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時不食」。綠油油,亮麗的青團的做起來。第一次做,得到了孩子的好評。 一場大雨過後河邊的艾草冒出了新芽,我摘了一把回來。其實我是看到朋友都在曬青團,我趕緊去看看,二話不說,趕緊摘了才放心。去年從朋友家拔了一棵艾草回家,我說來年就可以摘艾草做青團了。
關於青團,問過幾次媽媽,也早就在美食網看親們曬過菜譜,也曾幾次想買艾草粉來做,但心裡還是想念那嫩綠的艾草,那才是大自然的美味。今天又打電話跟媽媽說,我在做艾草團,她說,前幾天做了,已經吃過了,要摘嫩嫩的艾草,鍋裡煮爛了,剁碎加入糯米粉團中一起揉勻就行啦。也參照了一下網友們的菜譜,於是動手做起來,還送有給朋友,說很好吃。孩子也說很好吃,這就是下廚房的動力。想做就動手,別等……
食材:糯米粉400克,玉米澱粉30克,艾草75克 輔料:小蘇打1克,豬油5克,開水240克。油豆沙:400克。
提前炒好的豆沙。紅豆煮熟,料理機攪一下,加豬油,白砂糖炒至偏幹即可。做青團,每個約22克搓圓待用。
2、備好的糯米粉,玉米澱粉。喜歡有嚼勁可以加適量佔米粉代替糯米粉。
3、艾草用鹽水清洗乾淨。一般野外摘來的用鹽水泡泡,清洗比較好。
4、鍋中燒開水,加入少許小蘇打。可以去艾草苦味,顏色也好看。這是小竅門之一哦。
5、加入艾草焯水。撈出來可以再用清水泡一泡。有的親焯水還泡了一夜,這樣也可以去除艾草的苦味。而我直接冷水衝了就擠幹待用了。
6、艾草擠水後,加入破壁機,加開水至250ML處。果蔬檔攪拌。
7、然後直接倒入糯米粉中,趁熱,用筷子攪拌。再放入5克豬油。加豬油,蒸出來青團油亮亮的,好看。
8、然後用手搓成團。用保鮮膜蓋上防風乾。
9、取麵團子,約42克,壓扁後豆沙。收口搓圓。
10、做好的青團放蒸屜上。用粽葉子或是油紙剪小片墊上防粘。
11、水開上鍋,大火蒸20分鐘即可。
12、涼後用保鮮膜包起來。油亮亮的,女兒說涼的好吃。
小貼士: 1、加入小蘇打可以給艾草去苦味。沒有就焯水滴點素油,焯水後再泡一夜。 2、沒有料理機可以直接剁碎加入米粉中哦。但是要煮至爛透。 3、餡料隨意。有豆沙,也有肉菜的。這是我第一次,有不到之處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