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所有深愛著《自由之戰》和《自由之戰2》的玩家來說,這兩天大概都會有種叫「難受」的感覺纏在心頭。但個中的緣由,我想大概大多數人都無從得知。
這件事,起源於9月17日《自由之戰》全系列以及蓋婭互娛在全平臺上公布的一封「致歉聲明」。
就像夏日午後的暴寸,這份聲明來得有些突然,甚至很莫名其妙。聲明中上海逗屋網絡科技、深圳蓋婭科技、北京蓋婭互娛三大主體聯名向騰訊遊戲旗下的《王者榮耀》致歉。道歉的原因是《自由之戰》團隊在2016CJ上詆毀《王者榮耀》侵犯其專利技術,以及《自由之戰2》中使用了後者的遊戲元素和內容。
原來的背告事隔兩年後,反倒成為了「過錯方」?這份鋪天蓋地的「致歉聲明」出來後,驚到了不少玩家。
兩年前的CJ以及之後的一小段時間裡,《自由之戰》的各種動作,是否是在詆毀《王者榮耀》這裡暫且不提,這其中的各種利益關係,一時半會估計也很難理清。而且兩年前,雙方的這場「爭鬥」也已經讓很多人對此從裡到外展開了一番討論。
回想起當初的聯合籤名等行為,大概對這一事件的「低頭」,最受傷的還是玩家吧?
其實對這份聲明,我們最好奇的還是在於後半段內容。《自由之戰2》使用了《王者榮耀》的遊戲元素和內容。換言之,《自由之戰2》抄襲《王者榮耀》。
從被抄襲方到抄襲方,這種巨大的反差大概也是很多玩家心態崩盤的原因之一吧。那麼《自由之戰2》真的有在「抄襲」《王者榮耀》嗎?
我們嘗試著搜索了相關的字眼,畢竟作為MOBA遊戲,不論前者還是後者,都有著極高的用戶群,再大的紙也包不住火。只是結果會顯得喜劇化一些,大部分內容還是早年的新聞。
託自媒體的福,我們在遊戲的英雄設計裡似乎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
有網友發文表示《自由之戰2》有多位英雄的設計,和《王者榮耀》存在著很多的相似度,比如《自由之戰2》裡的瓦樂莉和《王者榮耀》中的花木蘭。
從官網公布的英雄數據來看,兩個英雄的定位都是爆發傷害的刺客。追溯起來,瓦樂莉從《自由之戰》裡就已經存在。只是彼瓦樂莉非此瓦樂莉,彼花木蘭也非此花木蘭。兩個瓦樂莉都是一個依靠多段AOE傷害進行輸出的英雄。但在《自由之戰》裡,她的技能描述和效果放在當時,倒也沒有太多的非議。到了《自由之戰2》後,瓦樂莉進行了調整,從技能名字到技能描述以及效果,都有了較大的不同。
但問題大概就出在這裡,《自由之戰2》裡瓦樂莉的二技能名字突刃,不僅在命名上和《王者榮耀》早期的花木蘭二技能有些相近。就連技能描述和技能效果都有著很高的相似度:突進——AOE傷害及生成護盾。
除此之外,還有網友將《自由之戰2》裡的菲奧納對標到《王者榮耀》裡的韓信,海倫對標到了大喬,帕薩塔塔對標到了虞姬。
這其中,到底是否存在著「借鑑」,我們不好進行判定,但這些明面上的東西,和官方的「道歉」,卻又在無形中坐實了這個結論。
而對於這件事情的細節,不管是《自由之戰2》還是《王者榮耀》,似乎也都沒有打算進行更詳細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