飯吃了。
  • 艾草青團——吃掉大好春光
    這種用草汁揉入糯米粉中,做成的碧綠糰子,咬上一口,那種軟軟糯糯、有點筋道且帶著餡兒的香甜氣息,瞬間沁入心脾。那麼青團到底是用植物做的呢?因各地習俗不同,,答案可謂是五花八門。可以做青團的植物有艾蒿、鼠麴草、泥胡菜以及小麥,基本都是搗爛後可以提供碧綠汁液的種類。今天為大家介紹比較傳統的艾蒿青團吧。
  • 艾草青團 | 南方的春天少不了這一美味小吃
    清明果是清明寒食時節江南一帶的時令小吃清朝美食家袁枚《隨園食單》裡記載了清明果的製作方法「搗青草為汁,和粉作團,色如碧玉」後來,逐漸形成風俗流傳至今2、撈出來(我這個是2斤艾草摘的嫩葉只有360克,焯好水後分成了三份,用一份,另外兩份放冰箱冷凍備著),焯好水的艾葉打成泥(如果幹可以適當加點水)。
  • 艾草青團――甜鹹雙味
    而艾草青團是典型的南方美食,卻也是甜鹹有別,粉絲各半。今天一次性教給大家甜鹹兩種風味、兩款造型的青團。鹹有鹹的妙處,甜有甜的滋味。5、將艾草糊分次加入粉類中,用刮刀刮拌,倒溫度下降後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麵團。注意艾草糊分次加入,感受麵團的軟硬。和好的麵團覆保鮮膜醒三十分鐘。6、醒面的同時製作餡料。首先製作鹹餡。姜、蒜、米椒洗淨切碎,燻肉、醬幹、春筍切丁,雪裡蕻洗淨瀝乾水。
  • 1塊多一個的艾草青團,秒殺歷屆網紅!
    差不多嬰兒握拳大小餡料的飽滿程度卻毫不含糊柔軟但富有彈性的青團咬上一小角,露出豐盈溼潤的內餡散發著花生香氣,好吃到上天不止是傳統艾草青團資深碳水愛好者的我還要安利原味麻糬和手工餈粑糯米的清香,直接擊中心房
  • 老式雞蛋糕、抹茶蛋黃酥、艾草青團、棗泥餐包的做法,香甜好吃
    把鬆弛好的麵團取出分成6份蓋上保鮮膜繼續鬆弛10分鐘。把鬆弛好的白麵團取出擀成圓餅狀,放入綠色麵團包好手進口用擀麵杖擀成牛舌狀,捲起來蓋上保鮮膜鬆弛10分鐘。取出把麵團擀成長方形再次捲起來,感想保鮮膜醒發20分鐘。 取出醒好的麵團蔥中間切開,切口朝上用手掌按扁包入豆沙餡和一個蛋黃手進口,收口朝下團城圓形。
  • 這口艾草青團,是江南春天味道
    餡料部分用了豆沙、蛋黃肉鬆、肉末雪菜筍丁豆乾3種,甜餡兒的從小就是吃豆沙、芝麻兩種,鹹餡兒的也是從小吃到的就是鮮肉、雪菜、春筍、豆乾或者鮮肉蘿蔔,豆腐香菇之類的搭配,都非常好吃,屬於我們家經典吃不厭的味道蛋黃肉鬆是這兩年的人氣網紅啊,為了買網紅青團排隊排成什麼似的,所以我怎麼會放過材料A青團皮
  • 軟糯細膩的艾草青團,仿佛品嘗到了春天的味道
    美味的艾草青團青團又叫清明糰子,是清明節的特色美食,很多人提起清明節就會想起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其實在清明時節我們迎來了「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陰。」青團因油綠如玉,口感糯韌綿軟、清香撲鼻,而深受人們的喜愛。青團誕生之初是作為祭祀用品,而今它更多地被人們用來當作春遊小吃。那麼如何做好美味的艾草青團呢?
  • 這樣做出來的青團綠油油的,美味又好吃:豆沙艾草青團
    綠油油,亮麗的青團的做起來。第一次做,得到了孩子的好評。 一場大雨過後河邊的艾草冒出了新芽,我摘了一把回來。其實我是看到朋友都在曬青團,我趕緊去看看,二話不說,趕緊摘了才放心。去年從朋友家拔了一棵艾草回家,我說來年就可以摘艾草做青團了。
  • 做青團時,艾草不要直接焯水,注意細節青團又軟又糯更好吃
    當然,除了在超市和蔬菜市場購買新鮮蔬菜外,我們還可以在農村地區買到一些新鮮天然無汙染的蔬菜。在農村地區的野菜中,很多人在腦子中就會想到艾草。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會用艾草來做青團吃。青團的口感是比較柔軟的,味道也是相當的不錯。任何做過青團的人都應該知道年團的做法是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此外,所需的主要成分是艾草,糯米和豆沙。
  • 悠悠艾草香 這些製作青團的技巧,你知道嗎?
    淡淡的艾草香 像春風一樣和煦 冒出的一點新綠 讓萬物都有了感應 就如這個春天必然的到來 青 團
  • 我們做了一款親媽青團:皮薄餡大,一口流心
    去年做過一次青團的研究,也推薦過一些淘寶青團,但手工類糕點最大的問題就是品質不夠穩定,今年乾脆自己做。我們的豆沙青團是皮子55克,餡兒35克的,其中有 1 克留給松子,真·口口有餡兒~一句話總結我們做了一款手工青團無限接近媽媽的味道
  • 青青艾草香,一顆青團好嘗春
    青團是江浙一帶較為盛行的清明節令小食,每年的清明時節遍布各種艾草製品,艾草麻餈、艾草餈粑、艾草年糕,當然必不可少的還有青團。      每到清明時節,宣平人每家每戶家喜歡做青團。【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溼、止冷痛,通經活絡,祛除陰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故被稱為「百草之王」、「醫草」。傳說清明吃艾草能「驅魔闢邪」,這可能是流傳下來對艾草功效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