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信不信佛,相信大家現在假期應該經常會去有寺廟的景點旅遊吧!不過你知道寺院的大門不叫大門,而叫做」山門「或者」三門「嗎?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寺院大門為何被稱為山門
寺院的山門是寺院正面的樓門,寺院的一般稱呼,是大乘佛教及叢林的象徵,是禪剎七堂伽藍之一。
山門意思通常指:
1、寺院正面、最外層的樓門。
2、泛指寺院為山門。
因為古代僧人也基本上是自給自足,所以常建在山林之中。如今正規的建在山林中的寺院,一般都是會有山門的,可是有的在市中心的寺院不設山門,也可以將寺院稱為山門。這一就是為什麼寺院的大門被稱作山門的原因了。
寺院大門為何被稱為三門
因為佛教的門一般會有三個門洞,所以也被稱作三門。
這三個門洞象徵著「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脫門之表法意義。
1、智慧門,遠離貪著妄想,不求自樂,是謂智慧門。
2、慈悲門,行菩薩道,救拔一切苦難,是謂慈悲門。
3、方便門,對一切眾生生憐憫心,隨緣教化,利他無我,是謂方便門。
三門雖然意思不同,但實則不二,智慧門屬自利,慈悲門屬利他,方便門則自利利他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