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莊奴:「老北京人」關於創作小城故事、甜蜜蜜的故事

2020-12-16 海邊小昉music

黃河之水育景羲,唐詩宋詞化莊奴

絕代天后鄧麗君,一面之緣有靈犀

京城鹿港故事多,分秒速成甜蜜蜜

三千佳作塑眾星,流傳百年明日詩

「行雲流水五十年,吟風弄月歌三千」這句詩是莊奴對自己創作生涯的總結,而不為人知的是,有著詞壇泰鬥美譽的莊奴,當初步入樂壇竟然是因為迫於生活壓力。

黃河之水育景羲,唐詩宋詞化莊奴

莊奴原名王景羲,只因對祖國母親河黃河有著深厚的情感,所以長大後自行改名叫黃河。年輕時的他在一家報社做編輯,但是每個月的收入,僅僅可以維持一家老小的生活開支,為了提高家庭生活質量,莊奴開始利用閒暇時間寫一些詩詞,向其他報刊投稿賺取稿費。為了不讓本報社的同事知道這件事,所以為自己取了筆名用以投稿,而這個響徹華語樂壇的筆名,則引自宋代詩人晁補之《視田五首贈八弟無斁》的「莊奴不入租,報我田久荒」。

莊奴出色的詩詞一經刊登,廣受報刊雜誌追捧,同時也引起了音樂製作人的關注,著名的作曲家周藍萍對莊奴十分欣賞,並與其聯合創作了第一首歌曲《姑娘十八一朵花》,莊奴也以此為契機正式步入樂壇。

絕代天后鄧麗君,一面之緣有靈犀

步入樂壇後的莊奴,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歌手—鄧麗君,因為鄧麗君一生唱過的歌,70%的歌詞都是莊奴填寫的。鄧麗君甚至表示:「沒有莊奴就沒有我鄧麗君」這雖然是天后的謙詞,但仍可以看出莊奴在鄧麗君心目中的地位。

在歌壇,莊奴和鄧麗君已經成為不可分割的組合,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地。作者與歌手達到如此默契的程度,並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縱觀數十載樂壇,也只有香港的王菲和林夕能相提並論。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莊奴與鄧麗君合作多年,兩人竟然只見過一次面。莊奴回憶見面的場景:當時是在一個歌唱比賽的現場,我坐在臺下見到參加比賽的鄧麗君,這個小女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直到今天"

雖然僅有一面之緣,但是莊奴的作品卻一直符合鄧麗君的風格氣質,究其原因,莊奴解釋道:「我雖然與鄧麗君很少見面,但彼此在心靈上是相通的。」

莊奴和鄧麗君的合作就像是神話故事一樣充滿傳奇,而莊奴為鄧麗君打造的《小城故事》、《甜蜜蜜》等經典作品,同樣有著鮮為人知的故事。

京城鹿港故事多,分秒速成甜蜜蜜

小城多可愛,溫情似花開。悠悠春風映桃李,雨露盡關懷。根要往下生,花要向上開。大地綿延須勤奮,一代接一代。去的去,來的來,小城風貌永不改。外面的世界雖美麗,小城更可愛。《小城多可愛》

如今我們聽到的鄧麗君版《小城故事》,是莊奴為在鹿港拍攝的電影《小城故事》改寫的第二版歌詞,歌詞內容是為配合電影的故事情節而創作的,其實這首歌第一版歌詞叫《小城多可愛》,更不為人知的是這一版本的歌詞,莊奴心中參照的城市是老北京,因為在莊奴心中老北京是一個充滿人情味,可愛至極的都市,你也許會好奇莊奴為什麼會對北京有如此的情感,因為莊奴原本就是北京人, 他28歲(1949年)以前都生活在北京,後來才去的臺灣,不要問為什麼要去臺灣,你懂的。

莊奴和鄧麗君又有過《原鄉人》、《又見炊煙》等多首歌曲的成功合作,莊奴漸漸的就成為了鄧麗君的御用詞人,每當鄧麗君籌備新專輯的同時,也是莊奴最忙碌的時候。莊奴在為歌曲《甜蜜蜜》填詞時,公司的經紀人甚至就站在莊奴身後,看著他創作,因為專輯的全體製作人以及歌手都在錄音棚裡等著,整張專輯就差這首歌了,在如此大的壓力之下,莊奴有如神助一般5分鐘就寫完了歌詞,沒想到的是這首創作時間最短的歌,竟會成為影響最大的作品。

三千佳作塑眾星,流傳百年明日詩

上個世紀70、80年代的華語樂壇,所有的歌星大腕都以能夠唱到莊奴寫的歌為榮耀,所以莊奴的忙碌程度可想而知,當時莊奴為了躲避上門邀歌的人,不得不藏在賓館裡寫歌詞,只有家人知道他的行蹤,而陪伴他的是一本被翻爛的唐詩宋詞和一杯用來保持清醒的茶葉。後來莊奴還寫了一段打油詩來調侃那段艱難的創作生活:半杯苦茶半杯酒,半句歌詞寫半天;半夜三更兩點半,半睡半醒半無眠……」

正是因為那些苦行僧般的閉門創作,莊奴才創造出一個時代的經典:

高凌風《冬天裡的一把火》

千百惠《走過咖啡屋》

張明敏《壟上行》

徐小鳳《像霧又像花》

費玉清《滾滾紅塵》

在一次採訪中,莊奴的兒子黃浩然表示:我在父親身上感受到特別的氣質,我覺得他不是現代的詞人,更像是古代的陶淵明、孟浩然等詩人,有著對田園、家國的一種情懷。

莊奴的歌詞,風格清新自然,不論談情說愛還是人文風情,使用的語言都簡潔易懂,老少鹹宜,所以莊奴作品幾十年一直深受喜愛,流傳至今。能達到如此受歡迎的程度,也算完成了老人的心願,因為莊奴先生一直希望他的詞作能夠成為明天的唐詩宋詞。

部分數據及內容引自:《兒子眼中的莊奴:他可能是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人》作者:陳抒怡

莊奴

當代填詞人排行榜 第 二十 一位

詞作意 境 指數:★★★☆

詞作影響力 指數:★★★★★

歷史文人模板:陶淵明,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參軍、縣令等職,八十多天便棄職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著有《陶淵明集》。

相關焦點

  • 「詞壇泰鬥」莊奴逝世享年95歲 留下《綠島小夜曲》《小城故事...
    莊奴生活照  被譽為華語歌曲「詞壇泰鬥」,並曾創作鄧麗君名曲《小城故事》、《甜蜜蜜》歌詞的莊奴,於2016年10月11日6時11分與世長辭,享年95歲。  莊奴原名王景羲,1921年出生於北京。1949年到臺灣後,他當過記者、編輯,演過話劇,但以音樂創作彰顯盛名,尤以流行歌曲最為人津津樂道。在6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莊奴先生為後人留下了三千多首佳作,與喬羽、黃霑並稱詞壇「三傑」,鄧麗君大半的經典作品,如《綠島小夜曲》、《小城故事》、《甜蜜蜜》、《壟上行》、《幾時再見》等都出自莊奴之手。
  • 又見炊煙 再見莊奴
    」你或許不知道莊奴是誰,但說起《甜蜜蜜》《小城故事》《綠島小夜曲》《壟上行》《又見炊煙》《踏浪》《又見溜溜的她》《冬天裡的一把火》等這些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你必定耳熟能詳。昨天清晨6時11分,95歲高齡的華語「詞壇泰鬥」莊奴在重慶與世長辭,在他九十餘年的人生裡,筆耕不輟的他留下了三千餘首膾炙人口的歌詞。據悉,莊奴人生告別會將於10月15日上午9時30分在重慶舉行。
  • 剛仙逝的他原來寫過《甜蜜蜜》《小城故事》,連王菲都用他的歌做...
    那個時候的臺灣電影,還沒有整體電影配樂和原聲帶的概念,都是以主題歌和插曲作為電影音樂產品,莊奴便是其中創作最豐的大家,留下了很多流傳甚廣的金曲——— 老作品意外成廣場舞神曲之分割線———與莊奴合作最多電影歌曲的,當屬鄧麗君,但這個放到後面做壓軸。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又見炊煙,再見莊奴!
    《綠島小夜曲》讓他  以詞人的身份一夜成名  莊奴1921年出生在北京,原名王景義。1941年,當時20歲的莊奴考取中華新聞學院,後又到大後方參加抗日,身染重疾靠中草藥幸運治癒,報考空軍飛行員因身體太弱被調到地勤,先到重慶銅梁縣訓練三個月,後轉到成都學校上課。  「那時是流亡學生,一腔熱血,一心報國,恨日本人啊,誰知還沒畢業,抗戰就勝利了。」
  • 莊奴作品全集:音樂作品、電影、鄧麗君演唱歌曲匯總
    他九十餘年的人生裡筆耕不輟,留下三千餘首膾炙人口的歌詞;  他生於北京,盛名於臺灣,將晚年生活留給了他的第二故鄉——重慶;  他當過記者、演過話劇、最後卻在音樂創作上才華盡展……  忘不了,甜蜜蜜,壟上行。絲絲小雨裡,幾時再見,小城故事。
  • 莊奴: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人
    他的一生,與詩情畫意為伴,他曾創作三千餘首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他是一位影響華語樂壇的傳奇人物,他創作的經典歌曲至今依然廣為流傳。莊奴,他是著名的詞作家,他是鄧麗君的恩師。這位老人就是臺灣著名的詞作家莊奴,他寫詞五十載,作品超過三千首,直到去世前,仍然筆耕不輟,他與喬羽、黃霑並稱「詞壇三傑。」莊奴鄧麗君演唱的歌曲中,百分之八十都是他填詞而成。《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見炊煙升起》等這些聲聲入耳,皆成經典的歌曲都出自他的筆下。
  • 「重慶女婿」莊奴 曾常年居住在南岸
    風靡全球華人圈的《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見炊煙》《冬天裡的一把火》詞作均出莊奴之手,他與喬羽、黃霑並稱「詞壇三傑」。沒有莊奴 就沒有鄧麗君莊奴與喬羽、黃霑並稱詞壇「三傑」。莊奴寫詞60餘年,作品超過3000首,很多歌曲都讓人津津樂道,傳唱至今,經久不衰。60多年前,莊奴在一次閒暇時光裡寫下《綠島小夜曲》,讓他以詞人的身份一夜成名。
  • 華語樂壇「詞壇泰鬥」去世 莊奴已離去甜蜜歌猶在
    隨后庄奴家人發布訃告,宣布莊奴的靈堂設在重慶沙坪垻新橋安樂堂,將於13日開始接受公眾悼唁,15日上午在重慶舉行告別儀式。莊奴一生創作三千餘首膾炙人口的歌詞,鄧麗君的《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見炊煙》,費翔的《冬天裡的一把火》,費玉清的《煙雨斜陽》等歌詞均出自他之手。莊奴的兒子在訃告中寫道,「歌好有知音,船過水無痕」,用這十個字總結了這位「詞壇泰鬥」的一生。
  • 莊奴重慶出殯:天堂又見炊煙起
    陳超 攝   中新社重慶10月15日電 (記者 韓璐)15日,莊奴人生告別會在重慶舉行,這位創作了無數名篇的詞壇泰鬥走完了他95歲的人生,為世人留下《甜蜜蜜》、《又見炊煙》等傳世佳作。儀式後,莊奴先生遺體在當地火化。據家屬介紹,莊奴骨灰將暫時存放在重慶南山,之後會在重慶尋找一片山青水秀之地,讓他長眠於此。
  • 愛火鍋的莊奴 在成都讀過書為熊貓寫過歌
    本文原載2012年6月22日華西都市報:  他是著名詞作者莊奴,曾為鄧麗君寫過《小城故事》《甜蜜蜜》等至今仍傳唱不衰的歌曲,今年90歲的他自稱「90後」老頑童。  在成都小住的日子,莊奴喜歡吃吃火鍋、喝喝咖啡、看看歐州杯比賽,寫寫歌。
  • 65年前鄧麗君出生,「那首小城故事」原來在唱佛國清邁
    鄧麗君唱了上千首歌,大眾耳熟能詳的就有上百首,《甜蜜蜜》、《小城故事》、《我只在乎你》、《月亮代表我的心》、《何日君再來》……甜蜜蜜鄧麗君 - 甜蜜蜜鄧麗君馬上同意了,還選了《甜蜜蜜》、《小城故事》等三首曲目,準備在春晚演唱。
  • 莊奴:寫鄧麗君的歌,念故土的情(上)
    》、《小城故事》、《又見炊煙》、《冬天裡的一把火》……這些唱紅天下的歌曲,它們的詞作者正是那位被尊稱為「臺灣詞聖「的作家——莊奴。作為音樂界的圈外之人,我很慚愧,竟一直都不知莊奴這個名字,直到作曲家張卓婭跟我談起這位人生坎坷的老詞人,我才開始關注他。兩岸隔絕了這麼多年,鄧麗君的歌聲是早早飛越了海峽,起初在大陸被封禁、卻又私底下紅遍了大江南北,成了街頭巷尾的流行曲。而詞作者莊奴卻是籍籍無名,等到兩岸開放互通之後,他才終於能夠回到夢牽魂繞的故鄉。
  • 沒有莊奴,就沒有鄧麗君
    莊奴自小聰明,中學畢業後就考取了北大等名校,但最終卻選擇了北平中華新聞學院。他在參加新聞學院考試時,僅用半個小時就做完整整三頁的考卷,並高分通過。那一年,中華新聞學院有3000多人應考,只錄取30人。到臺灣後,莊奴在軍隊擔任編輯,當時薪水微薄,為了餬口,他多方投稿,賺點稿費以改善生活。著名的作曲家周藍萍非常欣賞莊奴,鼓勵他從事歌詞創作。
  • 音樂鑑賞:一首《小城故事》,滿滿的情懷,滿滿的傷感!
    說說「你」與「歌」的故事吧! 今日歌曲 《小城故事》1979年,導演李行把鍾鎮濤、林鳳嬌帶到臺灣鹿港三義這個木雕聞名的小鎮來拍攝電影《小城故事》,想為這部電影配上主題曲,於是找到翁清溪負責主題曲的配樂,作詞人莊奴寫下歌詞。
  • 千百惠重譯經典《走過咖啡屋》講述經典背後的故事
    本期節目中,千百惠為大家帶來了她在30年前發行的歌曲《走過咖啡屋》,與大家暢談了關於這首歌曲的背後故事。《走過咖啡屋》這首歌曲發行於1989年,由牧莎作詞,林子淵作曲,千百惠原唱。這首歌以輕鬆活潑的方式敘述了少女在錯失愛情之後的感悟。歌曲旋律朗朗上口,通過千百惠清脆動人的歌聲,讓聽眾感受到對於情人的不舍和思念。
  • 千百惠重譯經典《走過咖啡屋》 講述經典背後的故事
    本期節目中,千百惠為大家帶來了她在30年前發行的歌曲《走過咖啡屋》,與大家暢談了關於這首歌曲的背後故事。《走過咖啡屋》這首歌曲發行於1989年,由牧莎作詞,林子淵作曲,千百惠原唱。這首歌以輕鬆活潑的方式敘述了少女在錯失愛情之後的感悟。歌曲旋律朗朗上口,通過千百惠清脆動人的歌聲,讓聽眾感受到對於情人的不舍和思念。據不完全統計,歌曲發行後,創下了1800萬張磁帶專輯的驚人銷量。
  • 記者講自己的故事 重慶市第五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決賽落幕
    △決賽頒獎典禮現場「有一名在地震中手指肌腱斷裂的尼泊爾人……」平日裡都是記者講述生活中的故事給老百姓聽,如今,他們登上舞臺講述自己的故事。29日,由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委網信辦、重慶市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五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舉行決賽。來自重慶市屬媒體和區縣媒體一線記者編輯走上講臺,運用PPT、VR等音視畫表現形式深情講述一個個親歷、親為、親見、親聞的重慶故事、中國故事,現場觀眾被深深感染打動。
  • 璧山:小城講述創新故事
    此前,康佳集團重慶光電技術研究院量產Micro LED,比亞迪在璧山發布全球首款「刀片電池」,國家量子通信網絡「成渝幹線」開工建設……「青山美美,綠水美美,鄉也美、家也美,歡迎到璧山走一回……」曾經創作了《小城故事》的著名曲作家莊奴讚嘆璧山是座「小而美」的城市。如今的璧山區以建設「科技璧山」「創新璧山」為目標,將創新理念植入城市基因,小城再譜創新故事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