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6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你吃過嗎?

2020-12-16 漢風吟

四川省位於我國西南腹地,自然環境優美,是國寶大熊貓的故鄉,自古有著「天府之國」的美譽!中國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指的就是四川菜餚,下面給大家介紹6種不得不吃的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

1、懷遠三絕

凍糕

懷遠「三絕」產於具有1700餘年歷史的文化名鎮懷遠,汲取靈秀的邛崍大山之氣和甘甜的文井江之水孕育而成,為歷代騷人墨客所稱頌,現代成為廣大消費者筵席、家宴的必備佳品。

葉兒耙

懷遠三絕指產於四川省崇州市懷遠鎮的凍糕、葉兒粑、豆腐帘子。是四川省非常著名的傳統小吃。由於地質與水質原因,同一主廚用同樣的方式在其他地方卻做不出這三絕。

豆腐帘子

懷遠「三絕」歷史悠久,早在三十年代就在成都地區廣為流傳。1982年以來,受到國內各大媒體的報導很多。1984年被成都市評定為「成都名小吃」。

2、麻餅

麻餅

提糖麻餅產自四川十大古鎮之一的巴中市恩陽鎮,距今也有五百多年歷史了,它的做法有七十二道工序,道道精細,條件苛刻。選上等的精面、糯米、大麥、紅糖、芝麻、麻油、香油等八種全天然原料製成。剛出爐的提糖麻餅,形如滿月,色澤金黃,滿月上還有密密麻麻的白芝麻,宛如滿天繁星把麻餅點綴得更加惹人喜愛;黃而不焦,皮酥心脆,香甜化渣。

3、蜜餞

內江蜜餞

內江市是四川省的一等縣治。富庶繁華,盛產砂糖和水果蜜餞食品。內江蜜餞又名煮貨四川省內江特產有40餘個品種60多個花色成品形態多樣味道各異保糖保汁滋潤化渣香甜可口入口生津紅桔金錢桔蜜餞,形圓體扁,邊成菊瓣,色似琥珀,味含桔香,什錦蜜餞集桔餅,櫻桃,天冬,棗子等多種蜜餞於一盒,清鹹豐乙卯年1855年,名師鍾銓源於內江城內開設銓源號蜜餞鋪,名揚於外,內江蜜餞素以色澤透明、飽糖飽水、滋潤化渣、味美香甜的獨特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內江蜜餞早在唐代就被列為皇家貢果,至今久負盛名,經久不衰,產品形態多樣味道各異,香甜可口,入口生津。

4、米花糖

米花糖

蘇稽米花糖產於樂山市蘇稽鎮,清代末年就有名,暢銷省內各地,在抗戰時流傳出川,甚至遠達香港。蘇稽米花糖,前身為峨眉豬油谷花,始於清代以前。後由張吉武將其製作技術帶到蘇稽鎮,並取名為"蘇稽米花糖"本品選用樂山地區上等糯米為原料,產品光潤飽滿,口感酥脆香甜,蘇稽--千年古鎮,有著深厚的民間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積澱,素有嘉州"魚米之鄉"、龍燈之鄉"的美譽,有遠銷境外的嘉定大綢、有香飄四海的"全牛席"、還有酥脆可口的米花糖,蘇稽是1994年列入的全省首批試點小城鎮,是2003年命名的全省重點示範鎮,是國家級農業科技生態園區所在地。

5、芝麻糕

芝麻糕

仁壽芝麻糕,是四川省仁壽獨特的地方名特產品;仁壽芝麻糕味馨香,糕質細嫩,柔和化渣,甜而不膩,潤肺補身,營養豐富,老幼皆宜,深受消費者喜愛,仁壽芝麻糕以優質糯米、麵粉、核桃、芝麻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的生產工藝和獨特的生產技術精製而成,具有糕質細膩、甜而不膩、香甜化渣、色鮮味美、營養豐富、潤肺補身等特點,堪稱地方土特產食品中的「天府一絕」。

6、豆筍

豆筍

豆筍是四川省開江縣著名的地方特產,是經傳統手工技藝製作,源於清朝初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加工歷史。它採用優質大豆為原料,經過磨漿、風乾結皮、提取,經特殊加工而成的純綠色食品。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和鈣、鐵、鋅及多種維生素,併兼具腐竹、豆皮營養豐富的特點,口感嫩滑、細膩,味道醇香、鮮美,食用方法簡單(一般在水溫浸泡4—8小時即可完全變軟(中途更換2-3次清水效果更佳),燒、炒、燉、滷均可),適合各個年齡階段和不同口味的人群食用。長期食用有利於小孩的生長發育,可延緩人體衰老,增強免疫力等輔助作用。

以上所舉美食的製作技藝,都是四川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飲食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是人們對生活最基本的積累,從不同的地域美食裡,我們可以分析出不同的風土人情!

相關焦點

  • 中國四川美食、非物質文化遺產亮相國新辦
    美食展臺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品嘗(朱宛玲攝)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宛玲):17日,「踐行新發展理念 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發布會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在新聞發布廳外場,四川美食、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亮相,展示四川發展成就。
  • 濟南排名前十的特色小吃,第2種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你吃過嗎?
    濟南最有名的十大特色小吃,第2種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你吃過嗎?山東濟南,一向被稱作是四面荷花三面柳的泉城,然而這裡除了山,泉和夏雨荷,還有非常多的美食值得品嘗,濟南最有名的十大特色小吃,不知道大家都吃過幾種呢?
  • 5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北京烤鴨上榜,排名第一的是國宴菜
    中國文化悠遠流傳生生不息,上下浩蕩的五千年是一部華麗的史詩,中國美食文化同樣悠久。中國人掌握了世界上最豐富的烹飪手法,對於美食講究色香味俱全, 中國是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其中還包括很多美食,這5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北京烤鴨上榜,排名第一的是國宴菜,大家吃過幾種呢。
  • 四川茂縣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演活動 (6/8)
    四川茂縣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演活動 (6/8) "← →"翻頁
  • 利川這些好吃的居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你都吃過嗎……
    利川是湖北省恩施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級市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有著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其中還有不少的美食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
  • 北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裡,還有這麼多美食,您吃過幾種?
    書接上文,繼續介紹北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北京的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裡,還有許多美食的存在,不知道您吃過幾種?本文就羅列其中最著名的六樣美食如下:1、都一處燒麥製作技藝都一處燒麥館由乾隆皇帝賜匾。6、月盛齋醬燒牛羊肉製作技藝北京月盛齋是享譽百年的中華老字號,優勢經營清真食品的民族品牌。代表產品「兩燒兩醬」,堪稱「月新食精湛,盛世品一絕」。
  • 你在重慶街頭吃的這些美食,可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長假來重慶耍,你想吃什麼?重慶啊,不僅山好水好人好,美食還特別多!而且啊,隨便一道美食,還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據不完全統計,在重慶現有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接近20%的與飲食有關。
  • 四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居然是這個?網友:貝爾到這才是真的冒險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上下5000年的發展歷史,在這極其漫長的歷史長河裡面,關於美食,中國古人一直都在不斷的探索,中國人對於美食的追求永遠都沒有時間限制,在很多人的眼裡,中國人就是典型的吃貨代表,而且他們將食物吃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
  • 7種四川特產 每一個比肩非物質文化遺產
    世界美食看中國,中國美食看四川!四川地大物博,早就各種美食和特產。廢話不多說,大家是來看特產的,跟著小編的步伐一起走進四川特產。無論是自己喝還是送禮,都是非常具有價值的,懂酒的朋友就不用多說啦,喝過都知道。瀘州老窖百年老酒,當屬瀘州老窖。時間越久,釀出的酒越香,醇厚中帶著柔潤綿軟,酒體芬芳盛夏的純白梔子,馥鬱馨香,柔和綿長。
  • 丁丁糖、桂花糕、鴨腸火鍋……成都這些美食入選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是不是已經很少進入你的美食名單了。4月15日,成都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單正式公布。此次共有39個項目入選市級非遺,其中大部分就是你熟悉的傳統美食的製作工藝哦!直到1999年,陽氏第四代傳承人歐陽永強接過祖輩的美食「遺產」,從僅有14張桌子的街邊夫妻店做起,沒想到在四川彭州一炮而紅。
  • 廣西這36樣美食是竟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吃過10樣人生就無憾啦!
    美食居然也能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一些甚至是經常吃的!趕緊看一下,自己吃的哪些是非遺吧!第三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爽口消暑的夏日美食,粉質雪白幼嫩,配料酸甜可口、香脆誘人,簡直是夏日消暑利器!第三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糯米飯呈黑、紅、黃、白、紫5種色彩而得名,又稱「烏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或清明節時節製作食用,是吉祥如意、五穀豐登的象徵。
  • 浙江這6款奇葩美食,你吃都過嗎?第一種就把我嚇退了!
    浙江這6款奇葩美食,你吃都過嗎?第一種就把我嚇退了!在我們的生活中,能遇見很多的美食,有的美食非常的美味,但是有的卻非常的難吃。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千個食客興許就有一千種口味」。所以就會出現很多的「奇葩美食」要麼口味奇葩,要麼長相奇葩。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浙江的這6款奇葩美食,你都吃過嗎?說真的第一種就把我嚇退了!
  • 您「跟著『非遺』遊揚州」了嗎?|盆景|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6月14日上午9:20,「跟著『非遺』遊揚州」順利開播。節目以線上直播的方式,探訪了精彩紛呈的非遺項目,為網友描繪了一幅好吃又好玩的揚州旅遊地圖。
  • 你有聽說過豆筍嗎?它的製作工藝被列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我國有很多的傳統特色美食,有很多的傳統美食的製作工藝都比較複雜,因此很難用機器來代替,完全靠手工的話,產量也高不上去,而且現在學習這些技藝的人也不是很多了,這些技藝亟需我們來傳承、保護。你有聽說過豆筍嗎?它的製作工藝被列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 四川蘇稽古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店,翹著腳吃頓牛肉
    四川蘇稽古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店,翹著腳吃頓牛肉BY小企9999蘇稽鎮平梁橋是古鎮的風景眼。在我們看來,蘇稽是樂山市發展得比較突前的地方,雖然頂著千年古鎮的名號,相對於四川的其他古鎮,看起來現代得多。比較集中的古鎮景觀大都分布在這座石板橋兩岸。
  • 汪清這裡的水豆腐成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你吃過嗎?
    點擊上方藍字或搜索公眾號汪清電話大全,查詢汪清電話更方便汪清縣東光鎮東山村發掘本村特色美食——水豆腐,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以傳承人、貧困戶辛秀香為帶頭人,在全村推廣製作工藝,接待八方遊客。據介紹,「東山水豆腐」於去年12月獲批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餐桌上擺放著農家菜,水豆腐、米飯,還有玉米豆面煎餅。柳編笸籮盛上潔白細嫩的水豆腐、肉丁、木耳、土豆、蔥姜蒜末做成的濃香滷汁澆上去,豆香和滷香撲鼻,口感滑嫩清香。東山水豆腐是用村委會院裡一口百年老井水精製。一口老井加上傳統工藝成全了水豆腐的品質。村裡曾籌劃把東山水豆腐移至汪清縣城或州府,但離開了這眼老井,水豆腐失去了真味。
  • 四種美食 擬列入漳州薌城區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日公示的薌城區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廣受漳州市民喜愛的漳州手抓面、漳州豬蹄面、漳州滷味、漳州麵粉棗這4種小吃的傳統製作技藝榜上有名,頗受期待。據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會長林銘煌介紹,這4項小吃技藝都具有百年歷史,也都經歷了師徒口授身教的傳承,較完整地保留了古早的風味,並且有著廣泛且深厚的群眾基礎,申報非遺能更好地對這些傳統小吃技藝進行保護和傳承,並將它們做大做強,下一步這4種傳統小吃製作技藝還將申報漳州市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 儺(nuó)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古老的戲種
    在傳統的華夏文明中,"儺"是歷史久遠並廣泛流行於漢民族中的具有強烈宗教和藝術色彩的社會文化現象,它起源於漢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巫術意識。儺戲的演出形式很特別。首先,它的表演大多戴面具。早期的儺戲角色,便是靠面具來區分角色行當。面具又稱臉子或臉殼子,多為木質,也有絲質,所繪花紋及色彩,各地大同小異。
  • 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足石雕
    其起源唐朝初期,與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相伴而生。2009年9月被列入重慶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0年12月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2012年11月被命名為重慶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張連生從小就酷愛繪畫、雕塑,自費到四川美院深造。他潛心研究創作石刻十餘年,創作作品400餘件。1995年在大足石刻藝術節舉辦個人石雕作品首展,1996年在重慶市博物館舉辦個人石雕作品展,均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讚譽。中央電視臺、重慶電視臺、四川電視臺均做了專題報導。
  • 澳門回歸20周年丨你了解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6月11日,在文化部(現文化和旅遊部)和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共同主辦的「根與魂——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大型綜合性文化活動在澳門綜藝館隆重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