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三部曲:出門、拜師、學藝

2021-01-09 溫州美文

原創 劉譯文

古代英雄豪傑的成功史,基本都是剛開始非常平凡,後來歷經磨難,在機緣巧合之下遇到生命中的那個貴人。然後拜師學藝,經過苦練最後學得絕世武功,繼承高尚品德,成為一代武林大俠。

金庸筆下的郭靖拜洪七公為師,學會降龍十八掌;令狐衝拜風清揚為師,學會獨孤九劍;張無忌也是在機緣巧合之下學會了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他的師父張三丰更是德高望重。

只有出門,你才有可能會遇到生命中的那個貴人,貴人欣賞你的人品和德行,然後接受你拜他為師,盡心盡力傳授你武藝,最後讓你繼承他的衣缽,行俠仗義,造福一方。

我們都是平凡人,想要成功,必須要付出比常人更艱辛的努力。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資質和基礎,就算遇到貴人也未必能夠抓住機會。所以,在自己還沒有遇到貴人的時候,就要不斷磨礪自己、提升自己、沉澱自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為將來能夠遇到貴人,能夠被貴人認可和欣賞,打好基礎。因為機會總是更加青睞於有準備的頭腦。

成功三部曲之第一部:出門。

出門不是讓你到處亂走亂闖,而是要你有計劃有目的的選擇一個好的、有正能量的團隊,然後融入群體。降低姿態,從零做起,不斷學習,虛心請教。與人為善;誠實守信;積累德行。

出門的目的是為了增長我們的見識,開闊我們的視野,提升我們的格局。

外面的世界很大,外面的機會也更多,不要為了追求眼前的一己私利,輕易放棄自己出門的初心和夢想。

出門在外,多行善積德;多助人為樂;多交結一些志同道同的朋友。任何時候不要丟失自己的良知,更不要喪失原則和底線,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出門在外,腳踏實地的做事,誠實守信的做人,憑自己的雙手去生活。量力而行,量入為出,做最真實的自己,過簡單的生活。

出門在外,努力工作,用心生活。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把健康平安擺在第一位。出門是為了尋找機會,成為更加優秀的自己,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成功三部曲之第二部:拜師。

出門在外遇到貴人一定要虛心請教,最好拜他為師,讓他傳授你高超的技藝和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道理。

高人可能一般都比較清高,言行舉止可能有些古怪,一般人入不了他們的法眼。所以,我們一定要抓住機會,用自己的誠心和實際行動去打動他,從而獲得他的認可和欣賞。

拜師需要緣分,而有些緣分則需要我們自己去創造。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打動生命中的那個貴人,讓他對你刮目相看,給予你拜他為師的機會。

拜師非常重要。找到一位好的師傅不僅可以讓你學會高超的技藝,還可以讓你學會很多人生的道理。

拜師的過程,剛開始肯定是苦澀的、艱辛的。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念,一心一意孝敬自己的師傅。傳承師傅高超的技藝和高尚的德行。

拜師決定了你未來的人生走向和人生高度,所以必須選擇正確的人。只要這樣,你的人生才會更加精彩絕倫。

成功三部曲之第三部:學藝。

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選擇一個好的師傅之後,要下定決心,勤學苦練,一邊修煉自己的技藝,一邊沉澱自己的德行。

只有當你的德行和技藝都達到超乎常人的水平時,你才能在群體中脫穎而出,更好更快地走向成功。

學藝的過程也是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拋棄自己曾經的短見和狹隘,用心沉澱自己的心性,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修養,不斷放大自己的格局。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你的格局和眼界決定了你將來能夠走多遠、飛多高。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想要成功,就要術業有專攻;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斷樹立新的目標,不斷超越自己。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藝要心無旁騖;穩打穩紮;專心致志;不斷融合創新。用時間去打磨最高超的技藝,用時間去沉澱最高尚的德行。

想要成功,就要停止消極抱怨,面帶微笑地走出去。積極進取,陽光熱情,用自己的初心和人品去沉澱歲月。找到你生命中的那個貴人,拜他為師,讓他傳授你高超的技藝和高尚的德行,助力你更好地走向成功。

攝影:滄海一笑

出鏡:無憂

相關焦點

  • 拜師學藝這個事,我想說說
    —引自清代詩人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且在拜師學藝這個事上,從古至今都有明確的從屬關係,徒弟進了師父的門,行了拜師禮,基本就由師父管教,父母都不能言說。而徒弟的未來,也是師父說了算,不得背叛師門,否則就是欺師滅祖,會被行業裡所唾棄。
  • 幹餐飲,真的需要拜師學藝嗎?
    確定此後從事餐飲工作的志向後,依循古禮,舉行別開生面的拜師大典。拜師大典的意義,就是讓學生承諾盡心投入餐飲學習,宣誓追隨師父的學藝和倫理,在餐飲界勤學精進,傳承美食文化。>大葉集團行政總主廚韓衍緒,曾是開平第一屆校友,過去在下面拜師,如今成為受拜師,體現出了「拜師敬我」的意涵(學生向師傅叩首敬拜,除了表現對師傅的敬佩,更深層涵義是對自我的期許,相信自己也會成為受拜師。
  • 「紙飛機扎西瓜」火了,不僅網友看呆了,蔡徐坤也想拜師學藝!
    故而這次,有粉絲開玩笑稱,蔡徐坤雖然做不到用「紙飛機扎西瓜」這種非常有技術性含量的動作,但是扔紙飛機前的三部曲可是一步都沒有落下。看到這裡,相信有人心中和我有同樣的疑問,「紙飛機扎西瓜」的視頻是真的嗎?畢竟能用紙穿破西瓜,好像以前沒怎麼聽說過。於是,我觀看了新華網所發布的視頻,發現視頻中的大師的確用紙飛機扎了西瓜。
  • 新加坡華人男子拜師學藝不畏苦 開海南雞飯攤圓夢
    新加坡華人男子拜師學藝不畏苦 開海南雞飯攤圓夢
  • 襄職學生向企業專家拜師學藝
    原標題:襄職學生向企業專家拜師學藝   2020年12月29日,襄陽職業技術學院(簡稱襄職)農學院(正大農牧食品學院)2020年度正大獎學金捐贈暨第四批現代學徒制拜師儀式舉行
  • 如果到二次元拜師學藝,這3位你可以考慮一下,而我只選時崎狂三
    拜師學藝才能讓自己成長得更快,走得更遠,而你更願意選擇什麼類型的人物來拜師學藝呢?若是給你一個機會到二次元世界中去拜師學藝,你會如何選擇自己的師傅呢?不過,即使你想拜師學藝也得TA肯教才行呢!所以,今天我們就聊聊二次元拜師學藝這事吧!
  • 「拜師學藝」學電信詐騙 邀師父來川「考察」 還沒「出師」就被...
    德陽90後男子韓某為了「找錢」自學電信詐騙,感覺學藝不精,他還向外省電信詐騙慣犯發出邀請,邀約對方前來「考察」,順道「賺錢」,而他自己也趁機「拜師學藝」,為日後「自立門戶」搞詐騙積累經驗。近期3名外地男子來到德陽,在德陽待了一周多時間裡,「師徒」合夥「練手」,利用電信詐騙獲利10餘萬元。
  • 組圖:張艾嘉拜師學藝烹製「海南雞飯」
    組圖:張艾嘉拜師學藝烹製可是,當張艾嘉應承接拍《海南雞飯》時,她為了演活這個高難度角色,不惜專程在開鏡前一周,率先飛抵新加坡接受「特訓」──包括在以「海南雞飯」聞名全球的文華東方酒店,拜師學藝,跟經驗老到大廚師學習每一步驟;幸而天資聰穎的張艾嘉也很快上手,不消數天便將香噴噴的「海南雞飯」,弄得有聲有色。  與此同時,張艾嘉又遇上另一難題,就是學新加坡同胞的口音講話。
  • 劉謙助陣《大戲法》 餘少群、巍子拜師偷學藝
    而主演餘少群、巍子則興奮地拜師學藝,雖然辛苦但也大呼過癮。 巍子 餘少群刻苦拜師學藝 身體力行苦不堪言  巍子在劇中飾演魔術世家的掌門人沈萬奎,他為了保護民間國粹,九死一生。餘少群則在劇中一人分飾兩角,飾演孿生兄弟來寶和耿傑。兩個人在劇中作為最精通魔術的人,自然少不了大量表演魔術的戲份。在現場公布的片花中,雖然開拍才十餘天,但餘少群的紙牌魔術已經有模有樣。
  • 菩提神通廣大,可他的鄰居為何不拜師學藝,三種可能你選哪一種?
    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考慮過沒有,菩提祖師神通廣大法力高強,在短短時間裡教出了孫悟空,可是作為祖師的鄰居,方寸山上的樵夫,卻沒有去拜師學藝,這是為什麼呢?菩提祖師表面上看來,樵夫給出的理由是自己有老母親要侍奉,分不開身去拜師學藝,其實不然,試想菩提祖師精通儒釋道三家,又掌握360旁門,如果這個樵夫隨便學點厲害的神通,讓自己的母親長生不老易如反掌,又何苦每天砍柴度日呢?
  • 為情節逼真,魯迅拜師學藝
    思來想去,魯迅打算找一個人「拜師學藝」。經人介紹,魯迅認識了一位名叫王鶴照的人。此人雖然非好賭之徒,但善於觀察,對於市井平民的生活非常熟悉。於是,魯迅帶著禮物登門拜訪,說明了拜師緣由。王鶴照爽快地答應下來,不僅把自己知道的賭博規則等細節耐心地講給魯迅,還給魯迅哼唱了賭博時唱的歌謠。
  • 這部影片根據成龍洪金寶小時候拜師學藝改編,道盡學藝路的艱辛
    《七小福》小編認為是洪金寶最好的電影電影之一,根據成龍洪金寶小時候拜師學藝的經歷改編,道盡了學藝道路的艱辛。本片獲得1988年第25屆金馬獎最佳影片。看完這部影片,你就知道成龍為什麼一直尊敬洪金寶為大哥了。有了這部戲,誰還敢說武行之人不會演戲。
  • 《我們的師父》周六開播:拜師不學藝,學什麼
    於曉光、大張偉、劉宇寧與董思成組成的「3+X」的拜師團,首站前往上海,他們第一個要拜見的師父就是老藝術家牛犇。3月28日,《我們的師父》在湖南長沙舉行了媒體看片會。節目中,四個徒弟從一開始的不熟悉「尬聊」,到迅速成為團體。雖然已經是八十多歲的高齡,師父牛犇卻如同老頑童一般,把收徒弟這件事變成了「哥們」間的相處。
  • 每周千裡拜師學藝 俄羅斯小夥淘寶結緣龍泉鑄劍大師
    這不是《臥虎藏龍》,只是個外國小哥哥在龍泉拜師學藝的DIY的一段vlog!小哥哥一把視頻傳到facebook上,視頻也出乎意料地火了,引來海外大量網友關注,外國友人們紛紛表示想來龍泉看看。寶劍本屬冷門「玩物」,龍泉又是個偏遠城市,想要走出去很難。但如今借著網際網路,龍泉寶劍早已名揚海外。
  • 北大研究生北京賣牛肉粉 曾嘗百店拜師學藝(圖)
    曾回常德遍嘗百店拜師學藝  為何選擇開米粉店,張天一認為,一是自己有鄉土優勢,二是借鑑了網際網路思維。眼下,非常火爆的雕爺牛腩、黃太吉等餐飲品牌,正是用網際網路思維運作而風生水起。從今年2月開始籌備,他回到常德,走街串巷地吃遍了常德的百餘家米粉店,最後他選了一家口味最正宗的米粉店拜師學藝,確定配方。2月中旬回到北京,他幾乎走遍了北京城,最終決定把粉店開在在環球金融中心。此時,已經搭上了自己所有的積蓄。
  • 看了這個就不用拜師學藝了
    看了這個就不用拜師學藝了!從小愛吃麻辣火鍋,不但愛吃家鄉特色的「燉缽爐子」火鍋,更愛傳統的四川麻辣火鍋,約三五好友或一家團聚,想吃什麼就買什麼,火鍋不僅是美食,而且蘊含著飲食文化的內涵,為人們品嘗倍添雅趣。吃火鍋時,男女老少、親朋好友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把臂共話,舉箸大啖,溫情蕩漾,洋溢著熱烈融洽的氣氛,適合了大團圓這一中國傳統文化。
  • 三顧茅廬拜師學藝 這家「長沙版」滷味火鍋悄然走紅
    偶然的機會,在益陽吃到一家相當有特色的滷味老店,就萌發拜師學藝,將滷味技藝帶來長沙的想法 。「三顧茅廬」「精誠所至」,賣了28年滷味的益陽師傅將制滷秘訣傳授給孟浩,並給他開了一壇老滷水。孟浩帶著師父給的滷水和制滷秘訣回到長沙,另闢蹊徑開了這家滷味火鍋店,「四川的滷味火鍋是麻辣鍋底,再將各種滷味涮煮。
  • 日本人「愛上臺灣炒飯」回日本開店 他「拜師學藝一年」推廣正宗...
    許多臺灣人都喜歡吃日本料理,但近年來有許多臺灣料理也非常受日本人喜愛,甚至有人願意「拜臺灣師傅學藝」就只為了把臺灣最正宗的味道帶回日本! 第一次吃到這一家的炒飯時他就印象深刻,非常喜歡這個味道,於是他決定跟老闆黃泰申表示自己想要回日本開一間炒飯店,於是就這麼拜師學藝了。
  • 日本人能做刺身就認為刀工好,看到中國這道菜,直接拜師學藝!
    日本人能做刺身就認為刀工好,看到中國這道菜,直接拜師學藝!現在網絡上經常有日本製作刺身過程的小視頻,大家看的是津津有味,不過也能看到,他們廚師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齊的。有的人真是行雲流水,有的人就是差強人意。日本人總覺得自己把刺身做的那麼好真的是了不得了,可是天外有天的道理恐怕他們是不懂。得意洋洋的日本廚師,看到我們中國廚師的一道菜,直接佩服的五體投地。
  • 小夥辭高薪擺攤賣早餐,生意火爆,日賣300碗,引多人來拜師學藝
    小夥辭高薪擺攤賣早餐,生意火爆,日賣300碗,引多人來拜師學藝。 這位小夥子原來也是一個白領,在一個公司上班,可以說是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工作也是非常的輕鬆自在的,可是小夥子卻覺得這樣的生活沒有激情,於是就辭掉了原來的高薪,擺攤賣起了一種早餐,他賣的這個早餐營養是非常豐富,而且也是特別好吃的,讓人看著就難以抵擋它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