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蔣介石去世多年至今仍沒有下葬,蔣介石的靈柩仍然停放在臺灣桃園大溪鎮的慈湖陵寢,其主要原因是蔣介石有個遺願:死後葬於老家溪口。
針對蔣介石的這個遺願,祖國大陸對此很寬容,曾經派人告知蔣經國,可以實現蔣介石的遺願,但是得滿足一個條件,結果蔣經國沒有答應,仍然沒讓他的父親蔣介石實現遺願入土為安。
那麼,當時祖國大陸提的什麼條件呢?大家聽我慢慢道來。
首先、蔣介石的遺願
歷史上,晚年的蔣介石遺願有很多,卻都很不現實,也很難實現,其中有一個遺願是針對他自己百年以後,安葬地點的願望。
蔣介石的遺願是:等他去世以後,將他安葬於浙江老家奉化溪口鎮他母親的墓旁。
結果,蔣介石的這個遺願至死也沒有實現,蔣經國與宋美齡商議,將蔣介石靈柩暫時安放於臺灣桃園大溪鎮的慈湖。
因為蔣介石生前曾多次說過:「慈湖山清水秀,與故鄉溪口的景色十分相似。」
其次、蔣介石的葬禮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臺灣的士林官邸因突發心臟病去世,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享年87歲。
臺灣當局給蔣介石舉辦了一場空前絕後的葬禮,臺灣的官員們都在蔣介石的葬禮上行跪拜大禮,可見蔣介石的地位在臺灣有多高。
蔣介石靈柩入駐慈湖陵寢,他的靈柩擺放的很有講究,蔣介石的靈柩竟然是懸空的沒有落地,靈柩四個角墊高,分別離地三寸,使之不沾塵土。
蔣介石的靈柩以這種懸空的方式擺放有什麼講究呢?
原來按照蔣介石老家的傳統,去世後如果身在外地遠方,可將靈柩懸空而放,等日後落葉歸根入土為安時,靈柩方可落地,這種古老的葬禮禮儀叫「浮厝」。
蔣介石的靈柩就是以這種「浮厝」的方式,暫放於臺灣的慈湖陵寢,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沒想到蔣介石的靈柩「浮厝」了將近半個世紀。
以上就是蔣介石靈柩擺放的特殊意義,在此我認為,蔣介石的靈柩之所以這樣擺放,是當時的臺灣的國民黨高官們還一直做著不現實的白日夢,至於是什麼夢,想必大家都明白!
最後、祖國大陸的態度
針對蔣介石的遺願和靈柩暫時安置在慈湖陵寢,祖國大陸早有耳聞。對於蔣介石的這個遺願,大陸的態度是相當寬容的。
上世紀80年代,大陸政協委員廖承志給蔣經國曾經寫過一封信,信中明確說道:「蔣先生的遺願大陸非常寬容,他的靈柩可以葬於溪口,也可以葬在南京或者廬山,只是得滿足一個條件:兩岸實現和平統一大業!」
廖承志給蔣經國寫的一封信就是著名的《致蔣經國先生信》,結果蔣經國沒有答應,導致蔣介石的靈柩至今懸空在臺灣慈湖陵寢。
值得一提的是,蔣經國去世後,他的靈柩也是以「浮厝」方式暫放於緊挨著慈湖陵寢的大溪陵寢,其遺願跟他的父親蔣介石一樣,日後安葬於溪口母親的墓旁。
以上就是有關蔣介石遺願安葬於老家溪口的歷史往事,當時祖國大陸的態度非常寬容,只可惜蔣經國沒有從民族大義出發,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結果導致蔣氏父子至今沒有回歸故土落葉歸根!
總之,願兩岸實現和平統一大業,讓寶島臺灣回歸祖國的懷抱,同時也願蔣氏父子的靈柩別在臺灣懸空著了,早日落葉歸根入土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