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列島為臺灣第一大離島群,是臺灣省最早開發的地方,位於臺灣海峽上,多漁港,夜間萬點漁火流動,忽明忽滅,與水中映射之星鬥互相輝映而形成「澎湖漁火」,曾被臺灣省政府選為臺灣八景之一。
澎湖列島由64個大小島嶼所組成,自然景觀是十分優美,著名的「風櫃濤聲」、「鯨魚洞、」「望安玄武巖」、「虎井沈城」、「將軍嶼帆船石」、「花嶼仙人腳印」、「桶盤嶼石柱」等。
當然,旅遊資源遠不止海灘陸上的,還有淺水中的、海底下的及海面上的各種旅遊資源,均有待進下開發。
澎湖列島以盛產鯧魚、鰹魚聞名,此外還有馬鮫魚、鯊魚以及烏賊和龍蝦等,每年初秋時分,是去澎湖列島吃海鮮的最好季節。
澎湖列島有早期移民的傳統聚落,為順應環境而發展出的特殊空間地景,有異國統治時期殖民與軍事防禦的空間地景。
種種的空間地景呈現了澎湖悠長的歷史與豐富的文化特色。境內的天后宮,是臺灣最古老的媽祖廟,還有文石書院、觀音亭、七美人冢、西臺古堡等,均有歷史可考。著名的澎湖跨海大橋、桶盤嶼、通梁榕樹等景觀,亦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