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產糧名縣的「遞增效應」

2020-12-23 人民網

  我國小麥主產區河南省8000多萬畝小麥從南至北全面開鐮收割,各地農民抓緊農時,搶收搶曬。目前10多萬臺大型收割機械全面投入麥收,日收割進度600萬畝以上。圖為收割機械在河南駐馬店麥區作業。新華社記者 朱祥攝

  本報通訊員 豐興漢 王軍峰 本報記者 喬地

  麥浪滾滾,夏收正酣。

  河南省唐河縣上屯鎮丁崗村。種糧大戶丁懷中坐在樹蔭下,看著穿梭往來的大型收割機把上千畝麥浪切割開來、吞噬下去,吐出金燦燦的麥子。

  「今年麥子為歷年最好,俺這1300畝畝產至少有1200斤,今年有的賺啦!」丁懷中咂摸一口酒,抓了一把籽粒飽滿的麥子,掩飾不住內心豐收的喜悅。

  今年,唐河小麥種植面積為219萬畝,預測單產可達481公斤。夏糧生產連續10年持續增長,連續9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2012年首次被推薦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標兵」,糧食總產量連續8年突破10億公斤,實現「階梯式遞增」已成定局。

  「『三化』協調,農業奠基。農業之本,糧食為先。探索不以犧牲糧食和農業為代價的新型『三化』協調發展之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是首要責任。」唐河縣委書記劉明傑說,「唐河夏糧生產實現10連增,就是傾力打造糧食核心產區、恪守穩糧增糧職責的體現。」

  麥收時節,記者走進唐河,探訪一個產糧名縣「階梯式遞增」之路。

  「耕地紅線」之外:連年遞增的種植面積

  「耕地紅線」,是穩糧增糧的「基本底線」。然而在唐河, 「糧田紅線」不僅沒有被碰觸和逾越,10年間糧食種植面積反而以近百萬畝的規模遞增。

  唐河農業部門的統計數字表明:小麥種植面積由2003年的170萬畝已增加到今年的219萬畝。

  縣長康連星告訴記者:「為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唐河縣委、縣政府作出規定——所有土地使用都不得以損害或影響糧食生產為前提。全縣上下嚴守國家基本農田『紅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實現了耕地佔補平衡和糧田穩步增長。」

  節流與開源並重——唐河在土地整治中制止和打擊亂佔耕地、破壞耕地、違法佔地;不斷加大撂荒地、宜耕地、窯場地的開墾復墾力度,著力治理空心村,累計新增耕地40餘萬畝。

  「固本強基」之時:連年遞增的項目投入

  「田成方,路成網,田間地頭亮敞敞;旱能澆,澇能排,防災抗災樂開懷。」唐河糧農編寫的順口溜是糧食生產條件持續改善的生動寫照。

  項目建設上保險,固本強基正當時。唐河縣連年遞增的項目投入在提升糧食生產條件的同時,為糧食增產繫上了「保險帶」。

  作為河南省四大小麥生產大縣之一,唐河通過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現代農業、農綜開發、扶貧開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土地平整等項目,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全省24個農綜開發重點縣,共改造中低產田12萬畝。

  「涉農項目與糧食生產掛鈎,糧食生產為涉農項目顯效」——僅2012年唐河就有效整合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千億斤糧食規劃高產穩產田建設等涉農項目資金3.37億元。該縣先後建設各類小型水利工程3.8萬餘處,有效灌溉面積發展到92.6萬畝,節水灌溉面積為26.5萬畝。共改造中低產田12萬畝

  「糧增農豐」之下:連年遞增的科技支撐

  品種改一改,增值幾百塊;土壤驗一驗,一年不白幹;彌霧噴一噴,增產上百斤……在唐河這個全國科技進步示範縣,說起糧食高產的秘訣,糧農們總結得頭頭是道。

  靠科技抗風險、向科技要產量、憑科技保質量的「科技興糧」理念深入人心。隨著糧食種植科技含量的連年遞增,全縣新技術、新品種、新耕作手段的入戶率達98%以上。

  唐河成功構建「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零距離」的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在全縣19個農村鄉鎮建立了農業服務中心,設立民間技物結合服務網點(站)86個,配套建立了配肥站、植保植檢站、農藥化肥監理站、種子管理站、新品種引試中心和24個農情測報站點。2011年縣財政投入945萬元支持農技推廣體系建設。

  「金種子」換來「紅票子」。唐河先後建立了新品種引試中心、良種加工中心和10萬畝良種繁育基地,年引試新品種30餘個,篩選當家品種37個,年生產優質糧食作物種子3000萬公斤,良種覆蓋率達100%。

  科技服務到心坎,受惠糧農樂心間。該縣利用84處縣、鄉、村培訓機構,43個實習基地,每年舉辦各類技術培訓500場次以上,培訓農民40萬人次。

  「樣板創建」之內:連年遞增的示範效應

  來到桐寨鋪鎮趙冢村,38歲的種糧大戶王保閣正在指揮著工人們運送小麥。她流著汗水的臉綻成了一朵花:「俺這片地旁邊就是南陽市的30萬畝高標準永久性糧田示範方,示範方的產量一畝地比普通田高出二三百斤。大伙兒看著又服氣又眼氣,都爭著包地種麥,要不我咋敢包1800畝地種糧食哩?」

  高產示範做樣板,糧田都變高效田。在唐河,高標準高產示範方的示範效應不斷擴大。由此唐河成為農業部確定的全國整縣整建制推進糧食高產創建試點縣,糧食增產科技攻關試點縣。

  2012年,唐河建立糧食萬畝高產創建示範片25個,規模達27萬畝。其中小麥萬畝高產創建示範片13個,總面積14萬畝。據實產調查:小麥平均單產達611.5公斤,比全縣平均單產426.3公斤高出185.2公斤,增幅達43.4%。

  據唐河縣農業局長李萬忠介紹,今年,唐河再次成功打造高標準糧田示範樣板。圍繞南陽市30萬畝高標準永久性糧田示範區建設,在桐寨鋪、桐河兩鄉鎮規劃建立高標準永久性糧田示範區16.3萬畝,整合項目資金重點傾斜,為逐步把全縣規劃的176萬畝農田全部打造成畝產超噸糧的高標準糧田積累了經驗。

  「現代糧業」之基:連年遞增的合作組織

  在桐河鄉祥宏農機合作社,老闆焦強告訴筆者,目前已有50多戶社員,擁有各類農機100多臺,承包糧田4000多畝,託管糧田5000多畝,年創經濟效益180萬元。

  如今,各種各樣的農業合作組織成為唐河「現代糧業」快速崛起的標誌。

  唐河鼓勵引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推進土地規模經營,該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54家,國家、省、市級示範社達到34家,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達到186家,帶動該縣流轉土地47萬畝。種糧大戶海國勇、丁懷中等已連續多年流轉土地千畝以上,分別成為國務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種糧大戶。目前,該縣百畝以上種糧大戶達到182戶,千畝以上種糧大戶達到42戶。合作組織的連年遞增使唐河糧食種植機械化水平大幅攀升。

  「群龍共舞」之際:連年遞增的增值車間

  建市場促流通,擎龍頭促增值。糧食產業化作為新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唐河大地上演繹出商貿活躍、車間遍地、糧食增值、農民增收的新型農業現代化局面。

  唐河始終堅持以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用現代經營方式發展農業,加快小麥、玉米等糧食產業鏈開發,全面提升糧食產業化水平,提高糧食生產綜合效益。

  圍繞麵粉和精製掛麵加工,新上了賢德麵粉、曹氏、百川等一批加工企業,該縣小麥加工企業達到87家,年加工能力達到250萬噸,是全縣小麥總產量的近3倍,年加工能力居該省前列。

  圍繞糧食副產品和玉米等粗糧加工,新上了 「六合」「華泰」「裕嘉」3家飼料加工企業,使該縣飼料加工企業達到9家,年加工能力達到100萬噸,飼料的生產加工,帶動了該縣畜牧業發展,間接提高了種糧效益。縣財政累計投資567萬元,在縣中心城區和22個鄉鎮建成糧食交易市場27個,年吞吐量達45萬噸以上,成為豫西南地區最大的貿易基地。

  龍頭企業的帶動,使該縣初步形成了麵粉、食品、精選包裝和飼料加工四大糧食加工體系。

  唐河,正續寫著「縣因糧而名、農因糧而豐、民因糧而富」新型農業現代化樂章!

  (科技日報河南6月2日電)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陝西省一個縣,人口超70萬,為陝西第一產糧大縣!
    在此基礎上,截至2018年底,陝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其中,就蒲城縣來說,人口超70萬,隸屬於渭南市。蒲城縣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交接地帶,並且,蒲城縣屬溫暖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偏少,在此基礎上,蒲城縣成為陝西第一產糧大縣。在歷史上,蒲城縣這一建制始於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
  • 河南產糧第一大縣——安陽滑縣!
    河南滑縣是中國小麥第一縣,全縣小麥種植面積達180萬畝,被譽為「河南省第一產糧大縣」,號稱「豫北糧倉」。每年的麥收季節,滑州大地麥浪湧動、麥穗飄香,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據有關資料統計,滑縣一年生產的糧食,夠全國人吃一個星期,夠河南人吃兩個月!
  • 河南省第一產糧大縣滑縣受困於糧食大縣財政窮縣
    這是一個難以擺脫的怪圈:河南第一產糧大縣滑縣今年預計總產高達29億斤,但仍受困於「糧食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  怪圈的背後有這樣一筆帳:由於國際糧價遠高於國內糧價,如果以國際糧價為基準計算,滑縣29億斤糧食相當於「減收」25億元。
  • 福建20個產糧大縣獲糧食風險金補助 三明佔7個
    東南網12月11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據福建省財政廳經建處消息,為調動產糧大縣抓好糧食生產和儲備積極性,保障我省糧食安全,我省建立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並設立產糧大縣糧食風險基金補助金,對產糧大縣實行動態補助。
  • 河南第一產糧大縣,距離鄭州僅130公裡,有「豫北糧倉」的美稱
    河南想必大家對這裡並不會感到陌生,處在我國的中原地區,並且所管轄的很多城市,曾多次成為各大王朝的都城,而這裡還是我國的一個人口大縣,在各大城市中都能夠見到河南人的聲影,近幾年當地的經濟發展相對不錯,尤其是省會鄭州,在我國的眾多城市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已經成為中部的中心城市,不僅如此,鄭州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帶動和輻射周邊的城市,經濟體量非常大。
  • 聊城8個縣(市、區)全部被授予產糧大縣稱號
    糧食產業作為聊城市農業的基礎產業,聊城市先後4次獲得全國產糧大市稱號,所轄8個縣(市、區)全部被授予產糧大縣稱號,是全省唯一的市,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顯著貢獻。12月30日上午,在聊城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聊城市農業農村局一級調研員張重全,聊城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四級調研員王孝龍詳細介紹了全市糧食生產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 張家口崇禮縣:冷冰雪帶來「熱」效應
    張家口崇禮縣:冷冰雪帶來「熱」效應     核心提示    崇禮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力做足「崇禮冰雪旅遊」文章,打響「崇禮旅遊」地域品牌和「崇禮滑雪」產品品牌,成功地把自然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進而轉變為經濟強勢
  • 安陽第一產糧大縣,6條省道在此交匯,有「豫北糧倉」的美稱
    近幾年在河南整體經濟的發展下,當地的經濟發展也受到帶動,並且在2020年的時候成為全國雙擁模範縣,當地境內共管轄有4個區,4個縣,還有一個縣級市,其中有一個縣被稱為是全國的糧食生產先進縣,不僅早在2017年的時候順利推出貧困縣,還成為省直管縣。
  • 世界六大產糧國家,亞洲有3個,其他3個呢?
    第一產糧大國:中國糧食總產量為6.18億噸,人均糧食產量為441公斤。雖然我國產糧世界第一,但是我國同樣是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年進口量超過一億噸。第二產糧大國:美國糧食總產量為4.4億噸。第四產糧國家:俄羅斯糧食總產量為1.31億噸,人均糧食產量891公斤。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領土面積大國,耕地面積較多,但是由於緯度高,很多地方極其寒冷,不適合農作物生長,畝產很低,平均畝產水平只有198公斤,遠遠低於其他5個國家。
  • 「全國第一產糧大縣」榆樹:找問題、補短板 通過「三級工程」推動...
    日前,吉林省以縣以下為重點,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興新突破」教育實踐活動。如何進一步推動教育實踐活動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即日起,中國吉林網推出「縣(區)委書記談解放思想」系列報導,對話全省62個縣(市)區主要負責同志,深入挖掘各地各部門通過思想解放解決制約振興發展矛盾和問題的舉措和故事,為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 題:「合成機械化糧農」成南方水田新「王者」——來自湖南產糧大縣...
    初夏時節,記者走進產糧大縣湖南省湘鄉市的農村,發現早稻田間少了面向黃土背朝天、頂著日曬雨淋辛苦勞作的農民和大水牛,多了五花八門的「天牛」「鐵牛」和駕馭它們的「飛手」「機手」。「無人機就像能飛起來的耕牛,一天能作業近200畝稻田,比人工效率高十幾倍,能幹、划算、環保!」
  • 河南省一個縣,是我國唯一一個以孝子之名命名的縣!
    今天要給大家聊到的這個地方是河南省乃至全國唯一一個以孝子之名命名的縣,清豐縣。三國時曹操曾任頓丘令,因隋朝境內出大孝子張清豐,唐大曆年間,欽定更名為清豐縣,是中國唯一一個以孝子之名命名的縣。2009年,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孝道文化之鄉」。
  • 糧食「高產窮縣」困局如何解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產糧越多經濟越弱?產糧大縣高質量發展之路該如何走?安徽阜南縣是產糧大縣,也曾是國家級貧困縣。近年來,該縣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大力支持下,以優質糧食工程為抓手,引進中糧貿易、中化農業、中裕食品等大型糧食企業,構建起了優質小麥「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經營模式,促進優糧優產、優購、優儲、優加、優銷「五優聯動」,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協同」,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逐漸走出了「高產窮縣」困局,闊步邁向糧食產業強縣。
  • 臨沂下轄的一座小縣城,人口97萬,被譽為「天下銀杏第一縣」
    文/旅遊聯盟盟主 (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要麼心在書裡,要麼身在路上,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臨沂歷史底蘊深厚,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臨沂之名,因沂水而得。臨沂是我國魯南地區重要的海洋產業城市和商貿物流集散中心,具有獨特的水濱特色。臨沂還是網友心目中非常理想的旅遊城市、宜居城市。
  • 江西贛州一個縣,以一個年號為縣名,境內有53條河流
    去過贛州的人都知道,它是江西省比較大的一個地級市,總面積39379平方千米,也算是最大的一個市,總人口達到了983萬人。一個市能取得發展壯大了,也會帶動下轄縣市的發展,下面將重點介紹其中的一個縣,以一個年號為縣名,境內有53條河流,它就是興國縣。
  • 最新進口貓糧排行榜 看看進口糧比國產糧好在哪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最新進口貓糧排行榜 看看進口糧比國產糧好在哪 在日益壯大的養貓隊伍裡,有許多初次養貓的新手,對這些養貓新手來說,選糧這件事是尤為重要的,可面對偌大的貓糧市場,他們又往往十分迷茫。
  • Excel自動填充每次遞增10與0.1及把多個單元格內容粘貼到一個
    如果要把多個單元格內容複製到一個單元格,用普通的複製粘貼無法實現,需要借住 Excel 中的剪貼板功能。單元格自動填充是 Excel 中的一個非常好的功能,用它既可以自動生成數字序列也可以自動生成日期,但如果要求每次遞增 10 或每次遞增 0.1,直接用拖動的方法無法實現,需要設置步長才能實現,隔月生成日期宜是如此。
  • 以雲南一個縣名命名的蘭花
    中國蘭中竟然有一種蘭花的名字是以雲南省文山州的一個縣名命名,它就是邱北冬蕙蘭。邱北縣現更名丘北縣。是雲南省文山州的一個縣,著名的普者黑風景區就在該縣。而普者黑機場,現更名為硯山機場,位於硯山縣盤龍鄉。來雲南旅遊不要搞錯喲!
  • 江西擬同意瑞金等6縣(市)脫貧!江西3名廳級幹部履新!
    42697人降至2017年底的2615人,2017年底綜合貧困發生率0.99%;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遞增,貧困鄉村生產生活條件全面改善;全縣「十三五」61個貧困村,退出51個。
  • 昌吉州東三縣主要人文景點
    東三縣是指昌吉州最東邊的三個縣,吉木薩爾縣,奇臺縣和木壘縣。這三個縣在從古到今在中國的歷史上都有重要的意義。今天想了解它們在歷史上的印記就靠留下來的殘垣斷瓦了,這也是讓我們的下一代了解中國的歷史的窗口。從烏魯木齊向東沿著吐烏大高速公路一路行駛過了富康市就到了我們今天要去的第一個目的地吉木薩爾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