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了已經惦記了好幾年的臺灣。兩天時間,一個城市,定位為臺北「吃」「喝」兩日遊。除了美食,另一個重要主題就是喝茶。
臺北的大街小巷遍布著各種茶行茶莊茶館。本來在做攻略的時候想去人氣很高的食養山房看看,結果嚴重低估了他家的火爆程度,早已定不到位子,於是果斷決定去紫藤廬喝茶!
從臺北地鐵的臺電大樓站出來大概要走十五分鐘。果然如傳說中的不起眼,沒有任何招牌和標識,全憑谷歌地圖的導航辨認。要不是外面看上去院子大些完全認不出來這就是名聲在外的臺灣第一茶館。
進門之後是一個小的玄關,四周的柜子裡擺著一些茶和茶器,看了眼價格都相當親民。
茶館裡人並不多,也沒見到主人周渝先生。店員向我們介紹茶館裡幾個風格不同的房間,我們選了裡面的和式榻榻米。
房間裡面也簡樸到沒任何多餘的東西
店員會端來燒好的水坐在酒精爐上熱著,可以開始泡茶了。
我們點了30年老凍頂烏龍和05年的班章,外加綠豆糕和蔓越莓堅果。
慶幸的是這裡並沒有變成一個旅遊景點,仍舊是一個閒來無事喝茶的地方。有一個人來發呆的,也有一幫朋友來聊天的,節奏慢得跟這個城市一樣。店員也都是不急不忙,親切但不會過分熱情。
茶和茶點都無可挑剔。老凍頂(沒記錯的話應該是1981年的)貌似平時不太容易喝得到,香氣很舒服,耐泡,很適合臺北夏天的雨季。兩份茶各泡了大概十泡,坐了一下午。原計劃是坐到四點多去中正紀念堂看換班儀式的,但坐下來確實是不想走。
費用一共是990臺幣(不到兩百人民幣),絕對的業界良心。這確實不是一個世俗意義上的茶館。在來紫藤廬的之前其實對這個地方並沒有什麼了解,只知道主人周渝是臺灣最著名茶人之一。喝完茶回來一查才知道紫藤廬在日佔時期是一個日本官員的官邸,國民黨來臺後把這座宅院分給了當時的國民政府財政部關稅總署署長周德偉,也就是現在的紫藤廬主人周渝的父親。
周德偉其實是位並不廣為人知卻造詣深厚的經濟學家。他曾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留學並師從著名的自由經濟主義學家哈耶克。周德偉深受其影響,一生主張自由經濟主義並反對極權主義。他經常邀請其他自由經濟主義學者到紫藤廬探討問題,也因此開始遭到國民黨的監視。1975年周德偉離開臺灣赴美,幼子周渝接手並於1981年將紫藤廬改造為茶館。周渝繼續將紫藤廬的自由主義發揚光大,成為了臺灣標誌性的人文主義茶館。
強烈推薦來臺北玩的時候留一個下午給紫藤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