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油氣儲量堪比波斯灣 周邊5國聯手外企搶泊位

2020-12-21 搜狐網

[提要]

海域被瓜分,島礁被侵佔,資源被掠奪,安全受威脅——這是中國海洋權益形勢面臨的四大問題。數據顯示,失去南海資源,相當於失去中國油氣總資源量的1/3。南海,不該成為「冒險家的樂園」。強化海權,制定科學的南海能源安全戰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緊迫性。陸海統籌,應該成為未來中國追求的方向。[

網友有話說

]

  南海寶藏

  失去南海就相當於失去中國油氣總資源的三分之一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姚冬琴|北京報導

  海域被瓜分,島礁被侵佔,資源被掠奪,安全受威脅——這是中國海洋權益形勢面臨的四大問題。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海洋重要,早在2500年前,希臘海洋學者狄米斯託克利就曾預言:「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一切。」時至今日,人口爆炸、能源短缺,「飢餓」的人類越來越依賴海洋。1960年,世界上只有12個國家在海上採油,產油量1.9億噸,佔石油總產量的9.2%。而現在,幾乎所有的瀕海國都行動起來了,海上鑽井數量達3萬多口,產量已佔石油總產量的1/5強,產值超過2000億美元,佔海洋經濟總產值的70%以上。

  然而近現代以來,中國對海疆權益不甚重視。海洋國土一直沒有納入國家的經濟區劃版圖。新中國成立以來,一共做過3次大的經濟區劃,3次都沒有把海洋國土納入到經濟區劃中去。國務院2010年底下發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提出,鑑於海洋國土空間在全國主體功能區建設中的特殊性,將另行頒布實施《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但該規劃至今尚未頒布。

  南海是中國四大海域中最大、最深、自然資源最為豐富的海區,但自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南海的資源戰略意義被肯定以來,這片空虛的戰略要地迅速被周邊其他國家搶奪。

  中國一直堅持「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但中國的「高度克制」並未換來周邊國家同樣的態度。迄今為止,南海周邊國家已經在南海開了1380口油井,全世界各大石油公司都從中分得一杯羹。

  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海洋能源安全。新華社披露的數據顯示,失去南海資源,相當於失去中國油氣總資源量的1/3。

  南海,不該成為「冒險家的樂園」。強化海權,制定科學的南海能源安全戰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緊迫性。陸海統籌,應該成為未來中國追求的方向。

  美國能源信息署的遠期分析認為,從現在起到2025年,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石油消費預計將平均每年增長3%。如果照這種趨勢延續,這些國家的石油需求將從2002年的1510萬桶/天上升到2025年的近3360萬桶/天。

  周邊國家對能源的渴求,使得近在咫尺的南海炙手可熱——這片海域的石油儲量高達418億噸,天然氣儲量75539億立方米,還有豐富的海底可燃冰儲量,有「第二波斯灣」之稱。

  近30年來,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印度尼西亞等國紛紛加強對南海的開發和利用,開發步伐也從近海大陸架向深海持續推進。一份西方知名石油公司提供的報告顯示,上述五國已經與西方200多家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海域合作鑽探了約1380口鑽井,年石油產量達5000萬噸。這個數字相當於中國大慶油田最輝煌時期的年開採量。

  南海不但資源豐富,還是亞太地區海運的「咽喉要道」,這裡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線。如果按噸位計算,每年有超過一半的各國商船隊需要通過南海,通行量是蘇伊士運河的3倍,是巴拿馬運河的15倍。數據顯示,在國際貿易的航運中,原料和糧食的運量佔總運量的90%以上,其中,石油和石油產品約佔55%,鐵礦石約佔10%。

  具體來看,日本、韓國、臺灣地區從中東、非洲、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地進口的原油,80%以上需要經由南海運輸;從南非、越南等地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和煤,也絕大多數需要走這條線路。可以說,韓國2/3以上的能源供給、日本和臺灣地區60%以上的能源供給都依賴南海的「生命航線」。中國也有80%的原油進口是經由南海運到國內的。

  因此,無論是從能源、航線,還是地緣政治出發,南海都被視作「重中之重」。不僅周邊國家把這裡當作「冒險家的樂園」,即便是美國、俄羅斯這樣「遙遠」的國度,也想在南海海域爭取「泊位」。

  「中國對海域主權主張300多萬平方公裡,但是渤海有3萬、東海有30萬、南海有120萬,超過一半與周邊國家有爭議。」中國海監總隊一位官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中國陸地劃界基本劃定了,但是海上疆域,只劃定了北部灣灣口以內部分海域,相當於應劃定界限的7%。有大量的海域沒有劃定,是造成海上糾紛的重要因素。」

  南海資源的既得利益者

  如今,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印度尼西亞等國已同西方國家合作,從油氣開發中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越南依靠白虎油田等,已經成功從原油淨進口國變為淨出口國。

  南沙海域被周邊國家各自劃分了彼此重疊的招標區,不斷擴大勘探範圍,且大部分區域在中國傳統海疆線即「9段線」之內。

  在上述五國中,越南與中國在南海的權益爭奪也最為激烈。越南1977年公布的其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進入中國傳統海疆線內達100多萬平方公裡。

  目前,越南已經在南海劃定185個區塊,很大一部分區塊屬於中國的西沙、南沙海域。憑藉這些招標區塊,越南與50多個外國石油公司籤訂了石油勘探和開發合同。「越南在南海開採的油氣資源產值,保守說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9%以上,也有數據說佔30%。」上述海監官員說。

  截至2008年,越南已從南沙共開採了逾1億噸石油、1.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獲利250多億美元。越南也因此成為南海爭端中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馬來西亞近年來也劃出多個深海油氣區塊進行招標,是在南海開採油氣資源最多的國家。數據顯示,其在南海石油年產量超過3000萬噸,天然氣近1.5億立方米。「馬來西亞在南海開採的石油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0%以上,擁有油氣鑽井最多。」上述海監官員對記者說。而且,馬來西亞出口石油的70%來自於中國南海傳統海疆線內。

  菲律賓是在南海「動手」最早的國家,1946年便盯上南沙群島。普遍認為,菲律賓就是為了石油才顯得如此迫不及待。因為,在南海周邊國家中,菲律賓面臨的能源供應問題最為嚴重,其石油總需求量的95%依靠進口。1976年,菲律賓開始對外進行南海油氣勘探開發招標。據上述海監官員介紹,目前,菲律賓在南海開採的油氣,可以滿足國內40%的使用。

  汶萊宣稱的專屬經濟區,與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專屬經濟區要求均有重疊,屢有爭端,但汶萊也從未放鬆在南海的油氣開發。該國僅與殼牌公司合資建設的海上石油平臺就超過240座。得益於近海石油的生產,汶萊人均GDP位列全球第五位。

  印度尼西亞的油氣生產也有20%來自南海海域,其開發的納土納氣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氣田之一。據報導,從1990年起,納土納群島每年可生產大約800萬噸液化天然氣。從2001年開始,印度尼西亞已經通過海下400英裡管線將納土納島生產的天然氣運輸到新加坡。

  「相比之下,中國對南海油氣資源的開發進展緩慢,甚至在南沙群島沒有一口中國油井,沒有開採一滴石油。」上述海監官員對記者說,這是由於上世紀70年代以前,中國沒有技術能力開採,有了技術之後,中國考慮到嚴峻的國際形勢,採取了克制的態度。周邊各國在南海開採資源的背後,實質是通過開發控制海域,「中國海洋權益形勢面臨四個問題:海域被瓜分,島礁被侵佔,資源被掠奪,安全受威脅。」

  業內人士認為,在中國海域油氣總資源中,南海中南部油氣當量地質資源量佔53%,可採資源量佔66%,若被他國掠奪,中國海域將失去約2/3的可採油氣資源。

  外國公司搶「泊位」

  實際上,中國南海周邊的五國,都是通過利用外資方式對南海油氣資源進行開發的。世界權威能源諮詢機構HIS公司2002年的數據便顯示,上述國家對外售出的合同區塊共143個,區塊總面積達26萬平方公裡,共發現約240個油氣田,已探明石油可採量14.7億噸,天然氣4.1萬億立方米。

  在南海海域,不僅可以看到上述國家的國家石油公司,還可以看到發達國家幾乎所有的石油跨國公司,比如英國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道達爾公司、埃尼石油公司、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日本帝國石油公司、三菱石油公司等。

  「這體現了南海問題的複雜性。發達國家石油公司介入南海,形成了利益捆綁。」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經濟研究所所長徵庚聖說。投資南海,被認為給發達國家介入南海爭端提供了跳板。

  比如,日本的一家企業擁有越南東方油田64.5%的股權。日本前外相岡田克就曾公開表示,「日本對南海問題不能毫不關心。」

  除了日、美、俄等傳統在南海活動的國家,印度也試圖加入,在南海建立自己的「泊位」。一個發人深省的外交事件是,2011年10月11日,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和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分別出訪中國和印度。中越兩國籤署了一份「妥善解決中越海上問題」的協議。然而就在一天後,越南就和印度籤署了兩國海上油氣開發的相關協議。

  這種外交安排頗費心思。印度為何不顧中國反對,執意捲入南海爭端?

  在軍事專家張召忠看來,首先因為印度缺石油;其次,越南也是印度東進戰略中的一個支點。「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遊戲。」張召忠說,印度跟越南籤協議,繞開中國,無視中國與越南在南海的爭端,如果這個遊戲成功了,有可能會成為一種模式引入到南海,別的國家可能也會跟進。

  事實上,5月12日,印度多家媒體報導稱,由於「技術原因」,印度國有石油公司已決定退出和越南在遭中國反對的南海128號油氣區塊的合作勘探。印度媒體對此表現出非常遺憾,印度報業託拉斯聲稱,這將影響到印度在這一地區的戰略存在,「新德裡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中國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主權問題不動搖,經濟開發不放鬆

  專家認為,中國在南海的被動局面很大程度上與開發進程的緩慢有關。如果等到南海爭議解決了再去開發油氣資源,中國可能就拿不到油氣資源了。

  「我們在南海問題上,不僅要盯住主權,還要盯住產權。既要國家利益,也要實際的經濟利益。」徵庚聖向《中國經濟周刊》指出,絕不應該拿主權換經濟利益,但在主權爭議可以暫時擱置的情況下,一定要追求經濟利益。「也就是,主權問題不動搖,經濟開發不放鬆,小動作不折騰。」

  徵庚聖認為,眼下南海問題的當務之急是訂立跟周邊國家共同開發的安排。「從經濟學的角度,南海油氣資源可以被視作『俱樂部產品』,區別於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俱樂部成員,也就是周邊國家可以來談產品的分配。而非俱樂部成員,不可以參與。就像俱樂部的運營一樣,這當中也需要一套『管理規定』。」

  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安應民也認為,各方在南海的經濟利益主要表現為對油氣資源的開採,「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對解決各方之間的利益糾紛不失為一個有力的方案。當前需要努力的是將南海共同開發制度化,即南海周邊各國通過交易、協商確定適當的行為準則,重塑區域行為體的利益與政策,實現相互信任、集體認同和共同開發。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可以與國際大石油公司共同合作到世界主要海域開發油氣資源,當然也應該在南海尤其是南沙爭議海區的一些協議區塊合作開發那裡的油氣資源。」安應民說。

  安應民認為,南海油氣開發,可以劃分相應的開發類型和區塊,並借鑑國際上有關爭議區域共同開發的成功案例,選擇一些共同開發的管理模式。比如,聯合經營管理模式,兩國分別授權石油公司進入共同開發區域,通過訂立聯合經營合同的形式進行勘探開發。

  事實上,據法新社報導,菲律賓菲萊克斯石油公司正同中海油協商,尋求在南沙群島附近的禮樂灘聯合開發油氣資源。

  「5月9日,中海油『南海石油981』在南海首鑽,是一個契機。我們是不是選擇在南海自主開發石油?至少,我們掌握了更多的優勢,在合作談判中可以向對方施加壓力,有比較優勢的,我們多拿一點份額。」徵庚聖說。

  南海聚寶盆

  油氣資源:南海中南部油氣當量地質資源量佔53%,可採資源量佔66%,若被他國掠奪,中國海域將失去約2/3的可採油氣資源。西沙群島、中沙群島的水下階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積物,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氣產地。

  水產資源:南海海洋魚類有1500多種,大多數種類在西、南、中沙群島海域都有分布,很多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海龜、海參、龍蝦、螺、貝、海帶等都很豐富。

  植物資源:西、南、中沙群島島礁陸地總面積不過10多平方公裡,但生長著200多種高等植物。

  海鳥資源:大部分島嶼上,林木茂盛,四時如夏,島嶼周圍廣闊的海面上有豐富的海洋食料,吸引著大批的島類在這裡繁衍生長。各個島嶼上的鳥類共計有六十多種。

  礦產資源:南海蘊藏5萬億噸以上的錳結核、約3100億噸鎂、170億噸錫和銅、29億噸鎳及錳、8億噸鈷、5億噸銀、800萬噸金、60億噸鈾、250億噸重水等比陸地豐富得多的礦產資源。

  動力資源:南海蘊藏巨大的潮汐能、波能、溫差能、密度差能、壓力差能等海洋動力資源,若能科學地加以利用,其社會和經濟效益將不可估量。

  下一頁:五國在南海的油氣開採史

  中國開發南海資源情況:

  【在北部地區進行勘探】中國開展對南海北部區域可燃冰新一輪精確調查

  為了加快對戰略替代能源可燃冰的商業開採步伐,我國第一艘自行設計的可燃冰綜合調查船"海洋六號",近日再次深入南海北部區域進行新一輪"精確調查"。如果取樣條件具備,計劃明年再次開鑽獲取新樣品。[詳細]

  【技術突破】海洋石油981:南海深度取油

  5月9日,中國首座自主設計、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海域正式開鑽,這是我國石油公司首次獨立進行深水油氣的勘探,標誌著我國海洋石油工業的深水戰略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詳細]

  南海整體開發情況

  【多國已獲巨額利益】南海油氣資源被掠奪現狀:多國共開1380口油井

  全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已經都爭到了各自的地盤,相關國家已經開了1380口油井,中國卻一直在堅持"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對目前多數島礁被相關國家佔領、油氣資源被掠奪的現狀保持了高度克制。[詳細]

   【技術及政治壓力仍是主要門檻】印度公司稱因技術退出南海勘探 被指為保面子

   2006年,越南將南海爭議區域的127號和128號區塊分配給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同越南公司合作開採,引發中方抗議。該公司不顧中方的意見,從2009年9月起在該地區試鑽。不過,由於海床過于堅硬,該公司無法解決技術難題,雖已投入4600萬美元,卻一直收穫不大。[詳細]

相關焦點

  • 政協委員:中國具備大規模開發南海油氣實力
    越、菲等國對跨國公司的高度依賴助長了其將南海問題國際化的圖謀6月,中國南海問題再次升溫。越南和菲律賓又一次在中國的南海南部海域挑起事端。南沙,這一片在中國全幅地圖中鄭重地被用小地圖單獨顯示的藍色海域,埋藏著巨量的油氣資源。
  • 何文淵:油氣資源競合 建立規模化生產基地
    油氣合作是讓他們緊急持續增長之路,是我國資本流出之路,我國從商業立國轉向投資立國之路。  據測算,全球已探明70%大油氣田、75%石油剩餘可採儲量、68%天然氣剩餘可採儲量。探明未動用儲量豐富,全球1億桶以上未建產常規油氣田994個,包括原油未動用儲量342.8億噸、天然氣未動用儲量550.5億噸當量,其中中東-中亞佔總量的37.6%。
  • 中國的「第二波斯灣」,石油儲量非常驚人,卻不讓外國人進入
    你知道中國的第二波斯灣在哪嗎?位於南海的三沙市被譽為中國的第二波斯灣。這裡有獨特的地貌景觀,遍布珊瑚礁,還是位於中國最南邊,面積最大,但人口最少的城市。其中,還包括了12個大型油氣田,蘊藏的油氣資源更是達到了上百億噸,可見其礦產資源的豐富不僅僅是礦產資源。
  • 萬安灘,南沙群島最西點,油氣儲量50億噸以上,第二個大慶油田
    萬安灘,南沙群島最西點,油氣儲量50億噸以上,我國第二個大慶油田越南在我萬安灘建的高腳平臺說起我國南沙群島的最西點,當然是萬安灘和萬安盆地,這是我國南海九段線最西邊的地方,也是我國南沙群島最西的領土,位於九段線第三根線附近。
  •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攫取南海油氣資源,加劇南海緊張局勢
    SK 316區塊天然氣儲量有數萬億立方英尺,該區塊包括Kasawari氣田,該氣田預計可採儲量為3萬億立方英尺。同時,NC3氣田也位於SK 316區塊。在今年年初與中國為期四個月的緊張對峙中,馬來西亞的油氣開發業務承受了巨大壓力。自2019年12月馬來西亞發布大陸架聲明後,中國便加強了對馬來西亞在南海進行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限制。中國擁有南海主權,馬來西亞在南海的諸多行為無異於公然挑釁。同時,針對中國堅決有力並積極應對新冠疫情,西方一些聲音認為,中國正將這場新冠肺炎疫情轉變為地緣政治武器。
  • 海南南海地質礦產資源概況
    據有關方面測算,南海的石油總潛量約550億噸,天然氣約20萬億立方米;其中屬我國傳統海疆線內的石油潛量約425億噸,天然氣約13億立方米,具有廣闊、良好的勘查、開發前景。目前,南海油氣開發是周邊國家爭奪的焦點。一些國家無視我國政府歷次嚴正聲明,入侵我國海域,掠奪我國的油氣資源。南海面臨嚴峻的形勢。
  • 看一看南海島嶼到底有什麼價值?讓東南亞國家堅持和我們爭奪
    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南海島嶼到底有什麼爭奪價值?首先是油氣資源,南海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根據1967年聯合國的探測顯示,僅在南海海域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萬安盆地的石油總儲量就將近200億噸,是世界上尚待開發的大型油藏,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
  • 南海爭端-搜狐新聞
    第二,一些南海周邊國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採取了雙重標準:一方面,它們把《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視為約束中國的工具,另一方面,它們自己根本不把《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放在眼裡,根本不受該宣言的約束,在它們肆意侵佔的島礁上修建機場、構築軍事設施、駐紮軍隊、鼓勵移民、設立行政機構並派駐官員、設立旅遊景點招引外國遊客,以種種方式"宣示"它們的"主權",而且還大量擴充海空軍,不惜一戰。
  • 南海傳來重大好消息!中國攻克3大世界難題,百萬方油氣噴湧而出
    南海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沉積盆地之一,是世界七大海洋油氣資源富集區,迄今為止共發現了37個沉積盆地就發育油氣儲層的可能,其面積大約為歐洲北海油氣富集區面積的6倍之多。據初步統計,南海石油地質儲量約在230億~300億噸之間,其中「富可敵國」的可燃冰資源是南海的標誌資源。
  • 周邊各國為何爭奪南海 南海資源知多少?
    據估計,這裡的石油天然氣地質儲量超過200億噸油當量;這裡還有豐富的礦物資源,含有錳、鐵、銅、鈷等35種金屬和稀有金屬錳結核;盛產各種海產品,有海洋生物2850多種,正因如此,南海也成為周邊各國關注的熱點。  南海到底有多少資源?它為何會吸引眾多目光?南海深水油氣以及南海新能源——可燃冰的開發遠景如何?
  • 中國地質勘探船三下萬安灘,南海博弈主戰場
    (原創)南海老林2019年中國地質考察船在南沙萬安灘開展地球物理勘探,遭到越南數十艘艦船阻攔,中國派出裝備更先進,噸位更強大的海警船隊安保護衛,在海上對峙長達5個月,最終我方勝利完成階段性工作,撤出萬安灘。
  • ...探明油氣地質儲量當量超18億噸;明年中印遊客可免籤入境馬來西亞
    每經12點丨12306已屏蔽多個搶票軟體渠道;中國石油:2019年新增探明油氣地質儲量當量超18億噸;明年中印遊客可免籤入境馬來西亞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29
  • 萬安灘地理位置堪比黃巖島,我國南海西南門戶,海底蘊藏豐富石油
    南海九段線類似一個U型,海疆線的支撐就必須要有島礁作為戰略支點,其中地理位置最重要的當屬南沙群島的萬安灘和中沙群島的黃巖島。他們分布在我國南海的東西兩端,一個看守西大門,一個看守東大門,且地理位置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南海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
  •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上半年有望獲得千億方探明儲量
    彭剛 攝中新網成都7月15日電(杜成)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以下簡稱西南油氣田公司)15日召開2020年上半年生產經營形勢分析會。會議透露,今年上半年,該公司9口探井獲工業氣流,探井試油成功率69.2%,平均測試日產量55.96萬方,有望獲得探明儲量超千億方;油氣勘探取得六項重大新成果,有力夯實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能源基礎。
  • 聯播快訊:準噶爾盆地東部探明上億噸油氣儲量
    聯播快訊:準噶爾盆地東部探明上億噸油氣儲量 2020-11-28 19:32
  • 貴州發現新型千億級大油氣田!新增頁巖氣地質資源量1934億立方米
    中國自然資源部主管的中國自然資源報披露,新區新層系發現——牛蹄塘組新增頁巖氣地質資源量1934億立方米;寒武系烏訓組預測頁巖氣地質資源6424億立方米約合5.7億噸油氣當量。  這一資源量的發現,無疑奠定了國內加大勘探開發的資源底氣。在當前油氣上遊市場全面開放的格局之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民營油企以及外企未來均有望獲得頁巖礦藏「大蛋糕」。
  • 圖說:全球頁巖氣大掃描 中美等11國儲量最多
    但俄羅斯當前更注重優化常規油氣資源,對非常規油氣資源無暇顧及。  烏克蘭——美國能源信息署估計,烏克蘭可採頁巖氣資源約128萬億立方英尺,主要位於西部Olesska氣田和東部Dniepr-Donets盆地的Yuzivska油田。
  • 火山巖油氣勘探前景看好
    多地獲得發現  據統計,國外已發現火山巖油氣藏169個,探明石油儲量超過3.4億噸、天然氣儲量近7000億立方米。如印度尼西亞的Jatibarang油氣田在古近系玄武巖和安山巖儲層中探明石油儲量1.64億噸、天然氣儲量764億立方米;澳大利亞的ScottReef油氣田在侏羅系玄武巖儲層中探明石油儲量1795萬噸、天然氣儲量3877億立方米;同時,美國、俄羅斯、喬治亞、義大利、阿爾及利亞、巴西、納米比亞和剛果等國也相繼在火山巖中發現油氣藏。
  • 中東產油國介紹——阿聯油氣行業概況博士說油
    據石油與天然氣雜誌估計,截止2015年1月,阿聯石油探明儲量全球排名第七,為978億桶,約佔全球石油探明儲量的6%。其中大部分儲量位於阿布達比(約佔阿聯總量的94%)。其他六個酋長國的原油儲量總量僅佔了阿聯原油儲量的6%,其中杜拜最多,大約有40億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