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安慶是中國禪宗薪火相承之地,也是當代傑出愛國宗教領袖趙樸初的家鄉,疫情期間,安慶寺院關閉山門,您知道廟裡的師父們在做什麼嗎?日前,鳳凰網佛教通訊員、慧海公益慈航萬裡行愛心使者倪照清走進安慶寶善庵、茂林寺、如意淨寺,記錄大無畏,見證大慈悲,香火寂寂,修行依舊,殿堂冷清,擔當依舊。
文/倪照清
作為慧海公益的愛心使者,我在6月19日抵達安慶市佛教協會。安慶之行的前期準備工作,由安慶市佛教協會副會長西來法師以及辦公室主任嚴延飛操持。我們到達時,嚴主任已經將禮包整齊地擺放在辦公室裡。西來法師特意從懷寧縣開車趕過來,帶我們前往需要供養的三座寺院。
出發前合影,後面是安慶市佛教協會辦公地大士閣,一座建於民國7年的二層小樓,趙樸初先生的堂姐趙穎初居士曾在此帶髮修行。(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安慶是中國禪宗薪火相承之地,也是當代佛教領袖趙樸初的家鄉,拜訪禪源之地的寺院和法師會遇到哪些故事?懷著忐忑的心情,我開始了這次供養之旅。
戰疫情:打5年官司討回寺產的法師,捐出多年積蓄
安慶老城區原有幾十座寺院庵堂,如今能在原址留下來的所剩無幾,寶善庵便是其中之一。
住持滿靜法師是廣東人,上世紀90年代初來到這裡時,她和她的師父只能棲身在兩間舊房裡。
為了討回因歷史原因被侵佔的房產,看起來瘦小柔弱的滿靜法師和師父一起向法院起訴,官司足足打了五年。兩位法師的堅韌和決心,贏得了佛教界的支持,在各方面的幫助和協調下,最終討回了寺產。
儘管已經過去20多年,老師父也已經往生,在滿淨法師的訴說中,我們仍能感受到當年的艱辛和不易。
寶善庵的牆上掛著「保護性建築」的標牌,如今這樣的老寺院在安慶城區所剩無幾。(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收到我們送來的端午禮包,滿靜法師連連表示很感謝,她帶著幾位護持寺院的居士,把這些物資全部供奉到佛像前。滿靜法師說,疫情發生之後,安慶市統戰部門、市佛協還有一些熱心居士也都給她送來了慰問。
一座平凡的小寺院能得到那麼多人的關心,讓她非常感動。
寶善庵住持滿靜法師和居士接受禮包供養(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滿靜法師一直表達著對別人幫助的感恩,對自己的付出卻隻字不提。
在來寶善庵之前,嚴主任曾告訴我,在疫情期間,滿靜法師主動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還發動寺院的居士信眾,一共捐款2.4萬餘元。
西來法師說,女眾道場大多規模小、香火少,平日裡生活很清苦,但是面對疫情,她們都紛紛慷慨解囊。太湖白衣庵的一位法師在微信裡看到湖北的醫護人員只能吃泡麵,想吃一點鹹菜,就立即告訴住持,師徒幾個人連夜把寺院裡所有的鹹菜摸出,還有豆腐乳,然後全部打包,送到郵局,寄給湖北襄樊的醫護人員。
這裡有個「開拖拉機的和尚」
茂林寺是一座鄉村寺院,住持果度法師在當地是一位「名人」。
果度法師剛來的時候,茂林寺只有一間破屋和一尊觀音像,加上法師自己背來的一床被子,就是這裡的全部家當。
條件雖然艱難,但果度法師也有「妙法」。他向村裡承包了幾畝農田,以此自養。他還買了拖拉機,每天早上做完早課,就開著拖拉機去種田。
村民請人種田一畝地180元,還要管午飯和一包煙。果度法師幫村民種田,一畝地150元,不要管飯也不要煙。遇上老人和經濟困難的,果度法師就義務幫忙。
靠著種田的收入,果度法師修建起了寺院的殿堂房舍。每月初一、十五,村民來寺院燒香,果度法師在殿堂裡掛上小黑板,給他們講佛法,還和他們講愛國愛教、鄰裡關係。
年復一年,這裡有個「開拖拉機的和尚」在當地傳開了,村民們也都很喜歡他。
茂林寺的殿堂房舍都是果度法師靠種田的收入慢慢修建起來的(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我們趕到茂林寺的時候,安慶市佛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心廣法師已經提前到達這裡,他告訴我們,果度法師去了九華山探望師父不在寺院中。寺院裡只有一位年邁的老法師,剛剛結束了農活的他,手上鞋子上滿是泥土。
西來法師向他說明了我們的來意,他還有一點懵,西來法師笑呵呵地拉著他到院子旁邊水池洗手,然後把禮包裡的物資一件一件交到他手上。老法師這才反應過來,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又向我們合十表示感謝。
茂林寺的法師和護持居士接受愛心禮包(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一位居士風風火火地趕了過來,她平時經常來寺院護持,見到我們,立即打開了話匣子,拉著我們去寺院參觀。
寺院後面是果度法師承包耕種的農田,法師臨走前剛剛收穫的油菜籽就堆放在齋堂牆角。每年榨油的季節,寺院角落的一間小屋裡就會堆滿各種機器,炒籽的、鼓風的、榨油的,這是果度法師工作的油坊。
油坊除了滿足寺院所需,還能幫村民們加工菜籽,每斤收3毛5分錢加工成本。有的村民拿幾十斤菜籽過來,榨完油,算下來只有幾塊錢,果度法師會爽快地揮揮手說:不收錢啦。至於村裡的老弱病殘,果度法師不僅不收錢,還經常將自己收穫的糧食蔬菜送給他們。
油坊裡的榨油機器,村裡的青壯年大多出去務工,果度法師經常照顧村裡的留守老人,幫他們種田、榨油。(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心廣法師介紹說,中國佛教有「農禪並重」的傳統,但現在大部分寺院已經沒有了傳統農禪的條件,像果度法師這樣把農耕當佛事的,也是一種修行和傳承。
果度法師(安慶市佛教協會供圖)
村口的防疫值守員,是和尚
在這次疫情之初,安慶很多寺院所在的村鎮缺少防疫物資,法師們在微信中發布消息,託弟子、朋友幫忙,想方設法募集口罩、消毒液、酒精等物資,送到寺院和村鎮,心廣法師幾個月來回奔走,瘦了30斤,西來法師還收到了當地鎮政府送來的感謝信,而如意淨寺的融妙法師則來到了抗疫一線,成為了一名「防疫值守員」。
西來法師向心廣法師介紹融妙法師抗參加抗疫值守宣傳的事跡,安徽很多本地媒體也對此事進行了報導。(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融妙法師在村疫情防控點工作的照片(安慶市佛教協會供圖)
如意淨寺所在的懷寧縣江鎮,以「江鎮包子」聞名全國,大部分外出務工從事面點白案工作,疫情暴發時正值春節返鄉高峰,為了防控疫情,各村設立了疫情防控點,融妙法師在村子裡第一個主動請纓,參與防疫值守。法師站在村口的防控點,一次又一次勸停過往的車輛,耐心地說服過往人員遵守防疫規定。
如意淨寺在山上,到山下的村子有幾公裡山路。寺院裡只有融妙法師一個人,周圍也沒有人家,幾間房舍合圍成一個小院,靠山的那間便是大雄寶殿。現在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很多寺院陸續開放,融妙法師寺院的殿堂卻殿門緊閉,大雄寶殿因為白蟻侵蝕已經被鑑定為危房,「暫停開放」的告示只能繼續貼在門上。
如意淨寺的大雄寶殿已經是危房,為了安全已經關閉殿門不再使用。(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疫情期間,寺院關閉山門,師父們在做什麼?
他們傾其所有支援抗疫,他們自力自強堅持自養,哪怕身後的殿堂已是風雨飄搖,哪怕操勞的身體已是一身病痛。法師們從來沒有訴說艱辛和苦難,香火寂寂,修行依舊。殿堂冷清,擔當依舊。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嚴主任又給我發來了6月20、21日發放禮包發放的圖片。
西來法師將慧海公益端午愛心大禮包分為十份,安慶地區共有三個轄區、七個縣,他在每個地區挑選一家寺院作代表,接受我們的愛心供養,每一家都堅持親自送到。
西來法師說,非常感謝鳳凰網佛教、慧海公益組織的這次愛心活動,作為一個出家人,法師們可以將物質的需求降到最低,但是法師們的犧牲、努力和付出,也需要鼓勵和肯定。慧海公益的禮包讓法師們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懷,法師們的心,暖了!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