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溪口:見證蔣友松回老家溪口乾了些什麼?

2021-02-22 九曲明月


蔣母墓園

裘國松

溪口鎮西郊的蔣母墓園,掩映於雪竇山支脈白巖山魚鱗岙的松海之中。墓區的系列建築始建於1921年,至1930年全面告成。2006年5月,溪口「蔣母墓」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蔣母王採玉在世時長期吃素念經,心地善良。1921年6月14日上午,王採玉卒於舊居內寢,享年57歲。去世前再三囑咐蔣介石在其死後要為她另擇墓地,堅持不與丈夫合葬——「餘百年後,不必因襲俗禮同穴,以餘之工事,重驚爾父之靈。」這是公開的理由。而王採玉隱潛的想法是不願屈居徐氏、孫氏之後列第三,使兒子蔣介石被人議論為第三填房所生,以影響他的前途。因為她深信自己的兒子是大有作為、前程似錦的,另擇墓地可蔭子孫後代。

 蔣介石為遵母命,親自陪同兩位風水先生在雪竇山上下各處勘察。當年10月選定溪口鎮附近的白巖山魚鱗岙中壟面西北的一塊小平地。同時,邀集親族之賢者,籌備喪事。白巖山為雪竇山餘脈,整座山形似一尊彌勒坐像,山上的魚鱗岙中壟被視為彌勒的肚臍眼。山上古松參天,山下有三個小村。舊時村民用柴火煮飯做菜,三村的煙囪中炊煙不斷,每日早中晚三餐,猶如三柱清香。同年11月21日,孫大總統派陳果夫代表詣奠,戴傳賢、林業明、居正、周覺等,皆來會葬,孫大總統題墓碑:蔣母之墓。23日蔣母靈柩入土。

    蔣母墓園起自山麓那座四柱三門的石牌坊,主門面刻「蔣母墓道」四字,經668米之長的上山墓道,終抵魚鱗岙中壟的蔣母墓冢。沿途有下轎亭、孝子亭、蔣介石自選墓地仰慈亭、墓廬慈庵、方園池等附屬建築。

石牌坊上行300米,有座跨路亭居道中。蔣介石回鄉祭母,每至此亭必下轎而拾級步行,以示孝心,人稱「下轎亭」。其上不遠,又有八角雅亭靜候道旁,鄉民慣以「孝子亭」相稱。天下謂孝子亭者,構亭者無非褒揚孝子德行。此亭則不然。蔣介石篤信民間習俗,猶慮九泉之下小腳慈母,行路維難,特於漫漫墓道之中道,築亭相待,使母得以少憩。近年新構的仰慈豪紳,地處蔣母墓西下側,亭下所在,為蔣介石自選墓地之一。當年,蔣介石擇地於斯,並對胞妹瑞蓮言:「我平生無暇孝母,死後定要葬此,以長伴母靈,侍候永久。」就地勢高下而言,這裡地居蔣母墓之下,呈仰而相望之狀。風雨晨昏,真若母子羈魂相伴,當互不孤寂也。

1923年12月,墓廬「慈庵」落成。這裡既是蔣介石恪守傳統孝道之所,又是他鄉居期間常住地之一。慈庵,黃牆青瓦,平房三幢,主房五間。主房正中豎碑,正面是孫中山祭蔣母文,背面為蔣自撰的《先妣王太夫人事略》,左右兩壁,分雖嵌著蔣的《哭母文》和國民黨中央執委會《慰勞蔣總司令文》。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養傷曾在慈庵住了一百多天。

過方圓池,魚鱗岙中壟便是蔣母墓冢了。墓冢坐南朝北,三面石勘圍護,黃土封頂。墓面青石拼接,中間嵌「蔣母之墓」橫碑,系孫中山手書。上端應欄鐫刻「壼範足式」四字,墓聯為蔣介石自撰、張靜江所書。墓前正中鋪鳳凰翠竹圖案的浮雕石板,寄寓蔣母乃「葛竹山村飛出的金鳳凰」。

人世百行孝為先。蔣母墓園的墓址選定、設置構造,無不流露出蔣介石「視死如生」的民間傳統理念,演繹著這位風雲人物樸素的民間孝子情懷。

                         


摩訶殿

裘國松

摩訶殿位於豐鎬房之北不遠,地當溪口古鎮中心地帶。1931年由蔣介石髮妻毛福梅出資建造,為的是紀念蔣氏遠祖蔣宗霸。

    蔣宗霸,五代後梁人,他是蔣姓遷居明州(寧波)後二代祖先,後遷居奉化境內離溪口不遠的三嶺村。蔣宗霸曾任明州評事等地方小官。他一生禮佛,拜布袋和尚為師,還一度隨布袋和尚雲遊四方。奉化作為布袋和尚的故鄉,有關方面於2008年11月,在彌勒道場雪竇山上興建了全球最高的露天彌勒大佛。這當是後話。

因蔣宗霸常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人稱「摩訶居士」,溪口蔣姓族人尊稱他為「摩訶太公」。晚年的蔣宗霸在寧波東鄉小盤山建了彌陀寺,死後葬於寺邊。蔣介石心儀這位太公散淡而傳奇的居士身世,曾多次到小盤山祭掃摩訶太公之墓。1949年第三次下野居鄉期間,又一次來到墓前,並送彌陀寺當家和尚白米五石,囑他代為供奉香火。

摩訶殿大殿坐東朝西,黃牆青瓦,粉壁赭廊。兩邊各列十一間廂房,殿後天井,卵石鋪地。大堂中塑蔣宗霸像,像前廳堂大得可供幾十位善男信女誦經禮佛。摩訶殿的軒梁、牛腿雕刻精細,僅在門前方寸之地,就集中了磚雕、木雕、彩繪等多種手法。

1931年建造摩訶殿時,毛福梅的婆婆已不在人世,自己也與蔣介石離婚,唯一的愛子又在遙不可及的蘇聯。那是毛福梅一生最孤單無援時期。殿成後,毛氏的大多時光,是在這裡燒香點燈、誦經念佛中默默消磨。1939年12月12日,毛氏在日機轟炸中罹難,其靈柩也暫厝於此。

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12月,在蔣經國操辦下,擇地摩訶殿東側空地,毛氏正式下葬。溪口街上,一時冠蓋雲集,浙江省府主席沈鴻烈、貴州省府主席林森及當地政界要人都到場了。蔣緯國和夫人石靜宜也從上海趕來。

毛福梅墓冢背西北而面東南,墓前樹巨碑一通:「顯妣毛太君之墓,男經國敬立」。至此,毛福梅徹底失卻了蔣夫人名份,但誰也抹不去她是蔣經國生身之母這個名份。兒子是她的至愛,或許九泉之下的毛福梅,自己也樂意這個最能引以自慰的名份。當年,巖頭村大姑娘毛福梅,一頂花轎抬進溪口鎮上蔣家,她當然難以料及與夫君的結局竟為如此。之後,毛福梅為遠祖敬造了一座摩訶殿,也難以想像,到頭一這裡竟成自己長眠之地。人世事,講的無不是因緣投合。

    2006年5月,溪口「摩訶殿」成為「蔣氏故居」名下的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片:2017.5.25蔣友松在溪口|明月攝

蔣友松:

1973年出生於臺灣,是蔣介石長曾孫,蔣經國長孫,蔣孝武獨子,臺北道明學校畢業,1991年赴美就學,獲加州柏克萊大學碩士學位,主修英文與教育。

蔣友松從商,在美國經營創投業,是美國風險投資家,臺灣寶典投資集團董事、華典投資開發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蔣友松與妻子徐子菱相識九年,於1999年7月訂婚,並於2002年7月正式結婚。

  

謝謝您的欣賞 


喜歡『九曲明月』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溪口安在,就是他早已走了
    溪口鎮蔣氏的故居共有四處;老宅豐鎬房,出生地玉泰鹽鋪,蔣介石宋美齡婚後回溪口小住的別墅文昌閣,給公子蔣經國住的小洋房。有穿長衫的蔣介石,穿軍裝的蔣介石,穿中山裝的蔣介石,都化著濃妝,像剛從電影的客廳、作戰部、會議室裡走出來,配合旅遊者擺拍,同時眼觀六路,你隨時看他隨時能跟他的眼神撞個正著。每一個蔣介石都在用力過猛地表演自己是專業演員。小鎮還是有點規模的,有長街,有細巷,二三層的小樓房密密麻麻,而且以老房子居多。
  • 春節帶孩子回老家過年卻不知道帶什麼?帶上這些東西就可以了
    春節快到了,爸爸媽媽也需要帶上寶寶回老家過年了。過年講究的是團圓,所以年輕在外的人需要回家跟老人吃個團圓飯。但是小胡有點發愁了,不知道帶些什麼東西。老公說人回去就行,老人不講究東西,就盼望著你回家,肯定不圖東西。但是帶上寶寶回家,寶寶的生活用品需要帶什麼呢?
  • 哪些原因導致口乾 口乾口苦吃什麼好
    到了秋季的時候,是最容易導致乾燥的,那麼哪些原因導致口乾呢?為什麼會口乾,秋冬口乾怎麼辦?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這樣的症狀嗎?在飲食方面,口乾口苦吃什麼好?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哪些原因導致口乾導致口乾的原因多種多樣。因為個人的體質健康不同,因而口乾的醫治辦法也是各有差異,那麼具體有哪些原因呢?接著往下看吧。
  • 蔣介石遺願死後葬於老家溪口,本來可以實現,蔣經國不同意!
    眾所周知,蔣介石去世多年至今仍沒有下葬,蔣介石的靈柩仍然停放在臺灣桃園大溪鎮的慈湖陵寢,其主要原因是蔣介石有個遺願:死後葬於老家溪口。
  • 口乾口苦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口乾口苦怎麼辦
    口乾口苦是很常見的一種情況,大多數是因為疾病的因素引起的,想要解決問題就必須要找到原因。那麼口乾口苦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口乾口苦怎麼辦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口乾口苦吃什麼好吧!口乾口苦如果不解決,會很難受,總感覺口乾口苦,這樣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所以需要及時的解決,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就很重要了,我們只要記住,對症治療很重要。
  • 開車回老家,是走高速好還是走國道好?
    在每年的大大小小節假日裡,這群人一般會選擇自駕回家鄉,這就不免令人思考起一個問題了,開車回老家,是走高速的好還是走國道的好呢?舉個例子,小編的哥哥是個老司機,他用親身經歷告訴我。他在省會工作,老家卻在遠離省會的一個四線小城市,兩個地方相距了大約300公裡左右。
  • 周末去哪遊,帶你們去個好地方~
    ,從市區開車回去要一個小時多,朋友說想去體驗做回地地道道的農田生活。到了我的老家,老家門口也有一條小溪。我跟朋友說這條小溪現在變化太大了,曾經這條溪水承載了我們整個80.90.10後的童年記憶,村民出去必須經過小溪。
  • 回老家,是一場深情的旅行
    朋友說,她很想去麗江、去青海、去西藏走一走。我說,我倒只想去家鄉鹹寧、赤壁、蒲紡走一走。朋友「噗嗤」一笑,調侃我說:「天哪,你就這點目標?」是的,目前沒有比家鄉讓我更想去的地方了。遠方,讓我嚮往;而家鄉,讓我魂牽夢繞。
  • 帶孩子回老家過年,桌上大姑姐對我孩子說的話,我拍桌就走!
    畢業後他就帶我回他的老家見他的父母,而他出嫁的兩個姐姐也都來了,當時到他家看到這陣仗的時候我心裡都是虛的。 結婚後,公司給我們放了一個星期的假讓我們休息,婚後我就住在他們家,按照他們家的習俗,剛結婚都是要住在老家的,結婚的時候我爸媽送了我們一套房,回城之後就搬進去了。
  • 寧波溪口:這個閣樓很虐狗,蔣介石和宋美齡公然撒狗糧
    溪口風景區,位於浙江省奉化市,距離奉化高鐵站27公裡,是全國首批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溪口鎮是蔣介石的出生地,也是蔣氏父子的故裡,溪口景區主要的景點就是蔣氏故居和雪竇山景區。洋紙傘、西洋帽、高開叉的旗袍,武山廟旁的人物瞬間就把時光帶了回去,順著武嶺路再直行就可以看到帶粉紅色牆磚又極富歷史感的武嶺門。武嶺門原址為武嶺庵,1930年蔣介石將舊庵拆除,在此修建了武關式的城樓,該城樓雄踞溪口鎮東而成鎖鑰,盡顯秀嶺雄關入桃源之勝狀。城門正面由國民黨元老于右任手術,背面是蔣介石親題。
  • 綠醉三溪口
    綠醉三溪口   □羅先強  三溪口,蒼溪綠中一顆耀眼的綠珠。  三溪口由大溝溪、肖家溪、柳溪圍繞而成,故而得名。  三溪口的綠,深沉而茂盛。碧溪流泉,滋養著這一方靈秀山川。四季的變化,讓這裡的綠色,厚重多姿,丹青多彩。  山風溪雨,林海古樹,深丘險壑,茂林幽谷,孕育了三溪口的丹青品質,也豐盈了挑日擔月,耕讀傳家像山泉一樣透亮的山民情懷。  「山青滅遠樹,水綠無寒煙。」李白的詩仿佛道出了這碧水青山的真諦。
  • 遊記:奉化溪口行
    借鑑蜂友們的經驗,這樣走起來輕鬆些,因為都是下坡路。從御書亭一路走過來,經過雪竇寺到達我們第二段坐車的位置,一路景色還真不錯景區內公交乾淨整潔,服務態度也比較好,很準時。總體感覺還好!從三隱潭坐車到徐鳧巖一路景色很美。
  • 「兒子,無論如何我是不會回老家的」「您再不走,我的家就沒了」
    但是很多老人卻沒想過,自己的所作所為會給子女帶去多大的傷害。人老了,會變得很倔強,缺少全面考慮問題的想法,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孩子永遠是孩子。但越是如此,越容易給孩子帶去傷害。「兒子,無論如何我是不會回老家的」孫大娘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疼愛的孩子,會趕她走。
  • 年關將近,你想帶愛貓回老家嗎?到時準備齊全,一定得防著熊孩子
    你家的愛貓有幸跟你一起回家享受團圓的喜慶嗎?貓咪對於家的理解特簡單,只要安穩,也就是所謂的「一成不變」,它們就會住得很習慣。從貓咪的習性來看的話,如果讓它們獨自在家中住個兩天一夜的話,應該不會有什麼壓力。但是如果鏟屎官需要回家很多天的話,就不能讓貓咪獨自看家了。
  • 搞笑段子:閨蜜回老家給女生帶了天津特產,女生臉卻綠了,咋回事?
    你說巧不巧,這句話就被她剛下班回家了老公聽見了,表面上沒發作,我走了以後聽說他們大吵了一架,並且最後以拿到親子鑑定書,才得以收場! 打那以後,閨蜜在家裡都是橫著走的! 而我卻被閨蜜拉黑了! 任我怎麼道歉都沒有用!
  • 口乾口苦吃什麼食物能夠緩解
    那麼,如果口乾特別嚴重,這究竟該怎麼緩解呢?口乾是口腔內唾液缺乏所引起的一種症狀。唾液的產生和分泌受全身、局部、外界和自身各因素的影響。口乾口苦吃什麼好,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哪些原因導致口乾導致口乾的原因多種多樣。因為個人的體質健康不同,因而口乾的醫治辦法也是各有差異,那麼具體有哪些原因呢?接著往下看吧。
  • 帶孩子回老家過年,不想娃遭罪,提前做好這幾方面準備很重要
    馬上就要過年了,老馬身邊很多父母都在張羅著帶孩子回老家過年。一方面是因為平時孩子上學,自己也忙工作,沒有時間帶孩子回老家,接觸一番老家的人文氣息;另一方面是因為過年,帶孩子回老家,一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的,也更有過年的氛圍。
  • 奶奶帶了3年的孫子,在要回老家的時候,孩子的行為讓老人落淚
    孩子的父母工作很忙,為了家庭每天都早出晚歸,沒法辦法很好的照顧孩子飲食起居,便讓在老家的奶奶過來城裡,替自己帶帶孩子。這一帶就是好幾年,孩子成天和奶奶相處在一起,有什麼開心的事情都和奶奶分享,要是自己在學校碰到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也會像奶奶哭訴,像一個小天使一樣乖巧。
  • 11年沒回老家過年「餃子哥」可敬不可學
    他說,春節前後是最忙碌的時間段,為了讓顧客吃上餃子,自己來新餘11年了,從來沒有回過老家過年。(1月22日《新京報》)。  19歲就離家外出創業,雖然說只是在城市賣水餃,每天要包上萬個手工水餃出售,純收入也達10多萬元。固然辛苦,但也算事業有成。其創業的精神值得點讚和弘揚。也足以見證,市場青睞有心人。邁出一步天地寬。
  • 護照全國通辦後,上海自貿區的「滬漂」辦證不用再回老家了
    也就是說,在上海的外省市人員今後如果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用再因為沒時間回老家辦護照而發愁了。上海自貿試驗區的營商環境日趨完善,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入駐。以自貿區保稅區域為例,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保稅區域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0家,累計引進94家,佔浦東新區的30.9%,佔上海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