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餘市,江西省下轄市(地級),長江中遊城市群重要成員,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這裡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嚴冬較短的特徵。
這裡的抱石公園是為紀念新餘籍國畫大師傅抱石所建,是中國首座以美術家名字命名的公園,是江西省重點文化設施之一。 這裡的仙女湖位於江西省新餘市西南郊,是江西省開發最早的湖泊型景區,是東晉文學家幹寶所著古籍《搜神記》中記述的「毛衣女下凡」傳說和「中國七夕情人節」的發源地。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
盧肇:
盧肇,字子發,江西新餘市分宜縣人,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狀元,先後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過刺史。所到之處頗有文名,官譽亦佳,又因他作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門生,入仕後並未介入當時的「牛李黨爭」,故一直為人們所稱道。
王欽若:
王欽若,字定國,新喻(今江西新餘)人。北宋時期的主和派代表人物,五鬼之一。宋真宗、宋仁宗時期兩度擔任宰相。官至司空、門下侍郎等要職。
「不用南人為相」,「南人不得坐吾此堂」,這是宋太祖趙匡胤的遺訓。據此典則,王旦阻撓南人王欽若入相當國;寇準以北人自居,打開窗子說亮話,說「南方下國」之人,「不宜冠多士」,要入閣拜相當然更是不允許的。最後終於衝破了這個「門戶之見」,王欽若登了相位,成了北宋南方人當宰相的第一人。
黃子澄:
黃子澄,江西分宜縣(今為大崗山鄉大坑村)人,名湜,字子澄,以字行。明初官員,官至翰林學士。
黃子澄於明太祖洪武十八年時考取了會試第一,歷任編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職,伴讀東宮。明惠帝即位後,兼翰林學士之職,與齊泰共同建議削藩。結果引發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奪得帝位後,將黃子澄逮捕並處死,株連九族,女眷世代充官妓。
歐陽貞:
歐陽貞,字元春,號貧樂,一號石戶農。元朝分宜(今屬江西)防裡人。是元朝理學家、文學家。他做學問的出發點,開始同其他知識分子一樣,做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美夢;但元朝廷祜間兩次考舉人落榜後,則絕意功名,不樂仕進,株守家中讀書著述,或是設席課徒,傳授知識。
嚴嵩:
嚴嵩,字惟中,號勉庵、介溪、分宜等,江西袁州府分宜(今江西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政治家、權臣。
嚴嵩成為內閣首輔後,繼續小心侍奉世宗,世宗賜「忠勤敏達」銀印。後來,嚴嵩年老,提拔其子嚴世蕃協助掌權,嚴世蕃成為工部侍郎。嚴世蕃收買世宗左右宦官,把他的日常生活、起居飲食、一舉一動都匯報嚴世蕃。大臣乾脆叫他們為「大丞相」與「小丞相」。有大臣譏稱「皇上不能沒有嚴嵩,嚴嵩不能沒有兒子。」
嚴嵩父子權傾天下二十年,天下怨恨。嚴世蕃狂妄至極,甚至在家中寶庫內大笑說「朝廷無我富!」眾多大臣加以彈劾,皆賴世宗包庇。在嚴嵩一夥的把持下,「政以賄成,官以賂授。」每一開選,視官之高下而低昂其值,及遇升遷,則視缺之美惡而上下其價。如七品州判,售銀三百兩,六品通判售銀五百兩;刑部主事項治元,用銀一萬三千就可轉任吏部稽勳主事,貢士潘鴻業用銀二千二百兩,就當上了臨清知州。武官中則指揮售銀三百兩,都指揮七百兩,奪職總兵官李鳳鳴出銀兩千兩,起補薊州總兵,老廢總兵官郭琮出銀三千兩,使督漕運。
晚年因事激怒嘉靖帝而失勢,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勒令致仕,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嚴世蕃案發,遭罷職抄家,寄食於墓舍,兩年後病死,年八十七。
嚴嵩書法造詣深,擅長寫青詞。《明史》將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稱其「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 透過戲曲和文藝作品、歷史典籍,嚴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間。
嚴世蕃:
嚴世蕃,字德球,號東樓,小名慶兒,江西袁州府分宜(今江西分宜)人,明代大臣、嘉靖朝首輔嚴嵩之子。
嚴世蕃未經科舉步入仕途,以嚴嵩的名勢,先入國子監讀書後為官,歷官尚寶司少卿、太常寺卿、工部右侍郎,官至工部左侍郎。
據說,嚴嵩眉目疏疏,聲洪而尖,符合民間百姓心目中刻畫的奸臣形象。而嚴世蕃的相貌與其父並不相像,嚴世蕃奸猾機辯,通曉時務,熟悉國典,而且還頗會揣摩別人的心意,是而被稱為嘉靖朝第一鬼才。
據說,明代有名的一部小說《金瓶梅》就與嚴世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小說中的「西門慶」這個主要人物就是影射嚴世蕃而來的。嚴世蕃小名「慶兒」,號「東樓」,《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將「東樓」化作「西門」,直接用「慶」字為名,創造出這個小說人物,來影射嚴世蕃荒淫無度的生活。這裡姑且不去考證「西門慶」到底是不是以嚴世蕃為原型,但嚴世蕃貪酷成性、生活糜爛卻是跟小說裡的西門慶非常相似。
你還知道哪些新餘歷史名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