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說你不知道的香港 : 熟睡中的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2022-01-03 發現香港

你眼中的香港,是不是有著密匝匝林立高樓、熱鬧鬧繁華街市,和不眠不休的蘭桂坊、歡樂海洋迪士尼樂園、浪漫的維多利亞港?說到香港地質公園,不要說內地遊客,就是香港人也有不知道的。來吧,跟著小編,訴說一個你不知道的香港,一個熟睡中的國家地質公園。


事實上,擁有許多地質奇觀的香港地質公園,2008年才正式對外開放,一年後,便成功升級為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是個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也是一個熟睡中的火山地貌。


舉世罕見的六方巖柱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包括西貢火山巖、新界東北沉積巖等兩個園區,共有8個景區,公園佔地49.85公頃。

新界東北沉積巖園區有「東平洲」「印洲塘」「赤門」「赤洲-黃竹角咀」等4個景區,裸露在地面上的沉積巖,記錄了香港滄海桑田的地質歷史。西貢火山巖園區也有4個景區,如「糧船灣」「甕缸群島」「果洲群島」「橋咀洲」,發育有世界上極為罕見的大規模酸性火山巖柱。而萬宜水庫一帶是熱門的觀石勝地,也是香港最奇特景觀的所在之處。這些奇特的火山巖整齊有致地豎立在水濱,巨大的石柱由不同的多角形節理組成,其中以六角形節理巖柱最為典型。

沿著大壩旁邊的萬宜地質步道向壩底行走,路邊的懸崖石壁都是粗大的多角形巖柱,條條向上直立著,堅硬無比。在陽光的照射下,這一片高達幾十米、淺紅黃色的巖石陡崖,其巨大的六角形節理巖柱的彎曲細節一覽無餘,石柱的剖面呈S形狀,一條條扭曲排列著,就像一本本待翻的書冊。

據說,它們的歷史可追溯到1.4億年前,當時的西貢地區有一座巨大的活火山,不時地勐烈噴發,熾熱的熔巖伴隨著火山灰噴湧出來,逐漸覆蓋地表,形成火山熔巖層。熔巖層在冷卻的過程中,在表面形成六角形裂縫,熔巖物質沿裂縫向下垂直收縮,最後形成了六角形柱狀形態。這些S形狀的六方巖柱,是熔巖在逐漸冷卻凝固的過程中,重力下壓造成彎曲,從而出現了這樣的獨特形態。這些地質奇觀稱得上是是火山巖柱形成過程的活標本。園內六方柱分布範圍非常大,平均直徑1.2米,有的直徑甚至超過3米,在高廈上,有地方的六方柱高度甚甚至超過100米,十分壯觀。

嚴管只為最天然香港地質公園設立不足3年實現「兩級跳」:先於2009年取得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又在2011年9月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的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成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出席開幕典禮並致辭指出,香港地質公園能夠得到世界級地位,不但表示國際認同這塊地質瑰寶的獨特性,更證明保護工作與城市發展可並駕齊驅。

早在30年前,香港就開始了保護地建設,先後出臺了《郊野公園條》以及《海岸公園條例》。香港地質公園屬於郊野公園、海岸公園和特別地區範圍,也受到這些法律保護。地質公園以自然保護和教育為主,在地質公園裡,不興建任何不必要的設施和大型設備,甚至連進出公園的車輛都進行了嚴格限制。除了公共運輸工具之外,私家車進入地質公園也受到嚴格限制。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的農林督查執法人員,在香港24個郊野公園和4個海岸公園往來巡視。「儘量讓這個地方保持它原有的自然形態」是香港人一貫的理念,一旦發現有破壞環境的行為,會受到檢控和法律的制裁。

地質公園的保護和管理也有新穎獨到之處。在參觀過程中,不時有穿制服的農林督察員坐著電瓶車在景區巡邏。這些執法人員共有100多人,屬於漁農自然護理署。除乘車巡邏,還有乘船巡邏的方式,因為香港有24個郊野公園,還有4個海岸公園,海邊的地方就靠船來巡邏。防止有人非法開發,丟垃圾等等。

為了方便遠足旅行的遊客,地質公園設計了8條步道,遊客可以近距離走路去觀看景點。萬宜地質步道是其中的一條,來回全長1公裡,需時1小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當地政府建造萬宜水庫,在水庫東壩附近開鑿了多個巖石剖面,該處最適合近距離欣賞香港獨特的六角形火山巖柱、斷層、褶曲、扭曲的石柱及巖脈侵入等地質現象。遊客可在西貢市中心乘坐94號巴士或由鑽石山港鐵站開出的96R巴士(僅在周末及假期行駛),經過北潭湧後下車。沿大網仔路,西貢萬宜路前行約9公裡,即可到達萬宜水庫東壩。

平洲環島郊遊徑全長6公裡,需時3小時。此線路沿東平洲海岸而設計,由東平洲碼頭出發,環島一圈,全長6公裡。沿途可盡覽島上多個沉積巖地貌景點,包括更樓石、難過水、海蝕平臺、海蝕崖、龍落水及斬頸洲等。遊客可於港鐵東鐵線大學站B出口步行15分鐘至馬料水碼頭,乘搭小輪至東平洲。不過這裡只在星期六、日有船,船位有限,請預先向渡輪公司查詢。荔枝窩自然步道全長1.2公裡,需時1小時,串連荔枝窩海岸、荔枝窩村及風水林,沿途設有說明牌,介紹該地區的生態和鄉村歷史。

  地質公園與其他公園有很大的不同,專業性強,沒有介紹,多數遊客是無法了解其中的奧秘和價值的。而導遊的解說,那些宣傳冊、指示牌往往都太專業,讓人不明就裡。園區指示牌、告示板上,用中、英兩種文字來介紹,抱持著「地質公園不是讓專家去享受的,是讓每一個普通遊客、本地的民眾來觀賞的」的理念,公園把介紹文字寫得簡單、明白、通俗,每一條都不超過100字,確實花了很多心思。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萬宜水庫東壩的紀念碑旁邊,那一塊製作精緻的說明牌。牌上有個綠手綠腳土黃顏色身子的卡通小人,配上一串輕鬆有趣的語言,以及形象的圖片,介紹六方柱形成的過程。

  每年約有100萬人參觀遊覽香港地質公園,當地市民的參與和支持很重要。地質公園附近、東北沉積巖園區附近的地方人士都很支持,因為除推廣地區的景點以外,公園也推廣他們的文化、生態。在這裡,地質公園是一個整體的概念,不僅僅是地質特點,也是一處獨好的人文景觀。

來源:網絡

相關閱讀:

發現香港

探索香港的旅遊景點、時尚購物,特色美食,歷史古蹟、道地文化,自然風情, ... ,  發現香港不一樣的美!

微信號:exploreHK

相關焦點

  • 訴說你不知道的香港 熟睡中的國家地質公園
    你眼中的香港,是不是有著密匝匝林立高樓、熱鬧鬧繁華街市,和不眠不休的蘭桂坊、歡樂海洋迪士尼樂園、浪漫的維多利亞港?
  • 香港有一個鮮為人知,正在熟睡中的國家地質公園
    你眼中的香港,是不是有著密匝匝林立高樓、熱鬧鬧繁華街市,和不眠不休的蘭桂坊、歡樂海洋迪士尼樂園、浪漫的維多利亞港?
  • 香港景點哪家強:發現熟睡中的國家地質公園!
    你眼中的香港,是不是有著密匝匝林立高樓、熱鬧鬧繁華街市,和不眠不休的蘭桂坊、歡樂海洋迪士尼樂園、浪漫的維多利亞港?
  • 旅遊新去處: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簡稱香港地質公園)是香港一個地質公園,位於新界東部,面積4000公頃,於2009年11月3日開幕。由於設立地質公園的目的是教育,提高普羅大眾對於地質的認知,所以景點都設於比較容易到達的地點。地質公園不是另一個主題公園,所以不會有大型建設。但現有位於北潭湧的遊客中心於2010年初翻新以介紹西貢區火山形成的歷史及區內的六方柱石群,而蕉坑的遊客中心亦在2010年初完成擴建為以介紹香港地質公園為主。在初步的計劃中,香港地質公園劃分為兩個園區,分別為西貢園區和新界東北園區。
  • 香港擬建國家地質公園 正評估地質與巖石(圖)
    (圖片來源:文匯報)    新華網消息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擁有獨特的地質特徵,尤其是西貢的地貌,已可媲美世界其他國家地質公園。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表示,現正評估本港地質或特殊巖石,以確定能具備足夠的條件,爭取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據悉,若要達到地質公園的指標,必須符合5大條件,包括管理制度、地貌的罕有程度及教育功能等。
  • 香港地質公園獲批國家級地質公園 擬申報世界級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中新網10月15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特首曾蔭權14日在施政報告中宣布喜訊,國土資源部已批准香港地質公園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消息人士表示,港府會投放資源管理地質公園,並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指引,再透過國家向有關方面申請為世界級地質公園。已列入國家級地質公園的香港東北部及西貢共8處地質公園景點,陸地佔5000公頃,海面約佔1000公頃。曾蔭權料市民透過地質公園可增加對地球科學的認識,為綠色旅遊增加新景點。
  • 香港首間國家地質公園酒店開幕 地質主題美食別具特色
    香港首間國家地質公園酒店開幕。左一為香港國家地質公園高級主任楊家明博士。人民網4月29日電 近年間綠色旅遊已漸漸形成一股旅遊新勢力,香港 -- 南灣海景酒店今天宣布成為全香港首間香港國家地質公園酒店,並即日起推出一系列以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為主題,包括酒店住宿、旅遊體驗及餐飲的優惠服務。南灣海景酒店非常榮幸能夠與香港國家地質公園合作,並成為其場地合作夥伴,為全香港首間香港國家地質公園酒店。
  • 香港地質公園的「生態經」
    2009年,香港地質公園獲批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香港地質公園成為世界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設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教育提高大眾對於地質的認知。楊家明告訴記者,香港地質公園面積約有50平方公裡,分為新界東北沉積巖及西貢火山巖兩個園區,前者位於新界東北部赤門海峽至東平洲一帶,後者位於西貢萬宜水庫至果洲群島一帶。
  •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憶在滄海桑田時
    提起香港,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是密匝匝林立高樓、熱鬧鬧繁華街市,還有歡樂無限的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維多利亞港等知名景點。而說到香港還有一個世界級的國家地質公園,不要說內地遊客,就是香港人也有不知道的。事實上,擁有許多地質奇觀的香港地質公園,2008年才正式對外開放,一年後,便成功升級為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是個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
  • 香港擬建國家級地質公園
    人民網香港9月18日電 香港擁有獨特的地質特徵,尤其是西貢的地貌,已可媲美世界其它國家地質公園。香港特區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表示,現正評估香港地質或特殊巖石,以確定能具備足夠的條件,爭取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
  • 沒想到,香港竟然還有這樣的景觀!
    你眼中的香港,是不是有著密匝匝林立高樓、熱鬧鬧繁華街市,和不眠不休的蘭桂坊、歡樂海洋迪士尼樂園、浪漫的維多利亞港?
  • 全球面積最小的世界地質公園——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簡稱香港地質公園)是香港的地質公園,位於新界東部及東北部一帶,包括新界東北沉積巖和西貢東部火山巖兩大園區共8大景區。公園佔地49.85平方公裡,是全球面積最小的世界地質公園。    公園面積雖然細小,卻擁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巖柱,亦展現了5億2,000萬年至2億5,000萬年前的古生代期間,通過沉積作用形成沉積環境的一段地質歷史
  •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點擊上面↑↑↑[史丹尼],可加關注        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
  • 探訪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這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糧船灣景區的六角形火山巖柱景觀(6月16日攝)。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面積約50平方公裡,共有8個景區,結聚於兩個園區內。其中4個位於西貢火山巖園區,園區以六角形酸性火山巖柱為特色;餘下4個景區位於新界東北沉積巖園區,園區展現了香港最完整的沉積地層。地質公園於2009年取得國家地質公園的資格,2011年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並正式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與黃山、韓國濟州島等80多個世界級地質公園齊名。2015年,地質公園接受4年一度的評估,得以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
  • 不一樣的香港~地質篇
    書接上篇《不一樣的香港~風光篇》,今天為大家介紹香港的地質奇觀。其中包括被國家地理評為「全球20條最佳行山路徑「之一的麥理浩徑。
  • 香港的這處景點——香港世界地質公園,你有去過嗎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公園面積雖然細小,卻擁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巖柱,亦展現了5億2,000萬年至2億5,000萬年前的古生代期間,通過沉積作用形成沉積環境的一段地質歷史,極具典型性和稀有性。設立地質公園的計劃初期由民間及政黨如香港地貌巖石保育協會、馬鞍山民康促進會及民主建港協進聯盟等推動,直至2008年,行政長官曾蔭權接納建議宣布考慮設立地質公園,發展特殊地貌及巖石群,成可供觀賞的自然景點。
  • 地一眼旅遊|很少有外地人知道,深圳有一座國家地質公園
    喜歡旅遊的朋友們,很多人都對地質公園有所了解,尤其是國家級的地質公園,除了具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每一座都有其獨特的地質遺蹟。但是小編估計,除了深圳本地人之外,估計知道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的人很少。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 「香港地質公園」——「萬宜水庫」
    播種的作物不完全聽命於天!這是智慧的儲備,這是久遠的儲備。今天繼續為大家推送盧雪老師的藝術剪紙作品【香港地質公園】系列萬宜水庫為是1970年代香港耗資最龐大的工務工程,1978年完工時用了13.5億港元,政府亦首次因應工務工程需要而改變地方行政區分割,
  • 你所不知道的香港玩法
    地質公園奇觀   去香港玩,是不是除了購物還是購物?這些餐館簡陋且傳統,乍看起來更像是香港早年的大排檔。然而,正是這些貌不驚人的小餐館,卻預示著一段美味之旅的開始。   「西貢」一名,大約在明初才出現。從明成祖永樂三年至宣宗宣德八年,大明帝國曾派遣鄭和7次「下西洋」。在這7次下西洋後,不少東西亞、中東沿海、東非等國家開始向中國進行朝貢或貿易。而在當時,西貢便是西來朝貢船隻停泊的一個港口。
  • 「香港地質公園」——「茶花」
    山茶花,為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素有花中珍品之稱。枝青葉秀,花色豔麗多彩,花型秀美多樣,花姿優雅多態。白山茶色勝玉潤賽羊脂,紅山茶光增醉酡霞,金茶花是茶花中之珍品,享有「茶族皇后」之美譽。山茶花豔若桃花而不妖,大如牡丹耀眼而生輝,觀後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古往今來為世人所喜愛,為文人墨客所傾倒,也被許多的詩詞歌賦所讚頌。東園三日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