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該如何面對職場上的「人走茶涼」?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LinkedIn領英

人在職場,有時會沉浸在周遭的熙熙攘攘當中。

當一旦辭職,那熱氣騰騰的氛圍好像一下子就涼了下來,這才感受到世故人情與世態冷暖,難以接受這種急轉直下的變化。

上周,一位剛剛辭職的職場人向老王傾訴,她覺得現實太殘忍,辭職後好像很多人立刻轉變為了陌生人,令她頗為神傷。

當她向所有發生工作關係的人發出了告別的話語,也得到了禮貌的回應,再到退出了工作群,發了傷感的朋友圈,一切仿佛都寫下了休止符。

接下來,她發現朋友圈不再有昔日同事們的點讚,甚至有的人已經將她拉黑或者屏蔽。就連辛辛苦苦張羅的告別飯局,也只來了寥寥幾人。

難道職場上,真的只有利益與規則,沒有曠日持久的真情誼嗎?

老王認為,職場的本質從來就不是聯誼會,所以職場人的失望,大多是期待過高所導致的。凡是種種,瀟灑面對就好,大可不必黯然神傷。

1、成年人的世界,要學會理性面對現實。

有人說,人心太複雜,上一秒還親似一家人,一下秒就翻臉不認人。

其實我們需要接受的是,這世上很多人都是因為一件事而聚在一起,事情結束後轉身離開,無可厚非。

只要接受了這個設定,不但並不複雜,反而會變得簡單。

老王認識一位職場人,他曾經在前一家公司積累了很多客戶,但在離職之後,很多客戶不再接他的電話,也不再給他點讚,讓他感到很傷心。

因為他覺得人際關係不應該如此冰冷,為什麼合作關係結束了,一切就結束了呢?

老王告訴他,其實可以為客戶們換位思考一下。

在一個相對敏感的時期內,客戶們一定非常不希望引起公司的芥蒂。畢竟在職場競爭中,離職後帶走客戶是很忌諱的事情。

所以,你或許認為,原本隨手點一個贊不算什麼,但客戶不想因此為自己的工作帶來麻煩。

另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有界限。

工作中的交往,始於工作,終於工作,這其實也不失為一種圓滿。

2、追名逐利是一部分人的天性。

司馬遷曾經在《史記》中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話雖然未必適用於所有人,但的確也道出了一些追名逐利者的內心準則。

曾有職場人向老王來吐槽,說自己的一位同事曾經大獻殷勤,為了拿到自己手裡的最低供貨價格。

那段時間兩個人經常一起喝酒唱k,混得像兄弟一般。

後來,公司策略發生了變化,他被調任其他部門,這位同事立刻開始不接電話,轉而將熱情與時間投放在其他人身上。

究其原因,都是利益在作祟罷了。

還有一個例子,某傳媒公司的石小姐,曾經幫助一位實習生擺平了一次危機事件。

如果沒有她出手,恐怕那位實習生會毀掉一份大單子,再也沒有辦法在公司混下去。

那時候,每逢生日,實習生都會想著送她禮物,包括連她自己都忘記的時候。

但在石小姐離職後的散夥飯局上,這位實習生竟然推脫有事沒有出席,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一句生日祝福。

這時候石小姐才看清,原來真的有這種完全實用主義的人,像個可以隨時按下開關的機器人。

3、職場原本就是「人走茶涼」。

「人走茶涼」這個詞,往往管理崗位上的人感觸更深。尤其是一些退了休的幹部,常常會感到很不適應。

老王認識一位退休的忘年交,就顯得有些難受。

因為在工作崗位上,他已經習慣了一種被簇擁的感覺。不論自己說什麼,都有人認真在聽,認真在回應。

而一旦脫離了工作崗位,他忽然感覺內心空蕩蕩,好像所有人都不再把他放在眼裡。

老王勸他,一定不要這樣想問題,還是要豁達一些。

按照人際關係的規律來說,這算是一種正常現象。

昔日裡他在公司裡呼風喚雨,人們跟隨的不是他這個人本身,而是他的身份。

他是帶兵打仗的將軍,大家當然要聽他的,目光也當然聚焦在他的身上。但將軍卸甲歸了田,就不要在田地裡傷春悲秋。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感受,切不可沉浸在上一個角色中無可自拔。

人活著能有多大的幸福感,從來都不取決於擁有過什麼,而是帶著一顆平常心來應對世事無常。

4、在每個人的人生裡,真正重要的人並不多。

有人喜歡「朋友遍天下」的感覺,但其實人活一世,真正會發展到生命交融的朋友,三五個足矣。

本質上來說,職場中的人際關係是在協作的基礎上誕生的,完全可以終結於協作。如果偏偏要在這裡太過傷感,那就是錯付了期待。

真正的朋友,是可以超越這些世俗界限的人。

如果結束了某種社會契約,彼此內心還存在著心靈上的連接信號,這才進入了朋友的範疇。

以老王自身來說,我從來不迷信任何社交圈子,也不熱衷參加任何飯局。與任何人的交往都可以毫不糾纏,非常樂於感恩相遇,灑脫告別。

那些經過歲月沉浮所積澱下來的朋友,才是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其餘種種,釋然就好。

寫在最後

很多人無法接受職場上的「人走茶涼」,歸根結底是對人際關係的期待過高。

如果可以理性看待這些關係,讓工作歸於工作,生活歸於生活,接受人與人之間的不同追求,接納生命發展的不同階段,也便會少了很多無謂的煩惱。

本文作者王付有。個人成長戰略顧問,薪職網創始人兼CEO。

本文為LinkedIn經授權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LinkedIn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來源於網絡。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進行刪除,並就版權問題聯繫相關內容來源。

相關焦點

  • 酒肉朋友、人走茶涼與社群商務一體化
    後來孫哥說願意到全國各地去走走,會遇到很多朋友,就會帶來生意機會,這恰恰和我的慢酌客社群組織的觀點是一樣的,這就是某個方面的價值觀相同,緊接著他又成了慢酌客的合伙人(準確的說是合伙人的老公),這就是我們的交朋友中「人、事、物」三個支柱自然的互動,產生了合作經營的過程——各位,和孫哥交往的過程中,我可沒說一句賣酒的話。
  • 職場白領:面對職場上的文化差異,如何能夠獨善其身
    在職場上,相信很多人都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在公司中的同事大都來自於五湖四海,難免遭遇到因地域文化差異而帶來的困擾。那麼,學會如何在中國的職場上做事,則是剛回國的「海歸」們首要做的事情。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下,人與人之間交流往往都會顧忌到對方的面子,哪怕是明知道對方做錯了的基礎上,這是和國外職場最大的區別。「海歸」們面對應當學會接受這樣的事情,但是並不代表要隨波逐流。很多時候,仍然要學會堅定自己的立場和原則,哪怕是放棄一些生意,也不能夠違背自己的原則。
  • 職場中遇見負能量爆棚的人 你該如何面對
    二,拒絕傾聽學會打岔,我們曾經多次說過傾聽的重要性,傾聽是美德,傾聽是有效溝通的重要環節等等,但是在職場,請把有限的時間用在有意義上的傾聽上,遇到負能量滿滿的人,要學會少接觸並且拒絕傾聽他們的吐槽,在心理上克服怕得罪人的心態。
  • 「人走茶涼」的日語應該怎麼說?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諺語是:人走茶涼。日語:間が遠なりや、契りが薄い。ことわざ間(あい):表示的是「距離」。是一種比較老的日語說法,現在的日語出現的「間」,訓讀的話我們會讀成:あいだ。如果採用意譯的手法,我們就可以將它翻譯為:人走茶涼。諺についての感想關於這句話的感想,想必我們都很有感觸。無論現在的年齡是多大,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
  • 職場上,我們該如何做到真正的左右逢源?
    職場上,很多人喜歡左右逢源為自己多撈點好處,久而久之,慢慢的會發現會被人嫌棄。那麼,職場上太過於精明的人會是什麼樣的?好的工作關係又該如何順利開展呢?一般情況下,在職場上與人交談,往往要考慮整體的環境、別人的心理、事情的效用,否則你很有可能會顯得格格不入。
  • 和同事出差發生了曖昧關係,該如何面對,職場老手:這樣處理沒錯
    人在社會上生活,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生活、感情、事業,很多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有些煩惱是必須面對的,有些煩惱是自己找來的。今天有位朋友私信給我,講了一個關於他的故事。2020年8月份的一天,他與同一個部門的王姐出差,王姐是他的同事也是他的領導,兩個人因為業務需要,一起到了北方一個小城市出差,兩個人平時關係一般,都是工作上的事情。兩個人到達北方的這個小城後,在一家賓館住了下來,一個人開了一個單間,晚上,兩個人一起去了當地的宵夜攤,兩個人邊吃燒烤,邊喝酒,邊聊天,在聊天中才知道王姐的老公常年在外地,聚少離多。
  • 33歲外企總監被裁員,你如何面對中年職場?
    外企的文化、福利和工作時長太和諧,讓不少外企人無法面對激烈的文化衝突。儘管如此,外企人還在往民企跑。外企痼疾:體系的力量太強大,亞太總部多在新加坡、澳大利亞和香港,特別喜歡手伸到中國來。外企中國分部想做點事情,總部的第一反應是「有沒有風險」,基本上只有做原有業務,想要做點新的事情的同事,往往要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和總部溝通上。
  • 如何面對職場中的不公?明白3點,能者多勞是職場最大的謊言!
    如果你遇到在你的單為裡用有色眼鏡看你的領導,你會怎麼處理呢?進入社會後進入職場,就會遇到某種人。 當你的單元領導用有色的眼睛看你的時候? 你應該做什麼? 關於領導的想法,它還在走自己的路時冷淡地處理。 或者尋找所有機會,理解理由,保存嗎? 你是在送禮物,尋找熟人建立良好的關係,還是在提高你的工作能力,為領導創造驚喜,在領導眼裡重塑你的形象?
  • 人走茶涼後,話心情
    那個雨夜,我突然想起這個詞「人走茶涼」,覺得頗有道理。我本人比較喜歡茶,覺得它很神秘,很有韻味。很想自己也能如茶一般,擁有一些高尚的品質,無論「進士」還是「避世」,得一份悠遊自在之感。可是,我並沒有修得茶的全部品質,因為茶太深奧了。我畢竟已經內化茶,雖然不全像,但已經有了三分,然而人卻都棄茶而走,徒留茶備受冷落的心。歪理邪說了一番,現在再寫寫吧。
  • 同樣是迪士尼,香港和上海,為何一個人山人海,一個人走茶涼?
    如今遊樂園已經變成很多年輕人都很喜歡去的地方,因為在那裡可以讓人有回歸童真的感覺。而兩年剛剛建成的上海迪士尼,更是得到了非常多人的支持,幾乎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隊遊玩的。但同樣是迪士尼,香港和上海,為何一個人山人海,一個人走茶涼?
  • 老領導退休後直言: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人走茶涼」是正常現象
    文章來源:如椽巨筆公眾號一直想就「人走茶涼」之說發點議論,但心存顧慮,因為那時還在「臺上」,怕遭「站著說話不腰疼」之譏。現在角色轉換,到了「臺下」,似乎可以「叟言無忌」了。「人走茶涼」,是對炎涼世態的一種藝術概括。特別是阿慶嫂的一句「人一走,茶就涼」唱開之後,經常被人用來慨嘆有些領導幹部離退之後處境的變化。常言道:「如魚飲水,冷暖自知。」老同志們的感受當然是真實的。
  • 人走茶涼的句子,隨心而行,隨遇而安!
    二、虛榮心這種東西,你得有實力買單。否則,那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三、因為心直口快,得罪不少人,但又不會拐彎抹角,近日看到一段話說的挺好:口不饒人心地善,心不饒人嘴上甜。心善之人敢直言,嘴甜之人藏謎奸。寧交一幫抬槓的鬼,不結一群嘴甜的賊!
  • 職場上,「識人不清」吃了不少虧?15招教你如何讀懂一個人
    13年的獵頭經歷和近5年的職場諮詢工作,老王見過與接觸過的職場人很多,自認為對常見的職場心理較為熟悉,在此也分享一些方法來供職場人參考,並引以為戒:1、職場上,如果有人看你的眼神總是躲躲閃閃,不敢對視,那麼他要麼很自卑,要麼心術不正。
  • 《陳情令》我們有山高水遠、來日方長,不談人走茶涼,大夢一場
    雪萊說:「唯有你的光輝,能像漫過山嶺的薄霧。」光輝常亮,偶爾暗淡,可漫過山嶺,覆上黑暗的角落,而魏無羨和藍忘機身上都有這樣一種無可比擬的光芒。芒色,時而奪目,時而隱藏,在黑夜,亦在白天,鋪天蓋地,無處不在,讓人躲無可躲,欣喜往之。所以有那麼多人認可藍忘機,有那麼一些人即便魏無羨是邪魔外道,也始終追隨不悔。
  • DZ老大「人走茶涼」,生日直播人氣只有幾千,收禮太少!
    全網所有網紅,沒有任何人的人氣比的上DZ老大!那時候DZ老大就是YY的一哥,不管是沈曼,還是崔阿扎,王小源,這些人都是跟著DZ老大玩的!那時候跟在DZ老大後面玩,人氣就會很高!但是在18年的時候,DZ老大被凍結了!一直到現在還沒有解封!可以說DZ老大也蠻悽涼的!曾經達到過網紅的巔峰!如今看透人情冷暖!以前DZ老大要是過生日呢,在YY上都是十分轟動的!
  • 「人走茶涼」我懂,但是港式奶茶中的「茶走」又是什麼意思?
    如今滿大街都是臺式奶茶、港式奶茶的,不過有些奶茶你可能還搞不太懂,比如「茶走」。茶中加牛奶在港式餐廳裡吃飯,看見菜單上有一種飲料叫「茶走」,「人走茶涼」我懂,但是港式奶茶中的「茶走」又是什麼意思?服務員說這是奶茶,港式奶茶不都叫絲襪奶茶嗎?怎麼又來了個茶走。
  • 6成白領遭遇職場PUA,HR該如何處理?
    文|才賦人力科技7月21日,火箭少女前成員Yamy被自己的老闆「罵」上熱搜,點爆了「職場PUA」話題。在微博上,Yamy表示:「老闆徐明朝在員工大會上號召大家一起羞辱我,說我醜到讓他忍不了,嫌我沒有價值,逼迫與會者認同他的種種觀點……」
  • 與人相處累、費心,害怕人走茶涼?現代人的通病,應該這樣解決
    那天離開單位時腳下的步子沉得很,看到自己孤零零地走在廠房裡,心裡五味雜陳。沒想到自己卸任了廠長之後是這副落魄的模樣,「心涼了!」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人走茶涼,說的就是這種時刻。叔叔為此還生了一場大病,茶飯不思,整個人消瘦了一大圈。他始終琢磨不透,平日裡手下人爭搶著噓寒問暖,怎麼結局會變成這樣?
  • 老前輩退休人走茶涼,我的無心之舉,居然成為事業上升的階梯?
    也有其他的實習生跟我說:「這樣做是沒有用的,畢竟公司會派專業的人來警告我們該如何去做銷售。」但是我覺得這是不行的,應該憑藉著自己多多溝通,這麼好的資源就是要學習。兢兢業業的工作,雖然實習期的薪資比較微薄,但我仍願意給父母寄一些回去。公司之中有幾個老前輩,他們還有半年的時間就要退休了,每一天無所事事,就像是閒人似的呆在那裡,但其他的人也不敢去招惹。
  • 面對職場中的小人,你只有一條路可走,此外,別無它法
    曾經,在校園裡熱衷於書本的我,在告別象牙塔,步入職場後,終於看懂了,職場「小人」醜惡嘴臉。她唯恐天下不亂,在你努力工作亟待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時,她話裡話外惡意譏諷,無情打擊,這些,只是表面現象;更加可惡的是她還會在背地裡給我穿上小鞋,讓不明就裡的領導和同事對我產生了很深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