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施策+分級幫扶!昌平區基礎薄弱社區(村)就業率穩步提升

2020-12-13 北京昌平官方發布

上班路程只需幾分鐘,還能就近照顧年邁患病的父母,這在今年5月之前,昌平區十三陵鎮燕子口村村民劉春萍連想都沒想過。如今,她在村裡的物業上班,不僅每年收入增加了,還能兼顧家裡。而這一切,得益於區人力社保局對昌平區就業薄弱社區(村)的精準幫扶。

「社區(村)總就業率高於97%、困難人員就業率高於80%、單位就業率率高於80%,只要這三個指標有一個未達到,就屬於就業基礎薄弱社區(村)。」昌平區人力社保局就業促進科副主任科員辛媛媛介紹道,今年,昌平區共有7個市級掛帳就業基礎薄弱社區(村)、20個區級掛帳就業基礎相對薄弱社區(村)。針對這些社區(村),根據前期調研、區域特點,區人力社保局以分類幫扶、分級幫扶和分區幫扶為手段,摸清就業需求、制定個性化幫扶方案、篩選合適崗位,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一對一」精準幫扶等手段,幫助勞動者就業,轄區基礎薄弱社區(村)城鄉勞動力的就業率得到穩步提升。

燕子口村共有村民239人,因困難人員就業率低於80%,燕子口村是就業基礎薄弱村。劉春萍是土生土長的燕子口村人,4年前,因父母體弱,她辭去工作,返村照顧雙親,但因不能離家而遲遲未找到合適的工作。「父母目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我不能離家太遠,找了很多次工作,都因為距離問題擱置了。」劉春萍說,自回到村裡,她便成為了一名「失業人員」。

像劉春萍這樣的未就業重點群體,區人力社保局及十三陵鎮社保所分類幫扶、精準發力,通過入戶走訪,了解其家庭情況、就業需求、培訓需求等,並及時向他們推送線上招聘會信息、單位招聘信息等,同時,大力宣傳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引導有能力的勞動者自主創業,並開發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就業。

考慮到劉春萍的實際情況,十三陵鎮社保所及村級就業服務站在充分考察後,為劉春萍提供了村裡的公益性崗位。就此,劉春萍成了燕子口村物業服務隊的一名隊員,負責在「家門口兒」清掃街道、修剪花草等村內衛生事務。如今,劉春萍在村裡工作,既方便照顧父母,又有了收入。「很感謝區裡給予的幫助,解決了我的大問題。」劉春萍說。

為做好就業基礎薄弱社區(村)的幫扶工作,昌平區人力社保局以市、區兩級就業基礎薄弱社區(村)為對象,依託區、鎮、村三級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立健全結對幫扶工作機制,開展結對定向幫扶工作的分級幫扶,按照市級掛帳和區級掛帳分類開展就業幫扶的分類幫扶及在深山區、半山區、平原區等不同區域,結合區域實際特點,分區域通過精準化的職業培訓、就業服務、政策扶持等不同幫扶手段,精準提升薄弱社區(村)的就業率。

馬池口村地處平原區,昌平區人力社保局以分區幫扶形式,由北京北方企業集團公司社保所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排查,排查得知應屆畢業生王夢朗畢業後未就業的情況後,社保所推薦村中的公益性崗位後,王夢朗成為了一名北企綜合中心綜合行政執法隊協管員。目前,包括王夢朗在內,村內35名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5人自主創業並帶動就業22人,51名本村勞動力實現走出去就業。

據了解,截至目前,昌平區7個市級掛帳就業基礎薄弱社區(村)已有6個初步達到充分就業創建標準;20個區級掛帳社區(村)內的勞動力人口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人員99.2%以上實現就業,單位就業率86.4%,同比分別上漲兩個百分點和四個百分點,轄區城鄉勞動力就業率穩步提升。

接下來,昌平區人力社保局將持續強化部門聯動形成全區「一盤棋」,加大就業扶持政策宣傳的力度,引導企業,特別是重點企業用好、用足政策,最大限度招用本地城鄉就業勞動力,加大充分就業創建目標的推進力度。同時,將進一步強化高校畢業生「一生一策」幫扶機制,推動更多基層就業崗位面向高校畢業生招聘,並強化重點群體精準幫扶力度,多舉措持續提升城鄉勞動力就業率。

圖文/孫麗萍 康錫雯

相關焦點

  • 北京昌平多舉措幫困難人員精準就業
    在家門口兒就能找到可心的工作,幾分鐘路程就能回家照顧年邁的父母,在今年5月以前,這樣的好事對於昌平區十三陵鎮燕子口村村民劉春萍來說還是「遙不可及」。但現在,燕子口村就業服務站幫助她解決了就業難題,既有了穩定收入,還能就近照顧家人。
  • 美麗的村、溫暖的人、精準幫扶……昌平人力社保局在行動
    主動對接 上門服務作為市級掛帳基礎薄弱村,為了幫扶燕子口村實現充分就業村,加大就業幫扶力度。9月22日,昌平區人力社保局就業科副主任科員辛媛媛、十三陵鎮社保所副所長孫建立一行,再次走訪燕子口村,並與村幹部座談交流,全面了解燕子口村就業情況。
  • 北京將風險分區劃定至社區(村),專家:體現自信和精準,也更有挑戰
    此外,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表示,要調整疫情防控分區分級標準,將風險分區劃定至社區(村),管控措施進一步精準到更小單元。7月29日,北京市昌平區官方政務微博發布消息,針對出現的確診病例,昌平區將病例所在小區天通苑西三區恢復二級響應防控措施,並按照中風險地區管理。
  • 村美麗,熱情的人們
    劉春萍告訴北青社區報記者,「這樣我就有時間照顧年邁多病的父母了。」45歲的劉春萍是十三陵鎮燕子口村物業服務隊的一員,通過精準幫扶的好政策,他實現了自己的就業。到底是誰是否有助於劉春萍家庭重新燃起他們對生活的希望?
  • 鹽城精準扶貧讓7.6萬低收入人口摘掉「窮帽子」
    我市緊緊圍繞全面完成「十三五」省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脫貧任務的目標定位,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緊扣高質量脫貧要求,紮實推進,精準施策,務求實效。至2019年底,全市剩下的7.6萬「十三五」省級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6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全部達標,響水和濱海兩個省重點幫扶縣順利「摘帽」。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我市堅持因村因人分類施策,逐村逐戶制定落實「一戶一檔一措施」和「一村一策一規劃」的「六個一」脫貧方案,做到每戶至少有一項主要增收措施,每村至少發展一個特色產業項目。
  • 幫扶工作隊攜手經濟薄弱村成立聯盟式集體企業 搭把手電商公司助力...
    幫扶工作隊攜手經濟薄弱村成立聯盟式集體企業 搭把手電商公司助力邳州「精準扶貧」 發布日期:2019-01-09 08:26 字體:[大 中 小] 歲末年初,徐州華潤電力公司義購邳州市邢樓鎮經濟薄弱村五堂村生產的
  • 精準施策換來山村巨變 耒陽雅江村「拔窮根」
    耒陽市大和圩鄉雅江村綜合服務中心,衡陽市人大常委會精準施策換來山村巨變。精準發力,找窮根挪窮窩,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清零雅江村曾是省級貧困村,由於山多田少,地勢低洼,加上村內人口老齡化、空巢化嚴重,年輕勞動力基本在外打工,掙了錢的人都在城裡落腳,不願意再回雅江,導致村裡農業經濟十分脆弱,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差。因此,雅江村在耒陽成了窮鄉僻壤的代名詞。面對老齡化嚴重的邊遠農村,如何讓貧困戶脫貧呢?
  • 兩江新區牽彭水 精準幫扶「心連心」
    面對天台村基礎設施薄弱、產業單一等問題,葉彪積極向兩江新區爭取1500萬元的資金支持,重點用於改善天台村的基礎設施。兩江新區派駐彭水大埡鄉大埡村第一書記陳睦彪,正在查看村上辣椒收購烘烤情況對口幫扶,「對口」是前提。
  • 響水工作隊:產業幫扶讓響水經濟薄弱村走上富裕路
    據悉,該項目是省委駐響幫扶工作隊幫扶響水產業轉型的一個剪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省委駐響幫扶工作隊今年在響水掛鈎幫扶的9個經濟薄弱村,共實施產業幫扶項目10個,主要以發展高效設施農業產業為主。」縣委副書記、省委駐響幫扶工作隊隊長郭書峰說道。記者了解到,今年工作隊在響水共實施各類幫扶項目21個,涉及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性項目等,總投資約7000萬。
  • 烏魯木齊市精準幫扶和田地區,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烏魯木齊市七區一縣對口幫扶和田地區七縣一市以來,在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統籌安排和協調下,各區縣和各部門主動對接,精準服務,凝聚工作合力,確保對口幫扶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助力和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越往後,難度越大,越要壓實責任、精準施策、過細工作。
  • 福安城陽鎮:產業薄弱村的「美麗蛻變」
    在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城陽鎮立足紙坪村茶產業基礎,量體裁衣、精準施策,做大做強茶產業的系列舉措迅速付諸實踐:改造低產茶園,種植金牡丹茶葉,在現有茶園基礎上分步實施,到2022年改造完成200畝;新建生態茶業基地,由村委牽頭成立合作社,村集體以資金入股佔股75%,土地承包戶以土地入股佔股25%,採取「合作社+農戶」訂單農業模式發展……一業支撐,一「葉」致富,紙坪村再現生機活力。
  • 德清縣雷甸鎮「四個精準」織密社會救助安全網
    鎮黨委政府始終把社會救助工作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工作來抓,及時調整「雷甸鎮社會救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鎮主要領導擔任組長,12個村(社區)成立相應工作機構,選拔能力強、素質高、群眾基礎好的幹部負責社會救助工作,著力形成年齡梯次、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隊伍。同時將社會救助工作納入鎮對村(社區)目標責任制考核,每季考核晾曬,考核結果與評先評優掛鈎,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社會救助工作落實到位。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蘇州東山七個薄弱村全部提前「摘帽」:讓...
    2019年,東山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首次超過4萬元,7個薄弱村村均穩定收入達到380萬元以上,提前一年摘掉「薄弱村」帽子。  一村一品  小小枇杷撬動全村經濟  東山鎮發揮薄弱村區位優勢和特色,注重產業導入,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業,通過深挖存量潛力來提高資產收益。
  • 城步縣五團鎮金樹社區:鄉村美產業旺 駐村幫扶成效棒
    2017年,城步縣政協機關開始駐村幫扶,入駐以後,工作隊堅持以抓黨建促脫貧,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大力修建基礎設施、引導村民發展優勢特色產業,交出了一張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喜人答卷。
  • 西安思源學院駐村精準幫扶助仁溪溝村提前脫貧致富
    西安思源學院駐村精準幫扶助仁溪溝村提前脫貧致富在駐村幫扶的兩年裡,西安思源學院充分發揮高校自身優勢,為打通貧困的最後一公裡努力著,開啟了駐村精準幫扶之路。        ——強化組織領導,保障人財物及時到位。西安思源學院黨政領導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成立了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該院董事長周延波任組長,黨委書記張興邦等任副組長,其他院級領導及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
  • 真扶貧扶真貧——遵義市商務局結對幫扶道真自治縣隆興鎮前進村紀實
    前進村「脫貧摘帽」的背後,離不開精準幫扶的市商務力量扎步前行。自2017年起,遵義市商務局三年多的結對幫扶,讓前進村一路快速「前進」,實現了最美蛻變。捧出真心精準施策換窮貌夏日的前進,遍地皆綠。站在龍門山山頂俯瞰,小山村的景象盡收眼底。一條條公路如飄舞的絲帶,忽上忽下、時左時右,環山繞水、相連成網,白牆青瓦的仡佬民居綠樹掩映。基礎設施薄弱,是前進村脫貧退出的最大短板。
  • 河北科學施策精準治霾顯效果
    河北科學施策精準治霾顯效果北極星環保網訊:藍天上飄浮著朵朵白雲,陽光無遮攔地灑下……今年5˙18經洽會期間,連續數日的優良天氣被廊坊人愛稱為「5˙18藍」。4月底,廊坊市委、市政府下發了《廊坊市2015年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十條》《廊坊市2015年大氣汙染防治重點攻堅行動方案》,一條條舉措硬碰硬,一項項目標實打實,全面開啟精準治霾新模式。廊坊市進一步明確主城區內必須嚴格實行「五定」要求,真正實現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
  • 張家界市基層黨建暨駐村幫扶推進會在慈利縣召開
    調研現場會議現場張家界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李傳榮慈利縣委副書記、縣長高靖生紅網時刻慈利10月30日訊(記者:唐小花 楊柯 通訊員 劉鵬 圖:朱曉敏)10月29日至30日,張家界市基層黨建暨駐村幫扶推進會在慈利縣召開
  • 2019年全國扶貧日駐村幫扶扶貧論壇在京舉辦
    他指出,開展駐村幫扶是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關鍵舉措,是我們國家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的生動體現,也是脫貧攻堅的基層基礎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駐村幫扶、推動精準脫貧始終高度重視,多次作出深刻論述和重要指示。總書記的指示和要求,是做好幹部駐村幫扶工作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 寶安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精準幫扶河源龍川錦太村
    作為幫扶單位,寶安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扶貧工作。一是與錦太村黨支部籤署結對共建1+2活動協議,該局機關黨員幹部與貧困戶結對建立幫扶關係,該局黨支部書記為錦太村黨員幹部上專題黨課;二是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堅持規劃先行,以打造美麗鄉村為契機,以黨建為引領,編制了《錦太村「美麗鄉村」規劃》,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結合起來,指導錦太村開展基礎設施、危房改造、安全飲水、農田水利設施等民生項目和產業項目的實施,有效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及村容村貌提升;三是籌集資金幫助建設村黨群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