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關閉山門,師父們在做什麼?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編者按:安慶是中國禪宗薪火相承之地,也是當代傑出愛國宗教領袖趙樸初的家鄉,疫情期間,安慶寺院關閉山門,您知道廟裡的師父們在做什麼嗎?日前,鳳凰網佛教通訊員、慧海公益慈航萬裡行愛心使者倪照清走進安慶寶善庵、茂林寺、如意淨寺,記錄大無畏,見證大慈悲,香火寂寂,修行依舊,殿堂冷清,擔當依舊。

文/倪照清

作為慧海公益的愛心使者,我在6月19日抵達安慶市佛教協會。安慶之行的前期準備工作,由安慶市佛教協會副會長西來法師以及辦公室主任嚴延飛操持。我們到達時,嚴主任已經將禮包整齊地擺放在辦公室裡。西來法師特意從懷寧縣開車趕過來,帶我們前往需要供養的三座寺院。

出發前合影,後面是安慶市佛教協會辦公地大士閣,一座建於民國7年的二層小樓,趙樸初先生的堂姐趙穎初居士曾在此帶髮修行。(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安慶是中國禪宗薪火相承之地,也是當代佛教領袖趙樸初的家鄉,拜訪禪源之地的寺院和法師會遇到哪些故事?懷著忐忑的心情,我開始了這次供養之旅。

戰疫情:打5年官司討回寺產的法師,捐出多年積蓄

安慶老城區原有幾十座寺院庵堂,如今能在原址留下來的所剩無幾,寶善庵便是其中之一。

住持滿靜法師是廣東人,上世紀90年代初來到這裡時,她和她的師父只能棲身在兩間舊房裡。

為了討回因歷史原因被侵佔的房產,看起來瘦小柔弱的滿靜法師和師父一起向法院起訴,官司足足打了五年。兩位法師的堅韌和決心,贏得了佛教界的支持,在各方面的幫助和協調下,最終討回了寺產。

儘管已經過去20多年,老師父也已經往生,在滿淨法師的訴說中,我們仍能感受到當年的艱辛和不易。

寶善庵的牆上掛著「保護性建築」的標牌,如今這樣的老寺院在安慶城區所剩無幾。(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收到我們送來的端午禮包,滿靜法師連連表示很感謝,她帶著幾位護持寺院的居士,把這些物資全部供奉到佛像前。滿靜法師說,疫情發生之後,安慶市統戰部門、市佛協還有一些熱心居士也都給她送來了慰問。

一座平凡的小寺院能得到那麼多人的關心,讓她非常感動。

寶善庵住持滿靜法師和居士接受禮包供養(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滿靜法師一直表達著對別人幫助的感恩,對自己的付出卻隻字不提。

在來寶善庵之前,嚴主任曾告訴我,在疫情期間,滿靜法師主動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還發動寺院的居士信眾,一共捐款2.4萬餘元。

西來法師說,女眾道場大多規模小、香火少,平日裡生活很清苦,但是面對疫情,她們都紛紛慷慨解囊。太湖白衣庵的一位法師在微信裡看到湖北的醫護人員只能吃泡麵,想吃一點鹹菜,就立即告訴住持,師徒幾個人連夜把寺院裡所有的鹹菜摸出,還有豆腐乳,然後全部打包,送到郵局,寄給湖北襄樊的醫護人員。

這裡有個「開拖拉機的和尚」

茂林寺是一座鄉村寺院,住持果度法師在當地是一位「名人」。

果度法師剛來的時候,茂林寺只有一間破屋和一尊觀音像,加上法師自己背來的一床被子,就是這裡的全部家當。

條件雖然艱難,但果度法師也有「妙法」。他向村裡承包了幾畝農田,以此自養。他還買了拖拉機,每天早上做完早課,就開著拖拉機去種田。

村民請人種田一畝地180元,還要管午飯和一包煙。果度法師幫村民種田,一畝地150元,不要管飯也不要煙。遇上老人和經濟困難的,果度法師就義務幫忙。

靠著種田的收入,果度法師修建起了寺院的殿堂房舍。每月初一、十五,村民來寺院燒香,果度法師在殿堂裡掛上小黑板,給他們講佛法,還和他們講愛國愛教、鄰裡關係。

年復一年,這裡有個「開拖拉機的和尚」在當地傳開了,村民們也都很喜歡他。

茂林寺的殿堂房舍都是果度法師靠種田的收入慢慢修建起來的(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我們趕到茂林寺的時候,安慶市佛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心廣法師已經提前到達這裡,他告訴我們,果度法師去了九華山探望師父不在寺院中。寺院裡只有一位年邁的老法師,剛剛結束了農活的他,手上鞋子上滿是泥土。

西來法師向他說明了我們的來意,他還有一點懵,西來法師笑呵呵地拉著他到院子旁邊水池洗手,然後把禮包裡的物資一件一件交到他手上。老法師這才反應過來,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又向我們合十表示感謝。

茂林寺的法師和護持居士接受愛心禮包(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一位居士風風火火地趕了過來,她平時經常來寺院護持,見到我們,立即打開了話匣子,拉著我們去寺院參觀。

寺院後面是果度法師承包耕種的農田,法師臨走前剛剛收穫的油菜籽就堆放在齋堂牆角。每年榨油的季節,寺院角落的一間小屋裡就會堆滿各種機器,炒籽的、鼓風的、榨油的,這是果度法師工作的油坊。

油坊除了滿足寺院所需,還能幫村民們加工菜籽,每斤收3毛5分錢加工成本。有的村民拿幾十斤菜籽過來,榨完油,算下來只有幾塊錢,果度法師會爽快地揮揮手說:不收錢啦。至於村裡的老弱病殘,果度法師不僅不收錢,還經常將自己收穫的糧食蔬菜送給他們。

油坊裡的榨油機器,村裡的青壯年大多出去務工,果度法師經常照顧村裡的留守老人,幫他們種田、榨油。(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心廣法師介紹說,中國佛教有「農禪並重」的傳統,但現在大部分寺院已經沒有了傳統農禪的條件,像果度法師這樣把農耕當佛事的,也是一種修行和傳承。

果度法師(安慶市佛教協會供圖)

村口的防疫值守員,是和尚

在這次疫情之初,安慶很多寺院所在的村鎮缺少防疫物資,法師們在微信中發布消息,託弟子、朋友幫忙,想方設法募集口罩、消毒液、酒精等物資,送到寺院和村鎮,心廣法師幾個月來回奔走,瘦了30斤,西來法師還收到了當地鎮政府送來的感謝信,而如意淨寺的融妙法師則來到了抗疫一線,成為了一名「防疫值守員」。

西來法師向心廣法師介紹融妙法師抗參加抗疫值守宣傳的事跡,安徽很多本地媒體也對此事進行了報導。(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融妙法師在村疫情防控點工作的照片(安慶市佛教協會供圖)

如意淨寺所在的懷寧縣江鎮,以「江鎮包子」聞名全國,大部分外出務工從事面點白案工作,疫情暴發時正值春節返鄉高峰,為了防控疫情,各村設立了疫情防控點,融妙法師在村子裡第一個主動請纓,參與防疫值守。法師站在村口的防控點,一次又一次勸停過往的車輛,耐心地說服過往人員遵守防疫規定。

如意淨寺在山上,到山下的村子有幾公裡山路。寺院裡只有融妙法師一個人,周圍也沒有人家,幾間房舍合圍成一個小院,靠山的那間便是大雄寶殿。現在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很多寺院陸續開放,融妙法師寺院的殿堂卻殿門緊閉,大雄寶殿因為白蟻侵蝕已經被鑑定為危房,「暫停開放」的告示只能繼續貼在門上。

如意淨寺的大雄寶殿已經是危房,為了安全已經關閉殿門不再使用。(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疫情期間,寺院關閉山門,師父們在做什麼?

他們傾其所有支援抗疫,他們自力自強堅持自養,哪怕身後的殿堂已是風雨飄搖,哪怕操勞的身體已是一身病痛。法師們從來沒有訴說艱辛和苦難,香火寂寂,修行依舊。殿堂冷清,擔當依舊。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嚴主任又給我發來了6月20、21日發放禮包發放的圖片。

西來法師將慧海公益端午愛心大禮包分為十份,安慶地區共有三個轄區、七個縣,他在每個地區挑選一家寺院作代表,接受我們的愛心供養,每一家都堅持親自送到。

西來法師說,非常感謝鳳凰網佛教、慧海公益組織的這次愛心活動,作為一個出家人,法師們可以將物質的需求降到最低,但是法師們的犧牲、努力和付出,也需要鼓勵和肯定。慧海公益的禮包讓法師們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懷,法師們的心,暖了!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

相關焦點

  • 去寺院求什麼,寺院義工來告訴你到寺院該如何做!
    看到很多人喜歡去寺院燒香拜佛,從疲憊的工作和人際關係中抽身來寺院看看,緩緩的拜拜佛,在大殿外的板凳上靜靜的待一會。煩惱和疲憊就會隨著薰香而消散。老張本人也很喜歡。能來寺院好啊,來寺院拜佛燒香的人都是有福報的人。
  • 佛教寺院的山門為何也稱為三門殿
    山門又作「三門」,是佛教叢林的象徵,有以下幾種意思:寺院正面、最外層的門,稱山門;寺院為了避開市井塵俗而建於山中,因此稱山號、設山門;泛指寺院為山門,後世即使造於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稱山門;寺院全體有時亦稱山門。
  • 出家師父們,每天都在忙什麼呢?
    景德鎮祝聖寺的出家師父們也開始一天的修行生活,他們可謂是利用了每一分每一秒。記得師父們曾說,他們從早上起床開始誦咒語,無論是走路還是工作從來沒有停止過,都說咒不離心,雖然現在做不到咒不離心,但是總要做到不離嘴。大家可能擔心,那樣念的咒語忘記了怎麼辦呢?串了怎麼辦?
  • 漲姿勢 | 第一次去寺院,應該注意什麼?
    小編在這裡告訴大家,完全不用擔心,不用特地去了解什麼佛教戒律之類的,去寺院就是去靜心的,要是讓你感到煩惱了,那還去寺院做什麼呢?下面呢,小編將簡單的說幾點,去寺院應該注意的主要幾點,暢遊寺院,無需擔心冒犯佛祖。
  • 佛學常識:你知道為什麼寺院的大門叫做「山門」或「三門」嗎?
    不過你知道寺院的大門不叫大門,而叫做」山門「或者」三門「嗎?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寺院大門為何被稱為山門寺院的山門是寺院正面的樓門,寺院的一般稱呼,是大乘佛教及叢林的象徵,是禪剎七堂伽藍之一。山門意思通常指:1、寺院正面、最外層的樓門。2、泛指寺院為山門。因為古代僧人也基本上是自給自足,所以常建在山林之中。
  • 日本寺院的山門所藏
    可後來,我安靜下來了,學瑜伽、打坐什麼的,心如一碗清水。」我記得當時跟她閒聊一直聊到法然院以後仍然在繼續,不過,當寺院的大和尚打開了山門,從中露出十分寂靜的庭園式的情景時,衛慧止步了,不說話,用了很長的時間一直仰望。山門簡直跟「秘門兒」一樣,而且,越是院深的寺廟越藏得密實,如果沒有僧人指點,我們恐怕誰也不知道。
  • 清明節去寺院祭祀先祖有什麼規矩?
    臨近清明節,很多居士開始攜家帶子為亡故宗親掃墓祭祀,但是也有人會到寺院為亡故親人供奉牌位置於佛堂,以佛菩薩法力護持、高僧大德日日念經超度,求得他們往生極樂,超脫輪迴,寄託哀思!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寺院內供佛如何做才能如法?
  • 烏魯木齊有座禪宗寺院,山門外看似低調,步入門內卻氣勢恢宏!
    進水磨溝風景區南行,極盡園區盡頭,可看到山腰有一山門,低調樸實,但拾級而上後會發現山門內隱著一座氣勢恢宏的佛寺,這就是清泉禪寺。寺院建築由下依次向上遞增,由山門、左右廂房、天王殿、觀音殿、地藏殿、大雄寶殿等建築構成,前後落差70多米。
  • 師父們在寺院中的生活是怎樣的?
    這是我們寺院的一天。寅時·早課寅時,三點到五點。這個時辰天地間明相還未現出,湧動著的都是純陽之氣。我們佛教徒的早課就在這個時間段進行。打板聲一響,起身、洗漱、略坐、禪定,心裡清淨了,穿上海青,披上袈裟,入殿隨鍾禮拜。
  • 在寺院做義工有沒有功德?
    有人說,到寺院做義工,分文不取,費時費力,毫無意義。來寺院做義工真的一無所獲嗎?當然不是。寺院義工和一般的義工工作略有不同,寺院對義工要求更高一些,不僅僅是要義務地為大眾服務,更要按照佛法的教義,帶著一顆悲心、慧眼去實踐。因此,來寺院做義工也是修行。
  • 師父告訴你,去寺院吃飯該不該給錢?
    去寺院吃飯該不該給錢? 法師開示:很多人常說,去寺院吃了飯,就要放點錢,免得背因果。告訴你們,那不是我們佛教的道理!你們沒聽過嗎?「天下叢林飯是山,到處隨緣任君餐,今生吃了佛家的飯,結下來世佛門的緣」。 這是十方的飯,結的是十方的善緣,所謂十方來十方去,結的都是佛緣。
  • 為什麼寺院吃飯的五觀堂裡也供奉著彌勒菩薩?
    為什麼寺院吃飯的五觀堂裡也供奉著彌勒菩薩? 五觀堂 五觀堂是寺院僧眾用齋的地方 僧人吃飯稱為「過堂」 自有佛門的一套規矩
  • 在寺院做義工,真的沒有「報酬」嗎?
    來寺院做義工是消極避世的嗎?不!雖然每個人來寺院做義工的初衷不同,有的為過去無明所造的惡業,而帶著一顆懺悔、改錯的心利益眾生。有的為了依師學法親近善知識,有的為自己與家人種下福田積累福報,有的人已經獲得法益而發大願護持寺院和出家師父,以期佛法長存於世,但相同的是我們積極努力地尋求改變。
  • 松山寺護法神將們的故事
    在大木魚和雲板定製期間的一個凌晨,我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夢,夢到松山寺上空雲霞緋紅,一隻紅色魚龍一直迴繞著天空緩緩盤旋…,景象極其清唽,醒來之後還歷歷分明。上早殿時,緩緩盤旋在天空中的魚龍形象還在腦海中。早殿結束後,隨眾過齋,一走到齋堂門口,也許是心有所應,一眼就看到了放在地上的大木魚。「原來是你呀!″我不禁喜出望外,脫口而出。
  • 銘記|疫情期間 湖北鹹寧出家人做了些什麼?
    此時,身處疫情重災區的湖北出家人在想什麼?在做什麼?湖北省鹹寧市佛教協會副秘書長、鹹安區佛教協會會長釋能誠撰文回顧了戰疫2個月期間鹹寧佛教界的反應,能誠法師用完全紀實的筆觸,真實記錄了大災面前「和尚」們的行動和情感。穿上袈裟事更多,山居未敢忘憂國。這是一篇看似瑣碎的萬字文,但這裡記載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將載入佛教的編年史,流傳後世,溫暖人間。
  • 雞足山寺院集體關門又開門:到底發生了什麼?
    2月10日上午8點,雞足山全山寺庵重開山門,旅遊公司售票迎客。這短短的一朝一夕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鳳凰網華人佛教特約編輯梁昕指出:與政商的當面對峙中,會有受迫、妥協等等諸多曲折與不易,但護持雞足山傳承的法師和信眾們的堅韌與果敢,讓大眾看到了雞足山頭陀傳統的不屈不撓,看到了扭轉挾佛斂財洪流的轉機與曙光。
  • 什麼是出家人呢?出家人在寺院都做什麼呢?
    弘揚佛教文化,傳遞生活正能量感恩閱讀,每天更新喜歡關注收藏我有時間經常去寺院的,感覺寺院氛圍特別好,清淨殊勝讓人能放下種種煩惱,到了正午吃一些齋飯,感覺無比歡喜,到了寺院有有很多為我們服務的人,分為兩類;第一就是寺院的長老出家僧眾,還有就是義工了,沒有報酬為寺院勞動,但是這樣做是很有功德的
  • 史馬話西遊|山門松枝齊齊西指在向玄奘暗示什麼?
    師兄遠行在即,想來定須做些準備,還要與弟子們做些交代,此間善後之事,老衲代勞便了,事畢後再去貴寺拜訪,向師兄匯報,師兄儘管放心好了!」玄奘心中感動,合十謝道:「多謝師兄想得周到,玄奘此番深得師兄鼎助,何其幸也!貧僧走後,洪福寺中事務,若有相求處,便教弟子來請教師兄,還望師兄看顧一二。」
  • 寺院竟有這麼好的生活條件?重點是正法道場,連續三次禪七法會
    慚愧的是,我不能及時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大家,擔心同參道友們失去這麼好的機緣,實為可惜。隨州仙城山現光寺山門但現光寺的主持大和尚和諸位法師真的很慈悲,為了大家的法身慧命,為了能讓大家都有機會參與,竟然連續舉辦三次禪七!而且更加難得的是,我們有機會與師父們同坐禪堂,一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