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港口 發力多式聯運 重慶港漸成世界「中轉站」

2021-01-09 華龍網
果園港按照「前港後園」功能布局進行規劃設計。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1月24日19時50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 實習生 張吟吟)2017年12月28日11點18分, 一列滿載著來自重慶和華南、華東貨物的中歐班列(重慶),首次從重慶果園港鐵路專用線駛出,駛往德國杜伊斯堡。從此,果園港開啟了西部地區首條直聯長江經濟帶和中歐班列(重慶)的水鐵國際聯運大通道,真正成為「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記者今(24)日在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採訪了解到,該集團正著力打造「智慧」「綠色」港口,使重慶港成為世界「中轉站」。

  布局港口群 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

連接果園港的鐵路貨運線路。記者 李文科 攝

  重慶境內共有長江、嘉陵江、烏江等 193 條航道,總裡程達 4451 公裡,在發展航運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中國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長江幹線貨物通過量達到25億噸,億噸大港數量達到14個,萬噸級泊位581個,貨船平均噸位達到1630噸,連續多年保持世界內河運量第一。重慶港是長江中上遊吞吐量最大的億噸大港,周邊省市中轉量佔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的40%以上,全市90%以上的外貿貨物運輸通過水運完成。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為重慶發揮比較優勢、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參與國際產業結構分工、加入全球生產體系提供了條件與機遇,也為重慶港口發展和相關產業集群的有機結合提供了發展條件與空間。

  記者了解到,作為重慶建設長江上遊航運中心的龍頭承載平臺,重慶港務物流集團主要承擔重慶轄區內港口投資建設及經營管理職能,以港口、航運、綜合物流及其延伸服務為主營業務,是中國5A級現代綜合物流企業。

  以港口為依託,圍繞鐵、公、水多式聯運,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整合倉儲、航運、貿易、供應鏈、鐵路、口岸等要素資源,大力發展「貿易+全程物流」的供應鏈物流模式。以果園港為例,不同於傳統港口只承擔吊裝、倉儲等簡單功能,果園港按照「前港後園」功能布局進行規劃設計,港區分為港口功能區、鐵路功能區和倉儲配套功能區。

  果園港港區擁有5000噸級泊位16個,設計年通過能力3000萬噸,其中貨櫃泊位10個,能力200萬標箱;散貨泊位3個,能力900萬噸;商品汽車滾裝泊位3個,能力100萬輛。果園港鐵路專用線擁有主線5公裡進港鐵路專用線,包含16條編組線,可實現每年1000萬噸運送能力,經過進港鐵路專用線,可直連中歐班列(重慶)。果園港倉儲配套功能區以重慶西部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為代表,該市場立足重慶,面向西南、西北,貫通長江沿線,以鋼材、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為主,發展線上、線下交易業務、第三方支付及供應鏈金融物流服務,重整大宗商品在重慶及西南、西北地區的流通渠道和流通秩序。果園港商品車分撥中心已經投用,具備商品車「水、鐵、公」多式聯運集並區和分撥區16個、裝卸作業線12條、PDI檢測線2條,可一次性堆存商品車1.2萬輛,全面建設完成後,果園港商品車年吞吐能力將達到100萬輛,輻射整個西南。

  強強聯手  推動大型、專業、規模化港口建設

一艘艘貨船在果園港等待卸貨、上貨。記者 李文科 攝

  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持續深入和三峽工程的建成蓄水,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加大投入、加快建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後完成了寸灘港、果園港、珞璜港等大型化、專業化、規模化港口建設。

  重慶港務物流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集團以果園港、寸灘港、珞璜港等主要港口作業區為依託,全力打造沿江鐵水、公水、水水聯運體系,吸引我國中西部地區通過重慶港中轉;與此同時,積極開展物流、貿易與金融業務,促進貿易物流粗放型業務模式向供應鏈業務模式轉變。

  2017年6月,來自新加坡的輝聯集團、斐格瑞集團投資2億美元,計劃以果園港為中心,打造輻射西向、東向的物流網絡體系,同時依託鐵、公、水多式聯運物流集散平臺、物流信息平臺,實現以重慶為節點的貨代公司、專線物流公司的集聚。同年8月,新加坡太平船務、新加坡港務集團等聯合重慶兩江集團、重慶港務物流集團等聯合成立了中新(重慶)互聯互通多式聯運示範項目運營平臺,發力建設多式聯運標準化體系,打通各種交通方式相互銜接的障礙,降低轉運成本,從而發揮出重慶通江達海、連接亞歐的節點作用。

  在融入長江經濟帶方面,2017年4月,上海港、南京港、重慶港、宜賓港進行了投資合作協議籤約。長江經濟帶幾大重要港口正式建立起以資本為紐帶的深度合作關係,有利於重慶港有效整合長江上遊港口腹地市場,大力開發川南、川西、攀西、雲南、黔西北等腹地市場。2017年6月13日,重慶港務物流集團聯合上海泛亞航運公司共同打造「商品車長江水運貨櫃化運輸新模式」,通過更加靈活、精準、點對點、門到門的定製化、個性化服務,促進長江沿線商品車運輸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同年6月底7月初,重慶港務物流集團與陝鋼集團(陝煤化集團所屬子公司)、重慶千信國際等14家企業達成了關於建設重慶西部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建設的合作共識,重構大宗商品在內陸地區的流通秩序,未來西北入渝大宗商品物流成本將降低三分之一,物流時間縮短三分之二,經長江黃金水道進入西北的大宗商品物流成本節約近一半。同年7月,重慶港務物流集團與上港集團、南京港集團等9家港口集團,以及長航集團、長江港口物流、泛亞航運等5家航運企業共同發起長江經濟帶航運聯盟,通過推進長江流域航道暢通、樞紐互通、江海聯通和關檢直通,降低企業綜合物流成本。

  數據顯示,重慶港務物流集團2017年完成貨物吞吐量6096.4萬噸,貨櫃吞吐量113.2萬TEU,商滾車吞吐量39.9萬輛。連接江海經濟和陸地經濟的重慶港,正在發展成為全球物流供應鏈的重要節點。

  智慧、綠色是目標  打造長江上遊港城明珠

果園港倉儲配套功能區以重慶西部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為代表。記者 李文科 攝

  港口是城市發展的引擎,腹地城市是港口發展的動力依託。

  據了解,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正按照「產城融合、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的發展理念,加大與兩江投資集團工作銜接力度,堅持高標準、高要求、國際化,做好果園港及周邊區域的產城融合整體規劃工作,力爭建成港城融合發展的現代化港區。

  「智慧港口」成為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推進港口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在智慧卡口、設備遠控技術、智能理貨、智能監控等方面做積極探索和實踐。果園港已完成TD-LTE(4G)專網系統建設,成為長江上遊第一個港口專用無線終端與TD-LTE寬帶集群系統全覆蓋的港口,可實現集群調度指揮、作業信息傳送、大型設備遠程監控、無線視頻監控、集群通話、數據傳送、視頻上傳、視頻分發;寸灘港引入H986大型貨櫃查驗設,不用開箱,貨櫃就可兩分鐘完成掃描;珞璜港加快皮帶機流程控制系統的施工進度,貨物可直接從鐵路傳輸至港區碼頭,實現散貨運輸控制遠程化、調度自動化;東港擁有長江上最先進的安檢設施,不僅能及時對滾裝貨車進行整車安檢,還能自動識別車牌,對貨車重量、軸數進行核定,對車輛的長寬高快速自動檢測。

  與此同時,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綠色」港口正在成為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打造長江上遊「港城明珠」的另一張名片。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正在持續推廣LNG清潔能源新技術,大型電動設備、靠港船舶岸電使用裝置等,打造節能環保優質港區。

  為進一步提升港區綠化品質,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去年8月份新增投資525萬對果園港區景觀道路建設進行再升級,力爭年內完成。為降低散貨堆場粉塵汙染,果園港區散貨堆場擬建防風抑塵網4.3萬平方米,目前已建成0.7萬平方米。

  破題多式聯運 重慶港成為世界「中轉站」

  多式聯運是物流運輸的高級發展階段,是物流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標誌。它是將兩種以上的運輸方式組合成複合型一體化的運輸方式。

  「多式聯運的優勢在於減少中間環節,縮短貨運時間,降低運輸成本。」重慶港務物流集團負責人表示,多式聯運是實現「門到門」運輸的有效途徑,能最大限度發揮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長處,合理利用現有運輸資源,減少浪費。

  一個現實是,歐美國家已蓬勃發展數十年的多式聯運,在我國尚處於起步水平。

  單一的運輸方式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國際上,鐵路比公路便宜20—30%,水路比公路便宜50%-60%。發達國家的貨櫃運輸鏈已經貫穿海陸空,聯運成為降低運輸成本低的重要方式。然而,我國大部分省市地區,貨物運輸仍以公路運輸為主,公路、鐵路、水運、航空之間的聯網運輸能力很差,多式聯運存在很大提升空間。

  重慶處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 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獨特區位優勢。貫徹落實好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建設長江經濟帶,是重慶大發展的戰略機遇和使命。

  兩江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區內轄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空港),兩路寸灘保稅港區(保稅港),龍頭寺火車站及果園港進港鐵路專用線(鐵路港),電子信息及雲計算、大數據產業(信息港)與果園港,寸灘港(水港)五港交匯。以有形的交通樞紐與無形的大數據網際網路骨幹樞紐相融合,推行高效便捷的貨物聯運全程「一單制」運輸服務,提供國際物流整體解決方案,成為重慶破解多式聯運瓶頸的切入點。

  如何圍繞「聯」字做大文章?據了解,重慶各港口群以果園港為中心節點,向東通過長江黃金水道聯結長江經濟帶各港口城市群,再經太平洋面向亞太地區;果園港進港鐵路專用線與主幹線渝懷鐵路相連,經團結村站,向西可直通中歐班列(重慶),面向我國西北及中亞、歐洲地區;向南可直通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面向我國南方沿海及東協、南亞地區。

  可以說,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打通了重慶通達全球的多式聯運靜脈血脈絡。

相關焦點

  • 打破邊界 港口多式聯運多向發力
    此外,港口方可嘗試通過海鐵聯運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實現陸港信息數據的互聯互通,打造更加透明的供需匹配機制,減少運輸市場的貨源和班列服務的不確定性。跨境多式聯運發展有新成果隨著多式聯運線路的不斷發展,港口物流的陸向服務範圍也逐漸從港口所屬的境內腹地向境外腹地擴展,跨境多式聯運逐漸成為全球物流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港口物流提供了新的多式聯運運輸模式。
  • ...邁向新徵程|水鐵公空多式聯運,重慶這個港口堪稱「世界的中轉站」
    絲路與長江在這裡交匯,自貿試驗區、中新重慶示範項目在這裡集聚,新產業新經濟新業態在這裡融合,兩江新區成為內陸開放新地標,果園港則堪稱是「世界的中轉站」。近年來,兩江新區不斷搶抓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機遇,不斷從開放通道、開放平臺、開放型經濟、開放環境等多個方面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持續強化領跑西部開發開放的擔當。
  • 果園港:破題多式聯運 打造長江上遊國際物流「中轉站」
    果園港:破題多式聯運 打造長江上遊國際物流「中轉站」 2018年10月10日 22:52 來源:第1眼-重慶廣電     果園港,佔地4平方公裡,是國家發改委
  • 【看長江之變】絲路與長江交匯樞紐重慶果園港 建設智慧港口向世界...
    央廣網重慶7月12日消息(記者 梁爽)打開中國地圖,這裡深居內陸,既不沿海也不沿邊。但這裡卻是我國內河「水、鐵、公」聯運物流樞紐港,更是連接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重要航運樞紐,這裡是——重慶果園港。
  • 憑什麼說重慶是世界的中轉站?
    {"title":"憑什麼說重慶是世界的中轉站?"2336160.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hot/2020-04-17/a7c6396899cd9cd5bc1ebaec799b0bf8.jpg",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2336160", "classid":"2"} 憑什麼說重慶是世界的中轉站
  • 探訪重慶果園港:「世界的中轉站」加速形成,將與瀘州港宜賓港「三...
    9月7日,「雙城新發現——成渝主流媒體聚焦雙城新經濟高質量發展」重慶報導團走進重慶兩江新區果園港。長江江畔。江面,江水浩浩湯湯;江上,貨櫃龍門吊起起落落。箱內的貨品,多為汽車零部件、玻璃纖維及機電產品。
  • 陸海空多式聯運,威海積極打造互聯互通國際物流大通道
    為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和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威海市充分利用與仁川在區位、交通、政策等方面的優勢,依託兩地海港、空港開展「四港聯動」,開展陸海空多式聯運,實現物流一體化協同發展,構建以威海、仁川為節點的東西互聯互通國際物流大通道。山東省政府將其作為重點督辦工作,與仁川市籤署《威海—仁川打造東北亞物流中心諒解備忘錄》。
  • 沙坪垻:「陸海新通道」多式聯運體系建設走深走實
    7月7日上午,又一趟「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從沙坪垻區興隆場編組站出發,向南駛往廣西欽州港。這趟班列載有35個貨櫃,主要為化工原料和汽車零配件。在到達欽州港後,它們將通過海船,被分拔到越南和印度。
  • 推進多式聯運 重慶如何實現貨物一票直達
    如今的重慶,已形成東南西北四向物流通道、鐵公水空四種運輸方式協同配合的多式聯運物流體系,物流大通道一條條成熟起來、一天天愈發通暢。多式聯運的不斷深化,不僅打破了大山大水的阻礙,也讓重慶距離國際物流樞紐的目標越來越近。重慶造的小康牌汽車,如何開進德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城市與鄉村?
  • 著力打造5G智慧港口 陶華嶽勁出席籤約儀式
    本網訊(記者蔡亞文)6月18日,湖北長江三江港區域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與中國移動鄂州分公司舉行5G智慧信息化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中國移動湖北公司副總經理陶華,副市長嶽勁出席。  陶華指出,將依託中國移動「5G+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的專業能力和雙方優質資源,協同推進三江港區域「5G智慧港口」「5G智慧產業園區」「城市智慧大腦」建設,為三江港區域高質量發展築牢根基,增強三江港公司產業運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 揭秘航空貨運的多式聯運
    目前主要的空海聯運線包括中國主要港口經船運輸到阿聯杜拜,通過杜拜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班運輸到非洲;中國主要港口經船運輸到韓國仁川,經仁川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班運輸至歐洲或者美國;中國主要港口經船運輸至美國洛杉磯或邁阿密,通過航班運輸至中南美洲;國外主要港口經船運輸至我國主要港口,經臨近樞紐機場分撥至我國國內其他目的地。
  • 寸灘港試行重慶關區多式聯運物流信息互聯互通
    日期:2016/06/17 11:40:42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編輯:劉春雪     日前,記者從兩江新區直屬企業重慶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獲悉,寸灘港正在試行重慶關區多式聯運物流信息互聯互通,通過多點驗放、無紙化電子通關,提高了通關效率。
  • 發力海鐵聯運實現「快循環」
    在今年港航業務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艱難形勢下,山東港口何以在海鐵聯運方面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績單?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背靠一體化改革發展,打造整體優勢  去年8月6日,山東港口正式掛牌成立,山東沿海四大港口集團—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握指成拳,一體化改革發展多點突破,成績顯著。在眾多亮點中,海鐵聯運的發展可謂最為突出明顯。
  • 果園港寸灘港戰略整合 重慶港口增添「新引擎」
    建成多式聯運綜合樞紐    果園港是長江上遊最大的內河港,地處重慶兩江新區,向西可通過中歐班列(重慶)連接中國大西北、中亞及歐洲地區,向東通過長江實現江海聯運,向南、向北可通過高速公路和鐵路實現對中國內陸地區貨物的集疏。
  • 打通「陸海新通道」,山能臨礦魯北物流園迎來多式聯運首列鐵礦石班列
    3月20日18:36分,隨著火車汽笛的一聲長鳴,來自山東港口集團日照港的首列滿載鐵礦石班列順利抵達山東能源臨礦集團魯北物流園。隨後,發自青島港的鐵礦石班列也於同日到達,標誌著魯北物流園在打通「陸海新通道」、打造「東礦西運」物流關鍵節點上邁出了新步伐。
  • 青白江:打造陸海聯運新通道,建設泛歐泛亞開放型港口城市
    作為成都唯一被納入國家和省政府老工業基地「8市1區」改造搬遷範疇的區縣,青白江自2013年起全面啟動了對傳統工業的「關停並轉」,並按照「去補結合」的原則,以「港口立城、產業興城、品質優城」的發展思路,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推動老工業基地向「陸海聯運新通道」全速進發,助力四川融入全球經濟格局。
  • 鄂州|1家文旅綜合體智慧機場智慧港口全來了
    三年行動計劃中將加快發展智慧文旅,實現「一機遊鄂州」。依託恆大文化旅遊城打造集旅遊、創意、休閒於一體的大型智慧旅遊綜合體。到2022年底,建設智慧文化場館3家,智慧文旅綜合體1家。 二、鄂州市智慧景區提升改造項目 圍繞蓮花山旅遊區、西山風景區等4A景區實施基礎設施智慧化改造,打造數字景區新業態。運用虛擬實境(VR)等人工智慧技術,打造立體、動態展示平臺。
  • 山東港口打造國際領先物流樞紐港
    此外,隨著青島港董家口港區、日照港口岸接連通過國家驗收,口岸能力持續提升,山東省港口集團積極用好政策發力,推動中轉集拼業務發展,以打造「精品班列、精品專列、精品特色列」為目標,以港口多式聯運平臺為依託,加速開班列與陸港和貨櫃中轉中心建設,構建了貨櫃物流運輸網絡。
  • ...式聯運大會開幕 「展現中原港城建設成效 暢談多式聯運發展前景」
    央廣網周口9月25日消息(記者 胡曉輝)由中國港口協會、河南省發改委、河南省交通廳與周口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全國港口行業多式聯運大會今天在河南省周口市開幕,大會將圍繞加快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服務國際國內雙循環展開討論。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天津推進智慧綠色港口建設 打造"軌道上的...
    原標題:[瓣瓣同心·攜手共進]天津推進智慧綠色港口建設 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  隨著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天津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持續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工作。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天津市在加快推進建設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港口、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完善互聯暢通公路網、發揮機場區域樞紐作用、推進區域運輸服務管理深度融合,取得新的突破。  打造世界一流港口 津冀港口深入合作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天津打造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實現高起步,在智慧港口建設中實現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