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臨終遺願:靈柩暫厝像奉化的慈湖

2021-01-20 騰訊網

晚年的蔣介石

慈湖

奉化溪口

  原載《民國政要的最後歲月》,作者 範小方、李永銘,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還在1972年3月,蔣介石就做了前列腺手術,並由此轉為慢性前列腺炎。蔣經國就任行政院長的第二個月,即1972年7月,蔣介石先患感冒,而後引起肺炎,於是進入榮民總醫院,在這裡住了一年零四個月之久,從此,蔣介石的健康便一蹶不振。

  1973年元旦,病中的蔣介石照例發表致同胞文告。10月10日,雙十節,他又照例發表「國慶」文告。在這些文告中,仍然表示其反共的態度決不改變,仍然是那些早已聽厭的高調:「縱使我們的權利蒙上一層悲痛的面紗,我們的氣氛暫時受到安撫逆流的毒化,我們決不會氣餒,我們不會迷失方向與道路。」蔣介石發表這些文告的目的,除了表示他反共的決心外,主要為了向外界表示,他沒有病,他還是臺灣的統治者。

  蔣介石住院期間,對外高度保密。他本應辭職,以副總統代理其職,但他一直沒有這樣做,為的是讓蔣經國接班有更充分的準備時間。

  1973年7月,他第四個孫子蔣孝勇結婚時,他還與他們合照,讓報紙公開刊載,以向公眾證明他的健康狀況和並沒有暗中引退。

  1974年夏天,蔣介石的病情一度好轉,他每天可以在花園散步,並與家人討論政治及國際形勢,似乎十分輕鬆與愉快。但到年底,臺灣發生流行性感冒,蔣介石偶感風寒,再度患感冒而轉為肺炎,這次病得十分厲害,身體虛弱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由於蔣介石治療慢性前列腺炎而長期服用抗生素,所以此次肺炎很難治癒。

  1975年1月9日,蔣介石在睡眠中發生心肌缺氧症,雖經搶救轉危為安,但由於肺炎未愈,不時發燒。3月29日,蔣介石病情轉危,他高燒不退,已不能起床,他自知年事已高,多病並發,不可能治癒了。於是,他讓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秦孝儀拿來筆和紙。

  他口授遺囑,讓秦孝儀記錄,後由宋美齡、嚴家淦、蔣經國、倪文亞、田錦、楊亮功、朱俊賢等籤字。遺囑如下:

  餘自束髮以來,即追隨總理革命,無時不以耶穌基督與總理信徒自居,無日不為掃除三民主義之障礙,建設民主憲政之國家,艱苦奮鬥。近二十餘年來,自由基地,日益精實壯大,並不斷對大陸共產邪惡……展開政治作戰。反共復國大業,方期日新月盛,全國軍民、全黨同志,絕不可因餘之不起,而懷憂喪志!務望一致精誠團結,服從本黨與政府領導,奉主義為無形之總理,以復國為共同之目標。而中正之精神,自必與我同志、同胞相左右。實踐三民主義,光復大陸國土,光復民族文化,堅守民主陣容,為餘畢生之志事,實亦即海內外軍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職志與戰鬥決心,惟願愈益堅此百忍,奮勵自強,非達成國民革命之責任,

  絕不中止;矢勤矢勇,毋怠勿忽。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蔣中正

  蔣介石口授完遺囑,喘了一會氣,又說:「我死後,將靈柩暫厝慈湖,那兒風景好,很像我們奉化老家。」說到這裡,蔣介石閉上眼睛,再也不說話了。大家知道,此時此刻,蔣介石是在強烈地思念自己的家鄉——奉化溪口,那古木參天,危崖聳立的武嶺,那流水旋洄、遊魚可數的剡溪,如一幅幅立體畫面,在蔣介石眼前出現,老人的眼睛有些溼潤了。

相關焦點

  • 為何蔣介石和蔣經國靈柩沒下葬?
    為何蔣介石和蔣經國靈柩沒下葬? 2007年12月24日 13: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昨天下午五時,臺灣慈湖大溪蔣介石陵寢進行最後一班儀隊交接,儀隊「憲兵」高喊「敬禮」後撤哨,慈湖和頭寮兩蔣陵寢隨之關閉。
  • 臺灣慈湖陵寢:蔣介石心靈的棲息地
    慈湖位於臺灣地省桃園大溪鎮,舊名埤尾,有前後兩湖,其間有小溪相連,蔣介石以其酷似故鄉浙江奉化為由,命名為慈湖。中華民國第三任總統蔣介石1975年在臺灣去世後,沒有下葬,其靈柩暫厝在中國臺灣省桃園縣大溪鎮的慈湖陵寢,以待時機,歸葬故鄉。蔣氏是中國浙江奉化人。
  • 蔣萬安陪父母造訪慈湖,蔣介石能否在臺灣入土為安?
    2月28日,「臺獨」分子在桃園慈湖對蔣介石靈柩潑紅漆,這是自1975年蔣介石靈柩安放慈湖以來首度遭到破壞。
  • 蔣介石遺願死後葬於老家溪口,本來可以實現,蔣經國不同意!
    眾所周知,蔣介石去世多年至今仍沒有下葬,蔣介石的靈柩仍然停放在臺灣桃園大溪鎮的慈湖陵寢,其主要原因是蔣介石有個遺願:死後葬於老家溪口。
  • 蔣介石給自己選了三處墓地,為何至今仍然沒有下葬?
    蔣介石死後,宋美齡和蔣經國決定把蔣介石的靈柩暫安於慈湖,以待來日「光復大陸」,再奉安於南京紫金山。可見,無論是蔣介石本人,還是宋美齡、蔣經國都希望他死後能葬於紫金山。然而,蔣介石臨終前的一句話似乎又改變了主意。他說:「我死後,將靈柩暫安慈湖,那兒風景好,很像我們奉化老家。」顯然,蔣介石是在思念自己的家鄉。
  • 再遊風景如畫的臺灣慈湖,原來這裡安葬著一位神秘大人物
    ——蔣介石!慈湖是老蔣的暫厝地,什麼意思?就是臨時安放屍骨的地方。敗逃臺灣的蔣介石,曾在有生之年一直伺機回到大陸。其遺願是等「國家統一」後,百年於南京紫金山,與他追隨的國父孫中山相伴。所以國民黨稱「蔣公靈柩暫厝慈湖」,就是暫時把蔣介石的靈柩停放在慈湖,等待正式安葬。誰曾想,這一等就是數十年。
  • 蔣介石死了42年了,為啥到現在還沒下葬?緣於他生前說的一句話
    (蔣介石)蔣介石有很多機會,可以不離開大陸,但是蔣介石沒有珍惜住。1949年12月,蔣介石被迫宣告「引退」敗走臺灣,帶走大量黃金儲備。應該說,蔣介石的後半生是伴著「反攻大陸」度過的。1975年4月5日,蔣介石病逝臺灣臺北士林官邸,享年87歲。按照慣例來說,如果人死了應該下葬,但是蔣介石沒有,而是選擇在了停屍在慈湖行館。
  • 蔣介石浮棺移靈大陸,會在哪一年實現?聽聽蔣家後代的預言
    蔣介石1975年4月逝世後,蔣經國宋美齡根據其遺願,將其棺材暫厝於臺灣桃園縣慈湖寢陵,四腳墊起來,棺材不落土,稱為浮棺。根據蔣介石1973年的遺囑,將來有一天回大陸安葬。不知道蔣公為何給後代出這個難題。
  • 桃園慈湖蔣介石陵寢
    翌年,蔣公為追念慈母王太夫人,復命名為「慈湖」。另外,羅曼撰(鍾靈毓秀的慈湖》一文,也說到慈湖的由來:慈湖,是今日臺灣的聖地。這塊碧水青山之地,曾為蔣公生前所喜愛的度假場所,也是他老人家暫厝的樂土,尤以春暖花開季節,風光更為明媚。它位於大溪鎮北,靠近與復興鄉交界之處,納大漢溪之水,而成小湖,鄉人均稱之為「埤尾」。
  • 蔣介石的遺體為何沒有下葬?只因生前遺願:死後葬在孫中山陵旁
    但是在趕走日本侵略者之後蔣介石卻發動了內戰,戰敗後去了臺灣,最終在臺灣走完了一生。而今天筆者要跟大家講述的故事就是蔣介石在逝世後為什麼沒有下葬,至今都沒有,一直都存放在了臺灣桃源縣大溪鎮與復興鄉交界處的慈湖,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與蔣介石的一個遺願有關。
  • 蔣介石陵寢遭潑漆,想移靈孫中山陵墓之側,很難實現
    蔣介石棺柩遭紅漆潑撒後關閉仍未開放2月28日,是臺灣二二八事件紀念日,臺灣民眾披露桃園慈湖陵寢有人帶著紅漆闖入,向停靈其間的蔣介石棺柩潑撒紅漆。這是蔣介石靈柩自1975年暫厝以來,首度遭到破壞褻犢。蔣家第四代、國民黨立委蔣萬安3月10日一早與家人親赴「慈湖陵寢」,了解事發後的狀況。臺灣政府與蔣家家屬及蔣萬安等溝通,未來重新開放慈湖和頭寮陵寢時,將以安全為優先考量,除了現有人力,桃園市政府也會加派警力協助維安。奉厝蔣介石靈柩的四合院,將加設強化玻璃,並且僅允許家屬和經申請同意的團體進入,不對一般民眾開放。
  • 蔣介石歸葬大陸很難辦,何時能實現?他的孫子首次回應臺灣媒體
    1975年4月,蔣介石病逝,蔣夫人宋美齡和蔣經國按他生前的交代,暫時不下葬,浮棺厝於臺灣慈湖蔣家寢陵。 兩年前,老蔣有預感,自知時日不多,留下遺言,生不能回大陸,就待死後葬於大陸。
  • 兩蔣靈柩「國葬」入土臺灣 引起島內關注(圖)
    ,向臺灣當局申請依「國葬」禮遇把蔣介石、蔣經國靈柩下葬於臺灣。臺「國防部」已經接獲蔣經國遺孀蔣方良的申請,要求「國防部」安排兩位已故「總統」依「國葬法辦理安葬」,並希望把兩個靈柩葬於臺灣五指山軍隊公墓。民進黨當局初步決定明年4月5日蔣介石30年忌日,為兩蔣移靈「奉安」之日。  此事曝光後,迅速引起臺灣輿論和各界人士的極大關注,報紙和電視連日大量報導,各界人士紛紛表態,兩蔣遺體暫厝處遊人如織。
  • (臺灣寫真)探訪慈湖:神秘籠罩的浮厝「蔣陵」
    中新社大溪10月26日電 題:探訪慈湖:神秘籠罩的浮厝「蔣陵」  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 陳立宇  在臺灣桃園大溪山環水抱、風水絕佳境地,有一處仿閩浙風格磚造、紅瓦四合院,坐北朝南。院中種有四棵綠樹,迴廊、立柱粉刷成淡藍色。一間空間不大、甚至顯得狹仄的房間正中央,擺放著一尊敦厚花崗石黑棺。棺前,樹立著黃色花朵扎就的十字架。
  • 臺媒:臺民眾今早強闖「慈湖陵寢」向蔣介石靈柩潑紅漆
    參考消息網2月28日報導 臺媒稱,今天是臺灣「二二八」事件紀念日,有「獨派」民眾闖入桃園「慈湖陵寢」,向蔣介石棺柩潑灑紅漆。現場留有明顯紅漆痕跡,警方已趕赴現場了解狀況。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月28日報導,「二二八」事件紀念日當天,桃園「慈湖陵寢」一早有民眾帶著紅漆闖入,並朝著蔣介石棺柩潑灑紅漆。報導稱,目前臺警方正在了解狀況中。
  • 蔣介石父子想安葬在大陸,李登輝跳出來反對:早點葬在臺灣算了
    蔣介石父子雖然在臺灣割據一方,但是他們一直都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當初蔣介石去世前,就特意跟自己的家人說,他死後不要安葬在臺灣,暫時把他的棺槨停放在慈湖就好了,因為那裡看起來特別像自己在浙江的老家。當然等到時機成熟,他還想安葬在大陸的家鄉。對於蔣介石的這個遺願,蔣經國一直銘記在心,就連他自己臨終前,也是和自己父親留下了一樣的遺囑。
  • 實拍蔣介石臺灣寢陵:棺材至今未入土,何時能回浙江老家?
    這是一組蔣介石在臺灣桃園縣大溪鎮慈湖寢陵的圖片。蔣介石1975年4月5日病逝臺灣,享年88歲。慈湖是他生前選好的墓地,說很想老家浙江奉化。這是慈湖公園,全是蔣介石的銅像。看護寢陵的儀仗隊交接班蔣介石遺體保存的地方。
  • 蔣介石去世40周年︱威權時代,臺灣如何操辦蔣介石喪事
    臺灣著名畫家李奇茂創作的紀念蔣介石的畫作,畫中蔣介石的身軀顯得尤其偉岸。       在蔣介石靈柩由榮民總醫院移往國父紀念館,以及從國父紀念館移往慈湖陵寢的過程中,靈車所到之處沿線,當局都進行了精心的布置,沿途建築不僅掛滿了哀悼的標語,顏色鮮豔者還被要求迅速塗刷為素色,以配合哀悼之氣氛。途徑的路口和收費站等處,還製作了臨時的跨街牌坊等裝飾物。
  • 蔣介石靈柩為什麼至今沒有下葬?因為他曾經為自己秘密選擇一塊墓地!
    長老下了紫金山,蔣介石就把他請進了非常隱秘的地方,然後請教說:「大師請直言」。這位長老便侃侃而談:「風水地理之要訣,一為形勢,二為星象,如今我們只說這勢」。於是又將《陰宅》和《葬經》中的風水學內容大致的講了講。
  • 蔣介石病逝那天,臺北夜空發生靈異天象,是巧合嗎?
    蔣介石是和中國近代史緊密纏繞的大人物。他舉師北伐,以期統一中國、復興民族。一時間名噪天下,蔣介石被譽為「了不起的軍事家」。他作為中國最高抗戰統帥,領導200多萬國民革命軍打日寇。(蔣介石的靈柩遭潑漆)夜空突發的靈異天象,只是巧合嗎?好多人覺得這一現象和大總統的離去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