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提要:
安陽文峰塔周圍景點分布圖
河南安陽,這座城有什麼呢?如果你不是河南人,你能想起安陽市區有什麼旅遊的景點嗎?安陽有甲骨文、有殷墟、有殷商文化、有嶽飛、有紅旗渠精神。除此之外,還有能讓人動心長途跋涉來這裡的景點嗎?
來安陽旅遊,要深入的了解安陽,就先以文峰塔為中心展開腳步。文峰塔附近景點包括:文峰十二府、鐘樓、城隍廟、高閣寺、縣前街、倉巷街。有很多地方現在還處於規劃中,還有一些正在建設中,如果你現在過來,還是很破爛的,還稱不上是美景。將來的安陽會發生蛻變,處於蛻變中的安陽也值得來看,現在就是見證安陽發展的歷史時刻。
2019年開始,安陽的3個歷史文化街區就迎來了好消息,河南省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豫政〔2018〕25號文件),安陽3個片區列入復興目錄,包括:西大街歷史文化街區、城隍廟——高閣寺歷史文化街區、倉巷街歷史文化街區。
其中:倉巷街的建設是安陽第一個古街,目前的建設已經接近完成 ,後倉街還在建設,唯一缺憾就是太短了。高閣寺片區初步建設中,已經初具樣貌,西大街片區剛剛動工,城隍廟片區還未動工。
安陽南大街:距離文峰塔360多米。南大街很久以前就已經規劃為旅遊街了,但直至現在仍然爛尾,非常的可惜,南大街實在是太破爛了。南大街開發的時候,建設工地挖到了地道,這些地道相互貫通,竟然可以到達安陽老城的任意地方。本人在南大街轉街時候,在一些沒有人的老房子裡,曾看到過地道口,寬度50釐米長度2米左右,深不見底,就在房子的屋子正中央,由於太過陰暗,太深,不敢下去一探究竟。現在地道不對外開放,也不清楚有沒有規劃地道旅遊,關於安陽老城的地道,在網上討論度很高,目前只是傳說,不曾見過。
安陽西大街:距離文峰塔不到200米,在文峰塔南邊。西大街起點彰德路至安陽的城隍廟,全長800多米,由於處於安陽老城區,是文峰塔旁的安陽老街,已經納入政府規劃,正處於蛻變之中,不久的將來,西大街會復興復古,成為安陽老城的一條漂亮的仿古街。本作者,一直在記錄著西大街的變化。
西大街彰德路大西門附近,有安陽市的最大的一個特色,安陽粉坊。安陽的特產粉漿、粉皮就在西大街的最西頭,每一家都是百年老店,底蘊深厚。
安陽十二府:文峰塔旁邊,距離不遠步行可至。文峰塔旁的仿古商業片區,現在這裡是安陽古城旅遊集散中心,在這裡有免費的旅遊巴士,各種美食店鋪,這裡雖然沒有安陽的特產店鋪,但這裡有一個特色的外地舶來商品:烤鴨,這裡的烤鴨店的烤鴨不錯,經營的時間也很久了,雖然幾經拆遷變化,這些烤鴨店仍然在文峰塔周圍。以前在文峰塔旁的街道上,充斥在鼻腔的是滿街的烤鴨香味,光香味就饞的人想買上一隻烤鴨,一隻烤鴨不是很貴35元,用刀片好,用白餅捲住了鴨肉,蘸上秘制的甜醬,那味道好的讓人難忘。
洪金寶在這裡拍過電影,本作者曾抓拍到過洪金寶在這裡的照片,由於是冬天,洪金寶穿著厚厚的棉衣,就不展示照片了。
老槐樹、北大街:距離文峰塔370米,步行可達。在道路的正中央位置有一棵大槐樹,繁忙的車流紛紛避讓,但這棵大樹看起來受到了特別的呵護,周圍有水泥護欄,樹身有保護衣。這棵樹是安陽重點保護的名木,是安陽的地標。這棵大槐樹的附近就是安陽最繁華的街區,北大街(中山街),一年365天,一天十多個小時,幾乎人流如織,很少有人少的時候。這條街是這樣的繁華,這裡最熱鬧的時候是傍晚的夜。想品嘗安陽的特色小吃,可到安陽鐘樓巷美食一條街。
安陽鐘樓巷美食街
安陽 鐘樓
倉巷街:距離文峰塔480米左右步行可達。倉巷街是安陽北大街旁邊的一條新晉網紅古街巷,現在還處於建設之中。倉巷街是安陽的第一條復興古街,曾非常火爆,一度遊客爆滿。現在倉巷街處於內容發展階段,已經不再那麼擠滿了人,逐漸發展成了一條時尚古街,非常適合傍晚來這裡轉一轉。
全景文峰塔,東南西北各角度文峰塔,帶你看不一樣的文峰塔。天寧寺塔(文峰塔)建設於952年,五代後周廣順二年。1964年河南省文教局撥款維修,重新覆瓦和走獸,修補蓮花座花卉圖案。塔高38.65米,五層。位置在河南省安陽市文峰中路與彰德路交匯處。
文峰塔由下到上逐漸外擴,塔身上大下小傘狀分布,風格獨特的造型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是我國建築史上的奇蹟,磚雕形象端莊豐滿,具有晚唐造像風格,雕工精湛雕刻藝術中的珍品。本文潮流vision原創作品,禁止二次更改,用作他途。
先欣賞一波文峰塔美圖
從文峰塔西邊的文峰立交橋開始看文峰塔
文峰塔的正西邊有一條橫貫安陽的鐵路,這條鐵路就是中國的鐵路大動脈,京廣線。這條鐵路把安陽分成了兩半,文峰大道通過京廣線,這裡有一個安陽地標文峰立交橋(金橋),這個橋也是安陽的唯一的立交橋。
站在立交橋的正中間,當有汽車通過的時候,能很明顯的感覺到大橋在顫動,一上一下的顫動,幅度還不小。往立交橋東邊看,遠處就是安陽的地標安陽文峰塔,文峰立交橋距離文峰塔600多米。
過了彰德路,文峰中路一分為二,分成了文峰北街和文峰南街,南北街是單行車道。彰德路與文峰中路交叉口東北角就是文峰十二府。
文峰十二府是文峰塔旁的仿古商業街,很多店鋪還沒有出租出去,空房很多。這裡未來可期,人氣很足,因為處於安陽老城區,底蘊足,人氣在這裡。洪金寶曾在這裡拍攝過電影,但拍攝的電影到現在還未上映。洪金寶在安陽拍電影,曾轟動整個安陽。
文峰塔——中國獨一無二的造型的一座佛塔。
安陽文峰塔(天寧寺塔)上大下小,位於東經113°37′~114°58′,北緯35°12′~36°22′。塔高38.65米,磚木結構,建設於五代後周廣順二年。
五代時期的大型磚塔,在中國都是很罕見的,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塔的造型上大下小呈現傘狀分布,在中國這是獨一無二的奇蹟,登到文峰塔頂部的平臺,可以俯瞰文峰十二府,安陽老城,塔頂平臺可以同時容納200多人。文峰塔頂部有360度無死角監控,登上塔頂請文明遊覽,不要在文物上刻畫,不要攀附塔身,否則會被重罰,愛護文物人人有責。
掏門票進入天寧寺景區,登上文峰塔會看到什麼?看看登頂文峰塔所看到的。
天寧寺文峰塔景區是雙門票,進入天寧寺需要門票,如果登塔的話也需要另外購票,也可以一次性購買通票。
文峰塔西邊景色
文峰塔西北景色
文峰塔正西是文峰立交橋,京廣鐵路
下圖:文峰塔旁的水坑-西營坑。曾經是臭水坑,現在水質變清澈了,有魚蝦了。
文峰塔西南風光,西營坑
下圖:文峰塔南邊基本沒有高層建築,是安陽的老城區,都是平房,初步看這裡很一般,和一個縣城差不多,但將來這裡將是安陽市最具特色的街區,高樓大廈不算什麼,一個街區有了文化,就網紅了,有特色了就有了人氣了,這裡前途無量。
文峰塔南風光,安陽老城區
在安陽文峰塔的正北方向,大型商超丹尼斯的停車場內有一個不很大的小塔,塔身呈八角形,塔身有八卦圖形,有很多燕子在塔上築巢。這個塔不怎麼引人注意,塔名叫彌陀龕。
文峰塔正北風景,彌陀龕。
西大街位於安陽文峰塔附近200米。這裡最大的特色分別在西大街的兩頭,西大街的西頭,這裡有安陽的百年老店特產店,百年傳承的老粉坊都聚集在西大街的西頭,安陽特色的特產,粉漿、綠豆粉皮、都可以在這裡買到,這裡就是原產地,絕對的正宗,來安陽旅遊別忘了買點特產。
這裡可以買到正宗的綠豆粉漿,粉漿是製作綠豆粉皮的餘料,本來這些餘料是要傾倒到下水道的,但聰明節約的安陽人,將這些餘料巧妙開發利用,製作成了一道獨特的美味,並成了安陽獨具特色的一道美食。
粉漿灌滿一壺只不過2元錢,生意最好的時候每天的出貨量都是以噸計量。
安陽人對粉漿的熱愛是在骨子裡的,什麼也阻擋不了安陽人喝上一口粉漿飯,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間,城市封閉管理,但前來購買粉漿的人,讓社區的管理人員異常頭疼,人實在是多,尤其是每天的那幾個點,人擋都擋不住,可見安陽人對粉漿的熱愛,疫情都擋不住啊。
所以來安陽旅遊怎麼能不品嘗一口粉漿飯呢?粉漿飯的原漿是不能直接喝的,需要加工,粉漿原漿味道有點餿,有點臭,味道酸。製作的時候需要跟小米飯一同熬製,加上豬油,撒上蔥花、香菜、加入花生、黃豆等等,也可以適當加糖,粉漿飯酸酸甜甜,味道可口,獨特味道的粥入口讓人愉悅,開胃滋補。
在我們的首都北京,同樣也有一道同源的美食——豆汁。豆汁也是製作綠豆粉漿的餘料製作的,不同的是北京豆汁是將粉漿直接熬製。去過一次北京,還專門品嘗了一次豆汁,直接用粉漿熬製的豆汁,有點濃稠,味道酸甚至澀,那味道啊,作為經常喝粉漿飯的安陽人,實在是難以接受那個味道,根本沒有喝完。
粉坨製作
西大街的變化
西大街已經被劃為河南省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名單,2019年11月開始,已經動工建設,西大街要變了,要復興了,復古後的西大街不再是破破爛爛,將成為安陽文峰塔旁一條極具文化特色的歷史古街區,安陽老城終於迎來了巨變的春天。作為攝影人,一直在記錄著安陽老城的變化,西大街也不例外,咱的腳步幾乎走遍了西大街的各個角落。
西大街某處古建4月3日——4月17日建設變化
西大街某處古建4月29日建設變化
西大街某處古建5月7日建設變化
正在建設中的西大街,建築工人
建設中的西大街
西大街最東頭——城隍廟
安陽老城隍廟又名安陽民間藝術博物館。在西大街最東頭,位於西大街與南大街交叉口向東100米。如果是外地遊客,來到城隍廟附近,會有點失望,因為這裡太破了,破房子和藍色的彩鋼圍擋,還有賣香火的攤位,城隍廟附近的路口是安陽鼓樓,現在空有其名,本來這裡是有個鼓樓建築的,已經損毀。到了城隍廟附近,讓你懷疑這裡不會有什麼好景色,但是,由此打道回府你肯定會後悔。
城隍廟老建築
城隍廟不要門票,免費的景點,不是很大,但還是很有味道的,典型的中國古建風格的寺院。
城隍廟片區已經被劃為河南省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名單,2019年11月,這裡的古街復興計劃已經啟動,破破爛爛的城隍廟片區即將迎來蛻變,N年後城隍廟一帶將發生巨變,安陽市的歷史文化古街,將比倉巷街更加的響亮漂亮。
南大街的位置可以說是安陽市老城區的黃金中的黃金,本來是開發為文化旅遊第一街的,但持續開發爛尾多年直至現在,原因複雜。
南大街竹竿巷鼓樓老電影院
走在南大街的街頭,道路兩邊是滿目的破破爛爛,到處是藍色的圍擋,上用紅漆寫著「徵」「驗」「拆」,房子的瓦片殘缺不全,牆倒屋塌,支撐梁有的已經折斷。破舊的瓦房、漫天的亂扯亂掛的線路,這裡簡直就是破敗的農村,不是一個城市該有的狀況,實在是可惜的很啊,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這樣呢?
南大街老建築
走在街頭,邊走邊拍,不時會有南大街的居民詢問我為什麼拍照,還有居民向我抱怨,南大街現在都成啥樣了?勞民傷財,居民搬遷走了,承諾的房子卻到現在還沒有住上。有的居民給多少錢也不走,就住在破爛的房子裡,讓人無奈。南大街的居民有很多其實是願意搬遷的,這裡的大部分居所都是混居、一個院子住著多家的人,一住就是幾代人,沒有廁所,沒有洗澡的地方,都用公廁,房子也破爛。他們要求一點不高,現房能住即可,隨時可以搬走。老城拆遷情況複雜,各種的訴求,拆遷老大難,爛尾至現在,好像無解。
南大街老建築
爛尾的破城,對安陽城市形象影響太大,安陽城市中心,卻破爛蕭條,周圍的湯陰縣城、林州縣城等等都超過了安陽市區,城市中心已經破爛的不如縣城,持續下去,安陽老城的未來堪憂。安陽老城已經落後多年,出路在哪裡?
關於南大街的地道
2016年開發商在南大街,發現地下道,而且很龐大,幾乎可以貫通整個老城。本作者在老城南大街轉街時候,在廢棄的老宅裡就發現過很多地下道口。
下圖:這個深坑在屋子的正中央位置,目測寬度50釐米,長度2米左右,非常深。用手機照射,竟然看不到底,屋子地面有多層,下層是磚砌最上層是混凝土。
這個深坑到底是什麼用途呢?深坑沒有其他的通道只有一個坑,這個地道的房主已經搬空,只剩廢墟。分析很可能是房主搬遷的時候,現鑿開的地洞。也可能是房主搬走後,有人鑿開挖的地洞。是考古坑?地窖?還有人說是廁所的茅坑,如果是茅坑的話,哪裡有修在屋子正中央的?大部分茅坑都是修在院子的一邊。
下圖:這個地道深度估計有3米,在深坑的上方有通向遠處的通道,地道上覆蓋木板,地道是磚砌的。
這個地道是在戶外的,已經坍塌,深度未知,不敢深入。內部空間很大。
像這樣的地洞口在老城還有很多,有的年代太久了,已經坍塌,大部分都在居民的院子裡。
高閣寺縣前街為歷史文化古街復興一期工程,2019年7月開始,11個院落已經開始修繕,這個片區主要是府院古街,建設進度喜人,已經初具樣貌。到時候縣前街與城隍廟片區、西大街會連成一線,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的安陽古街,其規模面積、漂亮程度遠超第一期的倉巷街。建成後與文峰塔連成一線,成片成規模,安陽老城將迎來大變,安陽老城的旅遊風光未來可期,令人期待。
先上一波建設中的高閣寺縣前街照片
而高閣寺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北宋彰德年間,韓重贇任知州時,在此修建相州州廨。據縣誌記載,高閣寺原建於宋朝州廨內的飛仙臺上,是原彰德府署所在地。而後,到明洪熙元年(1425年),朱高燧被分封到彰德為趙王,便將彰德府署遷至東大街,原來的府署則被改建為趙王府,也就是高閣寺所在區域。
城市中心旅遊佳地,陽光大露臺的青磚四合院的豪華別墅院落,是你夢想之中的理想居所。安陽縣前街這樣的小院到處都是,而且已經建設成了。
安陽太缺少古街了,作為安陽的第一條復古街——倉巷街,建成以後一下火爆安陽,人滿為患,在安陽各大論壇朋友圈爆的一塌糊塗。但倉巷街畢竟太短了,只有短短的500多米,逛過的遊客意猶未盡,不夠勁。
倉巷街的火爆持續了很久一段時間,直至現在,倉巷街已經恢復了安靜,隨著倉巷街的持續發展,這條街已經開始呈現出新的變化,每到傍晚,古街的街頭會有年輕人唱著歌,還有活力四射的搖滾樂隊,把倉巷街的氣氛烘託的嗨到了極點。還有街角的民謠小孩,彈著吉他,唱著歡快輕柔的民謠。每個樂隊唱歌的時候,面前都放著直播的手機,手機連著各大自媒體平臺,同步直播到了網上。還可以坐在街道的座位上,點上一杯濃鬱的奶茶,伴著這柔美的夜色,聽著自媒體歌手歌唱。倉巷街的夜是如此的美妙與安靜。
作為安陽復興復古的第一條樣板街,對於安陽老城的未來,我們充滿了信心。安陽老城的未來會發生蛻變,會越來越好。安陽老城的未來會很光明,前途不可限量,未來可期。
鐘樓巷美食街、安陽最繁華街道——北大街。
說起安陽的老城區,這條街道是絕對的不可錯過,安陽北大街是老城最繁華的街區,安陽人不論是滑縣、內黃、湯陰等等的地方,每逢過年過節,必來北大街逛一逛,買上幾件新衣服,人氣就在這裡,底蘊深厚。
安陽北大街(中山街)是安陽門面租金最高的片區,足夠的繁華,有海量的人流量,哪怕就在街道上只有一個攤位,也能讓人忙的四腳朝天。這裡清閒的時候還真的不多。
鐘樓正西的一條街,就是安陽的鐘樓巷美食街,最熱鬧的時候是傍晚的夜,道路兩邊是整齊大排檔,一排一排,排擋中間的走道上人挨著人,每個攤位都有各具特色的美食,絕對不雷同,不僅有安陽本地的特色小吃,還匯集了全國各地的特色風味美食。來到這個街區,美食多的讓人不知如何選擇,本人經常逛鐘樓巷美食街,最愛吃的就是餄餎面、煎灌腸、烤年糕....
安陽市的繁華街區的地標——安陽老槐樹。馬路中間的一棵900歲齡的老槐樹,是安陽市的古樹名木,特殊保護樹木。
安陽鐘樓,人少的時候不多見。這幾張空無一人的鐘樓照片,拍攝於新冠疫情期間。
疫情剛過去,北大街鐘樓就恢復了繁華與熱鬧。
大街上的逛街人,仍然帶著口罩。
漢服美女走過古典的鐘樓街頭。
本篇圖片、文本皆是潮流vision原創作品,禁止用作其他用途。本作者已經與媒體籤約,未經許可擅自使用,必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