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西關老粥 濃稠綿長溫情

2020-12-16 廣州本地寶

    在告訴你廣州哪裡的粥最地道之前,我要先把關於這些「老粥」名字的故事娓娓道來~ 有故事有來源的東西更有感情、更有味道,不是嗎?

講古

「廣州名粥」

在潮州有米粥和順德毋米粥的夾攻之下,真正地道鄉土的廣州粥反而名目模糊了,梳理一下,西關老粥也故事婉轉。

·寓意吉利———及第粥

廣東著名的粥品「及第粥」,又叫狀元及第粥、三元及第粥,其實質是一碗包羅豬肉丸、豬肝、豬粉腸的豬雜粥。及第粥本身名字寓意吉利,又味鮮香厚,因而受人追捧不衰,奠定了嶺南名粥的地位。

及第粥的名字由來版本甚多,各有各的精彩,但都離不開「中狀元」這一主題。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廣東才子倫文敘的傳說。相傳廣州西關的倫文敘自小家貧,買菜為生。有一粥鋪老闆憐他年幼,惜其才華,於是就要他每天送一擔菜到粥鋪。老闆把用剩的豬肉丸、豬粉腸、豬肝生滾白粥,免費請他吃,權作午餐。倫文敘為了感恩,高中狀元後重回故地,特地吃了一碗粥鋪老闆當年給他熬的那種粥,並命名為「狀元及第粥」,從此「狀元及第粥」名聲大振,在廣州流傳開來。據說倫文敘愛吃此粥的兒子有的中解元,有的中會元,就有了「三元及第粥」之說。

過去在高考前,不少父母買及第粥給子女吃,為的就是討個吉利,寄託他們「望子成龍」的心意。現在莘莘學子的競爭依然激烈,及第粥更因其美味誘人而長盛不衰。

·水鄉出品———艇仔粥

廣州人稱小舟為「艇仔」,艇仔粥就是這些以小艇為生,專營供應水邊及船上顧客的粥品。艇仔粥是水鄉粥的變種,從前艇仔粥不同今日的生滾粥,而是「燙」出來的。

舊時廣州西郊,河道縱橫,在荔枝灣和東堤西濠口一帶,有不少艇仔上插一「粥」字黃旗,沿江叫賣。每到夏天黃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遊客來此遊玩,打漁歸來的漁民就撐上小艇,向遊客出售一些小吃。他們將小蝦、魚片、螺肉、炸花生、油條等食物放在碗底,有遊人要食時,就將滾熱的粥盛到碗裡,熱氣騰騰的粥將魚片燙熟,船家遞給遊艇上、岸上的遊客。由於該粥是在小艇上煮製的,客人就將該粥稱之為「艇仔粥」。現在劃著艇仔賣粥已經十分少見。

·盛夏解暑———糖粥

西關糖粥是廣州唯一的甜粥,與其他地方的臘八粥、八寶粥不同,甜粥只採用紅豆、綠豆、花生和大米加白糖製作,現在也有店家用薏米來替換大米。臘八粥是在冬季食用,而糖粥則像廣州其他糖水,主要是供夏季解暑下火食用。舊時沒有冰箱,糖粥放涼了再吃,而米製品容易發餿,難以保存,所以糖粥並不普及,現在廣州也鮮有店家出售,多為廣州人家自煲自飲。

 

伍湛記據說已有40多年的歷史。

粥粉面飯,構成了人們一日三餐的主角,乍寒還暖時,粥是最溫暖人心的。沒有一個地方像廣州這樣,能將別處稀鬆平常的稀飯玩出如此多的花樣來,粥是主食,也是佐料,更是一種料理手法,一碗清淡而綿長的粥裡有著廣州人最極致的飲食品位。

■尋味路線

老西關美食城足料艇仔粥乘「艇」而來

老西關美食城用陶瓷小艇來盛粥

位於康王南路的老西關美食城,招牌由著名美食家蔡瀾先生親自提寫,趟攏門、滿洲窗,是一間具有古香古色的粵式茶樓。店裡以西關小吃為主打,其拳頭產品,就是一船足料的艇仔粥。

在西關眾多的粥鋪中,這裡可以說是用料最豐富的粥品了。今時今日想在小艇上盛粥幾乎成為一種奢望,但西關美食城將盛粥的器皿做成陶瓷小艇造型,另有一番風情,分量也比普通的瓷碗要大。店裡可謂竭盡全力做好一碗艇仔粥,所用材料緊跟傳統,有十樣之多:魚片、蝦仁、螺肉、叉燒絲、魷魚絲、花生、腐皮、燒鴨、炸面、蛋絲,一勺舀起,滿滿的都是各種食材。食材紛繁迷人眼,粥體也更加濃鬱粘稠,似乎成為了將各式材料串聯起來的佐料,入口後綿滑中伴著各種食材的口感和滋味「啖啖」新鮮。

值得推薦的還有老西關美食城的花生魚蓉粥,煎熟魚後,小心地把魚肉挑出熬粥,每一勺中都是魚肉,營養豐富,特別適合老人和小孩食用。螺肉粥滿是螺肉,據說每碗足足有2斤螺肉!挑出這麼多的魚肉、螺肉也是頗費人工,可見店家之用心。

毗鄰上下九商業區、華林寺,老西關美食城可謂坐落於西關腹地,荔灣艇仔是18元/船,花生魚蓉粥、螺肉粥10元/碗,13元/煲,十幾元一碗足料的粥,也算是高性價比了。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康王南路293號 >>>公交查詢

●伍湛記狀元及第粥是招牌

伍湛記及第粥裡有著廣州人極致的飲食品位

在西關,最有名的及第粥當數老字號粥品專家伍湛記,據說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位於龍津中路的這家伍湛記,店鋪臨街敞開著,紅木雲石桌椅,牆壁上掛著字畫,裝修簡單而古樸。

這裡的招牌狀元及第粥9元一碗,再叫一份2.5元的鹹煎餅,就可以把肚子填得飽飽的。粥熬得很細,大米已經完全散落成花,但不會特別濃稠。粥面灑著青青的蔥花,舀起才能看到裡面的用料。大塊的豬肝、切得細碎的豬粉腸都很新鮮,特別是三分肥、七分瘦的豬肉丸,在粥水的襯託下粉紅晶瑩,賣相十分誘人。食材的分量十足,不會吃幾口就只剩下粥水。

地址:荔灣區龍津中路334號  >>>公交查詢

■驗明正身

米質、湯底、配料、火候

樣樣要講究

    廣州粥多數屬於生滾粥,即是將做好的白粥底,加上各種配料,然後用明火煮滾,這樣製作而成的粥既有粥的香味,又保持了配料的原汁原味。稍微對廣州粥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廣州生滾粥的關鍵之處就是粥底,而粥底最要講究的是米和火候。首先,要選擇好的生米,生米有膠質,煮出來的粥香甜、粘稠恰當,而舊米煮出來就明顯沒有了粥的膠質。據透露,廣州很多老字號喜歡專程去河南米倉選購大米,看中的就是河南米的軟滑和膠性。選好米後,用生油、鹽與米放在一起浸半個小時左右,這樣的粥容易開花。

    如果要更加講究,可以在粥底上加些瑤柱,先把瑤柱和水一起煮,等到水開後,水中也有了瑤柱的鮮味。這時候再把泡好的米一起放進開水裡,用大火煮十幾分鐘,再改用慢火煲,這一步的火候也尤其關鍵。所以嚴格上講,廣州傳統粥的粥底是用瑤柱、豬骨、雞殼等熬製三小時而成,這樣煲出來的粥底,細膩而有膠質,水和米粒既不會分開,也不會稠得像漿糊。煮粥時,用這種粥底放在小鍋裡,加上喜歡的配料,明火上煮開了就可以。這樣,瘦肉等配料是明火煮熟,肉質還很嫩不會老,而粥卻是用慢火煲成的,很細膩香甜。在煮粥的整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還有,豬肝、豬腰和豬腸粉等必須是新鮮的,才能保證粥品的鮮美。一般可以在做好的粥底上,加上魷魚絲、豬肚絲、煎蛋絲等材料,最後在表面上灑點炸花生,這樣會比較香口。

名家論道

好粥,得用料新鮮,粥底開花,火候要三四個小時

伍文輝(民間餐飲策劃人)

伍先生是土生土長的「西關仔」,為了尋得好粥的秘密和歷史,曾專門跑到荔灣圖書館去收集資料。他是對西關美食有濃厚感情又有豐富認識的廣州人。

在廣州人的飲食習慣中,粥主要是作為早餐和消夜,難登正餐之臺,與潮州砂煲粥、順德粥水火鍋相比,伍先生感嘆,「廣州的粥普及了口味,犧牲了品牌。」他介紹到廣州的粥分為老火粥和生滾粥兩類,老火粥起碼要煲三個小時以上。家裡頭煲的鹹瘦肉粥、皮蛋瘦肉粥、下火粥、藥膳粥等都是老火粥。而粥鋪所賣的艇仔粥、及第粥、滑雞粥則都屬於生滾粥,是在預先煮好的白粥中,加入新鮮肉料一鍋滾熟而成。

伍先生心目中的好粥,得用料新鮮,粥底開花,並且火候要夠。他認為,看粥好不好,首先得看用料是否新鮮。老火粥的用料一定要放入花生油、鹽醃過,待粥爆花後再放入。其次要看粥底靚不靚,好的粥底開花而不散。具有膠性的大米,比打磨過的精米更適合煲粥。另外,火候大概需要三四個小時。「所謂的白雲山泉水明火白粥,賣概念而已,一碗好粥不需要這些花哨的東西。」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怎樣熬出的粥才濃稠?
    粥是調脾養胃的最好食物,病了可以喝,想飲食清淡一點也可以喝。粥的做法多種多樣,但卻要熬濃稠了才好喝,那麼,怎麼才能熬出濃稠的粥呢?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經驗。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開小火慢熬,熬兩到三個小時,就會很濃稠,只是這種方法比較費時間,還容易把粥熬幹。
  • 廣州必吃的14家粥店
    就拿人氣最高的雞皇粥來說吧,粥底的米粒都被熬化了,整碗粥都化成了濃稠的膠質,找不出一顆完整的米粒。端上來的粥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一勺子下去才發現原來碗底有一隻半生雞蛋,攪拌後雞蛋的香味融入生滾粥,可令粥底更綿滑。碗底的料超足,都是肉質最嫩滑的大塊雞腿肉,還有爽脆的雞雜,加上香滑的粥水,難怪日日爆滿。
  • 廣州必吃的15家粥店
    就拿人氣最高的雞皇粥來說吧,粥底的米粒都被熬化了,整碗粥都化成了濃稠的膠質,找不出一顆完整的米粒。端上來的粥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一勺子下去才發現原來碗底有一隻半生雞蛋,攪拌後雞蛋的香味融入生滾粥,可令粥底更綿滑。碗底的料超足,都是肉質最嫩滑的大塊雞腿肉,還有爽脆的雞雜,加上香滑的粥水,難怪日日爆滿。
  • 遊最具老廣州風情線路,逛西關美食一條街,請你務必要帶10個胃
    這裡保留著不少富有嶺南特色的清代傳統民居,這裡不僅是最具老廣州風情的地方,也有著老廣州最地道的西關美食,正可謂,食在廣州,味在西關——「西關美食」甲天下!4、西關大屋既然是推薦西關特色景點,那怎麼能少的了西關大屋呢?這可是是廣州傳統建築的瑰寶。在舊時廣州,素有「東山少爺、西關小姐」之稱,西關大屋可是舊廣州商賈富紳的居所,這裡面也住著西關小姐。
  • 覓食攻略:來廣州必吃的老西關美食,吃貨們已經收藏了!
    都說「食在廣州,味在西關」想吃最地道最正宗的廣州味道當然要打卡老西關風味美食啦!,那肥短軟糯的模樣,在香菇榨菜花生等物的調和下,鹹香綿密,比起粉來,更像是一碗黏稠軟爛的粥老西關瀨粉在瀨粉逐漸消失的時候,只有老西關瀨粉將這項手藝保留了下來,多年來味道都不曾變化,所以現在老廣人還是會時不時的過來這裡點上一碗,品味下那鹹香糯的獨特滋味瀨粉的加料是看個人口味的,很多人會加上一塊酥脆的魚皮
  • 食在廣州,盤點老西關必吃清單
    西關的老酒家,代表了這座城市的豐腴與雍容,而西關街頭巷尾的小吃,也是不容錯過的地道美味。 從廣州中山八路地鐵站出來,穿過繁華街市,轉進泮塘路,在荔灣湖公園的一側拐個彎,沿著龍津西路一直行到恩寧路,最終會抵達喧鬧無比的上下九。
  • 春色暖人好「粥」道——廣州特色美食,鮮甜美味艇仔粥
    粥面上是鋪滿油炸花生米、蛋皮絲、香蔥粒、油條塊、蝦皮等,而粥底裡又有魷魚絲、魚片、燒鴨絲、浮皮絲等,有香、有脆、有糯、有鮮,怎不好吃?這粥還頗有一些來歷。有一個傳說是說艇仔粥是由百年前一位的廣州「西關大少」發明的。這位曾經的西關大少家道中落,為了生計,買了一隻小艇做賣粥的生意,在荔枝灣叫賣。
  • 廣州必吃的15家粥店,這個你不容錯過!
    就拿人氣最高的雞皇粥來說吧,粥底的米粒都被熬化了,整碗粥都化成了濃稠的膠質,找不出一顆完整的米粒。端上來的粥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一勺子下去才發現原來碗底有一隻半生雞蛋,攪拌後雞蛋的香味融入生滾粥,可令粥底更綿滑。碗底的料超足,都是肉質最嫩滑的大塊雞腿肉,還有爽脆的雞雜,加上香滑的粥水,難怪日日爆滿。
  • 廣州新體驗:西關小吃宴
    舊廣州,珠江西濠、西關荔枝灣一帶,入夜時分,一排排花艇靠向岸邊或大遊船,每隻艇的尾部都插著一支黃旗,上面有一個大大的「粥」字,那就是賣艇仔粥的疍家船。正宗艇仔粥,是水上人家用新鮮打撈的魚蝦蟹蜆螺等,雜七雜八,匯入一煲粥裡熬出來的,由於新鮮,粥水鮮甜無比。最初的艇仔粥每天用料不盡相同,打到什麼就放什麼料,美味異常。
  • 【美食】廣州西關美食地圖(上)
    [及第粥的歷史]:是三元及第粥的簡稱。相傳,清朝時,廣東林召棠中狀元回鄉拜祖,他每天都喜歡用豬肝、豬腰子和豬肚子煮粥而食。有一天,一位退居廣州的御史前來探訪林召棠,剛巧林狀元正在吃粥,連忙招呼老御史同吃。
  • 煮粥時老愛撲鍋怎麼辦?鍋中加點「它」,防撲鍋,湯粥濃稠更香甜
    煮粥時老愛撲鍋怎麼辦?鍋中加點「它」,防撲鍋,湯粥濃稠更香甜中國人都喜歡喝粥,而且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糖粥,營養的湯粥可以讓我們滋補身體,而且暖胃助消化,特別有營養。說到營養的湯粥,在很多人的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會是白米粥,因為白米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喝的一種粥。而且口味清淡,營養價值高,裡面富含碳水化合物,常喝粥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還能補水,讓皮膚喝飽水,整天都是水嫩嫩的。
  • 熬出來的粥不濃稠?這個步驟對了,煮出來的粥香甜軟糯,非常好喝
    相信大家在早餐店吃早餐的時候都有點過一杯熱氣騰騰、香甜可口的粥喝,喝粥有助於我們調理自己的腸胃,幫助腸胃消化,還可以預防便秘,所以很多寶媽在早上會選擇給自己的孩子熬一碗熱氣騰騰的小米粥喝,許多腸胃不好的人在早上喝一口熱氣騰騰的粥也是極好的;此外粥還有很強的飽腹感,有利於我們減肥,在沒有胃口的時候喝粥也可以增進我們的食慾
  • 為啥飯店的粥又香又濃稠?原來粥裡面加了它,現在終於知道真相了
    一般每天早上我們醒來的時候,媽媽都會為我們煮上一碗白粥,然後再煎個荷包蛋,這樣吃下去整個早上我們的能量就滿滿的,可是對於家裡煮的白粥來說,一般都是沒有那麼濃稠的,都是米粒非常完整,而且粥汁比較稀,這對於我們吃習慣的人來說,這口感還是不錯的。但是對於嘴巴比較挑剔的人來說,這會想到外面餐館賣的那種粥,可謂是相當的濃稠,而且味道也是超級香呢。
  • 愛喝粥的一定要收藏,六大秘訣教你煮出濃稠順滑的粥底
    而這個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喝粥,喝粥既省事又省時間,還不用為買菜而煩惱,熬一鍋粥可以吃上一天,有菜有肉,營養還豐富。前幾天有個朋友問我粥底(所謂的粥底就是白米粥)怎麼熬,他比較喜歡喝廣東的生滾粥,但是不會熬粥底,熬不出那種既濃稠又順滑的口感。
  • 到廣州西關小巷走走,欣賞西關大屋風情,感受嶺南美食小吃文化
    在廣州,相信一定聽說過「東山少爺,西關小姐」這句話,這句話其實說的是以前廣州有權人和有錢人的一種比較泛的說法,「東山少爺」指的是廣州東山一帶的新河浦路和龜崗大馬路的達官貴人家的少爺,而「西關小姐」指的是廣州西關一帶的荔枝灣湧的富商豪門家的千金小姐。
  • 上過《舌尖》《米其林》,手把手教你搵食廣州
    薄薄的米漿,特質的香菇醬油,鮮美的肉末,融入粉皮的蛋液,小小的一碟腸粉,凝聚了老廣們平凡卻幸福的晨光。我們推薦的這家還是超低調的米其林腸粉店哦,老闆非常有個性,到目前為止還只收現金~▎某某甜品- 夏夜再熱,一碗廣式糖水就能治癒廣州的夜晚怎麼少得了一碗清甜綿密的廣式糖水呢?
  • 廣州老字號探店:帶你吃盡老西關美食,人氣爆棚老廣最愛!
    來了荔灣,怎能不品嘗一下西關的美食呢?帶你打卡這四間正到爆的地道老西關小吃!廣州西關老字號探店二:源記腸粉地理位置:荔灣華貴路93路這家腸粉店的腸粉是薄底的,嫩嫩滑滑的,超級爽口。那吃它家腸粉的話,我比較推薦的是豬肝腸,豬肝真的宇宙無敵新鮮。也可以試試它家的生滾粥,每一種都超讚。
  • 最具有老廣州風情的地方在哪?2017廣州千年老街西關旅遊攻略
    與很多來廣州遊玩的朋友一樣,我也傻乎乎問著朋友:「最具有老廣州風情的地方在哪?最能代表廣州的傳統建築是在哪?」朋友笑著告訴我,西關。 古老的西關風情與現代的生活相互交融著,竟然如此地和諧愜意。  朋友說:當年,在老廣州,有錢人住西關大屋。 據說,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設廣東海關為全國唯一經營進出口貿易的通商口岸,並指定了半官半商的壟斷性貿易機構「十三行」來充當外貿中介人。而十三行正開設在西關。
  • 無論煮什麼粥,都要記住這3點,保證煮出來的粥濃稠順滑
    無論煮什麼粥,都要記住這3點,保證煮出來的粥濃稠順滑粥是最養人養胃的美食,也是我們在生活中最常見的美食,大多數的時候家裡的早餐都是吃粥,不同的食材能做成不同種類的粥,就像是小米粥,大米粥,綠豆粥,南瓜粥,不同的粥有不同的作用,小米養胃,南瓜養顏
  • 吃完荔灣這19家店的小吃,你比廣州人更懂「老西關」!
    很多人說:食在廣州,但是廣州何其大,發展速度何其快,很多傳統的味道也漸漸衝淡衝遠了...但是始終還是有發源地,在廣州民間還藏著另外一種說法:「食在廣州,味在西關」。老西關也是今日廣州著名的美食標誌。舊時的「老西關」也就成了現在的荔灣...這裡的每條街道都是關於你的古老記憶,沙面、多寶、昌華、逢源、龍津、西村...這裡的每一條街都能成就一段美食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