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福州城南有這麼一個小區,由於成交價格降了不少,如今性價比較為不錯,之前我沒在文章中提過。但是近來由於倉山白湖亭、三叉街、郭宅、江南CBD一帶的樓盤密集推盤,我覺得此時可以提一提這個小區,給大家一個最新的價格參考坐標。
這個小區在白湖亭往南2公裡的地方,和郭宅片區相鄰,是標準的地鐵房,小區門口就是地鐵站,離海峽國際會展中心也是2公裡。由於距離三叉街、白湖亭很近並且交通便利,實際上這個小區和附近那些新盤是差不多的地段。
這是一個房齡10年的低密度次新房小區,樓高在5-7層之間,商品房樓盤,今年以來該小區底層有房源成交價格在1.6萬,此時我們驚訝地發現,這個1.6萬的單價和兩公裡外白湖亭一帶某些樓盤相比幾乎只是半價而已。
這個價格並不是孤例,近來網上依然有這個單價的房源在售。例如安居客、麥田房產、貝殼找房等網站上都掛著這樣一套117㎡、報價195萬的毛坯房。到處掛牌可以看出房東也是急著出手。
十分有意思的是,如今安居客上該小區的掛牌均價還在2.4萬,比實際成交的1.6萬高出不少。通過這些真實案例我們清楚看到,如今掛牌均價比實際成交偏高很多,要看二手房就少不了多學多跑多比較。
此時想必一定會有些人忙不迭跳出來貶低:你這是底層,單價低理所當然。但是他們故意忽略了一個大家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的道理:這些樓高5-7層小洋房的底層,和樓高二三十層高層住宅的底層,本身就不是一回事。這些樓梯小洋房的底層不用爬樓梯,採光無遮擋,固然視野沒有高層住宅開闊,但是低密度住宅的居住體驗顯然要比高密度的房子好得多。並且房齡不長的毛坯房和新房並無任何區別。
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對比一下三叉街、白湖亭一帶的新盤相同樓層的報價,走進售樓部問一問:同樣是底層,你們會不會一平方賣1.6萬?你把這個價格說出口的同時恐怕也會遭到冷嘲熱諷,因為就算同樣是底層人家單價至少也要比這貴一萬以上。還不用說高層住宅的底層和低層住宅的底層居住舒適性完全不一樣。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相隔兩公裡,房價差一倍。面對這樣的離譜價差,大家不由得感慨,福州樓市的真實面貌居然是這樣。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每當看到還有一小部分人在買殺豬價的房子,我們由此驚嘆2020年竟然還有人對樓市行情一無所知的同時,還是希望大家鼓勵這些不計盈虧的人購買福州國企樓盤。如今市場上每賣出一套價格離譜的殺豬房,我都為財政收入的損失感到心裡滴血。
我們可以預見的是,不久之後當有些人發現他們房子買得虧,開始降價維權的時候,發現將會面對的是某樓盤的高壓水槍。這些鬧劇去年以來不斷在上演,接下來依然會反反覆覆持續出現。令人感到費解的是,為什麼有的人寧可降價維權,也不肯在買房之前花一點點時間了解一下真實行情究竟怎樣。不過想來我的讀者們一般不會犯這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