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躍龍門」背後的「沉潛思辨」——第78集團軍某旅縮短比武與...

2020-12-25 新華社客戶端

晉級比武集訓隊,「一招鮮」行不通了

「聽說了嗎?特戰一連被上級通報批評了,原因是應急反恐能力建設考評出了問題……」去年年底,該旅官兵熱議的一個話題,給特戰一連官兵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

「那段時間,每當路上遇到其他連隊的戰友,我都下意識地低下頭。」戳到痛點,上士李欽倉坦言。

李欽倉清楚地記得:當時,他們奉命參加上級組織的朱日和反恐集訓比武考核,奪得多個「第一」,可謂出盡風頭——反恐特戰尖兵綜合第一、反恐特戰小隊綜合第一、總評第一。可短短半年過後,他們卻在上級應急反恐能力建設考評中「掉了鏈子」。

「同一課目,半年前比武摘金奪銀,半年後驗收漏洞百出,是不是很諷刺?」連長張響直言不諱:比武只是檢驗訓練的「擂臺」,不能偏離備戰打仗的「陣地」,否則就會重蹈這一覆轍。

去年年底的軍事訓練形勢分析會上,該連痛定思痛,深刻剖析問題的根源。

「我們之所以能在反恐集訓比武中拿到好名次,是因為我們在一些單項課目上有過人之處,並不代表我們所有課目、所有環節全面過硬。」指導員趙巖認為,比武取得好成績後,大家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而比武暴露出的問題卻無人問津,致使該補的短板沒能及時發現補齊。

士官支委、上士王小斌直言:「有的同志進了比武集訓隊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可到了與比武關係不大的日常訓練時,就應付了事,這也是連隊整體訓練水平存在短板的重要原因!」

士官支委、中士劉瀟宇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志把比武當作個人成長進步的跳板,致使連裡「一招鮮吃遍天」的大有人在,而全面過硬的人才卻不多。

一連「自曝家醜」的舉動,為全旅上下揭開了比武訓練「兩張皮」的傷疤。特戰一營營長林立強回憶,去年陸軍組織特戰小隊長考核比武,所有隊員均是來自各個特種部隊的訓練尖子,集訓的強度、難度、險度很高。即使競爭激烈,他們還是斬獲了總評第二的好成績。然而,年底營裡組織教練員考核時,曾在賽場上摘金奪銀的5名特戰小隊長竟然「敗走麥城」。

「為什麼要參加比武?比武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比武在備戰打仗中應當發揮什麼作用?」年終總結時,旅長趙正兵的話引發了全體官兵深刻反思。

「『見第一就爭』『見紅旗就扛』的優良傳統不能丟,但也要做好賽場奪魁扛旗之後的下篇文章!」趙正兵認為,比武的真正目的在於激發訓練熱情、學習借鑑經驗、指導部隊訓練,說到底還是要為備戰打仗服務,為戰鬥力長遠建設服務。

今年以來,該旅備戰各類比武的腳步依舊沒有停下。與以往不同的是,所有參加備戰比武的選手都要完成比武課目以外的既定訓練內容。對此,該旅黨委給出的意見很明確:比武和訓練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正在狙擊手集訓隊參加集訓的特戰八連小隊長矯凱告訴記者,如今想進比武集訓隊,必須在基礎訓練課目普考中達到優秀水平,以往憑藉一技之長「特招入隊」的辦法再也行不通了。

在高手雲集的比武場上,為自己尋找「更強的對手」

林海深處,該旅特種技術隊四級軍士長盧雪禮緊盯前方,快速測算風向風速,判定目標距離。忽然,目標出現,只見他排虛光、修誤差,扣動扳機,動作一氣呵成,子彈正中靶心,全程僅用5秒鐘。

射擊完畢,起身持槍。盧雪禮撣了撣身上的積雪,走到參訓官兵跟前,現地分階段講解射擊動作要領和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射擊原理及注意事項。

「盧班長是我們旅的標杆,他帶出來的高徒比武奪取的獎牌不比他少……」說起盧雪禮,特戰八連中尉羅威振讚不絕口。

「雖然我以前拿過許多獎牌,收穫很多榮譽,但也經歷過難以超越自己的痛苦。」盧雪禮回憶,入伍15年來,他參加過集團軍以上各類集訓比武20餘場,先後獲得「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優秀獵人」「特等狙擊手」「偵察特戰精兵」「優秀四會教練員」等榮譽。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身披榮譽光環的老兵,也曾陷入過一段低谷期。

2015年,盧雪禮奉命備戰一場國際狙擊手比武。此前,他已經在此類國際比武中拿過金牌。面對首長和戰友們的期望,盧雪禮感到責任重大,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

「什麼?盧雪禮差點被淘汰?」第一輪淘汰賽,盧雪禮的成績令全旅官兵大跌眼鏡。面對糟糕成績,盧雪禮心急如焚,可無論怎麼練他都找不到狀態。

「是時候放下榮譽的包袱了!」盧雪禮決定靜下心來,從頭開始,以一名普通狙擊手的身份參加訓練,就算自己被淘汰,能幫助其他隊友提升成績也是好的。

接下來的日子裡,盧雪禮不但虛心向隊友請教,還將心得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漸漸地,集訓隊整體射擊水平上來了,盧雪禮也終於找回狀態,以總評第一名的成績成功入圍參加比武的名單。

「備戰比武最忌諱私慾過重、心存雜念,只有放下包袱、穩住心神才有可能獲得成功。」特戰一連副小隊長陳珂欣是盧雪禮的愛徒,談起自己在去年狙擊手比武中一舉奪魁的經歷,他深有感觸地說。

如今,陳珂欣也當上了教練員,每逢備戰比武,他和盧雪禮一樣,既是教員也是隊員,既是師徒也是對手,他們和其他戰友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整體訓練水平突飛猛進。

「教會徒弟會不會餓死師傅?」面對記者的擔心,某型無人機偵察連上士許彬坦言:「跟高手過招,自己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跟低手過招,自己再強又能強到哪裡?」

特種技術隊上士劉建軍對此感同身受:能代表單位參加國際國內比武的隊員,都是尖子中的尖子,雖然在本單位「一枝獨秀」,但走出單位卻可能「泯然眾人」,只有大家共同進步、共同提高,不斷給自己樹立更加強大的對手,才能倒逼自己在訓練中精益求精、不斷超越。

劉建軍曾參加過全軍海上特種作戰骨幹集訓,並在潛水、機降、水下射擊、操舟訓練等課目中取得優異成績,先後3次被集團軍評為「特戰精兵」。然而,集諸多榮譽於一身的他也有短板,那就是「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自從他擔任旅裡格鬥和潛水的「雙料教員」以來,他的總結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不僅集訓隊被他帶得有模有樣,個人訓練水平也日益精湛。

事實證明,只有卸下比武場上的榮譽包袱,才能點燃練兵場上的燎原之火。據了解,去年該旅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類比武中,僅狙擊手比武這一項,他們就有4人被評為狙擊槍王、7人被評為狙擊精英。

一茬茬退出比武擂臺的老兵,從「大俠」變成「鑄劍師」

對於該旅官兵來說,比武這個話題可謂「幾多歡喜幾多愁」。

某型無人機偵察連中士趙家樂對此深有感觸:「近年來,全旅選派隊員參加國際國內比武的機會越來越多,有的人抓住機會一戰成名,有的人卻總是與機會擦肩而過。」

原來,趙家樂的訓練成績在該旅一直不錯,備戰各種比武的集訓也沒少參加,可一到上擂臺,他的發揮總是不太穩定,和他關係不錯的戰友都戲稱他是「預備隊隊長」。

對於這個稱呼,趙家樂最初內心比較牴觸,時間一長,他漸漸釋然:既然不能代表單位走上賽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也是好的。

就這樣,趙家樂不再把心思放在爭取比武的名額上,而是當起了旅裡的攀登訓練教員。論綜合訓練水平,趙家樂可能不如一些戰友,但在攀登訓練這個領域,旅裡卻很少有人能夠超越他。

「老趙當教員,起初一些隊員確實不大服氣,可真刀真槍比過之後,許多人都被老趙挑落馬下。」 特戰一連小隊長楊紅超回憶,近年來,曾在比武場上摘金奪銀的隊員沒少向趙家樂挑戰攀登課目,可都是勝少敗多。在他的幫帶下,許多戰友攀登訓練成績顯著提升。

說起趙家樂的境遇,特種技術隊高級技師、二級軍士長趙玉偉感同身受:「年輕的時候身體素質好、訓練成績好,可參加比武的機會少;年紀大了、身體素質下滑了,現在參加比武的機會多了,反倒力不從心了……」

雖說上不了比武場,但趙玉偉卻是旅裡最受尊敬的老兵之一。這是因為,他是該旅傘降訓練場上的「定海神針」。

作為旅裡傘降訓練的「總教頭」,不論是年逾不惑的旅領導,還是初生牛犢的新戰士,只要按照他所教的方法紮實訓練,準能練就過硬的傘降技術。不僅如此,趙玉偉還編寫了《空降訓練教材》,完成了41份配套教案,針對寒區傘降特點改進了10餘種貼近實戰的組訓器材,讓訓練與實跳精準對接。

在趙玉偉帶教的眾多弟子當中,已有20餘人在各類國際國內比武場上摘金奪銀。每當說起這個話題,趙玉偉的臉上總是綻放出自豪的笑容:「不能當一名仗劍天涯的俠客,做一名默默無聞的鑄劍師也知足了。」

「功勞簿上可以沒有我的名字,但強軍路上必定有我的足跡!」特戰八連四級軍士長劉洪平感慨地說:今天,我軍和外軍在賽場上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上級組織的各類比武也越來越多。但從參加比武人員的名額來看,能夠登上最高領獎臺的還是少數。對於絕大多數官兵來說,刻苦訓練的意義並不在功勞簿上有沒有自己的名字,而在於強軍路上有沒有自己的汗水和足跡。

特戰八連中尉羅威振掰著手指頭對記者說:「盧雪禮、劉洪平、張宗來……越來越多的老班長從臺前走向幕後,他們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卻依然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貢獻力量。」

一茬茬退出比武擂臺的老兵,用實際行動感染和鼓舞著該旅的「新生代」力量。大家漸漸明白一個道理:一支部隊的戰鬥力建設,離不開每名官兵的接力付出。(劉建偉、牛輝、楊貴良)

↑機降作戰

↑夏練三伏

↑冬練三九

↑狙擊集訓

楊再新、劉林攝

編輯:韓松豫

相關焦點

  • 第72集團軍某旅「紅四連」:比武爭第一,險難衝在前
    原標題:比武爭第一,險難衝在前。第72集團軍某旅「紅四連」——    今日「刺刀」更鋒利    前不久,一場實戰化對抗演練在第72集團軍某旅如火如荼展開。該旅「紅四連」原本一路突進拔點奪要,卻突遭「敵」火力攔截,陷入困境。
  • 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弘揚抗戰精神練兵備戰記事
    新華社西安9月4日電題:永遠的英雄連——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弘揚抗戰精神練兵備戰記事劉小紅、陶然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組織官兵向目標地域衝鋒(2019年6月27日攝)。新華社發(張增巖 攝)這是一個光榮的英雄連隊。
  • 第78集團軍某旅新裝備首次實射 雨霧天打出「滿堂彩」
    第78集團軍某旅加速推進新裝備戰鬥力生成—— 首次實射,雨霧天打出「滿堂彩」 深秋,渤海灣畔,細雨綿綿。「轟轟轟……」伴隨陣陣巨響,數枚反坦克飛彈如條條火龍直撲靶標。回傳畫面顯示:所有實彈命中目標。這是第78集團軍某旅運用新型車載反坦克飛彈進行首次實彈綜合演練的一幕。
  • 第82集團軍某旅駐訓宿營按出動編組預置安營紮寨以戰備為先
    原標題:第82集團軍某旅駐訓宿營按出動編組預置安營紮寨以戰備為先尚鵬振、特約記者姜帥報導:7月12日清晨,驟然拉響的警報聲劃破訓練場的寂靜,第82集團軍某旅一營全員全裝戰備拉動演練隨即展開。只見官兵按序請領武器、裝載物資、快速登車,一輛輛戰車列陣待發。現場組織演練的該旅副參謀長趙傑說,此次出動時間較以往縮短近20分鐘。
  • 第七十八集團軍某旅建立完善作戰資料庫
    「打出每發炮彈,背後都有數十組數據作支撐。」初冬的草原演訓場,第78集團軍某旅領導指著遠處的火炮告訴記者,自從他們建立了作戰資料庫,部隊夜間實彈射擊水平明顯提升。「夜間能見度低、目標難捕捉、射擊難命中,必須瞄準實戰精準組訓,提升質效。」
  • 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靠火熱熔爐打造「鐵拳頭」
    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增強組織生活原則性戰鬥性靠火熱熔爐打造「鐵拳頭」■張滋堃 鄭建坤 解放軍報記者 周 遠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是從秋收起義走來的紅軍連隊。去年6月,連隊赴高原參加比武競賽,「戰鬥」一直持續到晚上,溫度降到零攝氏度以下,黨員丁志宏帶頭跳入河中涉水行軍,激發了身邊戰友鬥志,一連最終奪魁。
  • 第77集團軍某旅利用惡劣天候錘鍊勝戰本領 風沙熱浪砥礪「新型炮兵」
    第77集團軍某旅利用惡劣天候錘鍊勝戰本領風沙熱浪砥礪「新型炮兵」解放軍報訊 胡靖、特約記者彭小明報導:「氣象觀測員注意,實時觀測發射陣地氣溫、風向變化……」立秋時節,西北某訓練基地黃沙漫捲,在此駐訓的第77集團軍某旅官兵迎著熱浪開展訓練,錘鍊過硬戰鬥本領。
  • 解放軍某旅炮兵比武:「戰鬥減員」炮班奪冠
    2月下旬,記者在第12集團軍某旅炮兵專業比武訓練現場看到,班長趙峒鮃帶著「戰鬥減員」的「缺位炮班」,勇奪線膛炮專業第一名。該旅領導介紹說,新年度訓練展開後,他們著眼實戰需求頻繁組織崗位互換訓練,錘鍊官兵在戰鬥減員情況下繼續操裝作戰的能力。
  • 第七十八集團軍某旅瞄準「靶心」不分神打出新境界
    第七十八集團軍某旅瞄準「靶心」不分神打出新境界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陶李、牛輝責任編輯:李晶2020-08-04 08:47 第七十八集團軍某旅瞄準「靶心」不分神打出新境界
  • 年度評功評獎工作本已結束,第12集團軍某旅卻專門召開黨委會,決定...
    原標題:年度評功評獎工作本已結束,第12集團軍某旅卻專門召開黨委會,決定為中士林秀平增補一個旅嘉獎名額。這是為何?增補旅嘉獎背後的故事  12月7日,本已完成年度評功評獎工作的第12集團軍某旅爆出新聞:經旅黨委會研究決定,增補一個旅嘉獎名額,用於表彰裝步四營炮兵連中士林秀平。   林秀平是誰?憑啥為其增補旅嘉獎?
  • 第77集團軍某旅利用惡劣天候錘鍊勝戰本領 風沙熱浪砥礪「新型炮兵」
    第77集團軍某旅利用惡劣天候錘鍊勝戰本領風沙熱浪砥礪「新型炮兵」解放軍報訊 胡靖、特約記者彭小明報導:「氣象觀測員注意,實時觀測發射陣地氣溫、風向變化……」立秋時節,西北某訓練基地黃沙漫捲,在此駐訓的第77集團軍某旅官兵迎著熱浪開展訓練,錘鍊過硬戰鬥本領。
  • 第72集團軍某旅「尊幹愛兵模範連」官兵把連隊當家建,把戰友當親人...
    原標題:第72集團軍某旅「尊幹愛兵模範連」官兵把連隊當家建,把戰友當親人——「進了七連門,就是一家人」「二排長沈凌霄最近加班加點備戰教學法比武,好幾次累得趴在桌上就睡著了,真讓人心疼」「上周擔任連值班員期間,我武斷地批評了幾名同志,在此鄭重道歉」……盛夏時節,第72集團軍某旅合成三營裝步七連舉辦的「談談我家那些事兒」活動現場
  • 第71集團軍某旅「王傑班」學習踐行「兩不怕」精神啟示錄
    闊步新時代,第71集團軍某旅「王傑班」又是如何緊跟時代脈動,轉型發展屹立潮頭?又是什麼力量讓戰士們奮勇爭先,全面過硬?
  • 戰旗獵獵鑄忠魂——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鍛造全面...
    戰旗獵獵鑄忠魂——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鍛造全面過硬連隊紀實金羊網  作者:  2020-07-28 革命戰士心向黨,戰旗獵獵鑄忠魂
  • 東部戰區第73集團軍某旅2200餘名官兵馳援南昌
    7月14日晚,東部戰區第73集團軍某旅2200餘名官兵馳援南昌。他們在險境中逆行,只為人民安危。緊急集結,跨省機動面對多地防汛抗洪的嚴峻形勢,陸軍相繼出動東部戰區第71集團軍、第72集團軍等多支部隊參加抗洪搶險任務後,7月14日,東部戰區再派出第73集團軍,增援我省抗洪搶險。
  • 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關愛官兵記事
    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組織官兵開展實兵對抗(2017年8月10日攝)。新華社發(莊林毅 攝)  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關愛官兵記事  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組織陸空一體實兵演練,藍軍投放煙霧彈幹擾紅軍登陸(2017年8月20日攝)。新華社發(莊林毅 攝)
  • 第74集團軍某旅指導員...
    第74集團軍某旅指導員張毓龍的經歷引人深思——一堂優質教育課,發力點到底放在哪高 陽繪7月下旬,在第74集團軍某旅政治教員授課評比現場,指揮通信連指導員張毓龍聚焦授課主題、瞄準官兵思想疑點、結合身邊典型事跡,講故事、列數據,令戰士們聽得既過癮又解渴,被評委們評為「精品課」。
  • 第78集團軍某旅:多兵種多火器協同作戰演練
    第78集團軍某旅組織多兵種多火器協同作戰演練——鐵拳猛火破「敵陣」■馮 程第78集團軍某旅一場實彈戰術演練在某陌生地域打響,紅藍雙方展開鏖戰。「××高地發現『敵』裝甲目標和火力點,請求火力打擊。」霎時,紅方通過地面雷達、空中無人機等設備,對這一高地展開偵察。藍方裝甲群位置、兵力部署以及地貌等要素,隨即以電子圖文形式,呈現在紅方某新型指揮車的屏幕上。
  • 第47集團軍某旅通信營設意見箱專欄 讓官兵提意見
    近日,陸軍第47集團軍某旅通信營的板報樣式變了樣:五彩斑斕的廣告色不見了,空話套話也沒了蹤影,「粉筆風」和「身邊事」成了主旋律。  為了在檢查評比中拿個好成績,以前,營連板報大多形式光鮮亮麗但內容枯燥乏味,久而久之成了「面子工程」。
  • 手拿把攥的任務為何貽誤了戰機——解讀第77集團軍某旅野外駐訓...
    「保證完成穿插任務!」炎炎夏日的一個午後,第77集團軍某旅一場對抗演練前,某連班長周傳果擲地有聲地立下「軍令狀」。然而當戰鬥臨近尾聲,他所率領的穿插分隊仍遲遲未能抵達預定作戰地域。軍令如山,賞罰分明。可令記者感到不解的是,在當晚的復盤總結會上,一名作訓參謀卻站起來作檢討:「錯不在周傳果,在我。」戰士貽誤戰機,參謀為何主動攬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