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水浸娃娃魚片。
蒜子紅燜娃娃魚。
天麻燉娃娃魚。
娃娃魚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兩棲類動物,學名「大鯢」,有極高營養價值和重要的藥用價值。早在明代,李時珍就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大鯢對貧血、痢疾、冷血病等有療效。現代醫學認為,娃娃魚清熱解毒、補血益氣,具有提高智力、美容養顏、補血行氣等功效。國家保護動物野生娃娃魚越來越少,如果不人工飼養,可能面臨絕跡,於是仿野生娃娃魚就此面世。「小娃娃魚一般要五年才可以長成,最快也要三年,一般能長到五六斤,最大能長到十幾斤。」北園的大廚告訴記者,一千多塊錢一斤的仿野生娃娃魚幼魚在養殖方面面臨著許多風險,並且現在其繁殖技術也還不成熟,「中國北方現在還沒有人工繁殖成功的,南方以從都園的最為著名」。據悉,該養殖場建設在常年水溫保持19℃左右天然無汙染的英德地下溶洞水出口邊,利用活水養殖,這種獨特的資源優勢,保證了純天然品質。利用仿野生原生態繁殖育苗,運用流動活水養殖,使用鮮活魚、蝦餵養,因此培育出的仿野生娃娃魚確保健康、無汙染,有肉質鮮美、爽滑等優點。 文、圖/記者 梁紅舉
粥水浸 清甜嫩滑
南岸食府就在番禺迎賓路上,裝修古色古香,有潮州老四合院的味道,門面像個古樸的舊時大戶人家。開張時間不長,但也在酒樓林立的廣州站穩了腳跟,絕活除了正宗的潮州手打牛肉丸,娃娃魚也算是功臣之一。因為在廣州,真能吃到仿野生娃娃魚的食肆,掰著手指頭也能數過來。
必試推薦
粥水浸娃娃魚片 這是吃娃娃魚最原汁原味的手法,有點類似順德做法粥水浸生魚片的技巧。娃娃魚片類似生魚片,很薄,薄如蟬翼,大廚用了純淨水煮粥,用現成的粥水和娃娃魚骨、魚皮熬成濃湯,湯偏奶白色。
像打邊爐一樣,夾起娃娃魚片,放進濃湯,有魚味,膠質豐富,大有嚼頭。以粥水浸,更烘託出其清甜的滋味。味道醇厚、奶湯鮮美,算得上是天下第一美味。
爆漿牛肉丸 這種來自汕頭鄉下的牛肉丸每一粒的橫切面都分布著不規則的氣孔。在製作牛肉丸時,加入了蒜油。咬破肉丸時,便會瞬間爆出。在蒜香的烘託下,牛肉呈現出一種少有的鮮香。
紅燜 肉嫩湯香
北園酒家開創於二十世紀20年代末期,至今已有80多年歷史,當年曾有「山前酒家、水尾茶寮」之稱。上世紀50年代末重建,由著名建築工程師莫伯治精心設計,是廣州第一家古色古香、富有嶺南庭園特色的園林酒家。裡面現在還有日本著名佛教大師、書法家天門海翁、著名文學家郭沫若、藝術大師劉海粟的墨寶。正宗的粵菜美食,也是吃娃娃魚最好的去處之一。
必試推薦
蒜子紅燜娃娃魚 紅燜娃娃魚其實是貴州的一道名菜,不過貴州做法加了雞塊,味道多少會有點摻雜。廣東人吃紅燜娃娃魚,不會加雞肉。紅燜娃娃魚沒有腥味,完全不像其他的魚類要放姜去腥。吃起來皮質韌性很好,彈牙,但滋味鮮美,肉嫩湯香。
堂焯娃娃魚 娃娃魚最珍貴的地方其實是肝,其次是後腿根上的肉,據說是因為味道最為鮮美。堂焯娃娃魚其實是清蒸的娃娃魚內臟,比如肝、腸等,裡面放了陳皮絲、枸杞、紅棗絲以及一點蟲草。據說這是一種藥膳的製作方法,娃娃魚內臟最好現殺現宰,醃製完的蔥、蒜一定要挑出來不能同蒸。吃起來真的隱約有點藥膳的感覺,其中肝最綿軟,入口即化;魚腸韌滑,很爽口。
天麻燉 極佳滋補品
認識從都園是個偶然,「今日靚湯」作者佘自強先生在本報推薦了一種湯料——鐵皮石斛,但很多讀者來電詢問,藥店沒有、菜市場沒有,哪裡有得賣?問了廣州多家著名食府,才知道是由耀中廣場的從都園供貨。過去一看,除了鐵皮石斛,還有仿野生娃娃魚,也是廣州多家著名食肆的供貨商。
必試推薦
天麻燉娃娃魚 天麻潤而不燥,主入肝經,長於平肝息風,凡肝風內動、頭目眩暈之症,不論虛實,均為要藥。做法有點複雜,先將老雞加調味的姜蒜花椒蒸個五個半小時,再加天麻、蟲草、枸杞子、黑棗、桂圓等名貴藥材,熬成一鍋濃湯。用炭或乾柴燒沸一爐水,把活的娃娃魚丟進去,一會兒後再把娃娃魚撈上來用刀刮洗魚身上的黏液,剖去內臟清洗乾淨,切成小肉塊,用姜、蔥、蒜食鹽等佐料醃製30分鐘,加進瓦罐的濃湯裡,用瓦罐微火清燉兩個小時,美味的娃娃魚湯就完成了。
這種做法主要是喝湯,河裡的、高山的精華同時存在這魚湯裡,其味道和營養都屬於極品。這魚湯有抗衰老的作用,喝了可以延年益壽,女士吃了還養顏,用娃娃魚魚頭跟爪子來燉湯,是老年人最好的滋補品,可健胃理氣、祛風除溼。
山竹石斛生魚湯 新鮮的鐵皮石斛帶有淡淡草甜味,但不會有草腥味,入口細嚼有回甜且帶黏性,把渣子吐出來,會黏住手指頭而不掉下來。鮮榨汁跟做豆漿一樣,顏色翠綠,有很重的膠質感,在杯中會有掛杯現象,滑膩可口,欲罷不能。
山竹石斛生魚湯有瘦豬肉、黑魚、玉竹、山藥再加一點點石斛,此湯補而不燥,潤而不膩,適合一家大小飲用。據說對糖尿病有食療作用。肝硬化患者,肝區會有輕度的脹痛和不適,日漸消瘦,精神疲乏,食欲不振,齒齦出血,可用此湯佐膳,會有很好的改善。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