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用墨,不會此法,寫不出好作品?

2020-12-18 騰訊網

如果說筆法是書法藝術創作中的筋骨,那麼,墨法則應該是書法血肉之靈魂的體現。中國是墨的故鄉,自古就有制墨、使墨的規則,從墨丸到墨錠再到墨汁,從松煙到油煙墨,無不體現著墨法的精奧。在中國藝術中,無論是中國畫還是書法,都十分重視對墨的駕馭,從古今書論中對墨的規定和各種傳世墨跡來看,墨的使用與技巧問題一直是創作者乃至欣賞家、理論家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

通過對古代書論中關於用墨內容的考察與欣賞、實踐中對墨法的關注,最為常見的用墨之法大概有如下九種,試作些舉要證明。

1、濃 墨

書法創作,一般以濃墨為主,因為濃墨與紙的對比度大,且在書家眼裡,濃墨最見精神,特別是正體書的創作。如篆書、隸書、楷書、似乎只有用濃墨才能表現出其力度和精神,從書法作品來看,的確有絕大多數的作品是用濃墨書寫的,如宋人蘇東坡,清人劉庸,就是用濃墨的高手,一般來講,濃墨不僅在審美效果富神採精神,就是在實際的操作中,也最好把握。

2、淡 墨

淡墨的概念與濃墨相對,並非是中國畫創作中普遍使的淡墨的概念。從審美趣尚上來講,對濃墨與淡墨選擇完全取決於書家的個人追求,從審美效果上講,濃墨顯得沉著莊重。而淡墨則更適合表現清淡幽遠的意境,明代董其昌喜用淡墨,他以淡墨追求清雅嫻靜的藝術風格。近人林散先生最擅長用淡墨,林老的筆墨之作,可以說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再加上他得益於黃賓虹先生用水用墨,又喜用長鋒羊毫在生宣上揮寫,故墨色層次豐富,「乾裂秋風,潤含春雨」極具鮮明的藝術特色,不僅不缺乏神採,反而增加了一種深遠朦朧的境界。

3、焦 墨

焦墨是指點畫中的墨不僅濃重,而且極少水分,像幹皴之筆,一般在書法作品中不大量使用,這是一種特殊的方法,用得好,有時有畫龍點睛之妙,如有濃淡變化,則效果更好!明代徐謂、清人虛谷擅用此法。

4、幹 墨

是指點畫中含水較少,但比焦黑要溼,尤其在行草書中,能時時出現飛白,增強書法墨色層次,富有表現力,如宋人米芾《虹縣詩》、《蜀素帖》,黃庭堅草書,均有十分到位的幹墨之法,相傳東漢蔡邕擅長飛白書,果真如此,似亦以幹墨之法為之也。在實際的運用中,如有做到幹而不燥,筆勢通暢最好,唐代孫過庭《書譜》中有「帶燥方潤,將濃遂枯」的論句,我以為就是對書法最好的表達。

5、溼 墨

與幹墨相對,一般指點畫中水分較多,用溼墨書法,點畫可以有渾厚滋潤而豐腴的「筋書」效果,但此法難於把握,尤其在生宣紙上,用不好就會見墨不見筆,肥厚臃腫成墨豬之病,故要慎用。

6、渴 墨

與幹墨、焦墨屬於同一墨法序列,但在表現程度和審美效果上,渴墨介乎幹墨與焦墨之間,時見飛白之線條,用得好,亦有點睛之效果,常常用於行草書,篆書和魏楷也時用此法,用得好,有蒼茫,老辣的藝術風貌,清人吳昌碩可謂這方面的高手。

7、漲 墨

漲墨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與溼墨屬於同一墨法序列,只不過其主要的效果表現在筆之外,用漲墨書寫筆畫,其點畫中的水份多滲出點畫之邊緣,但點畫之用筆十分明顯,清人王鐸最擅此法。用漲墨,點畫中之濃墨雨點畫外之淡墨同構於一字或數字之中,有非常豐富的墨色變化。用此法,可以宿墨法相結合,往往在蘸濃墨後,筆尖蘸以清水,以滲化能力強的宣紙為之,頗有味道。

8、宿 墨

此法本為中國畫中常有,近人黃賓虹對此法極為推崇,謂:「近時學畫之士務先洗滌筆硯,硯取新墨,方得鮮明,古人作畫,往往於文詞書法之餘,漫興揮灑,殊非率爾,所謂惜墨如金,既不欲浪費筆墨也。畫用宿墨,其胸次必先有寂靜高潔之觀,而後以幽淡天真出之。睹其畫者,自覺燥釋矜平。」在古代書法作品中,此法雖不多見,但用得好,卻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宿墨法多與漲墨之法相結合,能增加墨色的變化與層次。現代書法中,有許多人嘗試著使用,亦有好的作品出現,真正用得好的,當是日本現代派和中國現代實驗性的書法。

9、衝 墨

衝墨之法,其實並非書寫時使用的方法,它並不是與筆畫的完成同時的。而是在點畫寫完之後,乘筆畫尚溼以水點於筆畫之上、讓墨衝出畫外的用墨方法。現代派書法作品中多用之,如日本的少字數書法,不過與上述的八種用墨方法相比,此法不必多用,只需要時為之就可以了,因為它的使用並不具有與書寫同步的不可逆性。

當然,在書法創作的過程中,我們不可孤立的看待每種用墨方法,相反,一件優秀的書法藝術作品應該同時運用幾種不同的用墨方法。另外,要產生豐富的墨色變化,蘸墨之法也是關鍵,實踐告訴我們,一般蘸墨時不要飽蘸深浸,深浸不僅筆毫無力,而且在紙上書寫(尤其是宣紙),極易臃腫肥拙。除此以外,用水和選墨也是墨法運用的關鍵。在書法臨摹與創作中,我們只有多練、多觀、多思、多悟才能熟練的掌握好用墨的規律,形成自己獨特的墨法意識。

書法論壇官方微店,你要的文房我們都有!

相關焦點

  • 書法用墨之最高境界:「濃是枯」「幹是潤」,得之方可成家!
    可能很多人都在老一輩書法家中看到這樣一種蘸墨方式「筆肚蘸墨,筆尖蘸水」,其實這種用墨方法是適用於「長鋒筆」的,更適合寫行草書。笪重光:「磨墨欲熟,破水寫之則活。」意思就是用濃墨,然後蘸水破之,寫出來的字就會「潤」,這一點在近代林散之先生的作品上是清晰得見的。
  • 從黃賓虹的「五筆七墨」闡釋其書法筆墨觀
    是指用筆要有變化,中鋒和側鋒根據作品需要來運用,不能千篇一律。點要上下呼應,線條要一波三折,點不變則呆板,畫不變則無生氣。綜上所述,黃賓虹的五種筆法既體現繪畫的筆法也體現書法的筆法,他把書法筆法加入其繪畫創作中,總結出自己獨特的筆法觀,藝術創作要有豐富的變化,所以「變」則是五種筆法中的筆魂。
  • 客廳寫什麼字好 寓意好的四字書法作品欣賞
    原標題:客廳寫什麼字好 寓意好的四字書法作品欣賞無論是中式客廳、復古客廳、現代簡約客廳等等,都離不開裝飾畫的點綴。為客廳選一幅字畫,是每個家庭都需要考慮的事情,但是怎麼選,卻是很多人所要面臨的問題。四字書法是客廳的點睛之筆選一幅書法作品裝飾客廳,在渲染家中藝術文化氣息的同時,包含豐富內涵的四字書法,還散發出智慧的光芒,無論是賞心悅目的惠風和暢書法、或是引導家人以德為本的厚德載物或者厚德載福書法,或是積極勵志的天道酬勤書法等等題材,都是客廳裝飾的「客上賓」,而你需要做的就是,根據自家的愛好,選擇喜歡的四字書法內容即可。客廳寫什麼字寓意好?
  • 寫好行、草書的這些技法,建議收藏好
    最近,有書友問我,是不是那些寫行、草書的所謂「大師」大多是沒有什麼書法基礎,其作品純粹是信筆塗鴉而成?我覺得問這樣的問題,是沒有真正掌握書法的基礎常識和理論素養,能寫出一手漂亮的行、草書作品,應該有一定的書法功底。
  • 他寫的《江南春》書法作品最完美
    這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更是文人墨客筆下創作的好題材,歷來多少大書法家,大畫家都寫過這首詩,畫過這幅古詩的畫境。相信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也書寫過這首江南春吧!武中奇書法小編我見過的好的書法作品不在少數,我也通曉書法,在發這篇文章前我還百度了下《江南春》的書法作品,在百度圖片庫裡寫這首詩的作品非常多,牛鬼蛇神啥都有,當中寫得好的,能入眼的並不多
  • 上善若水書法作品欣賞 當代書法家上善若水誰寫的好
    (原標題:上善若水書法作品欣賞 當代書法家上善若水誰寫的好) 生命中
  • 沈鵬1件草書作品,估價10到20萬,可以從4個方面體驗藝術品味
    這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卻透露出草書創作的流派風格無限之多,懷素的草書鐵畫銀鉤是欣賞的上品,張旭的草書是妙於肥,也是草書的上品,王鐸的草書寫得像粗頭爛服,但我們也不會否認他的草書是為上品的藝術品味。藉助對古人草書的欣賞結果,我們對於沈鵬老先生的草書作品,不妨站在比較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如此就會覺著他的草書也是草書中的上品,至少是草書書法大花園裡的一朵奇葩。
  • 能寫好狂草書法作品的,他內心的沉穩及內斂一定非同尋常!
    今日清晨一口氣寫了八幅太極禪書法狂草作品《心經》,每一幅作品在章法表現上都非常地別開生面。因為我把書寫當修行,經常用大筆小中見大地書寫小字作品,所以,寫的基本比較密不透風,當然,也遵從寬可跑馬的布局要求。草書作為中國書法的頂級藝術表現形式,要想真正地大有作為,必須要在功力和意境上下功夫。古往今來,草書大家非常多,唯獨我創建的太極禪書法,倡導左右手一正一反書寫,包括書寫草書。
  • 書對話聯:什麼樣的對聯書法才是好作品
    劉一聞對對聯創作興趣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當時工人文化宮辦畫展徵稿,只能寫毛澤東詩詞和魯迅詩詞,我打算寫毛主席詩裡的『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寫著寫著發現,一幅字寫到下面沒有上面寫得好,寫了下聯又覺得比上聯寫得好,於是反覆重寫,把家裡的紙都寫完了,還特地去朵雲軒買了三張宣紙寫,到最後仍然覺得不滿意。那以後,我決定,要把對聯寫好。」
  • 如何寫好硬筆書法的主筆和偏旁部首在作品中的運用
    學好硬筆書法,怎樣寫好偏旁部首(字頭類之一)唐詩三首, 0.7mm 中性筆書寫上面書法作品是寫的三首唐詩, 用0.7mm中性筆以繁體書寫完成, 雖然古今字的寫畫上有些差異, 但大部分還是相通的。>的概念,這裡花一點時間和童靴們先談一談主筆,因為主筆是寫好一個字的關鍵,在初學硬筆書法時, 最難確定和把握的是「主筆」,也容易忽視主筆的存在,寫出的字缺乏美感和骨力。
  • 很難見到的,神筆王鐸橫幅書法作品9幅,他的作品以豎幅居多
    筆法極其豐富,以中鋒為主,八面出鋒。結構緊密,連綿飛動,姿態欹側,奇險生姿。王鐸善用墨,首創「漲墨」之法。神筆王鐸橫幅書法作品6王鐸章法之奇,奇在對作品空間形式的分割上。正如古人所云:「疏者自疏,密者自密,疏可走馬,密不透風」。
  • 書法創作應該寫繁體字還是寫簡體字?
    在書法圈裡,寫繁體字異體字廢棄字不規範字的現象非常普遍,有些書法愛好者在臨帖的時候,就連字中的敗筆都臨得惟妙惟肖,以寫繁體字異體字廢棄字不規範字為美,這確實是一種審美怪癖,其實簡化字也有其簡約的美,有些簡化字寫出來時
  • 墨淡悠悠而意遠、墨濃款款而凝重:談談書法中的墨色之美
    書法中的墨法是指用墨的技法,運用此技法的目的,是為了使書法作品中的線條出現墨色深淺、濃淡、枯潤等墨色變化。而書法中墨法的應用,是為了營造書法的墨色之美。什麼是書法中的墨色美呢?我們知道書法是黑白藝術,在白紙上寫黑字,書法作品通常的色彩基色就是黑白色。
  • 《書法問集》406、現代書法家,寫不出與古人媲美的書法作品嗎?
    【現在是學習書法最容易的時代,但現在書法甚至書寫都不如以往那麼的重要。】說在前面的話,提問者問我們能不能寫出媲美不帶的書法作品,可是有沒有發現我們當代「書法家」的名頭,已經超過了古代。王羲之書聖之名各個方面都難以撼動,當代和近代就有非常多的「草聖」。
  • 這些隨手寫在畫上的作品,比專門的書法創作還好,無意於佳乃佳
    這些隨手寫在畫上的作品,比專門的書法創作還好,無意於佳乃佳。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爾。草書雖是積學乃成,然要是出於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書,此語非是。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時亦有意於學,此弊之極,遂至於周越仲翼,無足怪者。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
  • 有人問 臨柳體字帖一年 感覺進步不大 寫不出作品怎麼辦 我這樣說
    很多初學書法的朋友練上一段時間後,都會犯心急的毛病,覺得自已已經很用功了,長進卻不大,離開帖就不會寫字。其實他們這是忘了書法的進步是需要日積月累的,練字也是個慢慢提高的過程。你才練了柳體字一年,就因為寫不出作品問大家怎麼辦?那是不是等你練了二,三年後,你又會問大家,成不了書法家怎麼辦?
  • 書法中的「節奏感」
    惟書亦然,沉著而不痛快,則肥濁而風韻不足;痛快而不沉著,則潦草而法度蕩然。 」這裡所提到的「沉著」「痛快」指的就是書法中的節奏感了。  縱觀中國書法史,上至甲骨、篆書,下至真、行、草,文字的演變都離不開實用性和易寫性兩個基本要求。草書書寫速度快、簡練,往往書其大意,略具其形,但較難以識別。楷書書寫速度慢、易識,但實用性較差。因此,既要求簡便易識又兼具實用性的行書體演變完成。
  • 王獻之《得書帖》書法真跡欣賞,書法真漂亮,傳承王羲之書法精髓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我想大家會想到很多自己喜歡的書法家,要問我國書法界最有名的書法家是誰,我想大家肯定會想到書聖王羲之吧?
  • 新手指南——如何開始你的書法之路
    唐以前,使用紫毫為主,比如著名的《蘭亭序》相傳就是用紫毫筆寫的,紫毫普遍不長,所以做出來的筆也不可能很大,一般只能寫中小號的字,所以你看晉唐書法作品都是小字為主。唐以後,狼毫開始普及,據說宋代蘇東坡很喜歡用狼毫混雜雞毛做的筆,由於社會慢慢穩定發展,書寫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從宋以後,開始大量使用羊毫來做筆,羊毫普遍較長,所以筆也越做越大,大幅的書法作品也就越來越多了。
  • 新疆書法博士牛子老師,漢字寫出書法藝術美,單字放大筆法漂亮!
    文 / 小七 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這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國的漢字也被古代眾多書法家寫出了藝術美,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我想此時大家的腦海中肯定已經閃現出了自己喜歡的書法名家了吧,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還有的網友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也有的網友喜歡顏真卿的楷書,正是在這些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才得以很好的傳承和發展,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愛好者來自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