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這裡的水豆腐成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你吃過嗎?

2021-02-16 汪清電話大全

點擊上方藍字或搜索公眾號汪清電話大全,查詢汪清電話更方便

汪清縣東光鎮東山村發掘本村特色美食——水豆腐,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以傳承人、貧困戶辛秀香為帶頭人,在全村推廣製作工藝,接待八方遊客。

東山村位於汪清縣東北部的磨盤山下,山美水美環境美,一年四季都有市民前來登山遊玩。記者日前來到東山村。村支書劉萬寶、村扶貧幹部周日昌帶著記者登上了海拔756米高的磨盤山,向記者介紹了烽火臺、「猿人頭」及高山下草原牛羊成群等風光景色。

中午時分,一行人返回村裡。在村委會後院的水豆腐傳承人辛秀香家,記者品嘗了在汪清縣內頗有名氣的東山水豆腐。據介紹,「東山水豆腐」於去年12月獲批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餐桌上擺放著農家菜,水豆腐、米飯,還有玉米豆面煎餅。柳編笸籮盛上潔白細嫩的水豆腐、肉丁、木耳、土豆、蔥姜蒜末做成的濃香滷汁澆上去,豆香和滷香撲鼻,口感滑嫩清香。

東山水豆腐是用村委會院裡一口百年老井水精製。一口老井加上傳統工藝成全了水豆腐的品質。村裡曾籌劃把東山水豆腐移至汪清縣城或州府,但離開了這眼老井,水豆腐失去了真味。村領導班子和駐村扶貧工作隊正在謀劃把東山水豆腐的品牌打出去。

如今,東山水豆腐的名頭越來越響,前來品嘗美食的遊客一般都需要提前預約。村委會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大非常支持辛秀香創業,一邊幫助其宣傳東山水豆腐,一邊鼓勵她與兒子做煎餅買賣。辛秀香家的大煎餅如今已經賣到了上海和寧波等地。

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支持下,東山水豆腐成為東山村的一塊響亮的招牌,不少村民開始效仿辛秀香做水豆腐接待遊客。今年春天,村民們開始飼養溜達雞,成為農家樂餐桌上又一道深受遊客喜愛的美食

相關焦點

  • 濟南排名前十的特色小吃,第2種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你吃過嗎?
    濟南最有名的十大特色小吃,第2種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你吃過嗎?山東濟南,一向被稱作是四面荷花三面柳的泉城,然而這裡除了山,泉和夏雨荷,還有非常多的美食值得品嘗,濟南最有名的十大特色小吃,不知道大家都吃過幾種呢?
  • 利川這些好吃的居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你都吃過嗎……
    利川是湖北省恩施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級市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有著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其中還有不少的美食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
  • 四川的6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你吃過嗎?
    中國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指的就是四川菜餚,下面給大家介紹6種不得不吃的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1、懷遠三絕凍糕懷遠「三絕」產於具有1700餘年歷史的文化名鎮懷遠,汲取靈秀的邛崍大山之氣和甘甜的文井江之水孕育而成,為歷代騷人墨客所稱頌,現代成為廣大消費者筵席、家宴的必備佳品。
  • 在這裡你吃的燒雞,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開鍋之後,將餅子揪成小塊丟進鍋裡吸收湯水後,你會驚訝一塊餅能用鬆軟多汁來形容,直接起飛。從兩宋到明清,各部大人都以能吃上一回此魚為至高榮耀。 作為一道擁有悠久歷史的菜餚,製作天然正宗的骨酥魚,磁州窯特產砂鍋、料窨工藝和核心配方,三者缺一不可。 我們品嘗到的這盤骨酥魚,恰如其名,魚刺與魚骨早已酥爛,魚肉味道鮮美,簡直就是吃魚怕刺星人的福音。
  • 你在重慶街頭吃的這些美食,可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長假來重慶耍,你想吃什麼?重慶啊,不僅山好水好人好,美食還特別多!而且啊,隨便一道美食,還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據不完全統計,在重慶現有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接近20%的與飲食有關。
  •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哪裡有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信很多人,都是聽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成功的,但是很多人肯定,我敢肯定,他們不知道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有些人覺得這也是個問題?小題大做了吧?但是實際上真的如此,非物質文化遺產顧名思義,他不是物質,沒有具體的具象化呈現方式,像故宮博物館,我們都叫他世界文化遺產,因為它就在那,是實實在在的東西。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則是一種精神上的,由少數人傳承表演等方式,展現出來的一種東西,這種是非遺,比如梅花篆字,有人可能會說,梅花篆字不是在那寫著嗎?怎麼就不是物質了。
  • 你知道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意思?讓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所有社會和文明從古發展到今,都以書面或記錄的形式承載著巨大的歷史內涵。這些記錄成為未來一代了解他們是誰和他們的歷史的來源。然而,有無數的事情沒有被記錄或寫下來,只是通過口頭相傳代代傳承。
  • 那些被遺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真的做好了嗎?
    ——彼得布魯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失傳是老生常談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少的人著手非物質文化遺產,導致大量技藝無人學習最終失傳。不禁發問,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真的做好了嗎?在我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恰恰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與精神傳承,我們不僅應該重視,而且應該行動起來!
  • 廣西這36樣美食是竟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吃過10樣人生就無憾啦!
    美食居然也能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一些甚至是經常吃的!趕緊看一下,自己吃的哪些是非遺吧!第五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傳統特產,用桂西南深山叢中特有的桄榔樹加工製作而成,是森林營養食品中之珍品。第三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米粉潔白、細嫩、軟滑、爽口,旁邊配以小碗豬骨熬煮而成的清湯,可以和米粉混合吃,也可以一口粉一口湯~
  • 我國第一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是哪一個嗎?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狀(一)。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及璀璨文化的大國。隨著現代生產力的極大發展及社會的快速進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不斷的提高,人們對現代化的追求,使得我國一些民間習俗、民間文化正在流失,可以說是已經到了瀕危的狀態。
  • 您「跟著『非遺』遊揚州」了嗎?|盆景|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
    揚州「三把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陳恩德大師向我們介紹了揚州菜的特色所在。冶春茶社的早茶麵點不止面點,種類很多。聞名遐邇的「揚州三把刀」,其中一把就是「廚刀」。揚州菜的刀工出神入化,一塊豆腐可切為萬根細比髮絲的豆腐絲,說它可以穿針引線絕不為過。
  • 香港故事|這些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你了解嗎?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負責人表示,特區政府希望通過該項目支援延續性已式微、傳承人及團體已很少的非遺項目,為非遺傳承人或團體提供平臺一展技藝,讓公眾了解其文化內涵。香港傳統文化饒有特色,其中粵劇、長洲太平清醮、調配港式奶茶技藝、大澳端午龍舟遊湧、香港天后誕、涼茶、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等均列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小編帶你來了解一下。
  • 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示
    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示  全市代表作品名錄推薦項目分8類24項,大鵬山歌等榜上有名  晶報訊(記者鄧妍)第一批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品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日前已公示。據了解,我市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初步普查出了12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項目,確定了24項重點普查項目,成為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品名錄推薦項目,目前正在進行公示。深圳市文化局社會文化處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項目都是深圳市文化部門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普查篩選後,又組織有關專家對各區項目進行論證和評審產生的。
  • 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 共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之路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陳麗、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一級巡視員王晨陽、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王立軍、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基地主任過常寶等嘉賓到場出席了開幕式並致辭,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畫家和文化學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評定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馮驥才特別發來視頻致辭。
  • 四項即將遺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你了解幾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曾經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為是:被各種各樣的團體或者人普遍認為的一種表演形式或者是知識體系,甚至是與技能相關的工具和物品。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發揚和創新。同時他們也有著自豪感和歸屬感。他們一致認同具有文化進步的遺產促進了文化的多樣性,更是激發了人類的創造能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了以下幾類:第一類就是祖傳的口頭文化的表現形式,他們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介質。發揮了不可磨滅貢獻。第二類便是經常在街頭看到的民間藝術形式,這類表演藝術形式經過上百年的流傳,更是具備了古時候的風韻文化。
  • 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典的「味道」
    非遺是經典文化嗎  非遺是經典文化嗎?依據普遍化原則,非遺不是經典文化,它屬於大眾文化,體現的是民眾的生活傳統和文化傳統,但是也絕非傳統意義上的「草根文化」或「媚俗文化」。在他看來,「民眾文化」應該得到重視,「民眾文化」與「聖賢文化」同等重要,從而為以「民眾文化」為核心的「非物質文化」的經典化開闢了道路。  在筆者看來,儘管不是所有的非遺都屬於經典文化,但是歷史上許多的「非物質文化」曾經被視為「經典」系列而不斷得到傳承,像《詩經》中的民間歌謠、民間風俗,《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這些在中國文學界被視為經典來看待。
  • 向雲駒:中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國
    2月9日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2月12日中國首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在北京開幕,「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幾個字頻見報端。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性
    中國古代佔支配地位的是大陸自然經濟狀態下的農耕文化,它依自然界的時序、韻律、節奏發展,敬畏、順從和親近自然,而歷代經驗積累與傳承成為最重要的文明基因。因此中國傳統文化一個突出特徵是敬天法祖、注重前人經驗,以天為則、凜遵祖制,信奉法古主義,遵循文化守成。
  • 澳門回歸20周年丨你了解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這一天正是我國第6個「文化遺產日」,這一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開始實施的第一年,活動的舉辦意義重大。此次活動也是在澳門舉辦的第一次綜合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包括展覽、演出和傳承人展示等內容。
  • 小故事 大道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入門
    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技術、技藝,沒有「人」它是不可能傳承的,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是「人」。有人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兩種,一種是有傳承人的,一種是沒有傳承人的。我聽了以後覺得很奇怪,我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技術,是一種技藝,沒有人怎麼傳承呢?那人說,比如妙峰山廟會就沒有傳承人,你看每天幾萬人上山,誰是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