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女子三毛,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一面?

2020-12-25 安若琴姑娘

01

關於三毛,我們知道的有很多:

關於她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萬水千山走遍》、《雨季不再來》、《夢裡花落知多少》……

關於她寫的名句: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關於她的劇本:只寫過一部《滾滾紅塵》,但這一部電影就拿了金馬獎的八項大獎。

關於她的歌詞: 只寫過幾首歌,詞句其實也極其簡約,但就是這些淡淡的文字,卻每一首都成了經典。

有人說,三毛是自己的青春,她永遠是那個走遍萬水千山的女孩,很多時候自己甚至已經不敢再看她的書,因為不知道讀到哪一段又會流淚。

那麼,這樣一個優秀的人,究竟過了怎樣的一生?

我們可以從《我的姑姑三毛》這一本書看看三毛。

看看家人生活裡的三毛,是否颯爽自由,以為她應當是一個像開在沙漠裡的鮮花一般堅韌而勇敢的人。

02

陳天慈寫的《我的姑姑三毛》,被作家賈平凹稱作,這是我讀過寫三毛最好的書。

也是一本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由三毛家族認證的三毛傳記。

作者陳天慈,曾是三毛的散文集《送你一匹馬》中《你是我特別的天使》的主人公,她是三毛的親侄女,在三毛回臺北生活的那段時間,她一直和三毛朝夕相處。

這段時間不算特別長的相處經歷,讓三毛在陳天慈的心裡徹底紮下了根。

帶著她對姑姑的記憶,和姑姑相處的經歷,以及有關三毛從未公開過的珍貴照片,出版了這部眾人期盼的新書《我的姑姑三毛》來了。

陳天慈說:「這是給姑姑最好的禮物。」

03

或許是源於自小對三毛的喜歡,所以在拿到這本書時,心裡格外開心,然後就將其放在書包裡,走到哪兒背到哪兒,看的過程也十分認真,不忍拉下任何一個字,一張圖。

在書中,有很多三毛不為人知的故事。

三毛姑姑喜歡和人聊天,只要你是有趣的人,三毛就喜歡和這些有趣的人聊天。街上有個小販,三毛總是喜歡和他聊天。三毛不管你的地位高低,只要你是有趣的人她就會和你交朋友。

當我7歲的時候,三毛回到臺北,那時荷西去世。我爸爸給三毛買了部車,希望三毛開心。但是三毛看了一眼新車就默默回到屋裡去了。半年後爸爸就把車賣掉了。三毛就是這樣不注重物質生活。而是注重精神生活。

三毛姑姑很特別,跟其他大人不一樣,從小姑姑就教她們兩姐妹要考最後一名, 不要考第一名。天吶,這樣的姑姑哪裡找,實在是讓人羨慕嫉妒恨吶!

當然,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讀著這些鮮活的故事,你真的會有一種感覺,三毛其實從未離開,她就微笑著坐在你的面前,就像陳天慈寫的那段話: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想念她,偶爾在忙碌的夜晚不小心抬頭看到星星也會想起她的名字,她就一直都在,就在那塊我們默默為她耕耘的夢田裡,就在那棵經年累月開枝散葉的橄欖樹下」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從未公開過的珍貴照片。

如果你也和她一樣深深愛著三毛,這本書裡可能會讓你看到更多你從未讀過故事,關於她的人生、她的信念、她與荷西柴米油鹽中的愛,她走過的足跡……

如果你是三毛迷,那就一定不要錯過它,不要錯過關於三毛的點點滴滴。

相關焦點

  • 三毛:像風一樣的女子,夢一樣的傳奇,走遍千山萬水,卻英年早逝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性格,也許就是三毛這種與人不同的性格,從小就讓她有著對這世界不一樣的見解,也造就了她非凡的寫作手平。不願與外界過多接觸,讓她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世界,三毛不再去上學,但是家裡人給她請了顧福生老師,顧福生非常耐心,總是鼓勵三毛,後來發現三毛寫作能力突出,還把三毛作品推薦給了白先勇。從此,三毛在文學的世界裡有了一席之地。
  • 撒哈拉的故事:傳奇女子三毛和丈夫荷西的神仙愛情
    三毛是一個令人敬佩的女神,縱觀女神的一生,她仿佛始終在路上,「為了遠方那棵夢中的橄欖樹,到處流浪。」三毛本名陳懋平,女神因為學不會寫「懋」字,就自己改名為陳平。「三毛」筆名取自張樂平的漫畫《三毛流浪記》。
  • 中國唯一「橋都」,紅遍網絡的重慶,依然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
    導語:中國唯一「橋都」,紅遍網絡的重慶,依然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評世間萬事,覽人間美景,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中國現在有著一個非常響噹噹的稱號:「基建狂魔」,如今的中國無處不在體現「基建狂魔」的這一屬性,尤其是在橋梁的建設上,經過了幾十年的研究,橋梁建設技術更是早已領先於世界。如今的中國,在世界十大拱橋、世界十大梁橋、世界十大斜拉橋、世界十大懸索橋的排名中,佔據了50%的名額。
  • 肖全鏡頭裡的三毛
    三毛在成都街頭三毛在八十年代的中國大陸,是一個傳奇。那時,人們只能憧憬外面的世界,而三毛豐富眩目的經歷和生動靈性的文字,極大的滿足了那個時代的想像。在八十年代的中國大陸,三毛是一個傳奇一面是絕望、貧窮和潮溼的壞天氣,一面是詩歌、激情和黑屋子裡的舞會,正是在那段時間,我們喊出了「在頹廢中反頹廢,在腐朽中反腐朽」。我現在常想,因為有八十年代託著底,我們今天的淪亡都顯得那麼悲情和富有詩意。鐘鳴層出不窮的創意和高效率,使得《象罔》有聲有色,每期以僅僅二十來本的印數,就獲得了廣泛的影響和同行的尊重。「龐德專輯」是第二期,而第四期即是肖全的專輯,鐘鳴取的題目就是「我們這一代啊」。
  • 三和「高傲妹」,讓三和大神「可望不可即」的女子,譜寫著傳奇!
    三和「高傲妹」,讓三和大神「可望不可即」的女子,譜寫著傳奇!   三和打工者口中的高傲妹,為什麼叫高傲妹?
  • 重走三毛之路:我們為何仍對她念念不忘?
    三毛在書裡也曾寫到,她曾終日坐在荷西墓前,不覺時日過。年長女性忍不住走到三毛跟前,安慰她。後來三毛離開拉帕爾馬島,還曾經向這位女性寫來感謝的信件。這段淺淺的交往細節,並未寫進三毛的書裡。如今,近40年過去了,卻是由西班牙旅遊局一臉大鬍子的安傑爾·薩恩茲帶我們到年長女子的樓下,講起這些細節,一把將人拉進當年的情境裡。
  • 三毛家人與版權方聯合聲明 三毛的一生過於傳奇難拍電影
    鳳凰傳奇影業今聯合三毛家人、三毛作品著作權所有者皇冠出版社發布聲明,稱除鳳凰傳奇影業以外的任何公司均無權拍攝三毛生平故事之影片,如任何第三方涉及侵權,將保留通過法律維護自身權益的權利。鳳凰傳奇影業、三毛家人、三毛作品著作權所有者皇冠出版社的三方聲明8月6日,鳳凰傳奇影業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該信息對其正在籌備的三毛傳記影片造成了極大幹擾,除鳳凰傳奇影業以外的任何公司均無權拍攝三毛生平故事之影片
  • 懷念三毛——撒哈拉沙漠裡的性情之人
    圖片來源網絡到今天,三毛離開這個世界26年了。走遍萬水千山的三毛,雖最終未能走出紛擾的世相人情,但卻走進了無數讀者的記憶。三毛的一生傳奇又絢麗,像謎又像風。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從不愛戀。
  • 作家三毛:我在撒哈拉沙漠痛快地活過
    就像三毛說的:「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痛快地活過。」三毛去流浪,找尋華袍覆蓋之外的遠方,找尋自由與心靈的棲息。她的寫作,下筆只有一份真誠,不雕琢痛苦,不敷衍生活。她的生命,帶著英雄主義的燃燒,濃烈而執著。在有限的生命中三毛不僅痛快地活過,而且活成了一個傳奇。
  • 三毛:萬水千山走遍,你是人間最美的風景
    三毛,本名陳愗平。不像一個傳統的作家,她的親身經歷就是她的作品,她不用寫別人的故事,她本身就是一個傳奇。小時候發奮學習數學了一段時間,因為發現老師都是從課本裡抽習題考,她就提前做功課考了100分,數學老師不相信就取笑三毛,並且拿超綱的題目讓她做,受到侮辱的三毛從此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三毛的家人都很關心愛護她,允許她離開學校回家,三毛便看盡了家裡的藏書,她很喜歡《三毛流浪記》裡的三毛,三毛的得名因此而來。
  • 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撒哈拉的故事,也是三毛的故事
    手捧作家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心中如黃色的書封一樣, 有一種蒼茫與寧靜,那是大地的顏色,遼遠空闊,又沉穩深邃。說實話,在這之前,我從未對沙漠有過任何幻想。也從未想過,有那樣一個女子,在最美的年紀,遠行撒哈拉,說這兒是自己前世的夢幻、第二個家。
  • 和三毛一起行走在愛的旅行裡,用食物感知溫情
    不知道什麼鬼使神差的原因,我想到了三毛,這個輾轉的神奇女子,也曾經走過一次千千山萬水的旅行。想去一次重慶,這個生養了三毛的地方,我想看一看這個火熱的城市是是怎樣孕育了三毛這樣一個剛烈有婉轉的女子的。都說重慶溼熱,悶得慌,所以那裡的人們用辣椒揮灑著自己身體的悶,身體裡的熱,而三毛又是如何排洩自己心裡的悶心裡的熱?
  • 奇女子三毛經典語錄|為了那夢中的橄欖樹,活出不一樣的自己
    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後改名為陳平),中國現代作家,1943年出生於重慶,1948年隨父母遷居臺灣。1967年赴西班牙留學,後去德國、美國等。1973年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結婚。1981年回臺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1984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1991年1月4日去世,年僅四十八歲。
  • 三毛:一個把旅行過成詩和遠方的人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1943年3月的一天,在美麗的魔都--重慶,作家三毛出生。這位一直灑脫自由的傳奇女子,用盡半生在流浪和旅行,更用一生在追求詩和遠方。百度百科上對三毛是這樣定義的:三毛,臺灣女作家、旅行家。可見,旅行在三毛的一生中佔有多中重要的位置。
  • 最愛的三毛,最美的三毛
    這是作家白落梅對三毛的評價。我看過張樂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記》,起初聽聞有一個女作家叫三毛便覺得頗有趣味,尤其當我讀了她的作品後。三毛在文學上取得的成就與她成長的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得名師垂青便得益於父母的交際圈,父親是律師,母親是全職太太,其後她的姐姐成為了一名鋼琴教師,弟弟更是子承父業,三毛便是生長在這樣一個上層社會知識家庭中。
  • 臺灣女作家三毛少女時罕見清純照片,與荷西的一張合影讓人傷感
    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1943年3月26日生於中國四川省重慶市,一個叫黃角椏的地方。1948年,她隨父母移居臺灣。可以說,這位臺灣女作家的一生是非常傳奇的。陳平在臺北入讀中正國民小學,1954年考入臺灣省立臺北第一女子中學。小時就喜歡撿拾別人丟棄的物品把玩,自得其樂。1967年,三毛去了西班牙學習,後來又去了德國和美國。1973年,三毛在西撒哈拉沙漠定居並與荷西結婚。三毛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生命和愛似乎是現實和想像的結合。
  • 三毛:來生做一隻鳥,飛越永恆,忘卻迷途的煩惱
    三毛說,我相信上天不給我的,無論我怎樣十指緊扣,他仍然會漏走。我相信上帝給我的,無論我怎樣失手,我都會擁有。48歲的三毛,逝世於臺北,被發現時是以絲襪纏繞在脖子上自縊而死,死因是因病厭世。這種死亡方式,很「三毛」!不同世俗。如同她短暫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她的情感世界裡的濃度與烈度,比平凡的人幾輩子積累的還要多。
  • 三毛和王洛賓的忘年戀,77歲的王洛賓為何拒絕,一首歌說出原因
    上學時期看的作品最多的就是三毛的,有人說過,一個女人早點讀三毛會幸福的。的確,讀著三毛的作品成長成熟了,可以坦然應付一切接受一切了,就好像接受了殘酷的生命的洗禮重生了,浴火重生!伴隨著刺骨的痛卻最終豁達的懂得怎樣去愛這個世界以及這世上的人和物。
  • 三毛的撒哈拉傳奇經歷是真實的嗎?
    三毛的撒哈拉確實是個傳奇,每一個故事都動人心弦,因為太過精彩,看過的讀者都略心生懷疑。《撒哈拉的故事》是我「一口氣」看完的,個人認為每個故事看起來都很真實,或許有虛構的部分,但虛構的部分佔比很少,只不過需要畫龍點睛,讓故事更加精彩而加上去的,比如愛情。
  • 三毛:行走在撒哈拉沙漠裡的深情
    撒哈拉沙漠,集結了三毛一生浪漫的情結。這個臺北女子,如同她腳下走過的千山萬水,充滿了謎一樣的故事。黃沙漫天,在廣袤無垠的沙漠裡穿行,她和荷西白手起家,歡喜的過上了小日子。年少時讀三毛的作品,感受她的悲歡離合,欣賞她闖撒哈拉沙漠的勇氣,用她細膩的筆觸,描繪她真實的生活痕跡。她所嚮往的唯美浪漫的愛情,還有浪跡天涯的心性,觸及過許多人心底的那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