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杭州日報、浙江新聞等
好消息好消息!
由杭州東站樞紐管委會牽頭起草的《高鐵站樞紐區域綜合管理規範》浙江省地方標準(以下簡稱《規範》)正式發布。
這是繼2017年12月《高鐵站樞紐區域綜合管理規範》杭州市地方標準發布後的又一提檔升級。
據了解,在全省60餘座客運火車站當中,高鐵站的比例已達到80%左右,但是高鐵站站體結構、空間布局均依據設計規划進行建設,建成後較為固化,而隨著不斷增加的客運發送量,大部分高鐵站樞紐面臨著人員密集、流動性大、公共運力不足、環境複雜等難題。
2018年初,杭州東站樞紐管委會開始準備《規範》的編制,牽頭組織浙江省標準化協會與寧波、千島湖等地高鐵站管理機構共同起草標準文本;聚焦歷年旅客滿意度測評情況及服務大提升改革徵集的意見建議,赴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溫州、義烏及杭黃高鐵沿線站點等地深入調研,召開座談會十餘次,累計修改十餘稿,終於在2020年伊始成功發布。
新發布的《規範》以市民群眾的交通需求為導向,將「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以標準化、可複製的載體形式向全省範圍推廣,為已建、在建及新建的高鐵樞紐區域治理提供參考依據。
春運啟幕已然一周,東站裡到處都是腳步匆匆、背包沉沉回家的人們,行囊裡載滿了憧憬與希望。
今年春運又很特殊,是杭州東站服務大提升改革後迎來的第一個春運。2019年,省裡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場所延伸擴面,作為全省「第一門戶」,杭州火車東站首當其衝成了改革的重點,成為江幹區全面推進「六大行動」改革攻堅不折不扣的「賽馬場」。
服務提升後,杭州東站到底有哪些改變?
「讓人民滿意成為我們的目標」
東站人太多,東站也確實太大了。
先看第一個,杭州火車東站的客流量名列全國前三,2019年日均換乘旅客約72萬人次。
作為一個擁有134萬平方米的綜合車站,僅僅東西廣場來回一趟就是1公裡,尤其是在趕火車這樣的場景下,有些旅客經常會沒有方向感,很難不焦慮……
春運首日,東站候車大廳人頭攢動
東站改革到底改什麼?
「讓旅客滿意是東站樞紐管委會最大的目標追求,我們將始終堅持以旅客為中心,堅守初心,勇擔使命,以一流狀態打造一流車站,進一步把杭州東站建設成為旅客之家、城市門廳、未來樞紐。」東站樞紐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常務副主任程永群說。
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向來是從老百姓最期盼的領域入手破題。
於是改革啟動之初,省市區三級聯動,以百姓視角出發,徵集群眾意見建議「金點子」300餘條,志願者路演站內出行情形360餘種。
「問題比較集中,比如出行難,體現在進站難和出站難,還有女同志如廁難等。」東站樞紐管委會黨工委委員、副主任孫榮俊說,「就拿出站難來說,我們測算過,近60%的到站旅客選擇地鐵出行,地鐵進站口本身就不大,還裝了8臺安檢設備,尤其是高峰到站時候,每小時有2萬人進地鐵,排隊之長可想而知。」
這些問題中,又梳理出群眾集中反映的問題,率先推進群眾最牽腸掛肚的15個改革項目落地,其中有一項就是實施高鐵到地鐵「免檢換乘」。
趕在國慶長假前,東站樞紐地鐵安檢正式上移至鐵路到達層大廳,也就是說,乘客從高鐵下來,可以免安檢,直接進入地鐵站,實現「無縫換乘」。這樣一來,大大緩解高峰期東站樞紐安檢排隊現象。「上移這一小步,背後牽涉到地鐵公安、鐵路公安、江幹公安、上海鐵路局等多家主體單位,市裡牽頭開會不下十來次……」孫榮俊說。
這樣一來,效果確實不錯。數據顯示,地鐵換乘旅客量同比增加12%,旅客高鐵到站到離站平均時間縮短40%。
「讓創新成為加速器」
東站改革怎麼改?
今年春運第一天,我們就看到,在東站最快3秒刷臉進站的自助實名制驗證、30秒列印身份證明、為旅客平安保駕護航的安防機器人、方便寶媽隨時哺乳的移動母嬰室等暖心服務,不僅讓今年的春運更加「智慧」,也讓旅客出行的路變得愈發舒心、順心。
東站已實現5G信號全覆蓋
未來樞紐的另一個關鍵詞,就是智慧。
這在東站服務大提升的很多改革任務中,都有所涉及。比如讓計程車通道「換新顏」。
目前杭州東站正在進行計程車通道提升擴建工程,由原有2個計程車候客通道、2個上客點,增加到6個候客通道、24個上客點,這將有效解決高峰期乘客等候計程車排長隊的問題。
除此之外,所有候客通道和上客點的環境都將進行提升改造。春運期間,保證4個候車通道開放,較以往增加了2個。「預計今年3月底,整個計程車通道提升改造工程將基本改造到位,以嶄新面貌迎客。」杭州東站樞紐管委會綜合科科長姜英豪說。
來到嶄新的南1通道,只見敞亮的大廳在綠植、紅燈籠的裝點下,年味濃鬱。你還可以明顯感覺到,較之前的候車通道,南1計程車通道的候車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候車區與行車區用玻璃進行了硬隔離,這樣旅客在候車時再也聞不到汽車尾氣了。不僅如此,在樣板間通道內還安裝了空調及新風系統,這樣既保證了通道「冬暖夏涼」,同時又保證了通道內空氣的新鮮潔淨度。
「其他5個通道都將按照南1的標準進行改造,春運期間乘客們可以先來南1通道候車體驗。」他說。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6個計程車通道都加裝了電子顯示屏,可以實時播報各個通道當前排隊人數、當前排隊車輛數和預計等候時間等信息,為旅客選擇合適的計程車候車通道提供建議。據介紹,顯示屏上的數據信息目前還在進一步調試中,將在整個工程完工後正式同步啟用。
此外在出發二層平臺,還將在原有西南角和東北角兩處顯示屏上,提升計程車載客引導系統,到時候不僅有到達層需車情況、旅客數量,還會給出綜合建議,是下去接客還是外圍接客。「下一步我們還要與城市大腦連接,設定閾值,將東站與運管GPS系統打通,尤其是雨雪等惡劣天氣,進一步智能化疏散人流。」姜英豪說。
南1計程車通道樣板間
「將『奔跑』成為常態」
短短6個月,涵蓋快捷服務、便民服務、商務服務、智慧服務、人文服務等5大類45項改革任務中,東站已經完成了地鐵免檢換乘、「先離場後繳費」、公廁改造等39項內容,旅客舒適感、體驗度同步增強。
成績背後,少不了一支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東站鐵軍,「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打造一流施工隊,形成一支高素質隊伍,將『奔跑』成為常態。」程永群說。
按照「6月出臺實施方案、9月形成階段性成果、年底基本完成」的進度要求,東站樞紐重兵上陣、重拳出擊,班子帶頭、全體中層幹部和黨員骨幹劃分工作專班、明確任務清單、搭建工作擂臺,營造奮勇爭先、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在攻堅破難中,奔波各地協調對接、深夜現場商議方案、凌晨站內實景模擬是改革一線黨員幹部的工作常態。
就拿孫榮俊來說,他是東站樞紐出了名的「鐵人」和「工作狂」,其分管的管理科,承擔著此次東站服務大提升中11項改革項目。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適時把握項目工作情況,他還在辦公室門口擺放了一張改革業務推進表,隨時記錄改革重點項目工作階段性成果以及下一步推進計劃,使各項改革任務有序推進。
再看姜英豪,去年夏天,為了改革攻堅,他平均每天要在溫度高達60攝氏度的計程車通道裡待五六個小時,汗水是他最忠實的陪伴,同事還笑稱他「溼衣哥」。此外,還有從零開始,在城市大腦技術前沿邊學邊幹的「多面手」;新手媽媽,卻在管理一線雷厲風行的「女漢子」……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在六個月裡,全體黨員幹部加班加點、速抓落實、快求突破,先後湧現出65名先進黨員幹部,東站樞紐應急響應中心黨支部還榮獲杭州市「最強黨支部」。
智能化的東站樞紐聯勤聯動指揮保障中心
以打造「未來樞紐」為初心,以廣大旅客滿意為使命。
東站樞紐全體黨員幹部將按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繼續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讓「奔跑」成為常態,讓創新成為加速器,讓人民滿意成為目標,不斷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打造「未來樞紐」東站樣板的磅礴力量。
編輯 | 陳舒陽
在擔當中勇於改革 在擔當中踐行使命
東站樞紐打造「未來樞紐」杭州樣本
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