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樂經濟學》用經濟學奧秘,點亮我們的生活

2020-12-24 鏡姐夢想領讀會

文/悠悠

在日常的消費中,你是剁手黨嗎?在市場的投資中,你知道怎樣作出明智的決策嗎?

隨著經濟形態的豐富化和多樣化,你是否已經眼花繚亂了呢?如果你的功力夠深厚的話,這些讓我們應接不暇的現象,將會被一眼揭穿。只要你能夠掌控這些規律,那麼一切盡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作者羅伯特.弗蘭克的作品《牛奶可樂經濟學》。這本書顛覆了人們一直以來對於經濟學艱澀難懂,枯燥無味的習慣思維。把國計民生娓娓道來,聯繫我們生活的實際運用,使我們深切感受到經濟學原來就在我們身邊。

至本書出版以來,就掀起了一股「行為經濟學「的大潮,一躍成為經濟學第一暢銷書,並獲得「國家圖書館文津獎」。

作者從專業的角度為經濟學者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幫助我們對深奧的經濟學原理進行理解。同時,也為一般讀者打開了一扇邁入經濟學殿堂之門,使我們能夠運用經濟學的思維去理性的生活。

在本書中,作者運用豐富多彩的經濟現象生動傳神的向我們揭示了一系列經濟規律,使我們對於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明白該如何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經濟概念一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利用一定的時間或資源生產一種商品時,而失去的利用這些資源生產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機會就是機會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機會成本可用貨幣來衡量。

例如,農民如果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雞,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的收益。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同樣時刻隱含著這樣的機會成本。

每當你在做一個決定的時候,其實也就是放棄了其他的可能性。而其他可能性創造出了的收益,就是你的機會成本。所以,我們在作出決斷的同時也在付出機會成本。

在機會成本面前,選擇大於努力

中國經濟排行榜中,最有名氣的老大就是馬雲了。在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的今天,他的影響力無可置疑。當初的馬雲,還是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夥子。當時,他也為自己的選擇做出了明智的決定。

馬雲的數學雖然是弱項,但是他的英語能力強。而且憑藉自己的英語特長還在當時的杭州師範學院成為了一名英語老師。這在當時人們看來,那已經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了。對他而言,已經邁上了人生的高度。

在一般人眼裡,他的數學薄弱,一直堅持學習都沒有改變,進入一流的大學完全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沒想到他憑藉自己的優勢,竟然給自己的未來贏得了翻盤的機會。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英語教師。

無疑,這是最好的選擇。可是,誰能夠想到在短短的幾年之後,他的再次選擇讓所有人大跌眼鏡。他辭職了,要去創辦網際網路公司。這個在中國當下還一片空白的領域,他開始白手起家。

那麼,馬雲就付出了成為老師可能收穫的所有利益,即機會成本。後來怎麼樣了,他的網際網路平臺阿里巴巴現在領跑全世界。那麼最終所得利益遠遠超過了機會成本。

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另一角度來理解:當時在中國網際網路領域幾乎無人涉足。而正是馬雲看到了其中蘊藏的機會,所以他開始了行動。與成為一名老師相比,網際網路所創造的個人價值明顯更大,但是正因為涉足的人少,所以他成功的機會也更大。在機會成本面前,我們要懂得審時度勢,走一步看百步,做出正確的選擇。因為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當然,當我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定下了超高的目標,也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鎖定目標,堅定不移的去執行,最終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經濟概念二 :成本效益

它是指若且唯若收益不低於成本,才採取相應的行動。

眾所周知,在市場經濟中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在時刻左右著市場的價格和價值。那就是市場供需。當市場供大於求時,商品價格就會下跌。當市場供小於求時,商品價格就會上升。

就以我們的房地產經濟為例,中國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學區房」。也就是為了孩子能夠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會在學校旁邊購房。而這樣的行為就導致目前為止學校旁邊的樓房面積均價遠遠高於其他地段的原因。因為市場有需求,所以價格就會因此而不斷高漲。

但是,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從長期的發展角度來看,如果產品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超過其生產成本,其盈利機會就會不斷刺激市場引入更多競爭對手,最終拉低價格,逼近成本。

雖然我國現在還有宏觀調控在不斷作用市場,但是這還遠遠不足以滿足市場發展和人民的需求。學區房依舊是市場的剛需,除非有新的競爭對手介入,打破供求失衡的狀態。

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也會發現,高風險的職業會有高收益。為什麼呢?因為老闆在聘用你的時候並沒有為你的安全係數買單對嗎?所以,高風險有高回報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並且,我們可以觀察到,在我們的生活中高收益人群也就是擁有高成本,他們的消費理念和低收入人群即低成本的消費理念也會導致市場不同的消費習慣。

據有關調查,亞洲和美國的消費習慣上,美國人在運用手機上更喜歡直接語音通話,而亞洲的國家則更喜歡運用手機簡訊,因為那樣能夠減少通訊的支出。

成本效益在日常消費中所導致的現象

成本效益還可從我們的文化習慣上體現。如果你去手機營業廳換過手機號碼的話,會發現在選擇手機號碼的時候,會發現手機號裡有數字「4」的號碼,經常會被大家果斷拒絕。

同樣的,在選擇購買住宅的時候,我們也會繞過「4」這個數字,因為這在中國的文化習俗裡是不吉利的象徵,有一些售樓單位會因此在有「4」的樓層適當提供一些優惠,以刺激消費。同時,消費習慣也會成為影響企業管理者市場決策的重要導向之一。

愛旅遊的小夥伴會發現一個規律,發現旅遊分淡季和旺季。每一次到十一黃金周時間,各地景點人流量爆滿。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出行的時候旅遊機票和報團費用直線上升,明顯出現了服務行業供需的失衡。在供小於求的情況下我們刺激了價格的節節高升。

你會發現,此刻我們要付出的成本明顯高於服務價值。如果考慮到我們的成本效益最大化,此刻我們最可能的行動是什麼?我們會在供需平衡甚至供大於求的時候安排自己的出行。考慮成本效益,那麼無論是作為商家還是消費者的我們彼此之間能夠達到「雙贏」。

從旅遊商家來看,在淡季旅遊人數偏少的情況下,實施捆綁式經營。

首先,降低旅遊團的價格,達到吸引消費者的意圖。

其次與周圍景點的酒店合作,使淡季的酒店入住率提高,最大化縮減了酒店的成本,使淡季成本效益最大化,直到下一旅遊旺季的到來。

同時,我們會發現旅遊報團的機票通常乘坐時間是夜間十一點後,此刻需要出行的人並不多。和空間空置率相比,夜間機票打折甚至低價銷售反而大大降低了飛機的空置率。

也就是說對於航空公司而言,它們降低該時段的機票並沒有造成任何損失反而本身成本效益最大化。而與旅遊團的合作,可以有效的保證夜間的乘坐率。大大提升的成本效益。(經常我們會看到旅遊團服務中包涵往返交通、景點食宿、景點門票捆綁銷售)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選擇淡季出行也符合本身的陳本效益。

第一,淡季的旅遊團價格比旺季的要低廉很多。

第二,在捆綁式經營的方式上一站式服務也大大降低了我們的時間成本。

第三,在淡季時,價格降低考慮到了另外一群收入人群的實際情況,他們渴望出行但是受限於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這個時候就可以很好的節約自己的成本,又能夠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何樂而不為呢?

結束語:

所以,如果我們細心觀察經濟的規律,其實會很多有意思的覺察。你會發現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都潛藏著無限的奧秘。當你的思維在發生改變,經濟觀念在不斷更新,那些看似習以為常的消費誤區會被你一眼識破。

當你在不斷升級經濟視野,提高財商的同時,就能遊刃有餘運用這些規律更好的為自己服務,規劃出更加精彩的生活。

比如,如果去旅遊,我會選擇什麼時段出行,定哪個地方的酒店等,如果我去投資,如何抉擇能夠讓自己的機會成本達到最低,又何如讓成本效益最優化讓等等,讓自己能夠持續享受這些經濟規律運行下的紅利。

還等什麼,趕緊翻開這本書吧,它簡直是我們生活的行動指南。讓我們提升財商的修煉寶典,優化自己的腦袋,關注自己的口袋,繞過忽悠的深坑,跨過跟風的大河,從此走上智慧生活的康莊大道。

本文作者:悠悠,鏡姐夢想領讀會,高效閱讀訓練營學員。自在90後,閱讀成長踐行者,心理學愛好者,教育工作者。

相關焦點

  • 《牛奶可樂經濟學》玩轉生活中的經濟學原理
    他喜歡在自己的課堂上給學生布置「博物經濟學作業」,讓學生寫小短文,提生活中的問題,並以經濟學的視角做出回答。經過幾年的積累,這些問題被收集成冊,就成了此書的藍本。在接受《商業周刊》採訪時,弗蘭克教授被問及,為什麼對「博物經濟學」情有獨鍾時,他回答道:「你只需掌握五六個基本的經濟學概念,生活中的所有相關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 牛奶可樂經濟學:帶你了解揭示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實世界
    牛奶可樂經濟學:用最趣味易懂的方式帶你了解揭示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實世界通常在我們印象中的經濟學書籍,都是繁冗複雜、枯燥難懂的,因此很多人都調侃說道:經濟學就是一門開始學什麼都不懂,後來好像全部懂了,最後什麼都不懂的學科。
  • 解密「套路」,生活中的經濟學,為什麼商家「喜歡」第二杯半價
    經濟學,看起來是很枯燥,很高深的學科,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經濟學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了,比如,你知道為什麼牛奶用的是方形盒,而可樂卻用圓形盒賣嗎,其實這裡面包含了運輸成本和效率的經濟學關係;你知道為什麼酒吧免費提供花生等小吃,喝清水卻要收錢嗎?
  • 怪誕經濟學!牛奶裝在方盒子裡,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裡,是為什麼?
    牛奶一種原因是,我們平時所喝的飲料、純淨水等,多數人都選擇擰開蓋子直接對著嘴喝。而且可樂這種碳酸型飲料,開了蓋之後不宜長時間存放,我們也不會將它儲存起來慢慢喝。但是牛奶跟其他飲料不同,它可以長時間儲存,人們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直接就著盒子喝,而是倒在杯子裡或者用吸管喝,所以是否用圓柱形包裝對它來說並不重要。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牛奶裝在方盒子裡呢?
  • 為什麼牛奶盒子都是方的,而可樂罐子都是圓的?
    常常喝牛奶、可樂的你,不知道有沒有想過這麼個問題:為什麼牛奶盒子都是方的,但可樂罐卻是圓筒狀的呢?可樂、牛奶包裝方式並不是設計師一時興起做的決定,而是經過仔細經濟衡量後的結果。我們都知道---牛奶需要冷藏。這種物流、存儲方式,決定了牛奶盒是方形的,因為:冰箱空間有限。
  • 經濟學知識破套路:美國麥當勞裡可樂為什麼可以免費續杯?
    關注我,每天2條經濟學小知識,幫你破套路。提到麥當勞大家想到的是什麼?漢堡、雞翅、薯條,當然還有可樂。然而,你知道嗎,在美國麥當勞裡可樂可是免費續杯的哦。這是為什麼呢?這裡有什麼套路?這裡涉及到一個經濟學知識:邊際效應遞減。外國人那麼能喝,免費不會虧死嗎?
  • 《一口氣讀懂經濟學:經濟學的100個關鍵詞》
    《一口氣讀懂經濟學:經濟學的100個關鍵詞》內容簡介: 經濟學知識的大眾化普及是值得期待的。本書以通俗易懂為宗旨,選取100個關鍵詞,分別從經濟學的不同側面講述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學概念。這100個關鍵詞涵蓋了經濟學的方方面面,如消費、金融、宏觀經濟、經濟指標、經濟現象等。可以說,了解了這100個關鍵詞,差不多就了解了生活中的經濟學。以複雜的圖表及公式闡釋經濟學不為本書所推崇,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用通俗風趣的語言講述枯燥的經濟學。
  • 《甜甜圈經濟學》顛覆傳統經濟學理論,也顛覆你閱讀經濟學的方法
    很多大學順水推舟,為了讓這些非本科系的學生可以輕易就讀懂經濟學理論,於是就開始用圖表簡化經濟學理論。最有名的例子是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系教授保羅.薩繆森,為了教導理工科學生讀懂經濟學理論,他把所有總體經濟學理論圖表化,最有名的圖示是「循環流向圖」,這張圖示用水在水管系統當中的流動說明了所得在經濟體中如何不斷循環流轉,於是理工科的這些門外漢一看就懂。
  • 用最簡單的經濟學模型,告訴你最深刻的經濟學內涵
    來源:第一理財這是經濟學必讀的一張圖,據說經典得一塌糊塗!用最簡單的模型讓你掌握經濟學的內涵:如果你有兩頭奶牛… 這是經濟學必讀的一張圖,據說經典得一塌糊塗!用最簡單的模型讓你掌握經濟學的內涵:如果你有兩頭奶牛… 這是經濟學必讀的一張圖,據說經典得一塌糊塗!用最簡單的模型讓你掌握經濟學的內涵:如果你有兩頭奶牛… 這是經濟學必讀的一張圖,據說經典得一塌糊塗!用最簡單的模型讓你掌握經濟學的內涵:如果你有兩頭奶牛… 這是經濟學必讀的一張圖,據說經典得一塌糊塗!
  • 曼昆的經濟學理論真的沒有用了嗎?
    「我們發現今天的經濟學課程只包含有限的經濟學觀點,我們認為當今社會存在長期的經濟不平等問題。我們非常擔憂這種偏見會影響學生、大學乃至社會。」學生們認為,曼昆的影響力在經濟危機中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許多哈佛畢業生在全球金融機構、公共政策領域佔據高位。」曼昆對於學生的退課評論稱:「我感覺他們可能離開得早了一點兒。」但他表示尊重學生們的抗議行動。
  • 在菜市場遇見經濟學
    菜市場是微縮的經濟學原理運行的場景,當「菜市場遇見經濟學」,專業的經濟學知識就以一種生動、有趣、直觀的方式展現在大眾的面前。  在菜市場裡展示經濟學原理  這場名為「菜市場遇見經濟學」展覽的主辦方是「得到」APP,並同時發布新書《薛兆豐經濟學講義》。展覽不設門票,不改變菜市場原有的正常經營,讓普通人在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和細節中認識經濟學。
  • 95%的答案都是錯的,為什麼牛奶是方盒,而可樂是圓瓶?
    為什麼牛奶大多是方盒,而可樂與其他飲料大多卻是圓瓶?關於這個話題,其實你在網上看到的95%以上的答案,都是從經濟學角度來回答你的,而且說的都差不多且都是錯的。甚至有一本書叫做《牛奶可樂經濟學》,還有一本估計很多人都知道,叫《怪誕經濟學》,這兩本書上都會告訴大家兩個原因。一是買可樂一般是直接飲用,圓瓶更好拿,更方便。二是因為牛奶需要放在冰箱裡冷藏,方盒比較節約空間。這個說法看似挺有道理,但稍微一想就很牽強。
  • 國際經濟學的心得體會
    國際經濟學雖然大部分是理論知識居多,學習起來枯燥乏味,但是它可以教會我們如何去解決問題,運用思維方式,而不是一步到位的給予我們答案,在推論答案的過程中讓我們受益良多;且經濟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可以擴充我們的視野和知識面,也能很好的領悟和深入到經濟學的學習之中,讓我們把生活與經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 讓經濟學再次偉大
    這就是很多接觸經濟學的學生學到的第一課。隨著美國總統川普上臺,美國的貿易政策大幅度朝著貿易保護方向轉變。我不知道全世界講授曼昆《經濟學原理》的經濟學教師,在面對學生講授這一節內容時,是否會有些猶豫。很顯然,川普反對過於自由的貿易政策,並且用激烈的行動傳遞了自己的價值觀。今天的經濟學家是否需要對此做出一些回應?
  •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可樂是圓瓶?而牛奶卻是方盒呢
    牛奶和可樂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大家有沒有在食用它們的時候想過。為什麼可樂是圓瓶?而牛奶是方盒呢,跟從我的觀點咱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如果從經濟學的領域,有人會有人解釋道:第一、可樂是即買即喝,所以圓的瓶子更加方便拿持。
  • 讀書推薦:曼昆《經濟學原理》
    有些老師上學時候用的教材,現在教學生了還在接著用,不過是用的新版了。在這些經典教材裡,最大眾的出圈之作必然屬於最近剛出了第八版的曼昆《經濟學原理》。相比過去的經典教材,這套書最大的優勢在於通俗易懂,沒有一上來就用各種概念定義和數學推導對讀者進行降維打擊,而且結合了許多生活中具體可感的實際案例和現象。這正是作為入門級教科書的曼昆《經濟學原理》大受歡迎的原因。作為一套甚至可以當做睡前讀物的教科書,《經濟學原理》在培養讀者對經濟學的興趣上是無出其右的。
  • 近代學人構建中國經濟學的努力
    留學德日的馬哲民在1944年發表於《大學月刊》第3卷第2期的《「中國經濟學」導言》中指出,以經濟生活作為研究對象的經濟科學,除卻在具體各應用經濟領域的研究,應包括兩大部分,「一為經濟生活之歷史發展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史,一為以現實的或特定的經濟生活為研究對象的理論經濟學,或簡稱經濟學」,而經濟學的任務,則是「從現實的或特定的經濟結構中,揭發其固有性或特殊的法則性」。
  • 張維迎萬字長文:目前主流經濟學在醜化市場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全名是「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關注的核心問題是一個國家怎麼能變得富裕,人們生活怎麼能得到改善。要理解過去兩百年的人類發展和未來發展,亞當·斯密的增長模型是最有用的。亞當·斯密認為,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提高,依賴於技術進步和創新,即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靠什麼?靠分工。
  • 為什麼牛奶裝在方形盒子裡賣?
    生活中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裡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裡賣?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問題有沒有什麼想法呢?美國康奈爾大學管理學院的羅伯特·弗蘭克教授對這個問題給出了回答。《牛奶可樂經濟學》中通過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現象,而說明了經濟學中的一些知識。
  • 為什麼可樂裝在圓瓶子裡賣,而牛奶卻裝在方盒子呢?
    你知道為什麼可樂瓶子都是圓的,牛奶盒子卻是方的嗎?你知道為什麼酒吧的水要錢,花生米卻是免費的嗎?······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幾個營銷經濟學的小知識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裡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裡賣?當你拿著一瓶可樂的時候,你會怎麼去喝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