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剛死,大臣們就半夜進入皇宮,把小皇帝給宰了

2020-12-18 百家號

劉裕其實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皇帝,他徵戰多年,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作為一個帝王,他立下的戰功反而比一些將軍還要多。在眾多的帝王裡面,劉裕的武力值可以排在非常前面了。但是這樣的一個皇帝,後來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病逝在宮裡頭。

他臨死之前,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兒子劉義符。為了讓兒子將來的位置可以坐得牢固一些,他特意讓四位大臣輔佐太子。當時的四位大臣裡面,包括了兩位文臣徐羨之和傅亮,同時還包括了兩位將軍謝晦和檀道濟。這些都是非常有才幹的大臣,他們原先對於先帝的命令十分遵從,心裡也希望可以把太子培養成為一代明君。

但是實際上事情遠遠不是他們所想的那麼簡單,太子本人早就已經長歪了。他沉迷於遊玩之中,正值青春年少玩心最大的時候,根本不關心國家大事。父親的去世也沒有讓他感到多麼悲痛,反而一直進行著讓人無法接受的享受。剛開始這些大臣們看在先帝的份上,一直努力勸說著小皇帝。但是要知道歷史上昏庸的帝王實在是太多了,太子不但沒有繼承到先王的謀略,反而一身毛病多得不得了。

當時的國家並不是處於和平時期,對外一直徵戰不斷,不是為了擴張領土,而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土。如果放任太子這樣下去,未來可能整個國家都保不住了。四位大臣在商量過後,決定還是廢除太子,另外立一個新的皇帝。在商量好了之後,他們很快實施行動。睡夢中的太子並不知道事情的經過,只是發現很快的一切都變了。四位大臣以太后的名義把太子從皇帝的位置上拉下來,為了避免將來出現意料之外的事情,他們最終決定還是要把太子殺掉。

新的皇帝是劉裕的第三個兒子劉義隆,這個皇帝在位的時候也算是有所成就,把國家治理得還算可以。曾經受先王託孤的這四位大臣後來的下場並不好,在新帝登基不久以後,只有檀道濟可以留下性命,其他的人都被皇帝處死了。從另一方面來看,其實也是在間接地為曾經的太子報仇。其實劉裕的做法未必就是對的,但是接受了託孤的大臣們把太子殺掉,完全就是非常不道德的行為,也難怪會有那樣的結局。

相關焦點

  • 皇宮遭雷劈,皇帝讓大臣提批評意見,他剛說一句,立馬被處死
    為了處理這個矛盾,朱元璋採取了最為簡單粗暴的方法,將自己的兒子們派至北方,作為藩王以守衛大明王朝的腹地。藩王勢力膨脹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後面燕王朱棣造反篡位便是明證。朱棣奪位後,馬上開始考慮遷都的事情,想以北京代替南京,作為明朝的首都,以直接對抗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朱棣提出此議後,朝堂上出現了無數的反對聲浪。
  • 一大臣帶兵攻入皇宮,皇帝:想當皇帝早說呀,讓給你就是了!
    這其實都和他的開國有關,從建國時期君權就弱,而且和東漢一樣,皇帝不長壽,唯一長壽的開國皇帝還被大臣欺負。一大臣帶兵攻入皇宮,皇帝:想當皇帝早說呀,讓給你就是了!這位奇葩的皇帝就是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睿。司馬睿在他的父親去世之後繼承了琅琊王的位置,在西晉發生內亂的時候,流亡到南方的司馬睿在王導的幫助之下稱帝,建立了東晉王朝。
  • 大臣們半夜起來上朝,那早飯怎麼辦,紫禁城裡也有飯店
    在古代,皇帝是要上早朝的,下朝以後辛苦勤政一些的皇帝還要批閱奏摺到凌晨兩三點,四五點又得上早朝了。而大臣們更是辛苦,一般都是早早的就站著開始等皇帝來了,皇帝來了需要跪下行禮然後再笑戰。明朝的時候,大臣們每天半夜就得起床,到了紫禁城三點開始等,五點入宮整隊。明朝的時候還有宮燈,到了清朝皇宮一片漆黑,不小心掉入水中淹死也不知道。日日如此,要是遇見朱元璋那樣的皇帝更是辛苦,簡直是要命。而且早朝也就是一個形式,大部分小官都得在殿外連皇帝都見不上。但是也沒辦法,改受的辛苦也得每天受。不過,平時沒有注意過。
  • 這個瘋子皇帝 都不是皇帝了 還賴著皇宮不走
    事情說來也奇怪,這個人在每當皇帝之前,一切都還好好地,可是當了皇帝以後,腦袋倒是越來越不清楚了,直到最後徹底的瘋掉。這個皇帝是南宋時期的趙惇,說起來趙惇大家可能沒有聽說過。但是雖然這個皇帝在在位的幾年裡面一件正事沒幹,卻給一座城市起了一個名字。
  • 皇帝富有四海,皇宮裡為什麼不建廁所?
    皇帝富有四海,皇宮裡為什麼不建廁所?古代的皇宮沒有廁所,幾千人的內急如何解決?在日本的官方機構中,有個名叫「官房」的,是日本內閣所置的行政機關,負責整理閣議(內閣會議)事項、內閣的庶務,以及對各部門的施政作出總合調整。以內閣總理大臣為主任,內閣官房長官(兼國務大臣)統括事務。內閣官房長官相當於政府秘書長。
  • 大唐國力強盛,皇帝卻命不好,21個皇帝13個不得好死
    然而弔詭的是,這個強盛帝國的歷代皇帝們,命運卻出奇的慘。大唐共有21位皇帝(包括武則天),但竟有13位皇帝死於非命,頗是令人嘆息。後來嫌不過癮,一不做二不休毒死了唐中宗,立了個小皇帝,自己臨朝稱制。可憐唐中宗一生先被母親廢掉,又被妻子毒死,貴為皇帝卻命苦如此,真是史上少見。
  • 他帶領200個農民殺進皇宮,直接將皇帝大臣都嚇哭
    他利用這些宗教,騙取了不少錢財,野心開始膨脹,竟然做起了皇帝夢。林清將自己稱為「天皇」,任命了一大批骨幹成員,封了大丞相、大元帥等諸多官職。他不想停留在自娛自樂之中,決定推翻清廷,自己做皇帝。歷來的農民起義,無一不是從地方起事,然後號令天下,攻打帝國的都城。
  • 太子要殺皇帝,皇帝死前乞求吃一道菜,剛說出菜名就被下令處死
    在中國古代,君臣、父子之間經常因為皇位繼承的問題鬧得不可開交,本來感情深厚的父子,經常因為立太子的事情反目成仇,最後刀兵相向;一向是皇帝左膀右臂的大臣和將軍們也會因為皇帝的多疑而奮起抗爭,或是引頸就戮。其實,這一幕幕皇權爭鬥的局面本可以避免,但就是因為皇帝的猶豫不決和皇子的欲望和貪心,才釀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
  • 清朝,皇子與大臣有機會給皇帝戴綠帽子嗎?
    這一點,生物學家和人類學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當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後,就有了這個意識。比如說古代埃及的法老,為了血統純潔,往往都是兄妹之間互相嫁娶(有考古學者認為,古埃及圖坦卡蒙法老的妻子,就是他的胞妹)。
  • 宋朝皇宮有菜園 皇帝喜歡開荒種稻
    為了讓國家機器正常運轉,大臣寇準勸真宗退位做太上皇,讓太子當皇帝。真宗口頭上答應,心裡不痛快。眾所周知,當皇帝是有癮的,一朝退位,君臨天下的感覺突然消失,比強制戒毒都難受,所以他磨蹭著不交玉璽。寇準又派大太監周懷政去勸,周太監很忠心,只是做事太偏激———二月初二那天,宋真宗去後宮吩咐嬪妃們挖野菜,等大家都散了,周太監跑到真宗面前質問道:「皇上既然已經答應做太上皇,為什麼一直不兌現?
  • 皇帝讓皇后當眾赤身躺著供大臣欣賞,一次1000金,大臣不知所措
    馮小憐自小就入了皇宮,長大之後由於長得傾國傾城,猶如天上的神仙一樣,可謂有著仙女般的面容,凹凸有致的身材,還有著雪白的皮膚。如此一個長相美麗的女人,實在不能不讓人感到心痛,就連當時的皇帝高維都看到馮小憐之後都心動不已,每天都十分的寵愛她,就連上朝都要把馮小憐抱在懷裡。
  • 奇葩皇帝自稱天,不稱朕,大臣見皇帝之前要先吃齋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奇葩皇帝,有喜歡做木匠的、我喜歡鬥蟋蟀的,但是這些都是個人愛好,還不算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有一位皇帝很叛逆,當上皇帝之後覺得自己不同凡響,給自己起個稱呼天元皇帝,也不稱朕,而是自稱天。他就是隋文帝的女婿宇文贇。
  • 光緒皇帝究竟是怎麼死的?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緒帝暴崩,享年38歲,廟號德宗,諡號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葬於清西陵之崇陵。光緒皇帝之死一直是一個謎團,無數研究者至今仍未確定光緒是否是被他人毒死?如果是的話,又是被誰呢?
  • 古代普通話沒普及,那皇帝和大臣們是如何溝通的?我們來一探究竟
    除了清朝以外,其實元朝最開始也是以他們的少數民族語言蒙古語作為國語,但是由於蒙古語的普及面沒有這麼廣泛,因此到了後來,在統治集團內部主要分成兩類語言,一種是皇帝和皇室所說的蒙古語,而另一種則是被統治者們所說的北方語言。就總體來說,其實各朝各代的語言體系基本上是以北方的方言為基礎進行的改動和調整。
  • 崇禎皇帝的死要面子,錯失了最後一個機會,不然大明還有救
    崇禎皇帝是個勤政的皇帝,但也有太多的缺點,他生性多疑、喜怒無常,都要當亡國之君了還死要面子。正是他的位置沒有擺正,失去了最後一個挽救大明朝的機會,成為煤山上的吊死鬼。這是發生在崇禎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的事,李自成的大軍進抵北京彰義門,但他沒有馬上下令進攻北京。
  • 古代大臣也很辛苦,大半夜摸黑出發,有人因此喪命
    你知道清朝皇帝幾點上朝?五更上朝,相當於現在的北京時間05:00到07:00。在《學治述略》中還有記載,清朝皇帝的上朝時間隨季節而調整,春天和冬天是06:00,夏天和秋天是05:30。雖然,這是皇帝的上班時間,但大臣卻要早很多。凌晨3點至5點,大臣們就要候在午門外,等皇帝召見辦公。
  • 古代皇帝早朝前吃的早飯豐盛,而大臣吃的早飯,也讓人望塵莫及
    那我們肯定會有人問大臣們這麼早去上朝那早飯什麼時間吃呢?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我們都知道早飯不吃的話對身體的傷害還是比較大的,而且不吃早飯一整天也會沒大有精神,但是早朝時間這麼早,大臣們還得去辦公務,那他們究竟是怎麼解決吃早飯這一問題的呢?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疑問。
  • 古代皇宮套路多,皇帝想殺大臣,指豬蹄問菜名,大臣說3字保住命
    古代的歷史和現在不同,古代是一個封建社會,有皇宮有皇帝,每個人都是有地位的,高低不同的,並且在古代皇帝是最大的,皇帝想讓誰生誰就生,想讓誰死誰就死,可以說皇帝想要做的事情,沒有一件是做不到的,就是因為皇帝有了這樣一個權力,所以他可以隨意掌握人的生死,但是在古代的皇宮當中,一個好的皇帝並不能隨便的殺死一個人
  • 大臣敢打皇帝40大板,皇帝竟然忍了,最終大臣家兩千多人遭屠戮
    大臣敢打皇帝40大板,皇帝竟然忍了,最終大臣家兩千多人盡遭屠戮。   每一任朝代的更替都會死很多的人的,無論是幫助打天下的將臣還是出謀劃策的謀士。只要一當上皇帝立馬就要開始收回所有的權利了。當初打仗的時候,因為需要幫手給你權利讓你好好聽話,如果功高蓋主的話,那麼無論如何只有死路一條。
  • 當上皇帝後,朱元璋請鄉親們去皇宮玩,後來結局如何?
    歷史上的朱元璋,在南京當上皇帝之後,有一次還請了鳳陽老家的鄉親們,到皇宮來遊覽。這件事你聽起來,是不是感到滿滿的人情味?是的,這件事是真的。朱元璋當皇帝之後,曾經回到鳳陽老家,當時自己老家村裡,經過長期戰爭的洗禮,已經破敗不堪,許多鄉親,逃亡的逃亡,死絕的死絕,朱元璋把村裡僅存的二十多戶老鄉,編入「陵戶」,也就是說,叫他們不用耕田了,專門負責看守朱元璋爸媽的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