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一生之中,非常喜歡中國的風水文化,對陰陽,佔卜之類的也很有興趣。1946年的時候,國民政府頒布還都令,在凱旋迴南京之後,他就開始為自己挑選百年之後的歸宿之地了。為此,他還專門從浙江的雪竇寺,請來寺中懂得陰陽風水之術的長老。
這位長老來到南京,弄清楚了蔣介石的意圖之後,就在朱元璋的孝陵和中山陵之間為他尋覓龍穴。明孝陵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中山陵就在孝陵的東側。長老在紫金山仔細查看之後,選擇了孝陵和中山陵之間的一處風水寶地。
長老下了紫金山,蔣介石就把他請進了非常隱秘的地方,然後請教說:「大師請直言」。這位長老便侃侃而談:「風水地理之要訣,一為形勢,二為星象,如今我們只說這勢」。於是又將《陰宅》和《葬經》中的風水學內容大致的講了講。
然後話題轉到了紫金山這塊風水寶地之上,長老又說道:「紫金山山峰暗拱,叢山疊嶺,三山對中,兩峰對空,有坐下真龍之勢,是個極好的龍穴寶地」。
蔣介石聽了之後非常高興,可是長老卻又嘆道:「龍穴雖然已現,但是這天機亦被我說破,蔣公可在孝陵與中山陵之間尋一址,蓋一亭,名曰『正氣亭』,鎮龍於此,蔣公百年之後方可安然」。蔣介石聽後,神色凝重的點了點頭。
幾日之後,蔣介石便率一眾人等,尋覓鐘山之景,遊於紫金山間,遠遠望見那長老所說之處,只見山川林壑,秀於其間,別處果然無法與此處相比,又見此處高於明孝陵,低於中山陵,確實是一處龍盤虎踞的風水寶地。
蔣介石很滿意的說道:「我百年之後,也要安葬於此,永遠陪伴中山先生,選擇的這個地方要高於朱元璋的孝陵,但是不能與中山先生相比,所以一定要低於中山陵」。回去之後,隨即便令人在孝陵和中山陵之間選址,建蓋正氣亭,此亭建成之後,蔣介石還親筆題書「正氣亭」三字。
內戰爆發以後,經過三年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4月23日佔領南京,中國共產黨也取得了最後的勝利。1949年12月10日,蔣介石在四川成都鳳凰山機場,登上中美號專機,退往臺灣。
1975年蔣介石病逝於臺北官邸,靈柩暫厝在中國臺灣桃園縣大溪鎮的慈湖陵寢,至今也沒有下葬。或許是蔣介石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有機會將他的靈柩歸還故鄉,安葬於他自己曾經選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