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青團――甜鹹雙味

2020-12-24 豆果美食

中國地大物博,南北差異巨大,所以在粽子、豆花的口味上自古存在甜鹹之爭。而艾草青團是典型的南方美食,卻也是甜鹹有別,粉絲各半。今天一次性教給大家甜鹹兩種風味、兩款造型的青團。鹹有鹹的妙處,甜有甜的滋味。

By 雲朵麵包zx 【豆果美食官方認證達人】

用料

糯米粉 450克粘米粉 150克清水 600克艾草(鼠鞠草) 350克小蘇打 2.5克玉米油 40克綿白糖 40克鹹餡 燻肉 100克醬幹 100克雷筍 100克雪裡蕻 150克菜籽油 適量鹽 少許糖 少許醬油 少許米椒 兩個蒜 一瓣姜 半塊甜餡 紫薯 500克黃油 45克綿白糖 40克煉乳 30克

做法步驟

1、艾草摘去老莖和黃葉,洗淨泥沙備用。

2、鍋內放入艾草、小蘇打,加入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十二分鐘左右。

3、感覺到艾草已經軟爛後,連汁一同倒入攪拌機中打碎成艾草糊。

4、糯米粉和粘米粉過篩後,加入綿白糖混合均勻。將艾草糊倒回鍋中加熱至微沸。

5、將艾草糊分次加入粉類中,用刮刀刮拌,倒溫度下降後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麵團。注意艾草糊分次加入,感受麵團的軟硬。和好的麵團覆保鮮膜醒三十分鐘。

6、醒面的同時製作餡料。首先製作鹹餡。姜、蒜、米椒洗淨切碎,燻肉、醬幹、春筍切丁,雪裡蕻洗淨瀝乾水。

7、鍋內坐水燒沸,加入筍丁焯燙三分鐘左右,以除去澀味。

8、另起鍋加入足量的菜籽油,轉小火加入姜、蒜、米椒煸出香味。

9、轉中火,加入燻肉丁煸至吐油。

10、轉大火,加入筍丁煸炒。

11、再加入雪裡蕻翻炒出香味。

12、加入醬油、鹽、糖調味,炒幹、炒香後盛出備用。

13、取一半的麵團,揉搓成條,分割成30克左右的面劑,搓圓後按扁,再用手整理成窩狀。

14、裝入足量的鹹餡。

15、用虎口向中間窩。

16、窩圓後用另一隻手將其收口

17、再用手將其整理搓圓即可。

18、現在製作甜餡。紫薯切片,放在高壓鍋中蒸十五分鐘。

19、不粘鍋中加入黃油融化,轉小火,倒入紫薯翻炒至沙狀,再倒入綿白糖和煉乳,炒至微幹、細膩的紫薯泥狀即可。

20、將紫薯泥分成20克一個,搓圓備用。

21、將剩下的麵團搓成條狀,分割成23克一個的劑子,取一份整理成窩狀。

22、放入紫薯餡。

23、還是用虎口收攏。

24、整理成團狀,滾圓。

25、用50克的月餅模壓出花形

26、兩種艾草青團都是水沸後旺火蒸九分鐘,蒸好後趨熱刷一層豬油,以保持柔軟。

27、做好的艾草青團,趁熱吃軟糯滑口,鹹辣口味很合南昌人的胃口。

28、稍稍放涼後吃口感筋道,艾草香味更盛,是我最喜歡的口感。剛刷上豬油的時候,青團會有出汗的現象,涼後就會消失,所以別學我趁熱拍照。

29、還是涼了之後拍照更有效果。

30、別問我為什麼青團不綠,你們見到的碧綠青團都是用菠菜汁、大麥若葉粉或艾草粉製成的,完全沒有艾草的清香。

31、但這墨綠色真心難拍,我前後拍了三版才有兩張滿意的照片,發朋友圈後大家都問我是不是處女座。哈!

32、最後一張成品圖。

小貼士

涼透的青團會發硬,需要回爐後即可恢復軟糯。趁熱刷油可以讓軟糯度保持更久。為了外形美觀,蒸的時候可以在青團表面鋪一層紗布,這樣汽水不會滴在青團上,表面就會光滑。

----------

豆果美食,家庭廚房領域最大的美食社區及交易平臺;

100萬道美食菜譜,任您挑選,可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豆果美食】App查看。

相關焦點

  • 我是吃貨——杭州特產(艾草青團)
    今天來為大家介紹一款好吃的零食——艾草青團那麼什麼是艾草青團呢?來,接下來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1.蛋黃肉鬆團 網紅爆款 鮮鹹可口肉餡肉鬆分量十足,鹹蛋黃的加入,使口感多了份鹹鮮,外皮鬆軟,青團軟糯,還帶著艾草的清香,這波聯名混搭風飯吃了。
  • 艾草青團
    圖文:  可樂樂777 青團是江南一帶的小吃,青色的,用清明前後才有的一種艾草的汁拌進麵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那種味道,是春天的味道。綠綠的鬆軟的皮兒,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有一點兒黏,卻不粘牙齒,再加上清甜的豆沙,入口即溶,簡直讓人停不了口。清明節要吃青的食物。而青團便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一,也用來饋贈或款待親友。
  • 5款青團餡料做法配方,鹹甜都有,喜歡的拿去,還有青團完整做法
    導讀:5款青團餡料做法配方,餡甜都有,喜歡的拿去,還有青團完整做法。春天有很多野菜可以採摘,我們小區旁就有一塊空地上長了很多鮮嫩的艾草,每次我從它身邊經過時都要去看一眼,今天終於下手將它們摘回家,準備做春天獨有的美味艾草青團。
  • 為了一口土味的艾草青團,我們包了一艘船,去富春江心摘野生艾草,手工製作,限500份!
    老底子的青團,肯定要用艾草做啊野生艾草做出來的青團,顏色偏黑能明顯看到艾草而且艾草味很濃米粿叔跑到江心島摘艾草不用著色劑和艾草粉替代艾草汆熟搗爛後,再與水磨粳米粉攪勻拌和,摶成半個拳頭大的圓團,往裡麵包入各種甜、鹹餡料,上蒸籠蒸熟。
  • 傳統艾草青團
    除了傳統的紅豆餡兒現在還有一些創新口味好像鹹的也有...比如馬蘭頭這種不過我個人還是最愛吃豆沙餡兒的方子的量做了大概37個左右的量因為自己家吃,所以豆沙往死裡包一口下去就咬到餡兒的感覺真是棒呆!步驟比較多,不要嫌我囉嗦大家耐心看還有小貼士喲~用料  新鮮艾草1000g水適量糯米粉1000g餡料紅豆沙900g (根據自己口味喜好添加量)糖桂花適量其他新鮮粽葉10片左右傳統艾草青團的做法  新鮮艾草洗淨並去掉根莖,只留葉子煮一鍋開水,迅速汆燙艾草葉變軟即可,快速撩起擠幹備用
  • 青青艾草香,一顆青團好嘗春
    青團是江浙一帶較為盛行的清明節令小食,每年的清明時節遍布各種艾草製品,艾草麻餈、艾草餈粑、艾草年糕,當然必不可少的還有青團。      每到清明時節,宣平人每家每戶家喜歡做青團。     清明果中,以肉、筍等作餡的鹹果,以糖、芝麻、赤豆等作餡的是甜果。更有甜果皮、豬油炒米粉、香料為餡的糖皮炒餡果,甜中帶鹹,那味道真是棒極了。
  • 1塊多一個的艾草青團,秒殺歷屆網紅!
    春雨綿綿的季節,恰逢清明將至,吃貨本人也惦記起了那軟糯彈牙、散發艾草清香的青團。///////////////////////////#三味心選艾草青團#10粒裝共365g保質期15天圈卡價:每顆低至1.5元/ 艾草清香的青團 /軟糯的外皮散發著淡淡艾草香,單獨咬下一小塊不含餡的皮,清新的草本味在口中瀰漫開;然後才反應過來的微甜
  • 評測30+網紅青團,還是輸給土味的艾草青團…手工製作!限量500份
    老底子的青團,肯定要用艾草做啊野生艾草做出來的青團,顏色偏黑能明顯看到艾草而且艾草味很濃米粿叔跑到江心島摘艾草不用著色劑和艾草粉替代艾草汆熟搗爛後,再與水磨粳米粉攪勻拌和,摶成半個拳頭大的圓團,往裡麵包入各種甜、鹹餡料,上蒸籠蒸熟。
  • 這口艾草青團,是江南春天味道
    餡料部分用了豆沙、蛋黃肉鬆、肉末雪菜筍丁豆乾3種,甜餡兒的從小就是吃豆沙、芝麻兩種,鹹餡兒的也是從小吃到的就是鮮肉、雪菜、春筍、豆乾或者鮮肉蘿蔔,豆腐香菇之類的搭配,都非常好吃,屬於我們家經典吃不厭的味道蛋黃肉鬆是這兩年的人氣網紅啊,為了買網紅青團排隊排成什麼似的,所以我怎麼會放過材料A青團皮
  • 艾草青團:趕緊吃掉這最後的大好春光
    清明前後的艾草最為鮮嫩,最時令也最適合製作青汁,完美的艾草青團,是實力的撩妹or撩漢高手,眼睛裡的小巧激萌,味蕾上的軟糯可口,加上菊科植物的次級代謝產物賦予艾草特殊的芳香(當然,有些烯萜類次級代謝產物是具有一定肝毒性的),一口咬下去,略帶清涼草藥味的艾草糯米糰,糅合香甜的豆沙餡,層層的豐富口感溢滿舌尖,這才是食春嘛!
  • 上海特產:最近很火的青團到底有多好吃?如何選購?
    也是,這難得一年一度的艾草採收季,錯過了當下,要吃到散發濃鬱艾草香氣的青團,又要等到來年開春了。綠油油的一個大丸子,拿在手裡軟糯軟糯的,湊近鼻子吸一口,能聞到一股清新的艾草香氣。咬一口,軟糯中帶有一絲韌勁,細膩綿軟的紅豆沙在柔韌的皮子下被擠壓出來,壓在舌面上融化一身的清甜,甜度剛好,不至於齁。
  • 唐代青團的吃法就是特別,用石灰水泡艾草,濃濃的古風古味
    「相傳百五禁菸廚,紅藕青團各祭先」, 《吳門竹枝詞》裡記載的這種清明民俗, 比較有代表性。 特別是清明吃青團,幾乎成了全國各地普遍的清明民俗。
  • 青團測評 || 吃撐的時候沒有一顆青團是無辜的!
    多來幾個也不會覺得過鹹過油,分量也不大,小小一個很適合當小零嘴解解饞。而且這款旗艦店就能買到入手難度幾乎為零,它的皮子算是很薄了,有種空口吃餡的感覺。吃起來口感輕盈清爽,更能凸顯艾草的清新。所以吃起來的口感除了有些粘牙,其他都沒毛病,還是值得嘗試。
  • 春分|薅艾草,做青團 ~
    而初春至清明以前的這段時間,是艾草生長最為鮮嫩的時候,顏色可以用嬌翠欲滴來形容。將清明前的艾草打成汁,跟糯米粉和在一起後,便造就了青團的綠色。青團的綠色是讓人一見就會愛上的。他把山間過於濃密的綠色變得柔和了,又把水底過於清淡的綠調和得稠鬱了一些。翻開來中國傳統顏色色卡,「若竹」所代表的顏色很接近於青團的顏色。
  • 艾草、艾草粉、大麥苗粉做青團,比稻香村還好吃?試試
    、艾草粉、大麥苗粉自製的青團和稻香村買的哪個好吃?二 、用艾草粉和大麥苗粉製作青團青團熟了,到底哪個好吃呢?艾草做的:有艾草清香的味道;春天的味道;艾草粉:比艾草的味道淡一些,麵皮有顆粒感;大麥苗粉:沒什麼特別的味道,但是口感爽滑;稻香村買的青團:Q彈,太甜了,有點齁…看看稻香村青團的配料表
  • 想吃青團自己做,沒有艾草不用慌,青菜、抹茶粉都能代替
    清明節前後,江浙滬一帶的老人,便開始採艾草,用糯米粉加艾草汁來做青團,一般會做成兩種口味,鹹的是用鹹菜和春筍、豆腐乾同炒,甜的裡面放的是豆沙餡的,現在還有加肉鬆鹹蛋黃的。終於買到了糯米粉,雖然對青團並無特別大的愛好,但應個景吧,自己來做一次,也算是生活的儀式感了。
  • 這種做法做的青團,甜糯不粘牙,隔夜都不硬,孩子都能吃三個
    【這種做法做的青團,甜糯不粘牙,隔夜都不硬,孩子都能吃三個】清明節快到了,清明時節江浙地帶都有吃青團的風俗。一開始人們做青團,是為了祭祀祖先,後因青團甜糯的口感漸漸被更多人喜歡,如今,青團的祭祀作用已經慢慢淡化了,成了清明時節人人都要吃的美食。
  • 鹹味青團,清香軟糯,鹹鮮好吃
    鹹味青團By 榮榮仔公公不能吃甜的,特意去包了點鹹的青團。原料:艾草、糯米粉、木薯粉、糖、春筍、豆乾、雞胸肉、洋蔥、生抽、料酒、雞精。第5步、艾草洗淨,開水煮一分鐘,再投冷水過涼,去除澀味。第6步、擠幹水分,切幾刀放料理機加水,打成汁。第7步、所有粉、糖、汁混合,揉成光滑的麵團。第8步、分成50g的小麵團。
  • 艾草青團——吃掉大好春光
    那麼青團到底是用植物做的呢?因各地習俗不同,,答案可謂是五花八門。可以做青團的植物有艾蒿、鼠麴草、泥胡菜以及小麥,基本都是搗爛後可以提供碧綠汁液的種類。今天為大家介紹比較傳統的艾蒿青團吧。艾草,又名苦艾,被稱為百草之王,生命力強健,在路邊荒野都有其蹤跡,經過一個冬天,到清明時分,差不多就可以收割第一茬的艾草了。
  • 正宗的青團怎麼做?秘訣只有媽媽知道
    包餡的時候,不同餡料包成用不同形狀做標註。做好的青團會用一種樹葉做底,蒸出來帶著特別的香氣。甜的艾餃是芝麻白糖紅糖餡和豆沙餡,鹹的艾餃是雪菜餡(雪菜、筍絲、豆乾、肉末、香菇)。艾青麥果沒有餡,都是在揉面的時候往裡放白糖,帶點微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