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枚炮彈炸不毀的橋——人民志願軍用血肉鑄成《金剛川》!

2020-12-18 影單貓

《金剛川》作為獻禮#抗美援朝#70周年的主旋律電影,意料之中的票房表現不俗,上映1天業已破億,3天已經3.5億了。

10月25日晚上11點數據

票房大漲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情理之中的口碑下滑。

有將近40%的人只給了三星

今天本喵就從三個角度來聊聊這部電影。

01《金剛川》講了什麼

不可不知的歷史背景:

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支持南韓,參加了與朝鮮的戰爭。隨著戰線推移,美軍越過三八線,日漸逼近中國邊境。因此出於「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立場,中國迅速組織了人民志願軍支援朝鮮(總計有240萬兵力先後參戰),也就是歷史上的「抗美援朝戰爭」。

1953年7月,雙方籤訂《朝鮮停戰協定》,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0月25日則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志願軍跨過鴨綠江

電影《金剛川》故事取材自1953年抗美援朝最後一場戰役——金城戰役背後的故事。

為在指定時間到達金城,部隊必須渡過水流湍急、深度4米的金剛川。唯一的通道金剛橋,是志願軍與美方的必爭之地。於是展開了一場美軍炸、志願軍修,美軍再炸、志願軍再修這樣周而復始、人在橋在的慘烈戰役。

金剛川主演

02《金剛川》表現得怎樣

正如我們的國歌所唱的「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金剛川》就一條用血肉之軀前赴後繼的修橋之路,就像西西弗斯推石頭。

按道理,絕望的應該是志願軍,因為他們幾乎是被動防守;但相反的,影片第二部分「美軍視角」中,美軍飛行員表現出更大的絕望:「見鬼了,他們的橋怎麼都炸不毀」。而這種絕望,也激發了深藏的人性中瘋狂一面,美軍飛行員Hill(希爾)在屢次收到返航指令時,堅持要去「幹掉」隱秘炮位,瘋狂掃射、甚至降低飛行高度,最終搭上了性命。我想,這也是戰爭中無數「殺紅了眼」的人的心態吧。戰爭摧毀了他作為「人」最終的理性。

不斷被毀損的金剛橋

相反的,人民志願軍戰士則表現了「堅韌」一詞的深刻內涵。一次次被毀的橋,從四米、七米、到橋面幾乎盡毀,修復、維修、到最終搭起人橋。毀得掉的是橋,毀不掉的是過江的決心,是為戰爭不怕犧牲的勇氣。

工兵部班長

影片中張譯著力刻畫的「張飛」排長,原本是個慢性子,人又「慫」;可是在目睹金剛橋一次次被損毀、師傅戰友犧牲,為了保證渡江任務完成,他實現了徹底的轉變——說他是最沉穩的人,不,他現在是最不要命的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入地獄,我所保衛的家國人民才能安康。

張譯飾演的張飛排長
對岸的戰友看到了張譯與敵軍死磕

03《金剛川》到底是哪裡崩了?

上面第一點我們講了電影的故事核,《金剛川》的內容其實非常簡單:美軍空襲炸橋,我方工兵部修橋、高炮反擊,作戰部隊過橋。一般來說,很多電影在處理簡單劇情的時候,會儘量去豐富人物的關係、周遭的環境、不同的視角,儘可能多去挖掘故事的細節,並通過這些細節情節推動整個大故事的層次。

吳京飾演關磊

比如前陣子的《八佰》:德械師的專業、雜牌軍們性格的轉變、人物背後的故事、蘇州河對岸人們的生活做反襯,通過豐富的描繪,層層推動,把整個故事氛圍都烘託到極致。

但《金剛川》展示三個視角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三個視角呈現的故事趨於平行——達不到將情節層層遞進的效果。所以造成了影片有部分「重複畫面」的時候,讓觀眾有「注水」的感覺。本喵這裡說的三個視角趨於平行,並不是指敘事時間的平行,而是細節、情節推動上的平行。好的多視角,應該是像翻跟鬥雲一樣,一層層往上翻,而《金剛川》翻了嗎?也翻了,但就像原地翻了好幾下,才向上翻一兩層;然後又開始原地翻,再向上……

《八佰》裡的「刀子」李九霄

不過本喵相信,這主要也是由於拍攝時間緊張導致的,沒有時間深挖細節與搭建情節,導致了內容撐不起表現形式。

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看了電影之後能更深刻體會到,沒有先烈的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牢記歷史,不忘使命,才是這部電影最值得我們學會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金城戰役,《金剛川》有座炸不毀的橋
    而張振智就是工程部隊中的一員,他時任志願軍工兵第十團第三連連長。 張振智部隊的任務是在金剛川巖裡渡口架一座中水位重橋,保障部隊運輸物資暢通無阻。
  • 《金剛川》幕後英雄與「黑寡婦」決戰,2500發炮彈打不垮,倒在講臺...
    影片內容上,《金剛川》沒有聚焦於慘烈的正面戰場,而是把鏡頭對準了後方補給部隊的一次修橋任務。在敵人的狂轟亂炸中,工兵戰士們以血肉之軀架起一座炸不毀的鋼鐵之橋,保證了前方戰場的物資補給。 而這個故事的原型,正是志願軍的工兵英雄張振智——一位兩次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的「鋼鐵戰士」,一位最終倒在「抗美援朝精神」講臺上的老英雄。
  • 七炸七建,一座橋的鋼鐵意志,《金剛川》凝聚電影人的敬意
    《金剛川》以1953年戰爭最終階段金城戰役為背景,以戰地小人物的視角,呈現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景象,講述為保障向前線輸送戰力,志願軍戰士冒著敵機的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修補金剛川上木橋的事跡。金剛川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最寬處可達60米,如果不藉助橋梁,大部隊和軍用後勤物資等根本無法通過,因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敵人用飛機、炮群嚴密封鎖。電影主演之一的原型人物叫張振智,他是朝鮮戰場上著名的「工兵英雄」。
  • 《金剛川》志願軍用人搭起了橋,而七十年前的今天美軍卻空投了一座橋
    老周 摘要:影片《金剛川》的故事是圍繞橋梁展開的,美軍要炸橋,志願軍要保橋,影片最後志願軍用人搭起了橋。在軍事上橋梁歷來都是鎖鑰重地,圍繞橋梁的爭奪數不勝數,當年美軍在朝鮮戰場上曾經空投下了一座橋!
  • 1953年的金剛川,有一座炸不毀的橋
    1953年7月25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致電志願軍總部,祝賀志願軍取得夏季戰役的重大勝利。 張振智和金剛川 張振智是志願軍工兵第十團第三連連長。
  • 電影《金剛川》——以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電影《金剛川》——以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2020-11-15 05:05:04 然而,此時敵機卻再一次來到了金剛川的上空,為了掩護大部隊過橋,高炮連將陣地完全暴露在敵人視野中。「點火!」 排長張飛一聲令下,幾名志願軍戰士毫不猶豫,他們就這樣與敵人展開了正面交鋒。  電影《金剛川》取材於1953年的金城戰役。在這場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主力必須在7月13日早上6點到達金城前線支援,電影就講述了從7月12日下午到13日早晨,這十幾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事情。
  • 《金剛川》特輯揭秘「人橋」幕後 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片中那座永遠炸不毀、衝不垮的人橋,更成為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精神的縮影,感動了每一位觀眾。影片日前曝光人橋特輯,從幕後製作的角度還原了人橋的拍攝故事。圍繞這座人橋,片中志願軍戰士們和幕後工作人員都以堅強的意志,詮釋了「血肉之軀築起中國長城」的精神內核,也使得人橋成為中國精神傳承與對話的橋梁。
  • 這不是一座普通的橋,是一首英雄的讚美詩
    這一片青綠,遼闊而壯美,是電影《金剛川》開始的地方。  作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獻禮,電影《金剛川》近日在全國上映。而當我們走進影院,會發現,這是一部「非典型」戰爭電影。整個故事只圍繞著一個點——橋,金剛川上的橋而展開。志願軍要渡河,必須建橋;敵軍要阻止渡河,多次炸橋。兩軍對峙的過程中,橋一次次被毀、一次次建好……  《金剛川》取材於真實的戰役。
  • 《金剛川》橋梁是哪一場戰役 為何美軍炸不掉金剛川的那座橋?
    然而次日下午4時左右,四架"黑寡婦"呼嘯而來,火力直指這座「生命之橋」。「黑寡婦」離去後,七孔橋被炸掉了五孔。同時,敵人開始正向我軍前沿883.7高地反撲。工程連戰士在張振智的指揮下,立即開始了第二次架橋。儘管周圍爆炸不斷,全連官兵們不計生死,拼命架橋,最終按時完成了任務。敵人當然不會放任我軍架橋。就這樣,修了炸,炸了修,張振智帶領的戰士們先後7次在金剛川上修復這座長37米長的橋。
  • 《金剛川》——炸不斷的橋,打不跨的中華兒女
    在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新冠疫情之際,國內院線上映了一部非常好看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影片中的一幕幕場景衝擊著我的視覺,震撼著的我心房,令我難以忘懷。講的就是抗美援朝戰爭後期,中國志願軍為了促成停戰協議籤署發動夏季反擊戰役裡的一個故事。
  • 炸不毀的橋——金剛川
    金剛川,看了很久,一直沒敢下筆,那些戰鬥場面在腦海裡揮之不去,太震撼,也太感人。正因為有前輩們前赴後繼開創新中國的局面,才有我們的今天。他們是偉大的,最可愛的人。
  • 《金剛川》:山河無恙,現世安穩,致敬先烈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由管虎 、郭帆、路陽共同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 《金剛川》近日也正式上線。《金剛川》以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為背景,講述為了讓中國志願軍主力部隊渡過金剛川,取得金城戰役決定性的勝利,七炸七修渡川木橋。最終中國志願軍用血肉之軀築起生命之橋,主力部隊順利渡江參加金城戰役的歷史事件。
  • 《金剛川》橋修了幾次 金剛川橋在現在的哪裡
    《金剛川》橋修了幾次《金剛川》故事的主角是志願軍工兵和防空部隊,時間是在1953年,它的背後就是志願軍的進化史。在抗美援朝初期,我軍的火炮等裝備甚至不如朝鮮人民軍,我軍是在戰鬥中越打越強,在戰爭中有了和聯合國軍打陣地戰的資本。
  • 朝鮮現實戰中的「金剛川」,用我們的血肉築成的長城
    志願軍戰士《金剛川》這部電影火了,據說是因為它是根據真實朝鮮戰役中的真實戰鬥改編而成,但是,實際上真正的金剛川戰鬥,包括我們熟悉的金城戰役遠比電影裡要激烈和危險,戰士們守橋超出80個晝夜,每分鐘都在和死神作戰。
  • 《金剛川》
    彈幕問題2:為什麼不遊泳過去,不坐船過去彈幕問題3:電影不如美國大片,不好看彈幕問題4:一座橋總是修不好,這部電影乾脆叫修橋算了以上都是來自於網友們的奇葩彈幕,簡單來說就是槓精的傻瓜問題。只要認真看電影的,但凡學過近代史的也不會誇張的這麼問。
  • 金剛川大橋:狂轟濫炸最終不倒,見證了金城戰役的勝利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參與抗美援朝作戰;至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宣告結束。 2020年10月,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金剛川》火了!九成場景在咱遼寧拍的,你也去過拍攝地!
    ,講述為保障向前線輸送戰力,在指定時間到達目的地,志願軍戰士在物資匱乏、武裝力量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被炸斷的木橋,誓死捍衛金剛川上的交通要塞——金剛橋的故事。
  • 《金剛川》戰役的時間多會 戰役故事的原型是什麼
    於是,他們頂著敵人的炮火,經過7天7夜的奮戰,提前一天架起了一座中水位重橋。但第二天一早,就被敵人的飛機給炸了,7孔橋被炸掉了5孔,只剩下2孔,但前線急需彈藥,任務必須完成!儘管敵機在上空盤旋,他們又開始了第二次架橋,最後,提前一刻鐘完成了任務!不知道這次在電影《金剛川》中,是否是由吳京來出演這位英雄?
  • 《金剛川》的橋有多長 電影金剛川的橋的原型是什麼戰役
    《金剛川》的橋有多長金剛川是金剛山附近,也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最寬處可達60米,如果不藉助橋梁根本無法通過。為戰爭的勝利,必須要在金剛川上架設一座橋,且保護好它。就此,張振智帶領工兵三連奉命在巖裡渡口架一座載重橋,保證它暢通無阻。
  • 《金剛川》:美國牛仔不懂的又何止一座橋
    如果有人問,電影《金剛川》的主角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橋。有一天啊,俺還真遇到一個美國老兵,他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座人橋,他說:我知道你們不信神,但你們,卻創造了神跡;那不是人類能夠完成的事,但你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