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團是江南一帶在清明節期間必須要吃的一種傳統美食
除了自己吃,我們這邊在掃墓的時候也會帶到去世的親人墓前進行供奉
上海有很多家傳統小吃店都會在清明節前後這段時間開始推出自家的青團
除了傳統的紅豆餡兒現在還有一些創新口味
好像鹹的也有...比如馬蘭頭這種
不過我個人還是最愛吃豆沙餡兒的
方子的量做了大概37個左右的量
因為自己家吃,所以豆沙往死裡包
一口下去就咬到餡兒的感覺真是棒呆!
步驟比較多,不要嫌我囉嗦
大家耐心看
還有小貼士喲~
新鮮艾草洗淨
並去掉根莖,只留葉子
煮一鍋開水,迅速汆燙艾草葉
變軟即可,快速撩起
擠幹備用
擠幹的熟艾草葉撕碎放入攪拌機
加水,插上電源進行絞碎攪拌處理
艾草汁做成備用
(艾草汁裡面要混入一些艾草葉碎)
艾草汁加入糯米粉
一點點加入
以免麵團過於溼潤
揉好的麵團不宜過於溼爛
因為下一步需要上蒸籠蒸煮
水汽會使麵團溼潤的
蒸籠里舖上新鮮溼潤的粽葉
這樣可以方便取出蒸煮好的麵團
麵團根據蒸鍋的大小攤扁
表面抹上橄欖油(或者色拉油)
用筷子戳若干個洞
可以加速麵團熟的速度
中大火蒸煮30min左右
按照自己的量來
煮熟就好啦
放在矽膠墊上放涼
可以在溫熱的時候可以加入適量的糖桂花,這樣青團會有點甜味,當然大家也可以在捏麵團的時候加入一些綿白糖
接下去就是包湯圓的方法
最後青團表面抹油包上保鮮膜就好了
①不想浪費艾草莖的,可以用於泡腳,有驅寒作用
②汆燙熟的艾草葉,如果一時不想用的話,可以擠幹放冷凍室備用,可以放一個月。這樣也可以避免新鮮艾草佔用冷藏間的空間
③加艾草水的量按照自己的手感來,因為每個人買的水墨糯米粉的吸水性不一樣
④青團麵團一定要放涼,否則豆沙包進熱麵團容易餿
⑤第一次吃艾草青團,發覺和外面買的味道不一樣,因為外面買的青團估計都是加的小麥草汁或者是一些色素和香精,所以青草味道比較重,大家也可以用小麥草來製作青團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綜合整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