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胡辣椒蘸水,到底有多胡?

2020-12-16 文山百味

有一種家的味道,叫「文山百味」,點擊關注,讓家鄉美食帶我們一起追憶往昔,展望未來!

菜燒胡了還能吃嗎?

「當然不能了」。

「那我猜你一定沒吃過胡辣椒麵吧」。

把幹辣椒放到灶窩灰裡,快速翻轉,看到表面燒焦並發出香味時,快速拿出來抖乾淨辣椒上的柴火灰。再放到辣子缽裡舂細。

舀兩調羹出來放點花椒葉、蔥、香菜等佐料,再倒上點菜湯,就成了雲南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胡辣椒蘸水了。

胡辣椒的要點就一個字「胡」,不"胡「不香。

其它食物燒胡就廢了,胡辣椒越胡越惹人愛。

甚至會讓人看到燒焦的胡辣椒,就產生香氣入鼻的幻覺。

這或許是雲南人從小吃到大產生的條件反射。

外地人一般吃不慣,覺得胡辣椒是苦的。

我們某寶上關於胡辣椒麵的差評,全和苦有關。

就算是雲南人,胡度太高,也會吃出苦味。

炮到微胡焦香,基本就符合大眾口味了。

胡辣椒的胡度很難控制,特別是用柴火灰炮的胡辣椒。

全憑個人經驗,再老練的人,也不敢打包票次次合格。

不過,有那麼一小個群體,炮得越胡他們越喜歡。

要炮到黑不溜啾的那種,才符合他們的口味。

據他們說這樣吃才來,香味才濃鬱。

但在常人看來,那就是燒焦的辣椒,肉眼一掃,就已排除在可食用範圍之外。

比如下圖這種,已經到了焦黑的程度。

可有些人就是對它愛不釋口,沒這麼胡,絕對!不吃!

吃不慣的呢,吃起來超苦且沒辣味。

所以每次有人買這款辣椒麵的時候,我的心情都相當複雜。

沒吃過的,都會極力勸阻人家不要買,以致有的老鄉覺得我這個人有問題。

其實我只是想多幾個回頭客,畢竟這些小東西靠的就是回頭客,如果人家買去吃不慣,就再沒回頭的機會。

但我又怕人家就好這一口,讓我一勸,連第一次成交的機會都沒有了。

事實是被我勸退款的有好幾個。

主要是我自己本身就不愛吃這麼胡的辣椒,所以對它缺乏自信。

再加上這款超胡辣椒麵受眾比較小,顏值也不高,辣度還低,種種原因加在一起,就讓我在推它的時候縮手縮腳。

能吃到這款超胡辣椒麵的陌生人,大多是有主見且敢於嘗試的那一批。

好吃不好吃,通通都隨緣。

如果不好吃,大不了倒掉,或是風輕雲淡的給個差評。

如果好吃,當然是皆大歡喜了。

風險最大的,還是那個賣超胡辣椒麵的憨憨。

我是文小七,這期的【文山百味】到此結束,如果喜歡我們的分享,歡迎分享給身邊的朋友。明天早上5點半,我依然在這裡準時與你分享。

相關焦點

  • 雲南人是有多愛蘸水?沒有蘸水給是不吃飯了?
    「打蘸水」這三個字,雲南人再熟悉不過,這是雲南最地道的本土方言,很有深意。而對於餐桌上的雲南人來說,一碗蘸水,似乎可以囊括天下美味!可能外地人不知道「蘸水」是什麼,其實就是簡單的一些調料配在一起做成的蘸料,特別之處在於,雲南人的蘸水,一定要有辣椒!洋芋君有個朋友嫁到福建,幾年過去了,吃飯依然少不了自己打個蘸水給自己。
  • 有一種蘸水,叫雲南人的蘸水
    蘸水一種用於給菜餚調味的東西一種給菜餚增添色彩的東西一種每個人都愛不釋手的東西全世界有成千上萬種蘸水,每一種蘸水都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每一種蘸水都具有獨特的地域性格雲南的蘸水,就帶有雲南人純樸、火辣、講義氣的性格特點醬油小米辣蘸水最簡單的調料調出了最好吃的蘸水,醬油、切碎的小米辣、再淋上一點蒜油,鹹、辣、香三味合一,蘸什麼食材都特別好吃
  • 雲南人的蘸水學,是外地人研究不透的大學問
    經典的辣椒油搭配醋,可不就是雲南人吃餃子的絕配嘛! 3.胡辣椒 圖片來源於網絡油辣椒不能糊,但幹辣椒「糊」了,卻別有一番風味???地道的胡辣椒蘸水得把幹辣椒放到炭火上烤至微糊,舂碎,這樣的胡辣椒用來拌涼菜不要太美味。
  • 無蘸不飽飯:雲南人為什麼如此熱愛「蘸水」?
    這樣的邏輯要是放在雲南,那也不用區分了,通通扔進碟子做「蘸水」就行。雲南人愛說,無蘸不飽飯。一日三餐,要是哪一餐桌上缺了一碟子蘸水,縱是菜餚精緻,入口怕也變成了「清湯寡水」。但若是有了蘸水加持,簡單的一餐一飯,吃起來也是津津有味。蘸水,為啥有這麼大魔力?
  • 昆明本地【雲南蘸水的十一般變化】
    家家都會配一碗有自己個性的蘸水究其食俗的形成,也多半出於地理因素。「保持本味,輔助主味」,這就是「打蘸水」的良苦用意啊!這也應該算是對於雲南蘸水的最好詮釋吧。腐潮派蘸水最為典型的是一道雲南猛菜——大理生皮(白語裡叫「黑格」),換個洋點的叫法也可以是「大理料理黑面郎刺身」。生肉要保證感覺和健康,除了對宰殺的豬有特別嚴格的品質要求外,蘸水也功不可沒。最為點睛的是蘸水只用梅子老醋,其它的醋不管多有名那都是看不上的,混上野花椒、糊辣子、麻籽、蒜蓉、薑末、白糖……如果碰上山胡椒,也絕不放過!油辣派蘸水
  • 雲南人的「蘸水苦旅」
    「打蘸水」,在老話裡是點個卯、短暫停留、敷衍了事、敷衍塞責的意思,多含貶義。比如到工廠農村調查研究,打個「蘸水」;下基層勞動鍛鍊,打個「蘸水」;搞民意測驗,打個「蘸水」,等等等……不知道這個菜名叫什麼打了蘸水也一定好吃據說,「蘸水」是茶馬古道的馬幫們最先「發明」的。雲南是井鹽之鄉,土法熬鹽多用鐵鍋,鍋底鹽含有多種礦物質,富有營養。
  • 不打碗蘸水,雲南人你們是不是不吃飯了?
    土豪吃飯打蘸水,窮逼吃飯也打蘸水;清湯煮的牛羊雞魚肉打蘸水,清水煮的青白苦菜也要打蘸水;出省打工要帶袋裝蘸水,外地讀書也要帶上一包單山蘸水……蘸水不分貴賤地在雲南人家的餐桌上頓頓出現,沒有什麼能阻止雲南人打蘸水。
  • 下館子必點菜之雲南菜(中):菌子、老火腿,可怕的雲南蘸水
    說到這裡,又要順口說一句雲南的蘸水,簡直害怕!吃不同的東西用不同的蘸水,放到蘸水裡的東西也是正常的有,千奇百怪的更有;簡單到只有鹽巴辣子的有,複雜到說也說不完的更有。有最普遍的胡辣子蘸水,有26個民族各式各樣的蘸水,還有「想起怎麼打就怎麼打」的一路蘸水.....每每三三,你就想想吧,害不害怕!
  • 每個雲南人都是蘸水控吧!你在雲南吃過哪些奇奇怪怪的蘸水?
    對於雲南人來說,沒有蘸水的菜都是沒有靈魂的。吃燒烤要蘸水、吃煮菜要蘸水、吃乾鍋要蘸水,吃火鍋要蘸水,就連吃炒菜味道不夠都要來個蘸水,細數一下,好像並不存在不能打蘸水的菜。本來一直說我們的蘸水熱量多的朋友,在吃了我弄的那個蘸水的第一口,他就憤而暴起了:我以前吃的這是啥?這芝麻醬是什麼鬼?走開!!!(然後直到我們吃完那碗芝麻醬他都再沒碰過,甚至中途還纏著我教他怎麼調蘸水。我:???)看到了吧,我們大雲南的蘸水,魅力就是那麼大!
  • 雲南必吃調味料,萬物皆可蘸
    蘸水對於雲南人來說,已不僅僅是調味料,而是超越了,和廣州人無味不食一樣,雲南人可是無味不蘸, 蘸水的食用記錄可是與辣椒相生相伴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康熙時期,康熙六十年著書《思州府志》載「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鹽」,便有食用辣椒的記錄,而雲南人則多苗族,地勢變化高低不定,水霧瀰漫,
  • 東北蘸醬菜到底有多狂野?
    東北蘸醬菜到底有多野?據說,高寒地區的東北人唯一認證的飲食圖騰只有蘸醬菜。甭管啥菜,蘸醬必須賊拉好吃。蘸醬菜其實就是東北涼菜。黃瓜、青椒、生菜、大蔥、香菜、水蘿蔔,洗乾淨切吧切吧上桌醬起來。蘸醬菜總體包羅萬象,一口醬一口蔥,啥美味都靠邊站。
  • 吃火鍋絕不蘸麻醬,是北漂雲南人最後的堅持
    每看到同行雲南同胞麻木地往自己碗裡擓麻醬,不禁默默感嘆「泯然眾人矣」,只想把他開除雲南省籍。據他說,雲南人吃火鍋,要麼不蘸,要麼就蘸蘸水。和麻醬齁住舌頭不同,蘸水變化多端,是性感的,它能和食物繾綣纏繞在舌尖。雲南每種火鍋都有其特定蘸水,它對火鍋有畫龍點睛作用,一旦沒了蘸水,可謂食不甘味。
  • 沒吃過米線蘸牛屎,你也敢說來過雲南?
    於是,你學著隔壁桌雲南人的樣子,夾起肉片和米線在蘸水裡一涮。蘸水的特殊味道瞬間吸引了你的注意力:酸辣中帶點青草氣息。你沒有發現,所有人都用凝視英雄誕生的目光看著你。恭喜你,憑著無畏的天真,你用吃牛苦撒的方式贏得了雲南人對你的至高敬意。牛苦撒到底是何方神聖在傣語裡,「撒撇」有「涼拌肉」的意思,豬、牛和魚蝦都可以用作撒撇的食材。肉類配上蔬菜和一盤香甜軟糯的細米線,另外還需要一碗蘸水來調味,完成關鍵的涼拌環節。
  • 雲南青芒果的特色吃法,既能拌蘸水辣椒,又能炒豬肚絲,吃著真香
    就拿雲南菜來說,當地常年氣候炎熱,所以這美食的口味也是以酸辣為主,再加上雲南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這美食自然也是很特色的,例如涼拌酸螞蟻、炸竹蟲等,都是外地人很少吃過的。那麼雲南菜到底有多特別呢?看看這青芒果做法就知道了 ,相信很多人都是沒吃過的。
  • 別廢話,就是喊你打個蘸水!
    縱觀雲南餐桌多年,雲南人有兩大標誌性動作:劃米線,打蘸水。米線是雲南人心頭好,據說單是昆明一個城市,一天消耗掉的米線連起來就可以繞地球一圈。另一個「打蘸水」,則是飲食習慣使然,雲南人嗜辣,有些菜直接加辣椒口感不好,加個蘸水就是兩全之法。對於餐桌上的雲南人來說,一碗蘸水,似乎可以囊括天下美味。
  • 貴州特色「蘸水」料汁的秘制配方及做法!
    分享三款最實用的蘸水製作方法青椒蘸水 1.將本地青椒放在火上燒,至外表起黑皮、熟透,將黑皮去掉,洗淨青椒肉,剁碎成燒青椒醬;將本地小番茄以同樣的方法製成燒毛辣椒醬胡辣椒蘸水煳辣椒具有煳香味、辣椒的辣味故稱煳辣椒。1.取本地幹辣椒100克放入鍋內小火炒香至脆取出,將其打成辣椒末。2.碗內放入幹辣椒末、薑末、蒜末各10克,酸蘿蔔丁、折耳根碎各20克,胡辣椒粉、鹽、味精各5克,蔥花、木姜子油、香菜末各3克拌勻即可。
  • 萬物皆可蘸!論彌渡人如何用一包單山蘸水辣蘸遍天下美食.
    蘸水是雲南人餐桌上特有的一種佐餐方法。最初的蘸水起源於雲南的跑馬幫,只是蘸鹽巴而已。因為路途遙遠加之儲存食物的不便,所以馬幫之人總喜歡隨身攜帶鹽巴,當吃飯時,便將鹽巴往燒的紅通通的鍋裡一放,「刺啦」一聲後,鹽巴便在鍋裡炸開,大家便爭先恐後的去蘸了。後來傳到民間,人們便開始不斷加工,添進各種不同的佐料,慢慢的便形成了雲南人「萬物皆可蘸」的秉性。而我們彌渡人,也非常優秀的「繼承」了這項傳統,愛上一包單山蘸水,彌渡人只需要一秒鐘。
  • 雲貴人,快來領走你的那碟蘸水
    對雲貴人民來說,蘸水的重要性不亞於筷子:有它時習以為常,要是哪天突然撤掉,這頓飯可真就亂了陣腳。北方人聽了一臉問號:蘸水是什麼,這麼重要為什麼我們沒有?「蘸水」在北方是個超綱詞彙,替換成「小料」或「蘸料」就明朗得多。北京涮羊肉蘸的麻醬小料;上海炸豬排蘸的辣醬油;廣府白切雞離不開的姜蔥蘸料;甚至連吃餃子必配的醋碟,本質上都可以劃入「蘸水」的範疇。
  • 雲南人最愛的芒果吃法,切一切蘸一蘸,酸爽又帶勁,分分鐘吃光光
    對於雲南人而言,無論是生芒果還是熟芒果,都是舌尖不可辜負的美味。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種雲南人最愛的芒果吃法,【蘸料生芒果】,切一切蘸一蘸,酸爽又帶勁,每次一上桌,分分鐘吃光光,好吃到爆!準備食材:生芒果1個、蘸水料1份。 第一步:把買回來的生芒果放在流水下衝洗乾淨,我通常會用鹽搓揉一遍,以便清洗得更加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