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詞壇泰鬥」去世 莊奴已離去甜蜜歌猶在

2020-12-25 人民網娛樂頻道

原標題:莊奴已離去 甜蜜歌猶在

莊奴與夫人鄒麟

昨天早上6時11分,華語樂壇「詞壇泰鬥」莊奴在重慶逝世,享年95歲。隨后庄奴家人發布訃告,宣布莊奴的靈堂設在重慶沙坪垻新橋安樂堂,將於13日開始接受公眾悼唁,15日上午在重慶舉行告別儀式。莊奴一生創作三千餘首膾炙人口的歌詞,鄧麗君的《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見炊煙》,費翔的《冬天裡的一把火》,費玉清的《煙雨斜陽》等歌詞均出自他之手。莊奴的兒子在訃告中寫道,「歌好有知音,船過水無痕」,用這十個字總結了這位「詞壇泰鬥」的一生。

重慶養老院度過最後時光

莊奴去世前與第二任妻子鄒麟生活在重慶璧山區的重醫附一院青槓老年護養中心。莊奴去世後,其子黃浩然發布訃告,文中寫道,「親愛的慈父,莊奴(黃河,本名王景羲)先生,平靜安詳地圓滿了丰采的人生。於2016年10月11日6時11分逝世,享壽九十五歲。現定於重慶市沙坪垻區福壽園新橋安樂堂進行治喪,並於2016年10月13、14日守靈,2016年10月15日上午9時30分舉行人生告別會,謹此訃告!感謝各界朋友們一直以來的喜愛、支持和關心!《甜蜜蜜》、《壟上行》、《小城故事》、《冬天裡的一把火》……才得以傳唱。歌好有知音,船過水無痕。」訃告中還特別提到將「婉謝奠儀禮金,花圈由安樂堂統一辦理」。

字裡行間體現填詞藝術

莊奴與喬羽、黃霑並稱「詞壇三傑」,莊奴去世的消息傳開後,創作過《你在他鄉還好嗎》等歌曲的詞作家李廣平撰文悼念, 「去年曾經有一天,在北京保利大廈門口偶遇過莊奴先生,因為不熟,不敢上前打擾老人,先生上車離去後,有人跟我說,那就是莊奴先生,非常遺憾的一面。今日先生遠行,網上看了一些資料,感覺他是一個簡單、真摯、情感豐富專一,對歌詞寫作有精深研究的大家,值得我緬懷學習。莊奴先生的歌詞,平白如話,簡潔生動;短小精悍,字短情長;往往不會超過兩百個字,卻成精品,流傳久遠,甚至成為很多電影的時代背景之插曲或者主題歌。可以說,我們這些六零後就是聽鄧麗君也就是聽莊奴先生的歌長大的,從而成為永遠的青春回憶。從莊奴先生的字裡行間,學習到填詞藝術,學習到中國文字傳情達意的境界。」

李谷一:他是一個可愛的老頭

記者昨天下午通過電話採訪了李谷一,雖然沒有演唱過莊奴的歌曲,但兩人最近幾年在一些節目上有過不少交集,李谷一還告訴記者,莊奴曾經試圖為她創作一首詞,只是尚未實現「老頭」就辭世了。

「上節目的時候他的歲數就已經很大了,但頭腦很清晰很健談,他說知道我唱過很多歌,說很喜歡很滿意」,李谷一親切地稱呼莊奴為「老頭」,「他有那麼多成就,卻又謹慎又謙虛又客氣,是很可愛的一個老頭。《甜蜜蜜》也很好聽,但我更喜歡《小城故事》,這首歌很接地氣,有鄉土氣息,歌裡唱來小地方做客、欣賞山水,特別親切入味道。」李谷一稱自己沒唱過莊奴的歌,但對方曾專門為自己創作過一首歌詞,「當時央視的導演介紹我們認識,他說要給我寫一首詞,有長城元素,但歌詞寫得太大太高太滿,我唱不是很合適,他就說要修改,讓我等他,但遺憾的是我沒有等到。」

費玉清:很多人因他而大放異彩

費玉清17歲入行時第一首歌《煙雨斜陽》就是由莊奴作詞的,昨天費玉清參加東方衛視《天籟之戰》發布會在提問環節時從記者口中得知了莊奴去世的消息,當即大呼惋惜。

「聽您這樣講,我才知道莊奴先生離開了,真是可惜可惜,很多歌手因為他的歌而在歌壇上大放異彩。我也唱過他很多的歌,他的歌真的是四平八穩,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費玉清現場清唱起了莊奴的《原鄉人》和《小城故事》,引起一片掌聲。「他有太多好聽的歌了,他的離開是音樂方面巨星的隕落,讓人感到哀傷,人世間有的時候總是會碰到這些,莊奴永遠活在我們心裡,他的音樂也是在一直流傳,大家都會繼續傳唱。」

半字老人 傳奇一生

莊奴一生寫了三千多首歌詞,在一次採訪時他曾經談到自己的創作甘苦,以一首「打油詩」做了絕妙的回答:「半杯苦茶半支煙,半句歌詞寫半天;半夜三更兩三點,半睡半醒半醞釀。」由此被稱為「半字老人」,不僅詞作出彩,莊奴的一生更是充滿傳奇色彩。

早年:

莊奴原名王景羲,1921年出生於北京,父親是馮玉祥的一位部下。1939年國難當頭,莊奴投筆從戎報考了飛行學校,南渡黃河時毅然將自己的名字改成「黃河」,後感懷於宋朝詩人晁補之《視田五首贈八弟無斁》有「莊奴不入租,報我田久荒」,自此便以「莊奴」為筆名。1943年莊奴在重慶銅梁加入了抗日隊伍。1949年到臺灣,此後當過記者、編輯,演過話劇。1958年,由莊奴作詞、周藍萍作曲、鳳飛飛演唱的《願嫁漢家郎》隨著影片《水擺夷之戀》放映而一炮走紅。隨后庄奴創作的《甜蜜蜜》、《小城故事》等作品由鄧麗君唱紅,鄧麗君曾說過「沒有莊奴就沒有鄧麗君」,莊奴也說「沒有鄧麗君就沒有莊奴」。

晚年:

莊奴有過兩任妻子,原配陳孟華因病去世,他晚年與第二任妻子鄒麟住在重慶,儘管年事已高,卻依然筆耕不輟,創作了70多首與重慶有關的歌曲。2014年11月,93歲的莊奴在鄒麟的攙扶下走上了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的舞臺。當莊奴說出參加《中國夢想秀》的原因時,令主持人周立波,嘉賓黃國倫以及很多觀眾都唏噓不已。「如果說我沒有夢想,那是騙人的,我要說出我內心很沉痛的話。莊奴今年93歲高齡,不是39歲,應該來說很穩定,收入也不錯,但其實不然,莊奴今天寸金不入,生活很清苦,只有靠賣曲有收入,我希望能夠多少把我的歌詞賣出去,改善我的生活,希望我的歌詞大家能喜歡,能夠賣出一分錢、兩分錢養活我的老伴兒。」

 

(責編:鄒菁、李巖)

相關焦點

  • 「詞壇泰鬥」莊奴逝世享年95歲 留下《綠島小夜曲》《小城故事...
    莊奴生活照  被譽為華語歌曲「詞壇泰鬥」,並曾創作鄧麗君名曲《小城故事》、《甜蜜蜜》歌詞的莊奴,於2016年10月11日6時11分與世長辭,享年95歲。  莊奴原名王景羲,1921年出生於北京。1949年到臺灣後,他當過記者、編輯,演過話劇,但以音樂創作彰顯盛名,尤以流行歌曲最為人津津樂道。在6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莊奴先生為後人留下了三千多首佳作,與喬羽、黃霑並稱詞壇「三傑」,鄧麗君大半的經典作品,如《綠島小夜曲》、《小城故事》、《甜蜜蜜》、《壟上行》、《幾時再見》等都出自莊奴之手。
  • 又見炊煙 再見莊奴
    昨天清晨6時11分,95歲高齡的華語「詞壇泰鬥」莊奴在重慶與世長辭,在他九十餘年的人生裡,筆耕不輟的他留下了三千餘首膾炙人口的歌詞。據悉,莊奴人生告別會將於10月15日上午9時30分在重慶舉行。一生寫下三千首歌詞    1921年出生在北京的莊奴原名王景義,1943年在重慶銅梁加入了抗日隊伍。
  • 莊奴作品全集:音樂作品、電影、鄧麗君演唱歌曲匯總
    今天凌晨6點11分,重慶晨報-上遊新聞獲得消息,我國華語歌曲「詞壇泰鬥」莊奴在重慶與世長辭,享年95歲。莊奴今日凌晨重慶逝世  據了解,今日凌晨6點11分,在重醫附一院,莊老逝世。  今天重慶天空下著小雨,似乎也在為一位藝術家的離開落淚。  莊老的靈堂設在沙坪垻新橋安樂堂。
  • 沒有莊奴,就沒有鄧麗君
    原標題:沒有莊奴,就沒有鄧麗君在華人圈中曾流行這樣一句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而在樂壇曾流行這樣一句話:「沒有莊奴就沒有鄧麗君。」據說鄧麗君演唱過的經典歌曲,大約有80%都出自莊奴之筆。「行雲流水五十年,吟風弄月歌三千」,這是莊奴的詩,亦是他一生的寫照。莊奴筆耕不輟五十餘年,作品超過三千首,與喬羽、黃霑並稱華語「詞壇三傑」。
  • 21.莊奴:「老北京人」關於創作小城故事、甜蜜蜜的故事
    >「行雲流水五十年,吟風弄月歌三千」這句詩是莊奴對自己創作生涯的總結,而不為人知的是,有著詞壇泰鬥美譽的莊奴,當初步入樂壇竟然是因為迫於生活壓力。為了不讓本報社的同事知道這件事,所以為自己取了筆名用以投稿,而這個響徹華語樂壇的筆名,則引自宋代詩人晁補之《視田五首贈八弟無斁》的「莊奴不入租,報我田久荒」。莊奴出色的詩詞一經刊登,廣受報刊雜誌追捧,同時也引起了音樂製作人的關注,著名的作曲家周藍萍對莊奴十分欣賞,並與其聯合創作了第一首歌曲《姑娘十八一朵花》,莊奴也以此為契機正式步入樂壇。
  • 莊奴:一個站在鄧麗君背後的人
    他的一生,與詩情畫意為伴,他曾創作三千餘首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他是一位影響華語樂壇的傳奇人物,他創作的經典歌曲至今依然廣為流傳。莊奴,他是著名的詞作家,他是鄧麗君的恩師。這位老人就是臺灣著名的詞作家莊奴,他寫詞五十載,作品超過三千首,直到去世前,仍然筆耕不輟,他與喬羽、黃霑並稱「詞壇三傑。」莊奴鄧麗君演唱的歌曲中,百分之八十都是他填詞而成。《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見炊煙升起》等這些聲聲入耳,皆成經典的歌曲都出自他的筆下。
  • 「詞壇泰鬥」莊奴昨逝世:捧紅了鄧麗君 還曾為廈門寫歌
    莊奴(左)欣然看《廈門日報》。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年月 圖/記者 鄭曉東 姚凡)昨晨,臺灣詞壇泰鬥莊奴在重慶去世。「你就是我的手杖,生活裡不可離開的手杖……」莊奴人生中專門為一名女子賦歌讚美的對象就是她。而今,已升天堂的莊奴還需要手杖嗎?愛他的人們祈禱他從此病痛全無但詞作不斷。儘管他一生創作了3000多首歌曲,但聽眾的耳朵還是不滿足。  世紀詞人駕鶴西去,留給兩岸歌迷無限追憶。
  • 莊奴重慶出殯:天堂又見炊煙起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10月15日,「詞壇泰鬥」莊奴追悼會在重慶一殯儀館舉行,現場數百民眾前往送別陳超 攝   中新社重慶10月15日電 (記者 韓璐)15日,莊奴人生告別會在重慶舉行,這位創作了無數名篇的詞壇泰鬥走完了他95歲的人生,為世人留下《甜蜜蜜》、《又見炊煙》等傳世佳作。儀式後,莊奴先生遺體在當地火化。據家屬介紹,莊奴骨灰將暫時存放在重慶南山,之後會在重慶尋找一片山青水秀之地,讓他長眠於此。
  • 歌手馬麗陪同師母鄒麟 詞壇泰鬥莊奴的夫人蒞臨尼雅紅酒主題餐廳
    中華人文新聞網訊10月10日,著名歌手、中國音樂家聯合會理事、中外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演出顧問馬麗老師陪同鄒麟女士(世界華語音樂詞壇泰鬥莊奴先生的夫人)一行蒞臨《尼雅紅酒主題餐廳》,並與董事長黃湖鈞先生參觀交流。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又見炊煙,再見莊奴!
    11日凌晨6點11分,「詞壇泰鬥」莊奴先生在重慶逝世,享年95歲。  《綠島小夜曲》讓他  以詞人的身份一夜成名  莊奴1921年出生在北京,原名王景義。1941年,當時20歲的莊奴考取中華新聞學院,後又到大後方參加抗日,身染重疾靠中草藥幸運治癒,報考空軍飛行員因身體太弱被調到地勤,先到重慶銅梁縣訓練三個月,後轉到成都學校上課。
  • 愛火鍋的莊奴 在成都讀過書為熊貓寫過歌
    後來,莊奴憑著唱兩嗓子《初戀女》考入部隊文工團。再後來,他隨部隊到臺灣,一別故鄉幾十年。  5年前,一次海峽兩岸抗戰同學聯誼會,讓他與闊別大半個世紀的成都重逢。當年的學校已物是人非,但老友相見讓他很開心。  四川大熊貓團團和圓圓赴臺,他專門為這兩隻熊貓寫了一首歌。「5·12」大地震後,他也曾到四川為災區寫歌。  「我喜歡成都,還喜歡吃火鍋。」
  • 「重慶女婿」莊奴 曾常年居住在南岸
    風靡全球華人圈的《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見炊煙》《冬天裡的一把火》詞作均出莊奴之手,他與喬羽、黃霑並稱「詞壇三傑」。沒有莊奴 就沒有鄧麗君莊奴與喬羽、黃霑並稱詞壇「三傑」。莊奴寫詞60餘年,作品超過3000首,很多歌曲都讓人津津樂道,傳唱至今,經久不衰。60多年前,莊奴在一次閒暇時光裡寫下《綠島小夜曲》,讓他以詞人的身份一夜成名。
  • 這首華語樂壇的經典歌曲,被許多歌手翻唱,只為致敬鄧麗君
    其實這首歌是來源於印度尼西亞的一首民謠,當時鄧麗君所在的公司選中了這首民謠之後,就把他交給了莊奴進行填詞,莊奴拿到這首民謠之後,哼唱了五分鐘,這首《甜蜜蜜》就出現在世人的眼前,也成了華語樂壇難得的經典歌曲。
  • 莊奴:寫鄧麗君的歌,念故土的情(上)
    那年在天津,內地第一次舉辦鄧麗君紀念演出活動的現場,張卓婭初次遇見了這位仰慕已久的長輩,她深知一首好歌的誕生,首先是由歌詞賦予的魅力與靈魂,能見到鄧麗君背後的寫詞高人,自然欣喜萬分。從那時起,她就主動四處張羅,為老先生介紹記者,會見音樂製作人,以及安排參加電視晚會等等,為什麼?不僅僅因為他值得這份尊重與聲望,更因為進入晚年的莊奴,需要經濟上的收入。
  • 也聊一聊華語樂壇中那些優秀的填詞家
    其詞頗有古意,語言凝練優美、作品感情飽滿、思想深刻,在香江有「詞壇聖手」之美譽,亦因其作品多寫武俠及世事變幻題材故又有「盧大俠」、「變色龍」的名號,是香港流行樂壇除粵劇名家唐滌生外水平最高的作詞人。盧國沾作品《大地恩情》、《灕江曲》是華語歌曲歌詞中同類作品的巔峰之作,予以「非情歌運動」中第一擊的《螳螂與我》與前輩大家的詞作相比,亦絲毫不顯遜色,大有詩聖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華語樂壇10位頂級作詞人,你曾被哪首歌感動過
    鄭國江作為 華語樂壇最具代表性的填詞人之一,已經擁有了超過2000首詞作,是香港作曲家和作詞家協會中創作歌曲最多的詞人之一。他的作品多含教化勉勵之意,比較正面值得所有人尊敬。羅大佑作的詞不僅僅像是普通的歌詞,更像是一首極有韻味的詩.李宗盛的歌特別的接地氣,都是以生活為出發點,用簡練樸實、平易近人的文字捕捉聽者的心靈感受和感情寄託,他創作的《山丘》、《當愛已成往事》等傳唱度都極高。
  • 華語樂壇八大著名填詞人,內地無一人入圍,方文山僅排第三
    、大時代感以及搖滾與東方美學的結合,堪稱華語樂壇的豐碑,代表作還有《光陰的故事》、《戀曲1990》、《光陰的故事》等等第五名、李宗盛李宗盛,臺灣樂壇教父,跟羅大佑一樣,也是一位音樂上的全才,李宗盛的榮譽數不勝數,給陳淑樺創作的專輯《夢醒時分》,為臺灣唱片業第一張銷售過百萬的華語專輯
  • 華語樂壇最具影響力五大歌后!王菲只能排第三!第一無可替代!
    阿妹趕上了華語樂壇最黃金的年代。有人這樣評價她:「用非凡的天賦引領了時代的變革,最終憑藉無人可及的作品累計,成為了華語樂壇的天后!」4.林憶蓮作為華語樂壇最早將「輕爵士」和「騷靈樂風」引入國內的人,林憶蓮無疑成為了華語樂壇的一名先驅!獨特的「氣聲」以及超級穩定的live表演能力,讓林憶蓮在華語樂壇佔領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