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我們該如何做到真正的左右逢源?

2020-12-12 MBA簡單學

職場上,很多人喜歡左右逢源為自己多撈點好處,久而久之,慢慢的會發現會被人嫌棄。

那麼,職場上太過於精明的人會是什麼樣的?好的工作關係又該如何順利開展呢?

一般情況下,在職場上與人交談,往往要考慮整體的環境、別人的心理、事情的效用,否則你很有可能會顯得格格不入。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說話該如何說。

一、該說話時就說話,不改說話時就閉嘴

這看似簡單,實際上並不簡單,很多人都是該說不說,不該說時反而說多了。如果時間和對象不對,都會造成損失,也不利於人際關係的發展。

孔子說的最經典的一句話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我也是經過幾次碰壁之後,才明白孔子這句話的重要性。

作為新員工,一般建議話還是不要太多,因為會說話的人太少了,話多必失,所以話少減少出錯的概率。

多給說話前思考的空間。那麼該你說話的時候就要好好表現,因為說話是展現自己、讓上司了解你的最好途徑之一,把握得好可以給未來工作發展加分不少。

但是該住口的時候還得住口,過分賣弄自己就變得自負了。

二、真誠才是制勝法寶

不管能力再強,城府再深,溝通技巧再好,如果你不真誠,人前人後各一套,跟你相處久了誰都不是傻子,如果別人知道你為人狡詐不真誠,失去了別人的信任,那麼這不單影響到你以後的工作,還直接升級到個人人品高度的問題了。

所以再好的溝通技巧,都不如真誠來的重要。除了真誠之外,就是人與人之間要保持應有的尊重和距離,你的真誠,或許別人不懷疑,但是如果沒有保持適當的距離,別人什麼事情都要管,都要說,你覺得是為別人好,人家不一定領情,所謂「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就是在這種尷尬情況下發生的。

三、與人為善

「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待你。」這就教育我們,要待人如待己。其實,對周圍最有益的生物是生存得最好的生物。在你困難的時候,你的善行會衍生出另一個善行。

正如章子怡在《臥龍藏虎》裡面說的,「一個人做了好事,總會有報答的,至於是在什麼時候,那只有老天爺知道啦。」記住,即使俗語說職場如戰場,但請你在別人遇到困境時,熱情地伸出援手。

在職場上,儘可能地做一個與人為善的好人,這樣,當你在工作上不小心出現紕漏,或當你面臨加薪或升職的關鍵時刻,可儘可能減少別人放冷箭的危險。

四、勤勞

「如果一個人不努力,他是無法從人生中得到好處的。」不管你是在做一份接線員的工作,還是身擔總監的大任,在職場上取勝的黃金定律之一便是要有責任心,凡事盡力而為,並且要任勞任怨。在工作上,永遠不要試圖去敷衍自己的老闆。

也許你想,只要在辦公室努力工作就行,但實際上這種小聰明玩不了多長時間,你到底在工作上用了多少心思,老闆心裡一清二楚。

有人曾經訪問過許多在事業上功成名就的人,他們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在工作上投入的時間及精力,遠遠要比工作本身所要求的多。

五、原則一定要分明

同事之間在一起工作,有些員工甚至是住一起的,生活當中互幫互助應該少不了,那麼有接觸就必然有矛盾,出現問題不要逃避。有些人覺得人人應該相互尊重寬容,這個沒有錯,但是很多人由於分寸沒有把握好,變成了無限度的忍讓,忍無可忍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友情的結束。其實這是完全是可以避免,因為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問題,你可以找個合適的時機跟當事人講的。

就像我以前有個朋友,經常喜歡拿我來開玩笑,每一次都惹得我心裡不舒服。於是有一天就當面跟他講,說他開我玩笑的時候,讓我很難受。

他則說,我們關係好才跟你開玩笑的,如果你不喜歡以後就不說了。從此以後,他就沒有再開我玩笑了,而且這不影響我們之間的友誼。

所以有些事情如果憋在心裡,導致矛盾加深,最後朋友都沒得做了。人與人相處,存在性格差異,有些事情在你朋友看來覺得沒什麼,你不說,你朋友永遠不知道他的行為對你造成了負面影響。所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你是你自己事業的中心,你的同事是他自己王國的國王,他可能會對你感興趣,但這種興趣很難與他尋求自我保護和對自己個人前途的關心相比。

所以,在工作中要分清「你的」和「我的」這個界限,相對的警惕對於維護雙方工作及人格上的獨立都有好處。

六、遇到挫折別灰心喪氣

關於挫折,早有職場高手總結出至理名言:「人在職場飄,哪能不挨刀」這是一種灑脫的態度。對待挫折,現在白領們已經總結出了一條新的思路,愚公實在是太笨,為什麼非要累死累活地把那座大山移走呢,搬到山那邊去住不是更容易、更省事嗎?

現代版「愚公移山」故事形象地告訴了我們,若遇上眼下實在克服不了的困難或者挫折,就稍微轉換一下努力的方向。說不定,正是由於你今日經受的這些迂迴曲折,而把你帶往人生中一個更好的地方去呢。

另外一點也很重要,困境中請你自己鼓勵自己,不到萬不得已,請不要把自己的底牌亮給別人。要知道,困難時要求得到的幫助,價碼總是會更貴一些的。

七、做人要謙虛

稍微有點本事的人,容易恃才傲物,這更是很多知識分子的通病,仗著自己有幾分見識,結果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人都愛慕虛榮,不是古代昏君才喜歡聽好話的,是人都喜歡聽好話。一旦有所得就不覺飄飄然。

說話太衝,一切以自己為中心,自以為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會到處顯擺,因為你的本事是通過所做之事表現出來的,有真才實學的人自會被人發現。喜歡顯擺的人,都是真正的本事沒有學到位。

古人云「滿招損,謙受益。」曾國藩說,「知而不行,非真知也;若一旦真知,自然能行。朱子說,『義理不明,如何踐履?』又說,「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又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至先賢至理於腦後,妄為真學問。

八、不要懼怕競爭

在現今的社會中,競爭總是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業績評價及利益分配時更難免有高低之分,不要因此而敵視對方,最有能力的競爭者往往能與他們的對手坦誠相處。在職場上,遇到競爭對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對待競爭對手,我們要採取一種和風細雨的態度。即使他當眾對你無禮,你也要抱之以友善的話語或者是笑容,你這種寬容大度的表現,會使同事們為你的職場形象加分。面對別人的輕視和怠慢,我們不應迴避和退縮。

應主動表示友好,這樣做才是有益和實用的,在退避三舍和鋒芒畢露之間有一塊中間地帶,不妨一試。

九、學會忍耐

如果你沒有顯赫的社會人際關係背景,並且因為分配不公而深感失望的話,不要盲動,你身上還有一種最為可靠的力量可以信任,那就是忍耐。

你討厭玩牌,同別人相比你是明智的。你如果因此而討厭那些喜歡玩牌的同事,那就是很不明智的了。

不管你喜不喜歡單位的集體活動,都應積極參加企業的各項活動,善於抓住機會表現自己。當然也要看你的命運了。

只要你積極參加公司的各項工作。主動利用各種機會結識其他部門的領導和同事,漫漫培養別人的注意力。最好你有一些別人不據被的特長展現出來。但不要把工作壓過了,工作一旦有失誤,別人會認為你不務正業。

相關焦點

  • 如何在職場上左右逢源,變成一個人際高手?
    裡克·沃倫說過,每個人都想要對他人的生命產生一定的影響,當我們通過有效的溝通方式,和他人建立起聯繫時,我們就獲得了影響他人和世界的機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在職場上左右逢源,做一個人際高手,首先我們應該要掌握人際交往的幾個要素:1、堅持自己的個性,交談才會更有趣很多人以為能和大家說到一塊的人,往往都是沒有自我堅持的人,會隨波逐流,所以他們不敢在人群中中太強調自己的個性
  •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好好說話,而是左右逢源
    有人說,在職場上想要成功,需要15%的能力和85%的人際關係,也有人說,大公司做人,小公司做事,其實都不是在誇大人際關係的重要性,而是在提醒我們要重視你的職場人際關係。尤其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學生時代老師不會教我們如何搞好人際關係,也不會強調人際關係有多重要,只會要求我們多做幾套題,高考時多拿幾分。
  • 職場上如何體現一個人的厲害之處,不是左右逢源,而是會翻臉
    職場上,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厲害,並不單單只是看他的資源、能力、才華。更要看他如何在波濤洶湧的職場裡保持獨立人格,不受他人擺布。職場猶如大雜燴,身處其中難免會有身不由己的情況發生,有時候被同事利用,被領導誤會都只能忍氣吞聲。為了能樹立好人緣,卻不得不低頭奉承,甚至會拋棄自己的原則。
  • 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應該如何做到文明有禮呢?
    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應該如何做到文明有禮呢?1、職場禮儀是一種首德行為規範職場禮儀不同於法律,雖然都有規定該做與不該做的但是作為道德規範來說他是沒有絕對的懲罰制度的,做的不當,最多是遭人唾棄,所以能規範道德行為的人也只有我們自身而已。
  • 人情≠人脈,在職場左右逢源的人,都這樣經營自己的人脈
    ,無論是父母、長輩,還是同事、領導,都應該說過:在職場上,要積累人脈。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人脈,就是麻煩出來的。你麻煩了別人一次,就會想著如何還上這個人情。(如果你覺得無所謂,欠人情就欠人情吧,相信我,很快你連欠人情的機會都沒有了。)
  • 看懂這4點,職場中求人辦事不再難,還處處能左右逢源
    無論是在職場中、生活中還是官場、商場;我們都需要與人合作,都存在有求人辦事的時候。懂方法技巧的人,一句話他人就能為其鞍前馬後,不會說話,不懂技巧的人求爺爺告奶奶都沒用。那到底該怎麼說用什麼技巧呢?1)、從「心」出發當被人拒絕時該怎麼辦呢?有可能我們會說:「切,有什麼了不起的。」比較消極的話語,但這往往是不能解決 任何問題的。要想在後續你們依舊合作,讓他幫忙,必須要從「心」出發,找出原因;人在面對他人的不友善對待時,都有兩種不同的表現。
  • 普通人如何進入上流社交圈?做到這3點,讓你如魚得水、左右逢源
    普通人如何進入上流社交圈?做到這3點,讓你如魚得水、左右逢源眾所周知,我們的社會一直以來都有各大階層的劃分,雖然沒有明確意義上的分界線,但還是有著十分顯著的區別。有的人窮盡一生都想要進入上流社會,但卻未能如願。
  • 身處職場,到底要不要做一個左右逢源的人呢?看完這些,全明白了
    我們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樣一類人,他們好像和什麼人都能打交道,和誰都相處得不錯。平日裡,是誰也不得罪,和大家關係也都不錯。遇到事情呢,處理起來也是得心應手,能夠照顧到各方的利益。這類人可謂是左右逢源,常常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那麼我們要不要做一個左右逢源的人呢?
  • 在職場中能夠左右逢源的人,都具備的3個特徵
    職場中,要想左右逢源,就得學會傾聽,懂得尊重他人;就得學會察言觀色、看得懂他人需求,從他人立場考量問題;就得明白萬事莫爭辨,爭辯一時爽,事後想抽臉;就得懂得掂量事情的利弊,而非魯莽行事……01 學會傾聽是前提
  • 職場溝通,掌握這幾點,讓你左右逢源!
    職場中人際交往是一門藝術,說話注意分寸,考慮場合,說的他人心裡舒爽,被視為高情商的表現。工作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些人說話總能博得大家哈哈大笑,有他們在的地方總能避免尷尬氛圍,其實學會下面幾點,你也能左右逢源,打開局面。
  • 度心術:短短18字,說透職場縱橫之術,讀懂的人,往往左右逢源!
    古代奇書《度心術》,我是越讀越「相見恨晚」,早讀此書,我也能打出一片天下,裡面短短18字,就說透了職場縱橫之術,讀懂的人,往往能左右逢源!對於喜歡讀書的人來說,每一本書都能帶給自己不同的驚喜,尤其是讀到了一本好書,不僅能帶給我們知識積累,更能讓我們的思維得到突變,甚至能讓我們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我今年買了一本書,讀過以後就有如此之感覺,這本書就是大名鼎鼎的古代奇書《度心術》!
  • 職場溝通:如何做到拒絕他人,又不傷人
    職場中,拒絕是一門藝術,核心是保全雙方的面子,聰明的人拒絕了別人,還能給人留下「我很想幫你,但是實際情況我也無能為力」的感覺」。這些聰明的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本講將通過分析不懂得拒絕人的生活及害怕拒絕人的原因,來告訴你拒絕他人且又不傷人的三大方法論。
  • 那些真正用心做事的人,才是職場中最不容小視之人
    職場中最厲害的是哪些人?有人說,那些學歷高、能力強的人才是最厲害的人。 也有人說,那些口才好,善於左右逢源甚至溜須拍馬的人,才是真正的「強人」,因為一般來說,這些人往往在職場中混得還不賴。 但是我認為,只有那些真正用心做事的人,才是職場中最不容忽視之人。
  • 職場白領:面對職場上的文化差異,如何能夠獨善其身
    職場白領第一點就是要做到始終堅持原則,不要隨波逐流。對於剛回國的「海歸」來說,很多行為都充滿了外國的作風,當然這種作風在中國並不會被同事或者領導所認可。那麼,學會如何在中國的職場上做事,則是剛回國的「海歸」們首要做的事情。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下,人與人之間交流往往都會顧忌到對方的面子,哪怕是明知道對方做錯了的基礎上,這是和國外職場最大的區別。「海歸」們面對應當學會接受這樣的事情,但是並不代表要隨波逐流。很多時候,仍然要學會堅定自己的立場和原則,哪怕是放棄一些生意,也不能夠違背自己的原則。
  • 鬼谷子:一個家庭,牢記這兩句話,會讓你左右逢源,福及子孫
    生活中總有很多發生事情是人為的,在發生問題的時候,你能夠做到去解決,就會有好的收穫。人與人之間總是離不開溝通與交流,尤其是在職場中,你想左右逢源,擁有好的運氣。你需要具備會說話的能力,並且自身也有一些優秀的品質,可以吸引人。這樣你自身的價值就會被擴大,同時也能得到他人的認可以及尊重。
  • 左右逢源的人必定精通人情世故
    我是現代鳳姐《紅樓夢》裡面鳳姐可謂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瓏,她是《紅樓夢》裡最會擅長辦事的鳳辣子。我想說的是能夠左右逢源的人,必定是能洞悉人情世故奧妙之人,且靈活變通可謂思維敏捷。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到精通人情世故呢?
  • 職場上對此如何做到「可防可控」?
    這次疫情的發展過程,也終於讓我們大開了眼界:某些政客的用他們的騷操作,活生生地為我們展現和表演了什麼是真正的甩鍋?自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人民用自己不懈努力和巨大的犧牲,鑄就了世界抗疫史上的奇蹟。與此同時,一些西方國家卻疏以防範,最終創造出了感染人數超過100萬、且日均平均增長兩三萬的「奇蹟」。
  • 從硬性奇葩規定到軟性職場施壓 職場霸凌行為該如何界定?
    職場霸凌行為該如何界定從硬性奇葩規定到軟性職場施壓職場霸凌花樣翻新引起社會關注●近年來,勞動者權益被侵犯事件不時發生。在視頻中,保潔員的神情並無不適,並表示「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這一事件再次將「職場霸凌」推上風口浪尖。上述事件是否屬於職場霸凌?職場霸凌的準確內涵是什麼?近年來,勞動者權益被侵犯事件不時發生。從硬性奇葩規定到軟性職場施壓,職場霸凌行為花樣翻新,數次引起輿論關注。
  • 如果一年不上班,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快速的進入職場工作?
    在創業失敗之後,我們又該如何繼續回到職場,重新開啟新的職業發展之路呢?一、梳理自己的工作經歷和創業經歷,結合自身優勢來找工作一年沒有回到職場去找工作,或許你已經把很多的專業知識給搞忘了。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就需要在自己的內心當中對自己不斷的暗示,我們要告知自己一定是可以平穩的度過這個特殊時期的。或許重新回到職場的第一個月我們會過得比較難,但當我們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以後,後面的事情就會顯得相對比較簡單了。二、結合時代發展大趨勢,正確的選擇自己的職場定位我們的職場環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
  • 你該如何面對職場上的「人走茶涼」?
    難道職場上,真的只有利益與規則,沒有曠日持久的真情誼嗎?老王認為,職場的本質從來就不是聯誼會,所以職場人的失望,大多是期待過高所導致的。凡是種種,瀟灑面對就好,大可不必黯然神傷。1、成年人的世界,要學會理性面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