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市委黨校參加民主黨派培訓班的學習,其中有一堂課是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胡紹華老師給我們介紹麗江的市情。他用了幾種不同的方法介紹麗江的現狀,其中一個是用矛盾法介紹,他是這樣總結介紹的:目前的麗江名氣大、實力小;資源富、發展慢;山水美、貧困深;旅遊強、工業弱。從這幾個對立的矛盾中,我們看到了麗江的差距,但是我們也能看到它的前景,借用物理學的概念講,「差距」其實就是「勢能」。
有差距不可怕,只要我們找準差距,看準方向,把「差距」這個「勢能」轉化為「動能」,麗江的後發優勢就會顯現出來。
20多年前,一位著名的策劃大師給貴州省做策劃,他給貴州省的領導建議,貴州不發展就是最好的發展。他說,等大城市的人高度發展之後,他們會發現,他們很有錢,但是他們拿著錢買不到燦爛的陽光、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水流,那時候,他們就會拿著錢到我們這裡來享受我們的這些拿錢都買不到的原生態的東西……領導因為政績的需要,當然不會接受他的這個「不發展就是最好的發展」的建議。
不過,我不是策劃大師,也不是經濟學家或社會學家,我不能給麗江的社會、經濟發展開出一個全面的處方,在這裡,我只想從我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提一點自己的看法。我在房地產行業從業24年,經歷了中國房地產發展的3個經濟周期,起起落落走到今天,我感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沒有成熟,不論是開發管理者,還是消費者,不論是從業者,還是媒體記者,對房地產可能都還是「霧裡看花」,沒有辦法把它看得「真真切切」。
我回到麗江也整整10年了,在這10年中,我一直堅持幾個觀點:第一、在麗江賣房子,首先要賣麗江,因為我們賣的絕對不是鋼筋水泥做成的那個房子,而是賣的融入了麗江獨特的民族文化和充滿了麗江特有的柔軟時光的、詩情畫意的生活方式;第二、剛需絕對不是麗江房地產市場的主力,從財政、稅收、社會發展的角度講,剛需市場直接可以忽略不計,當然,當「旅居」變成了麗江的剛需的時候,則另當別論;第三、土地資源是麗江最稀缺的資源,決不能賤賣土地,不能做低品質低價格的項目;第四、只有當「旅遊」變成了「旅居」,麗江的旅遊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才算完成了轉型升級,麗江的產業轉型升級也才算進入了正軌,麗江的服務業才會真正進入黃金時代。
據胡紹華老師介紹,麗江還有很多唯一性:麗江是中國唯一同時擁有三個世界遺產保護的地級城市;麗江的玉龍雪山是地球上北半球距離赤道最近的終年不化的雪山,也是地球上離城市中心最近的雪山;麗江的東巴文化和摩梭風情文化是世界上獨有的珍貴的文化;麗江永勝程海是中國唯一能夠自然生長螺旋藻的湖泊;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在麗江境內形成三江併流的奇觀後,怒江、瀾滄江流出了國門,而金沙江在石鼓轉了一個180度的大灣(形成長江第一灣),向東而去,流經中國11個省市,孕育了燦爛的中華長江文明。還有麗江100%的空氣優良率,這在亞洲都是唯一的。這些都說明麗江是一個適宜旅居的城市。
還有麗江的海拔,也很有講究,實際上麗江的海拔是一個從高海拔到低海拔,或者從低海拔到高海拔的一個最佳過渡點。麗江古城為什麼會成為古代茶馬古道的一個最繁華的驛站,就是因為馬幫需要在這裡修整和適應海拔的變化。今天麗江成為滇、川、藏大香格裡拉生態旅遊圈的樞紐和客廳,也是因為從低海拔地區來的旅客,要進入高海拔地區(藏區),需要在麗江修整和適應幾天,同樣,從高海拔(藏區)出來要到低海拔地區去的旅客,也需要在麗江調整適應一下,因此,麗江的海拔是最佳的緩衝過渡點。
另外,從健康的角度講,真正健康的人,到麗江是不會有所謂的高原反應的,只有亞健康的人到麗江後會有所反應,但是大都調整、適應幾天就好了。而在麗江有反應的人就絕對不能再往高海拔地區(藏區)去了,這是一個信號。所以,有健康專家說,應該把麗江打造成「亞健康生活目的地」,意思是亞健康的人最適合到麗江進行旅居康養,就像國家足球隊每年到麗江進行高原訓練一樣,亞健康的人每年來麗江刺激一下心肺功能,到麗江進行旅居康養一段時間,把身體調整好後,回到低海拔地區去會感覺更加舒服,更加健康!
總之,不論是從自然或人文方面講,還是從健康方面講,麗江都是一個非常適宜「旅居」的地方。
從「旅遊」到「旅居」,是麗江旅遊地產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