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高位嫁接優質資源 全力補齊醫療短板

2020-12-24 閩南網福建

上月底,《平潭綜合實驗區加快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補齊短板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簡稱《衛生健康三年行動計劃》)出臺,梳理出衛生健康事業的短板,並研究出有效、實在的解決方案:2020年,組織實施「百名優秀畢業生引進計劃」;2021年,區總醫院運作體制機制持續完善,中心衛生院儀器配備實現升級,公共衛生領域改革全面推進;2022年,公共衛生領域改革基本完成。

「總體目標是初步建立一個與實驗區體制機制改革相適應的區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協和醫院平潭分院的品牌效應持續放大,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得到提升,中醫院的服務水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有較大改善,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在29日召開的實驗區「深化保障民生補齊短板」專場新聞通氣會上,實驗區社會事業局副局長曾海方說。

高位「嫁接」匯智聚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平潭持續保持「零確診」,但也暴露出專業技術人員缺乏、衛生應急體系不健全等問題。根據實驗區社會事業局提供的數據,目前,全區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02家、共設置病床1406張、共有衛技人員2312人。

「現有千人均衛生技術人員、執業醫師數、註冊護士數均低於全省的平均水平,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和檢驗檢測能力整體不高,區急救中心工作剛起步,中心血站尚未成立,這些短板和不足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也暴露顯現出來。」曾海方直言不諱。

平潭曾是貧困縣,醫療衛生短板明顯——基礎薄弱、人才缺乏、技術相對落後等。實驗區成立後,平潭加快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但與城市級別的醫療衛生服務配套相比,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仍然有較大差距。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平潭綜合實驗區加快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補齊短板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給出了明確答案:推進區疾控中心的提質升級,加強傳染病定點醫院建設,推動公共衛生領域改革,將區急救中心依託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平潭分院(下稱「協和醫院平潭分院」)統一運行管理、實現區域急救網絡的高效率。

2018年4月,協和醫院平潭分院開業,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福建醫科大學協和醫院陸續下派帶頭人和醫護骨幹,充實各科室的醫療技術水平,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資源。「依託協和平潭分院二期項目,平潭將推進傳染病樓建設,推動實驗區醫院建立公共衛生科,更好承擔公共衛生工作任務。」曾海方說。

協和醫院平潭分院高位「嫁接」省級醫療資源,帶來了技術,還帶來了人才。30日,在平潭協和醫院住院部8樓神經外科(顱腦脊柱外科),主任醫師陳春美剛剛完成一臺耗時3個小時的腰椎滑脫微創手術,準備和學生探討病例,撰寫醫療報告。

陳春美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工作已有22年,擅長頸椎病、腰椎病、椎管腫瘤和顱腦疾病等微創手術治療,2018年9月他進入平潭分院工作,一手創建了神經外科,還將其獨創的「微通道顯微鏡下治療脊柱脊髓疾病」技術一併引入。陳春美說,這項手術屬國內領先技術,切口小、花費少,自建科以來該科室開展新技術新項目49項,開展手術500多臺。

眾所周知,平潭醫療衛生機構的短板不僅在於服務質量,還在於人才。平潭區、縣級醫院,以及鄉鎮衛生院(所)對醫療人才的吸引力有限。為此,平潭明確組織實施「百名優秀畢業生引進計劃」,對符合條件的人員,按照每名100萬元標準予以補貼,對在實驗區工作一定年限、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給予每月500-1500元的補助。平潭還探索引進和培育醫務人員、學科帶頭人,實現醫療隊伍能者上、庸者下,激活全區醫療隊伍建設。

隨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步伐不斷提速,平潭還不斷強化信息化對醫療服務的支撐作用。本月初,平潭移動遠程醫療平臺投入試用,以實驗區醫院、中醫院為龍頭,覆蓋轄區內所有社區、鄉鎮醫院,通過一套遠程會診軟體、數據專線,實現網狀交叉連結各級醫療機構和臨床醫技科室,打通不同醫療機構間的醫療數據孤島,全面實現區、社區、鄉鎮三級聯動。曾海方表示,依託信息化二期項目建設,還將夯實信息化基礎,基衛與公衛系統數據融合,區域醫療、公衛和健康信息的共享協同,拓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全面推廣「網際網路+醫保電子憑證線下掃碼」結算服務。

大健康產業深度融合

衛生補短板,不能僅僅停留在整改階段,還需打通制度梗阻,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這是實驗區當前的「考題」。

中醫藥產業躍躍欲試。正在建設的平潭對臺中藥材交易中心項目,明年3月有望投用。這是平潭首個中藥材項目,功能包括中藥材產品的展示交易、保稅加工、檢測出口、跨境電商和現代物流倉儲等,同時將配合平潭中藥材跨境電子交易平臺實現線上交易、線下交付。

平潭對臺中藥材交易中心及中藥材跨境電子交易平臺項目總投資10億元,項目佔地面積約100畝,建成後將進一步推動閩臺中藥材交流合作。據項目業主代表黎榮生介紹,該項目已與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藥材流通產業發展委員會籤訂協議,雙方將合辦一家藥材交易類公司,目前正在辦理相關落地手續。

中醫藥產業在平潭有一定的基礎。《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明確「加強旅遊與中醫藥資源有效結合」,提出重點培育健康醫療旅遊;2017年,中國農工民主黨醫療衛生專家平潭工作站、海峽兩岸國醫館雙雙揭牌,前者為平潭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提供決策諮詢和技術指導,後者意在引進兩岸中醫專家,實行資源與利益的共享;平潭還在多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建成中醫館,實驗區中醫院投用國醫康復樓,積極推廣小針刀療法等中醫藥適宜技術……

當前,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全球關注。在這塊先行先試的「試驗田」裡,兩岸中醫藥合作步伐邁得更大,「大健康」產業融合呈加速之勢,但也有「成長的煩惱」——大陸與臺灣行業標準不盡相同,如何解決?

平潭在醫療領域率先採認臺灣企業資質和行業標準,率先採認臺灣地區醫師職稱,臺灣相關企業經備案後,即可使用臺灣資質承攬相關業務;平潭積極引進臺灣醫療衛生專業高端技術人才,準許有資質的臺資企業在平潭投資設立健康服務機構,準許臺灣執業醫師在平潭開辦私人診所;平潭還試點非特殊用途化妝品進口由審批管理調整為備案管理,允許部分臺灣中藥材、臺灣醫療器械通過平潭口岸進入大陸流通等……

得益於此,嵐臺「大健康」產業漸入佳境。2015年,臺灣華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嵐註冊華廣生物技術(平潭)有限公司,設立大陸首個電子血糖儀生產基地,建成平潭首家10萬級淨化車間,專注於研發電子血糖儀等,並為糖尿病患者以及專業醫療機構量身打造了一套「自我血糖監測系統」。

「常規需要一年多才能申請到一款二類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公司卻以每款兩三個月的速度,一年拿下8款產品註冊證,來平潭是正確的選擇。」華廣生物技術(平潭)有限公司負責人許又仁說,目前公司已與騰訊、通化東寶等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成為實驗區醫療器械行業的「領頭羊」。

如今,越來越多的合資醫療機構、高端健康產業項目在平潭落地。今年4月,平潭新興產業園示範區開園運營,重點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健康等高新技術產業,當天吸引了平潭阜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華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入駐。

平潭新興產業園示範區是平潭新興產業園區啟動區域。據介紹,平潭新興產業園區總開發面積約9000畝,其中大健康產業項目將結合臺灣大健康產業優勢資源及實驗區國際旅遊島的生態資源,引進高端藥械製造、醫養醫美產品、生物醫用材料等產業研發生產項目。(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霞 張哲昊 通訊員 唐家彬)

相關焦點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丨平潭:補齊民生短板 奔向美好生活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丨平潭:補齊民生短板 奔向美好生活 2020-09-23 15: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畢節全力補齊短板,打響脫貧總攻殲滅戰
    確保今年6月底前教育、醫療、住房和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短板全部補齊,畢節幹部群眾正以實幹作答歷史「大考」。幸福是奮鬥出來的,脫貧事業是幹出來的。相約2020。畢節幹部群眾心手相牽、堅定信心、背水一戰,正向著絕對貧困發起最後總攻。
  • 三明高位嫁接人才資源 迎來首批北京科技特派員開展服務
    三明高位嫁接人才資源,打通產業發展瓶頸,迎來首批北京科技特派員開展服務「最強大腦」北京來6日以來,31名來自北京的科技特派員和專家兵分多路,深入三明各地此次是將北京優質成果、成熟經驗、創新模式推廣到三明,幫助三明企業解決產業發展瓶頸問題。三明是我省的老工業基地,生態資源豐富。近年來,三明大力培育現代特色農業、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但人才方面短板明顯。年初,三明通過摸底,由企業提出具體需求,形成70餘項技術需求清單與北京市科委溝通。
  • 探索西部地區醫改新路徑 川陝青寧四地優質醫療資源持續擴容
    陝西、青海、寧夏都由省、自治區政府一把手任醫改領導小組組長,高位推進綜合醫改工作。陝西健全了省市縣聯動的組織領導體制,並且將落實「大病不出縣」納入省委省政府對各地市的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範圍。  第二,持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積極推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戶西部省份,補齊西部省份優質醫療資源的短板。
  • 儋州引進上海優質醫療資源:名醫「傳幫帶」 診療「填空白」
    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說:「依託上海優質醫療資源,儋州全力彌補醫療事業短板,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提供優質醫療服務,保障儋州乃至海南群眾身體健康,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他表示,儋州將不斷引進全國優質醫療資源,建更多三甲綜合醫院、特色專科醫院,夯實西部醫療中心基礎。
  • 平潭綜合實驗區:醫養結合,託起穩穩的幸福
    近年來,平潭著力補齊養老事業短板,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體系,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網絡,不斷提升基層醫養服務水平;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多元養老模式,引進臺灣養老業經驗和做法,進一步加快老齡事業和相關產業發展,打造具有平潭特色的健康養老新模式,努力繪就最美夕陽紅。
  • 「喜訊」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守護粵東百姓健康——中山大學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粵東醫療中心落戶汕頭市中心醫院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是加快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關鍵步驟。如何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是目前醫療衛生事業的重中之重。
  • 南京最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布局紫東!
    紫東核心區管理機構掛牌運作中科院南京分院麒麟科技園江蘇園博園鼓樓醫院「紫東醫院」南外仙林分校紫東江寧學校……一批優質教育醫療資源鼓樓醫院「紫東醫院」擬選址地塊靠近孟北地鐵站附近,未來紫東將再添醫療配套資源。南京紫東江寧學校南京紫東江寧學校位於紫東核心片區江寧麒麟街道,學校東至福寧路、南至三陽路、西至東流路、北至二象路,規劃佔地面積74372.08平方米。
  • 翔安區加快補齊民生短板 打造廈門東部教育新高地
    在不久前召開的翔安區委四屆六次全會上,補齊民生短板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奏響了翔安未來發展的最強音。「缺什麼就補什麼、哪裡突出就補哪裡」,教育事業,無疑是該區「補短板」的一個主要的用力方向。堅持走以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為重點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創新體制機制,深化合作辦學,加強學校精細化管理,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提升城鄉教育服務水平。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加速補齊民生短板造福...
    原標題:有鳳來儀 宜居深汕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加速補齊民生短板造福於民深圳特區報2019年9月20日訊 一年多前,北京師範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博士畢業生賈林瑞面臨著人生抉擇:是進入中科院讀博士後還是進入省部委直屬的事業單位
  • 兩岸醫療交流:嵐臺攜手,共繪「健康圖譜」
    (資料圖片)  東南網3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林霞王鳳山張哲昊)近年來,得益於平潭綜合實驗區對臺先行先試,臺灣醫療服務入嵐呈加速之勢。平潭積極引進臺灣醫療衛生專業高端技術人才,準許有資質的臺資企業在平潭投資設立健康服務機構,準許臺灣執業醫師在平潭開辦私人診所。如今,兩岸同胞在平潭就能找臺灣醫生看病。嵐臺醫療交流漸入佳境。
  • 西雙版納州委理論中心組強調:補齊「三農」突出短板 打好脫貧攻堅...
    西雙版納州委理論中心組強調:補齊「三農」突出短板 打好脫貧攻堅總攻 2020-04-02 2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國考申論話題預測:補齊"三農"短板 挖掘發展潛力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網絡發布:2021國考申論話題預測:補齊"三農"短板 挖掘發展潛力,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申論話題預測:補齊"三農"短板 挖掘發展潛力
  • 翔安區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 居民就近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在新店中心衛生院與廈門市第五醫院之間,現在幾乎每一個小時就會開通一班通勤車,它就像一根牢固的紐帶,不僅輸送著病人,還承擔著日趨頻繁的送醫送藥甚至傳輸醫療信息的重任。  這一場景,清晰地顯示出一段時間來翔安在全區範圍內展開的醫療聯合體(簡稱醫聯體)建設的大格局。優勢醫療資源,正不斷通過這一堅實的載體,把分散在翔安各地的醫療機構緊緊地「粘合」起來,從而在破解群眾就醫難題中迸發出強大合力。
  • 昆明北市區將添一所中學,補齊教育資源緊缺的短板
    該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高五華區辦學質量及整體水平,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布點,補齊北市區教育資源緊缺的短板,強化昆明市第二十八中學校園基礎設施和辦學能力。據了解,早在2017年五華區教育局就曾發布消息,以五華轄區內東、南、西、北的教育資源點來看,西、北的教育資源點布局不合理的問題較為嚴重。
  • 補齊短板,有效改善民生
    我省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保障改善民生,決勝全面小康。就業是關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特別是在助力脫貧攻堅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聚焦群眾需求和公共服務短板,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下功夫。努力為各族群眾提供更充足、更優質、更均等的公共服務,讓「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變成現實。社會治理是關乎百姓安居樂業的民生基礎。
  • 旅遊市場或重新洗牌 傳統旅行社應儘快補齊短板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傳統旅行社應儘快補齊短板發揮自身優勢、提供優質服務,應當成為傳統旅行社擺脫困局、扭轉頹勢的旨歸前不久,一家擁有百年歷史、每年接待遊客量近2000一方面,中國的旅遊市場縱深廣闊,在三四線城市,「跟團遊」依舊熱度不減;另一方面,針對定製遊、小眾遊、始發地成團和遠途旅行等項目,傳統旅行社在經驗積澱、資源渠道等方面仍然佔據優勢。此外,我們也要看到,線下旅行社與線上旅遊平臺的交融正在開始,二者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不少網絡平臺開展線下布局,傳統旅行社擁抱網絡與電商也是自然的選擇。
  • 傳統旅行社應儘快補齊短板
    發揮自身優勢、提供優質服務,應當成為傳統旅行社擺脫困局、扭轉頹勢的旨歸前不久,一家擁有百年歷史、每年接待遊客量近2000萬的外國旅遊集團宣布破產。一方面,中國的旅遊市場縱深廣闊,在三四線城市,「跟團遊」依舊熱度不減;另一方面,針對定製遊、小眾遊、始發地成團和遠途旅行等項目,傳統旅行社在經驗積澱、資源渠道等方面仍然佔據優勢。此外,我們也要看到,線下旅行社與線上旅遊平臺的交融正在開始,二者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不少網絡平臺開展線下布局,傳統旅行社擁抱網絡與電商也是自然的選擇。
  • 太行山區野生皂角資源豐富,嫁接成價值高優質皂角和皂刺新品種
    太行山區野生皂角資源豐富, 嫁接成價值高優質皂角和皂刺新品種段潤泉等野生皂角,又名山皂角,屬於野生灌木或小喬木,太行山區野生皂角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冀西山區荒山上野生皂角分布更為集中,一直以來被作為沒有經濟價值的山林雜灌而被割刈。
  • 精準發力 補齊短板!《人民日報》點讚貴州提升農村基礎設施與公共...
    9月19日,人民日報刊文《貴州提升農村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水平 精準發力 補齊短板》,全文如下:脫貧攻堅戰收官在即,「納威赫」三縣緊緊圍繞補齊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等農村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短板,全力解決「最後100米」障礙,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不掉一戶。住上「安心房」 農村危房改造銷號清零51歲的陳正蘭,是納雍縣勺窩鎮務井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丈夫前些年過世後,她一直在外務工。去年,孩子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她決定回到村裡。「又漏雨了。」陳正蘭的房子是20多年前蓋的,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