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靠火熱熔爐打造「鐵拳頭」

2020-12-21 人民網

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增強組織生活原則性戰鬥性

靠火熱熔爐打造「鐵拳頭」

張滋堃 鄭建坤 解放軍報記者 周 遠

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是從秋收起義走來的紅軍連隊。三灣改編時期,毛澤東親自在該連建立黨支部,並發展了6名黨員,開創了我軍「支部建在連上」的先河。

長期以來,「紅一連」黨支部始終秉承「軍魂發源地」紅色血脈,大力弘揚「黨員問題群眾敢講、支委問題黨員敢點、書記問題支委敢批」的傳統,努力提高解決自身問題能力,在勇於自我革命中始終保持先進。

進入新時代,「紅一連」持續擦亮黨員名片、燃旺組織爐火。在黨支部堅強領導下,連隊建設全面過硬,去年被陸軍表彰為「踐行強軍目標標兵單位」。

黨員問題群眾敢講

在發動官兵監督中保持黨員先進性

士官黨員、三班長陳彬自身素質過硬,但班裡各項成績一度徘徊不前,內心倍感苦悶。去年的一次班務會上,他接連批評了幾名戰士。

「管理不能強管硬壓,如果一個人產生牴觸心態,工作就會流於表面應付。」上等兵蔡汝峰直言不諱提出意見。虛心聽取意見後,陳彬改變管理方法,用真情代替強勢,經常與班內戰士傾心交談,大家心氣順了,班裡各項成績開始穩步提升。

黨員樣子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紅一連」注重發揮群眾監督作用,把發動官兵、依靠官兵、提高官兵結合起來,讓黨員在經常紅臉出汗中受觸動。

為疏通意見渠道,他們每月召開官兵懇談會,在強軍網開設意見欄,鼓勵大家對黨員「吐槽」;選拔配備班長骨幹、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先聽官兵意見,群眾評議差的不提名,測評不通過的不上會;注重發揮「兩個群眾組織」作用,鼓勵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戰士,把藏在心裡的意見提出來。

在連隊蹲過點的幾名機關幹部都深有感觸,「紅一連」對黨員是真批評,就連新兵都敢提意見。去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他們既組織黨員搞好檢視剖析,又發動官兵聚焦「四個對照」給黨員「畫像」,指出的47條問題黨員都很服氣。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紅一連」的黨員真正做到了學習上帶頭、訓練上帶頭、工作上帶頭、生活中帶頭、打仗衝鋒帶頭。去年6月,連隊赴高原參加比武競賽,「戰鬥」一直持續到晚上,溫度降到零攝氏度以下,黨員丁志宏帶頭跳入河中涉水行軍,激發了身邊戰友鬥志,一連最終奪魁。

支委問題黨員敢點

在經常咬耳扯袖中淬鍊班子戰鬥性

在「紅一連」沒有特殊黨員,沒有批評禁區,每次過組織生活都有很強的原則性戰鬥性,黨員對支委問題敢點、對班子問題敢批,問題什麼時候露頭,批評幫助就什麼時候開展。

去年剛入冬,一場步兵協同戰術演練在某野外訓練場激烈進行,「紅一連」分成多個攻擊小組交替向「敵」陣地發起衝鋒,就在戰鬥進入白熱化時,由排長劉文濤擔任組長的戰鬥二組由於「傷亡」較大,被迫退出演練。

「我認為剛才劉文濤同志的指揮不夠靈活,一是沒有根據現場地形靈活分組,二是違背了相關戰術原則。」復盤會上,黨員歐後恭的一席話讓劉文濤坐不住了。其實,黨員當面點出支委問題,在一連不是新鮮事。

他們堅持每月一次思想匯報雷打不動,支部成員在黨小組會上作自我檢視,接受黨員批評幫助;每季一次「雙向講評」雷打不動,在書記講評基礎上,各黨小組長代表黨小組點評支委;每半年一次述責述廉雷打不動,黨員對支委履職盡責情況進行民主評議,滿意度靠後的由正副書記提醒談話。

組織爐火燒得旺,戰鬥堡壘過得硬。黨支部一班人堅持做到險難訓練課目支委先訓、崗位練兵比武支委先考,急難險重任務支委衝在一線。

2017年7月,根據改革調整命令,「紅一連」要移防至數百公裡外的地方。移防期間,黨支部作了簡短動員後,支部成員帶頭打起背包就出發,全連官兵沒有一人退縮。

移防結束後,連隊黨支部持續厚植紅色底蘊、勇當打贏先鋒,始終把鐵心跟黨過得硬、打仗衝鋒過得硬、生死與共過得硬作為連隊建設遵循。在該旅首屆「軍魂杯」大比武中,全連取得12塊獎牌,其中支部委員拿下5塊。

書記問題支委敢批

在堅持集體領導中提高自建科學性

「工作籌劃缺乏主動性,有時眉毛鬍子一把抓,抓不到重點。」去年5月的一次民主生活會上,士官支委柯昌水首先開炮,矛頭直指剛到任不久的連隊黨支部書記鄭紀文,講問題不遮不掩,讓鄭紀文出了一身冷汗。

在「紅一連」黨支部,書記副書記沒有任何特權。研究議題時,支部委員意見同等重要,大家注重以堅強黨性原則和鬥爭精神參與議事,對書記副書記提出的意見、存在的問題敢駁敢批,讓班子內部始終充滿堂堂正氣、勃勃生氣。

每次分析按綱建連形勢,針對連隊建設存在的短板弱項,班子首先從書記副書記抓建思路上找原因;每當重大任務完成後,復盤檢討暴露的問題,重點反思書記副書記應當承擔的責任;每逢黨支部組織生活會,支委對書記副書記的批評「火力」最猛。

2018年初,黨支部副書記、連長周光魁在研究按綱建連計劃時建議,把個人年度訓練目標定為「所有課目良好以上」。多數支委感到,新大綱剛頒布,很多新課目都沒有訓過,盲目定高指標不科學,最終調整為「人人無不合格課目」。

一連黨支部還倡導議事決策不搞異口同聲或是鴉雀無聲,應該各抒己見、集思廣益。連隊支委會討論決定問題,書記副書記總是最後發言,不搶先定調,以便給支委留足表達意見的空間;研究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事務,逐項公布標準條件,逐人研究聽取意見。對支委的不同聲音,引導大家深入討論,充分論證吸納合理意見,不搞簡單「票決」。

近5年,「紅一連」年年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連,先後7次被上級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連隊始終保持高度凝聚力和強大戰鬥力。

相關焦點

  • 手拿把攥的任務為何貽誤了戰機——解讀第77集團軍某旅野外駐訓...
    「保證完成穿插任務!」炎炎夏日的一個午後,第77集團軍某旅一場對抗演練前,某連班長周傳果擲地有聲地立下「軍令狀」。然而當戰鬥臨近尾聲,他所率領的穿插分隊仍遲遲未能抵達預定作戰地域。軍令如山,賞罰分明。可令記者感到不解的是,在當晚的復盤總結會上,一名作訓參謀卻站起來作檢討:「錯不在周傳果,在我。」戰士貽誤戰機,參謀為何主動攬責?
  • 「紅一連」的連旗為啥那樣紅?
    「紅一連」官兵昂首闊步,奔赴沙場。【連隊檔案】 第83集團軍某合成旅紅一連,是誕生於秋收起義的紅軍連隊,在「三灣改編」中,毛主席親自在該連建立黨支部,開創了我軍「支部建在連上」的先河,被譽為「軍魂發源的地方」。
  • 第82集團軍某旅駐訓宿營按出動編組預置安營紮寨以戰備為先
    原標題:第82集團軍某旅駐訓宿營按出動編組預置安營紮寨以戰備為先尚鵬振、特約記者姜帥報導:7月12日清晨,驟然拉響的警報聲劃破訓練場的寂靜,第82集團軍某旅一營全員全裝戰備拉動演練隨即展開。只見官兵按序請領武器、裝載物資、快速登車,一輛輛戰車列陣待發。現場組織演練的該旅副參謀長趙傑說,此次出動時間較以往縮短近20分鐘。
  • 「紅一連」紅在哪兒?一線戰火洗禮從不認慫
    「軍魂發源的地方」——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他感慨地說:最光榮的事是能為「紅一連」爭榮譽,最幸福的事是能在「紅一連」當兵。 飛毛腿、急先鋒…… 特別能戰鬥是「紅一連」的制勝密碼 抗日戰爭期間,為粉碎淮海地區日偽軍的「掃蕩」,上級命令紅一連執行阻擊任務。
  • 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關愛官兵記事
    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組織官兵開展實兵對抗(2017年8月10日攝)。新華社發(莊林毅 攝)  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關愛官兵記事  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組織陸空一體實兵演練,藍軍投放煙霧彈幹擾紅軍登陸(2017年8月20日攝)。新華社發(莊林毅 攝)
  • 第74集團軍某旅指導員...
    第74集團軍某旅指導員張毓龍的經歷引人深思——一堂優質教育課,發力點到底放在哪高 陽繪7月下旬,在第74集團軍某旅政治教員授課評比現場,指揮通信連指導員張毓龍聚焦授課主題、瞄準官兵思想疑點、結合身邊典型事跡,講故事、列數據,令戰士們聽得既過癮又解渴,被評委們評為「精品課」。
  • 第47集團軍某旅通信營設意見箱專欄 讓官兵提意見
    近日,陸軍第47集團軍某旅通信營的板報樣式變了樣:五彩斑斕的廣告色不見了,空話套話也沒了蹤影,「粉筆風」和「身邊事」成了主旋律。  為了在檢查評比中拿個好成績,以前,營連板報大多形式光鮮亮麗但內容枯燥乏味,久而久之成了「面子工程」。
  • 第42集團軍某旅軍事訓練監察「有名有實」33名士兵監察員活躍訓練...
    原標題:第42集團軍某旅軍事訓練監察「有名有實」33名士兵監察員活躍訓練一線  本報訊 易福生、譚明報導:打靶提前踩點測距、戰術訓練走過場……5月初,第42集團軍某旅33名士兵監察員活躍訓練一線,針對訓風演風中的不實之處提意見、亮紅燈。
  • 第七十八集團軍某旅瞄準「靶心」不分神打出新境界
    第七十八集團軍某旅瞄準「靶心」不分神打出新境界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陶李、牛輝責任編輯:李晶2020-08-04 08:47 第七十八集團軍某旅瞄準「靶心」不分神打出新境界
  • 年度評功評獎工作本已結束,第12集團軍某旅卻專門召開黨委會,決定...
    原標題:年度評功評獎工作本已結束,第12集團軍某旅卻專門召開黨委會,決定為中士林秀平增補一個旅嘉獎名額。這是為何?增補旅嘉獎背後的故事  12月7日,本已完成年度評功評獎工作的第12集團軍某旅爆出新聞:經旅黨委會研究決定,增補一個旅嘉獎名額,用於表彰裝步四營炮兵連中士林秀平。   林秀平是誰?憑啥為其增補旅嘉獎?
  • 第72集團軍某旅積極探索作戰支援營獨特作用
    炎炎夏日,某陌生海域,第72集團軍某旅一場兩棲登陸作戰演練拉開戰幕。戰鬥進入白熱化,主攻方向突遇「敵」化學襲擊。該旅作戰支援營防化分隊立刻出動,偵測、防護、洗消……與此同時,電子對抗分隊捕獲一組陌生通信信號,操作員迅速鎖定「敵」通信頻率。「啟動幹擾模式!」命令下達,「敵」通信網絡瞬間癱瘓。
  • 第75集團軍某旅高炮營實施教育「分餐制」
    前不久,西北某駐訓場,第75集團軍某旅高炮營義務兵課堂上,該營「鐵血炮手」楊偉傑、「全能號手」餘健等訓練典型登上講臺,講述自己在一個個急難險重任務中磨礪成長的故事,贏得臺下陣陣掌聲。與此同時,老兵們齊聚訓練場,通過在教育中穿插小比武、小競賽活動,不斷激發官兵相互比拼、勇爭第一的練兵熱情,現場氛圍火熱。
  • 第七十八集團軍某旅建立完善作戰資料庫
    初冬的草原演訓場,第78集團軍某旅領導指著遠處的火炮告訴記者,自從他們建立了作戰資料庫,部隊夜間實彈射擊水平明顯提升。「夜間能見度低、目標難捕捉、射擊難命中,必須瞄準實戰精準組訓,提升質效。」為此,該旅採取「理論推算、實彈實驗、對比分析、實戰論證」的方法,逐步建立完善作戰資料庫。
  • 第77集團軍某旅利用惡劣天候錘鍊勝戰本領 風沙熱浪砥礪「新型炮兵」
    第77集團軍某旅利用惡劣天候錘鍊勝戰本領風沙熱浪砥礪「新型炮兵」解放軍報訊 胡靖、特約記者彭小明報導:「氣象觀測員注意,實時觀測發射陣地氣溫、風向變化……」立秋時節,西北某訓練基地黃沙漫捲,在此駐訓的第77集團軍某旅官兵迎著熱浪開展訓練,錘鍊過硬戰鬥本領。
  • 第73集團軍某旅大漠戈壁進行紅藍對抗演練
    戈壁深處烽煙起——第73集團軍某旅紅藍對抗演練影像深秋時節,賀蘭山下黃沙瀰漫,第73集團軍某旅一場紅藍對抗演練在大漠戈壁火熱進行。炮火封鎖、空中偵察……「敵」情接踵而至,紅方裝甲兵、炮兵、工兵等多兵種密切協同,迅速佔領有利打擊陣位。「全連射擊,101號目標火力點……」紅方指揮員一聲令下,某自行火箭炮炮手快速校對標尺、高低和方向,精準鎖定「敵」目標。炮聲響起,一枚枚火箭彈射向目標,一時間,戈壁深處烽煙四起。
  • 第72集團軍某旅「尊幹愛兵模範連」官兵把連隊當家建,把戰友當親人...
    原標題:第72集團軍某旅「尊幹愛兵模範連」官兵把連隊當家建,把戰友當親人——「進了七連門,就是一家人」「二排長沈凌霄最近加班加點備戰教學法比武,好幾次累得趴在桌上就睡著了,真讓人心疼」「上周擔任連值班員期間,我武斷地批評了幾名同志,在此鄭重道歉」……盛夏時節,第72集團軍某旅合成三營裝步七連舉辦的「談談我家那些事兒」活動現場
  • 第72集團軍某旅「紅四連」:比武爭第一,險難衝在前
    第72集團軍某旅「紅四連」——    今日「刺刀」更鋒利    前不久,一場實戰化對抗演練在第72集團軍某旅如火如荼展開。該旅「紅四連」原本一路突進拔點奪要,卻突遭「敵」火力攔截,陷入困境。危急時刻,該連黨支部迅速組織「黨員突擊隊」發揚「拼刺刀」精神,與「敵」展開殊死搏鬥,最終取得勝利。
  • 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牢記習主席囑託 傳承紅色基因...
    央廣網北京7月28日消息(記者王銳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今年1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全體官兵回信,勉勵他們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
  • 陸軍第77集團軍合成某旅70名轉業幹部揮淚告別軍旗
    中國軍網6月9日電(王鵬、張海龍、劉璐)6月9日,陸軍第77集團軍合成某旅70
  • 81集團軍拱衛京畿、扼控華北,前身部隊包括原65集團軍
    2017年6月24日晚間,解放軍報法人微信「軍報記者」發布的一篇題為《軍改後,看這支部隊如何轉型開新局》的文章,披露了新調整組建的中部戰區陸軍第81集團軍部隊前身等詳細信息。文章提到,第81集團軍是「拱衛京畿、扼控華北的一支拳頭部隊」,「該集團軍可謂融合了多支老部隊的精華力量,既有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底子,又有百色起義、陝北紅軍的骨幹,既有馳騁白山黑水的鐵甲元勳,還有轉戰大別山的新四軍主力,曾是威震敵膽、所向披靡的雄師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