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快四歲了,小夥伴的媽媽們(也有個別特別上心的爸爸)來約,說要不要一起報個某某早教中心的英語課程,要不要幾家人「合資」請個全天「浸入式」英語老師來家裡上課(三五個孩子,全天,0中文、全英語交流。我都拒絕了。
不是因為我想省錢,也不是因為我自己是英語專業出身的,自信能教好他。這其實只是我自己的一個小堅持:我不願意過早地讓孩子學英語!我並不覺得學習英語是越早開始越好,相反的,我更擔心孩子在過早地超前學習中喪生了他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我們國人學英語實在是一個漫長的歷程。現在的父母秉承「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各種推崇早教,兩三歲即開始學習英語,粗略算下,到大學畢業,那麼至少得和英語保持二十年左右的親密接觸。學得越久就越好嗎?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學了十來年英語的我們始終是開口即啞巴英語、筆試也是逢考必慌,這其中也包括英語專業出身的我們。
所以,該不該讓孩子學習英語,得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1,明確英語學習的目標。
是抱著「先學著唄,反正技不壓身」的態度,還是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今後從事相關的專業從業人員,如翻譯家、外企工作,還是能自如地應用英語交流。當作一門專業去學習,家長們往往會說:哎呀,那太辛苦了,還是不要了!其實,真正想清楚了這個學習目標,我相信家長就不會急吼吼地給孩子報班了。
2,明確英語早教的意義。
如果讓孩子早早地學習英語,是為了讓孩子學習英語,那麼我們看到的現狀是:大多數的孩子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過早地喪失了學習的興趣,似乎是經歷七年之癢一樣,總會在那麼一個階段是提不起精神來學習英語的。
所以,比讓他們學到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始終抱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早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發他們的興趣,如唱誦英文童謠、看有趣的動畫視頻如《小豬佩琦》、《愛探險的朵拉》等,在觀看富有童真的趣味性十足的繪本故事、動畫視頻中完成對英語的輸入,保持對英語學習的美好印象,足矣!
大寶時不時地唱幾首英文歌,饒有興致地看英文繪本,看《小豬佩琦》時似乎也都能get到這其中的笑點、時不時捧腹大笑,看到一個事物時會好奇地問,媽媽這個英文怎麼說?我覺得這對於一個快四歲的孩子來說,這樣就挺好。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老牛育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