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和現象的關係,應該這樣理解

2020-12-20 烜之828

先理解本質還是先理解現象,其實沒有確定答案。有的事物,本質比現象更容易理解,也有些事物,本質則深深地藏在現象後面,錯綜複雜。

一、透過現象看本質

生命的本質。如果我們在街上看到一個有4隻手的人,其實也不用感到奇怪,因為我們跟他是沒有區別的,本質都是基因表達的結果,只是有4隻手的人,他的基因發生了突變,導致表達出來的形狀跟我們常規的認知有了衝突。人們覺得奇怪,問題是出在人類的常規認知,而不是基因表達的本質。站在生物學的角度來講,所有生物的本質都是基因表達的結果。我們所看到的貓狗花草,高矮美醜,都僅僅是地球上基因庫中的一部分因子。借用佛教的一句話來說:眾生平等。這就是生物學上,生命的本質。(但人類產生了文明,文明讓生命在哲學上產生了另一種本質。不過這不是此處討論的範疇。)

基因的表達沒有任何目的性,正常情況下它並不會受到人類認知的影響(當然在生物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人類開始擁有了能夠改變基因表達的能力,甚至在未來還可能直接控制基因的表達。)就好像明天下不下雨跟我們需不需要雨水無關,這背後是由各種氣象因素決定的,正巧各種因素都滿足了,自然就下雨了。如果有一種氣象因素不滿足,那麼你再怎麼需要一場雨,也都於事無補。人類頂多只能製造一些條件去滿足個別因素,從而達到自身的目的,比如人工降雨。

自然界的現象,也許有規律,但是都沒有目的性。而人類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三觀的形成,都是伴隨著目的性的。這種目的性就會導致人類的常規認知也就是對一種現象的理解跟大自然的本質規律有衝突。這種衝突也必將導致偏見這種現象的產生。一般人覺得4隻手或者3隻眼的人類是怪物,那只是因為人們沒見過或者極少見過這種例子,如果人類最初的進化方向就是有4隻手或者3隻眼,那麼此刻,人們就會覺得2隻手和2隻眼睛的人類是怪物了。所以,偏見這種現象,其實就是人類認知跟事物本質規律的一種衝突。

自從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金錢利益,面子名譽也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社會中的天價彩禮,高價的紅白宴等,其背後的本質問題,也是金錢和面子的問題。這是屬於非常錯綜複雜的問題。

在一個社會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如果一種問題成為了一種大眾現象,那背後可能是社會的發展所遺留的問題。然而這種社會現象所牽扯到的本質,估計社會學家都難以下定論。比如天價彩禮可能只是拜金問題的一個側面,那麼拜金問題又是什麼問題的側面呢?剖析下去,一環又一環,沒完沒了。到最後,都丟出一個統一的結論:人性的問題。

二、透過本質看現象

我們知道資本和貨幣的本質之後,可以通過操作貨幣去引導資本的行為,可以知道超發貨幣最終會導致哪些負面影響,這就是透過本質看現象。政府可以根據貨幣的本質屬性制定貨幣政策,什麼時候該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什麼時候該減少市場的流動性,該向哪個方向(產業)注入流動性,央行在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或者減少流動性的時候,肯定是預測到這些操作能夠帶來的經濟效果。因為那些效果都是貨幣能產生的一種現象。央行利用貨幣的本質,去引導或者控制市場中的貨幣最終所能帶來的現象。比如加息後,貨幣會從市場流向銀行,導致市場流動性減少;而降息後,貨幣會從銀行流向市場,市場流動性增加。這是資本的本質屬性驅動的現象。

打桌球,看起來就是簡單地將桌球彈來彈去,但是我們能夠預測到桌球會落到什麼位置,彈到什麼位置,形成一條怎樣的弧線,所以我們能夠知道到哪個地方去接球,然後預計要將球打到哪個位置,彈到哪個位置,預計用多大力氣,往哪個方向用力,會產生什麼樣的弧線,這一切都已經在我們意識裡計算好了,這是一個很複雜的數學和物理過程,如果用公式表現出來,對於普通人來講,都會有不小的難度。但卻幾乎每個正常人都能在意識裡在極短的時間內完美的計算好這些,只需要多幾次練習,就能不斷提高準確度。如果要我們用公式去表現出這個過程,大多數人不一定能完美的計算出來。這也是用本質來看現象的一個過程。本質是力和力的方向,速度之間的問題,所表現出來的現象是球的運動軌跡。在這種情況下,人類是更好地透過現象先理解到該事物的本質,然後再完美的掌握該本質所表現出來的現象。

三、本質和現象的關係

經常看到一些自媒體文章寫怎麼透過事物的現象看清事物的本質。這些命題往往都是過於武斷的。把一種現象的導致因素拆分出來,找出影響較大的一種因素,就說該因素是這種現象的本質。這樣理解一種事物未免太過草率。

打個比方,假如導致一種現象A的的因素拆分出來有主要3種,a因素佔比80%,b因素佔比19%,c因素佔比1%,我們會習慣性的理解a因素就是決定現象A的本質。但這種理解並不完全正確。當b因素和c因素無關緊要的時候,a因素確實是決定現象A的本質因素。但有很多種現象是適用短板理論的。也就是說決定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的,是最短的那塊木板,而那塊木板可能只佔木桶材料很少的一部分。當一種現象的各個因素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的時候,極少數的部分也是不能忽略的。缺一不可的時候,一就是一切。

回到前面所說的天價彩禮的現象。如果簡單地把它的本質歸結為拜金的問題也是很不恰當的。比方說也有的家庭經濟能力尚可,但是風俗如此,照顧到風俗跟面子問題,也要了天價彩禮,那麼在這個角度看,這個現象跟拜金沒一毛錢關係。

所以當我們想要去評價一種事物現象的時候,其實應該先想想,我們對它了解多少,有多少因素能導致這種現象。這樣不至於隨隨便便被各種網絡操盤手牽著走。

天下萬事萬物,互為表裡。所謂本質和現象,就像你和鏡子中的你。一個是你想看到的,一個是你能看到的。而你能看到的,往往只是你想看到的東西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經濟大家談 | 如何理解國內大循環的本質和要義
    那麼,如何理解國內經濟循環的本質和要義,進而更好暢通國內大循環?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章政對此進行了深入解讀。  理解國內大循環的本質和要義——一個源自現實的新命題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社會公眾對經濟活動的認識和參與程度不斷加深,對市場經濟及其規律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 深刻揭示資本市場的本質和精髓——讀《市場本質》有感
    《市場本質》這本書揭示了資本市場的本質和精髓,從而激勵普羅大眾在實體經濟中去實踐「節儉、勤奮、聰明和忠誠」的美德,獲得個人的財富自由和相應的社會地位。我個人偏好那種不用圖表而用優美的語言和明晰的文字把晦澀的理論演繹得深入淺出的作品。《市場本質》就是這樣的作品,綜觀全書,字裡行間處處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頗有名家範兒。其次,《市場本質》觀點新穎、獨特、有趣,令人印象深刻,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令讀者一書在手便欲罷不能。舉例而言,書中觀點認為,市場是人類進化的產物,市場就是人類自身的反映。
  • 化學:系統理解基本原理 準確把握化學本質
    事實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恰恰很多自然科學的原理和結論,都是在一定前提下提出的。2.以圖形結合、數形結合進行信息溝通能力差。如同斑馬線代表的含義一樣,無論圖與形,數與形結合,都包含著科學內涵、知識應用、推理判斷。它們是另一種信息表達方式。只是我們需要用科學思想整合專業知識方能解讀而已。3.對試題設問意圖理解不準。
  • 股票價格的本質是什麼?
    股市中很多朋友在買賣股票,也許他們並沒有思考過股票價格的本質,其實如果認真思考一下股票價格的本質更有助於我們理解價值投資,理解股票市場、理解股市投資行為,更好的去投資。一、股票價格的本質是貨幣現象我們拿錢買股票,買的人多了股票價格就上漲,反之,賣的人多了,股票價格就下跌,這是市場的供求關係,反應的是股票價格是一種貨幣現象。股票市場雖然是二級市場,是資本市場,但也遵循市場的基本規律。如果能理解到這一點自然的就會按照經濟學規律去辦事、去投資,那麼在股市中選擇價值投資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俗語「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如何理解?說盡了自然規律和人性本質
    它的意思是:人為了追求金錢和財富,可以對生命不管不顧。鳥兒為了爭奪食物,可以連命都不要。這句俗語出處來自《增廣賢文》一書,這本書編撰於明朝萬曆年間,是依靠一個個民間文人,從歷朝歷代的詩歌、劇本唱詞、諺語、格言裡邊,搜集出具有哲理性的短句,然後整理、編撰而成。
  • 黃裕生:論《存在者與本質》裡的形上學概念及其關係(上)
    為了避免在這個問題上犯下哪怕是最小的錯誤,「 人們必須澄清,被『本質』(essentia/Wesen)和『存在者』(ente/Seinde)這樣的詞所標明的是什麼?本質如何在不同事物中被發現?本質與邏輯概念,也即屬、種和差的關係如何?
  • 注水還是被注水,馬蜂窩事件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第一,參與轉發馬蜂窩事件新聞的微博幾乎沒有任何引爆點,但卻獲得了大量傳播,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多出現在水軍轉發的情況下;第二,轉發趨勢從剛開始一路飆升,但隨後卻瞬間斷崖式下跌,這意味著有可能是「水軍」在集中轉發;第三,參與轉發的微博,其評論詞語高度相似,轉發用戶基本都沒有暱稱。如此「詭異」的傳播趨勢和過程雖然不能明確就是「水軍」,但卻頗有「水軍」特色並且耐人尋味。
  • 丁真現象的本質是對「人間美好」的再發現
    當前,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丁真現象」儼然已是最熱話題。網紅常有,丁真不常有。儘管如今熱搜霸榜、紅得發紫,但丁真仍不失本真,仍舊是那個藏族少年,而不是新晉網紅、不是頂流IP。素人成名而不形變,丁真是難能可貴的一個。當然了,丁真是一回事,由其所衍生的網絡狂歡則是另一回事。所謂「丁真現象」,很大程度上已經超越了丁真本人的意志,而成為網際網路文化場域內的一場嘉年華。
  • 乾貨:購物中心和百貨的本質、功用、區別及意義
    所以,我首先以我的理解並嘗試用最簡單的方式說明這兩個定義的本質:   1.什麼是購物中心?   答:實施統一管理分散經營的商業集合體。   這和國外的百貨通過買斷和自有商品的經營模式又不一樣,當我和國外的行業朋友解釋這一現象的時候,他們都說那中國的百貨也應該叫購物中心,因為收租。但我還是覺得稱之為「準購物中心」應該更確切。   綜上所述,我基本上用我自己的理解概括和描述了從購物中心講到了百貨,又講了百貨化的購物中心以及中國百貨的聯營制的特點。定義的本質和內涵其實都是圍繞購物中心的定義展開的。
  • 攝影好書|我們該如何理解史蒂芬·肖爾所說的《照片的本質》
    迪博、迪邦、迪邦內,巴黎,1934年 安德烈·柯特茲在攝影工作室受控制的範圍之外,攝影師在現場面臨著各種複雜的視覺並置關係,攝影師每移動一步,這些視覺關係就會重新調整。但是,兩本書依然有些許差別。在關於《照片的本質》的網絡評論中,有不少人表示:儘管書中文字不多,字面意思也易懂,但卻讓人覺得言過其實、言之無物。在這本書裡,肖爾用簡練的文字揭示「相機前的世界如何轉變成照片」。而造成一部分讀者無法理解作者意圖的原因,可能源於解釋性文字太少。
  • 理想境界和書卷氣——略談人品和書品之間的關係
    一、書卷氣的本質——書畫文化的深層次邏輯從本質上將,講求書卷氣不是我們在書寫書法過程中一個簡單的、非常偶然的訴求,在這樣一個現象背後,實際上暗含了我們的書法藝術家長久以來進行藝術創作的背後所蘊含的深層次邏輯,即做到書品和人品的融合。二、人品等於道德品質?
  • 量子不確定性的哲學本質是什麼,什麼是全同性存在,誰又和誰全同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量子不確定性的哲學本質,它究竟是什麼?量子理論是20世紀科學進步產物,在量子力學的世界中,日常所見的熟悉的物理定律不再成立。在傳統物理哲學的框架中,也根本無法解釋和理解量子力學領域中微觀物質運動的基本現象。由於不確定性原理導致了哲學上的迷惑不解,能級的量子化及波粒二象性等問題,在哲學的基本存在性質上、邏輯上都無法理解。量子力學始終無法找到量子現實與經典物理之間的調和理論。波和粒子兩種特性無法擺脫地糾纏在一起。既是粒子又是波,如此圖像及運動規律在已有的常識中沒有物理上的對應物。
  • 諮詢人應該熱愛行業,理解企業,再發展事業
    ,諮詢人發現問題的同時不僅要提出問題,還要給出解決方案,解決問題的路徑之所以有差異,卻又取決於諮詢人如何看待行業趨勢與理解企業現狀。因此,熱愛行業就是要積極的參與行業的發展趨勢中去,沒有對於行業正面的認知,缺乏這樣的眼光,很多營銷方案只能是諮詢人的主觀臆想,或者是鼠目寸光的臨時抱佛腳;理解企業就是要看到營銷方案與企業的執行匹配程度,理解企業優劣勢但是也不一味的迎合或貶低企業,從專業的角度給出解決方案的同時要保障企業的可執行性。
  • 市場的本質是對「負熵」獎勵
    這裡涉及到一個「熵」的概念,「熵」來自於物理學,代表事物的混亂程度,「熵」越大表明事物越混亂,世界萬事萬物都有「熵增」或「熵減」現象,即有的走向混亂和消亡,有的走向強大。因此,熵增是世界本來的陷阱。有一句話說「生命生為負熵」,生存的基本含義就是維持熵減,所以每天要運動促進新陳代謝來使身體保持一個有序的狀態,所以筆者用八個字總結就是「生命是要熵減求存」。
  • 你知道購物中心和百貨的本質區別是什麼嗎?
    購物中心是我(開發商和業主代表)來管理並由你(零售商)來分散經營的這樣一個商業集合體。關鍵是我管理你經營,作為開發商和業主我是不介入零售經營的。或者說是我提供的「場」由你零售商來做「商」。購物中心是做的「場」。盈利模式是通過這個場獲取租金和資產增值。  而百貨則通常是一個自行管理自行經營的商業集成商,是我即管理又經營。百貨是做「商」。盈利模式是通過經營自有和可控的商品獲取經營利潤。
  • 設計的本質是什麼?
    這個生態系統包含著你與作圖工具之間的關係、圖形素材之間的關係或是畫布與創意之間的關係。每種物品、元素都有其對應的存在關係,而設計就是要為不同的內容與形式建立一個最直接、最能讓用戶明白、最能體現品牌價值的關係。而如何找到那個關係的連接點,怎麼建立就是設計師們應該思考的事了。
  • 美的本質的兩極運動
    這種關係不是哲學家們杜撰出來的,而是客觀存在,哲學家不過是用不同思想形式去觀照和理解這種客觀存在。如果美學家不顧這種客觀存在,或者要麼只顧其一不顧其二,要麼全都不顧而任意胡說,這等於還沒有看到美學研究的對象與使命。美的本質,正象真的本質、善的本質一樣不是天上飛來的,而是這種客觀存在的社會關係的體現。因此,研究美的本質必須研究這種主客體的關係。
  • 磁現象的本質是什麼?地球磁場如何產生?
    為了理解磁鐵間的這種作用,人們引入了磁場的概念。磁場是存在於磁體周圍的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這種物質的作用是對磁鐵有力的作用。也就是說:一個磁鐵會在周圍空間產生磁場,而這個磁場就會對另一個磁鐵有力的作用。
  • 「伏羲觀象認識法」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關於伏羲氏作《易八卦》的地方,總計有山東省的鳧山(八卦山)、河南省的淮陽(宛丘)和孟津、甘肅省的卦臺山和龍馬山等等。那麼,伏羲氏作《易八卦》為什麼要跑這麼多地方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要到這些地方去觀察客觀事物的真實情況。
  • 生活中,共振現象無處不在,但你知道什麼是共振嗎?其本質是什麼
    如果「物理學中的共振」這個話題,引起了一些問題,那我建議你閱讀這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詳細地描述共振現象。在談論共振之前,你需要了解什麼是振動及其頻率。振動和頻率振動 - 改變系統狀態的過程,一定時間範圍內,在平衡點附近重複運動。振動,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蕩秋天」。這個例子對於我們理解共振現象的本質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