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增強組織生活原則性戰鬥性
靠火熱熔爐打造「鐵拳頭」
■張滋堃 鄭建坤 解放軍報記者 周 遠
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是從秋收起義走來的紅軍連隊。三灣改編時期,毛澤東親自在該連建立黨支部,並發展了6名黨員,開創了我軍「支部建在連上」的先河。
長期以來,「紅一連」黨支部始終秉承「軍魂發源地」紅色血脈,大力弘揚「黨員問題群眾敢講、支委問題黨員敢點、書記問題支委敢批」的傳統,努力提高解決自身問題能力,在勇於自我革命中始終保持先進。
進入新時代,「紅一連」持續擦亮黨員名片、燃旺組織爐火。在黨支部堅強領導下,連隊建設全面過硬,去年被陸軍表彰為「踐行強軍目標標兵單位」。
黨員問題群眾敢講
在發動官兵監督中保持黨員先進性
士官黨員、三班長陳彬自身素質過硬,但班裡各項成績一度徘徊不前,內心倍感苦悶。去年的一次班務會上,他接連批評了幾名戰士。
「管理不能強管硬壓,如果一個人產生牴觸心態,工作就會流於表面應付。」上等兵蔡汝峰直言不諱提出意見。虛心聽取意見後,陳彬改變管理方法,用真情代替強勢,經常與班內戰士傾心交談,大家心氣順了,班裡各項成績開始穩步提升。
黨員樣子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紅一連」注重發揮群眾監督作用,把發動官兵、依靠官兵、提高官兵結合起來,讓黨員在經常紅臉出汗中受觸動。
為疏通意見渠道,他們每月召開官兵懇談會,在強軍網開設意見欄,鼓勵大家對黨員「吐槽」;選拔配備班長骨幹、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先聽官兵意見,群眾評議差的不提名,測評不通過的不上會;注重發揮「兩個群眾組織」作用,鼓勵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戰士,把藏在心裡的意見提出來。
在連隊蹲過點的幾名機關幹部都深有感觸,「紅一連」對黨員是真批評,就連新兵都敢提意見。去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他們既組織黨員搞好檢視剖析,又發動官兵聚焦「四個對照」給黨員「畫像」,指出的47條問題黨員都很服氣。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紅一連」的黨員真正做到了學習上帶頭、訓練上帶頭、工作上帶頭、生活中帶頭、打仗衝鋒帶頭。去年6月,連隊赴高原參加比武競賽,「戰鬥」一直持續到晚上,溫度降到零攝氏度以下,黨員丁志宏帶頭跳入河中涉水行軍,激發了身邊戰友鬥志,一連最終奪魁。
支委問題黨員敢點
在經常咬耳扯袖中淬鍊班子戰鬥性
在「紅一連」沒有特殊黨員,沒有批評禁區,每次過組織生活都有很強的原則性戰鬥性,黨員對支委問題敢點、對班子問題敢批,問題什麼時候露頭,批評幫助就什麼時候開展。
去年剛入冬,一場步兵協同戰術演練在某野外訓練場激烈進行,「紅一連」分成多個攻擊小組交替向「敵」陣地發起衝鋒,就在戰鬥進入白熱化時,由排長劉文濤擔任組長的戰鬥二組由於「傷亡」較大,被迫退出演練。
「我認為剛才劉文濤同志的指揮不夠靈活,一是沒有根據現場地形靈活分組,二是違背了相關戰術原則。」復盤會上,黨員歐後恭的一席話讓劉文濤坐不住了。其實,黨員當面點出支委問題,在一連不是新鮮事。
他們堅持每月一次思想匯報雷打不動,支部成員在黨小組會上作自我檢視,接受黨員批評幫助;每季一次「雙向講評」雷打不動,在書記講評基礎上,各黨小組長代表黨小組點評支委;每半年一次述責述廉雷打不動,黨員對支委履職盡責情況進行民主評議,滿意度靠後的由正副書記提醒談話。
組織爐火燒得旺,戰鬥堡壘過得硬。黨支部一班人堅持做到險難訓練課目支委先訓、崗位練兵比武支委先考,急難險重任務支委衝在一線。
2017年7月,根據改革調整命令,「紅一連」要移防至數百公裡外的地方。移防期間,黨支部作了簡短動員後,支部成員帶頭打起背包就出發,全連官兵沒有一人退縮。
移防結束後,連隊黨支部持續厚植紅色底蘊、勇當打贏先鋒,始終把鐵心跟黨過得硬、打仗衝鋒過得硬、生死與共過得硬作為連隊建設遵循。在該旅首屆「軍魂杯」大比武中,全連取得12塊獎牌,其中支部委員拿下5塊。
書記問題支委敢批
在堅持集體領導中提高自建科學性
「工作籌劃缺乏主動性,有時眉毛鬍子一把抓,抓不到重點。」去年5月的一次民主生活會上,士官支委柯昌水首先開炮,矛頭直指剛到任不久的連隊黨支部書記鄭紀文,講問題不遮不掩,讓鄭紀文出了一身冷汗。
在「紅一連」黨支部,書記副書記沒有任何特權。研究議題時,支部委員意見同等重要,大家注重以堅強黨性原則和鬥爭精神參與議事,對書記副書記提出的意見、存在的問題敢駁敢批,讓班子內部始終充滿堂堂正氣、勃勃生氣。
每次分析按綱建連形勢,針對連隊建設存在的短板弱項,班子首先從書記副書記抓建思路上找原因;每當重大任務完成後,復盤檢討暴露的問題,重點反思書記副書記應當承擔的責任;每逢黨支部組織生活會,支委對書記副書記的批評「火力」最猛。
2018年初,黨支部副書記、連長周光魁在研究按綱建連計劃時建議,把個人年度訓練目標定為「所有課目良好以上」。多數支委感到,新大綱剛頒布,很多新課目都沒有訓過,盲目定高指標不科學,最終調整為「人人無不合格課目」。
一連黨支部還倡導議事決策不搞異口同聲或是鴉雀無聲,應該各抒己見、集思廣益。連隊支委會討論決定問題,書記副書記總是最後發言,不搶先定調,以便給支委留足表達意見的空間;研究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事務,逐項公布標準條件,逐人研究聽取意見。對支委的不同聲音,引導大家深入討論,充分論證吸納合理意見,不搞簡單「票決」。
近5年,「紅一連」年年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連,先後7次被上級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連隊始終保持高度凝聚力和強大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