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高產窮縣」困局如何解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產糧越多經濟越弱?產糧大縣高質量發展之路該如何走?

安徽阜南縣是產糧大縣,也曾是國家級貧困縣。近年來,該縣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大力支持下,以優質糧食工程為抓手,引進中糧貿易、中化農業、中裕食品等大型糧食企業,構建起了優質小麥「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經營模式,促進優糧優產、優購、優儲、優加、優銷「五優聯動」,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協同」,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逐漸走出了「高產窮縣」困局,闊步邁向糧食產業強縣。

從「要我種」到「我要種」

阜南縣洪河橋鎮盛郢村東西南三面環水,屬於淮河流域重要行洪區。村黨支部書記趙德海說,2019年,村裡與中化農業籤訂優質小麥訂單,主要種植淮麥22。在中化現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提供統一供種、統一耕種、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購、統一保險等服務的情況下,不僅通過增產、降成本、加價5%收購,讓農戶畝均增收200元左右,而且通過提供全程農業技術服務和商業保險,給農民吃上了「定心丸」。

中化農業安徽公司總經理彭江南說,在發展優質小麥之初,很多種慣了普通小麥的農戶並不接受。扶貧首先要扶智扶志,從思想改變開始,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

中化農業在苗集鎮前進村建設阜南現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和示範農場。技術服務中心組建了一支技術服務團隊。「示範農場篩選出的荃麥725,已在阜南大面積推廣。」中化現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農藝師徐龍說。

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久久為功,積小勝為大成,從最開始的「要我種」到現在的「我要種」,農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阜南縣引進中糧貿易和中化農業兩家公司,採取土地託管等形式種植優質小麥,從2018年在4個鄉鎮試點種植1.5萬畝優質小麥,發展到2019年在26個鄉鎮建成30萬畝優質小麥,再發展到2020年36萬多畝優質小麥,種植規模迅速擴大。其中中化農業種植31.4351萬畝、中糧貿易種植5萬畝。

好糧是種出來的。在2020年遭遇疫情、暖冬、倒春寒、赤黴病、條銹病的情況下,阜南優質小麥不僅實現了增產增收,而且由於小麥品種統一、品質提升,糧食加工企業主動前來對接和採購,甚至出現優質小麥「搶購現象」,實現優糧優產、優購。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負責人表示,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加快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有利於通過優糧優產、優質優價解決種糧比較效益偏低的問題,調動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的積極性,調動主產區更好履行保護耕地、提升糧食產能責任的積極性,逐步建立區域性糧食安全產業帶,實現穩產與增收互促共進。

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

2018年以來,阜南縣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支持下,大力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建設。中化農業和中糧貿易兩家企業發揮自身優勢,為農戶提供從小麥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服務,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逐步邁進。

在中化現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一間教室內,幾十位糧食經紀人正在認真聽講。彭江南說,公司每年都要舉辦各種培訓班,有針對性地對農民進行培訓。中化現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把投入品方面的優勢與科技、農產品、數位化、金融等資源要素有機結合,以訂單農業和生產託管為主要手段,助力農民增收、產業增效、消費者得實惠,提升阜南小麥的整體競爭力。

3年來,阜南縣小麥生產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農業種植方式由以前的一家一戶粗放式經營向規模化集約化轉型;採用智慧農業系統精準安排農業生產,實現從「靠天吃飯」到「知天而作」的轉變;小麥品種從以前的160多個優化集中到現在的4個,實現了品種的單一化發展;糧食儲存從以前的品種混儲向專倉儲存轉型,實現「優糧優儲」,提高了優質小麥的溢價能力;農業生產經營者向種糧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主轉型;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縣域中小企業抱團發展,實現優質小麥產業「五優聯動」。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負責人表示,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有利於培育糧食產業化聯合體、利益共同體,加快小農戶有效對接大市場;有利於就近就地實現轉化增值,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從產糧大縣到產業強縣

阜南縣是典型的產糧大縣產業弱縣,域內沒有一家成規模的加工企業。近年來,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大力幫扶下,阜南縣充分發揮全國糧食生產大縣、重點商品糧基地優勢,引進龍頭企業,培育產業集群,著力促進優糧優產、優購、優儲、優加、優銷「五優聯動」,增強糧食產業穩定性和持續性。

在阜南縣糧食食品產業園,中裕食品投資建設的麵粉加工廠已經開始動工建設。中裕食品阜南項目負責人劉凱告訴記者,他們將投資6.3億元建設優質小麥加工及深加工示範基地,一期投資2.4億元建設年處理30萬噸優質小麥專用粉生產線,帶動60萬畝優質小麥種植;二期計劃投資3.9億元發展小麥精深加工,生產特級食用酒精、谷朊粉、速凍食品等高附加值產品。此外,還將建設全國糧食產業扶貧示範基地、安徽綠色倉儲示範基地、皖西北糧食集散中心、主食產業化及冷鏈物流區域配送中心、糧食質量監測中心、皖西北糧食電子交易平臺,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糧食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目前產糧大縣面臨的一個共性問題,就是一產不強、二產不優、三產不活。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幫扶下,阜南縣通過引進大型糧食企業,逐步構建起優質小麥「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實現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發展目標從脫貧攻堅轉向鄉村振興,為產糧大縣高質量發展糧食產業探索出了可複製的經驗。

為了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貧困地區實施優質糧食工程,重點支持258個國家級貧困產糧縣,實現糧食產業扶貧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機銜接。2020年重點支持龍頭企業在64個國家級貧困產糧縣推廣阜南經驗,實施優質糧食訂單200多萬畝,推動貧困地區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應有的貢獻。(經濟日報記者 劉 慧)

相關焦點

  • 河南省第一產糧大縣滑縣受困於糧食大縣財政窮縣
    這是一個難以擺脫的怪圈:河南第一產糧大縣滑縣今年預計總產高達29億斤,但仍受困於「糧食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  怪圈的背後有這樣一筆帳:由於國際糧價遠高於國內糧價,如果以國際糧價為基準計算,滑縣29億斤糧食相當於「減收」25億元。
  • 河南這個縣人口不是最多,耕地面積不是最大,但糧食產量卻是第一
    農業、農村、農民很多時候給很多人的印象是辛苦、貧窮,但這次疫情期間,農業大省河南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火腿腸、方便麵、麵粉、掛麵、速凍水餃等源源不斷地從河南發往全國各地,保證了市場的基本穩定,以實際行動扛穩了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也讓很多人認識了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對河南的地位也有了新的認識。
  • 糧油種植:綠豆種植如何高產?種植綠豆高產的栽培方法
    綠豆具有糧食、蔬菜、綠肥和醫藥等用途,是一種重要的豆類雜糧作物。綠豆耐瘠性和適應性較強,前茬不宜為豆科作物。重慶的綠豆種植模式主要與玉米、甘薯、幼齡果樹林地等間套作或利用田坎土壁、坡瘠地淨作。綠豆高產栽培技術重點應抓好以下幾點。
  • 巴鐵在虎口拔牙,為我國奪回港口,解「馬六甲困局」,現收益可觀
    引言巴基斯坦是我國的好朋友,多年來兩國的關係一直非常好,巴鐵在虎口拔牙奪回了港口經營權,為我國解了「馬六甲困局」,現在有了這個港口,為我國的貨物運輸節省了不少成本,給我國帶來了很可觀的收益。像世界石油60%,中國石油80%的進口都是需要通過新加坡的馬六甲海峽,等於說馬六甲海峽扼著世界所有國家進出口的咽喉,中國也是一樣被限制在這個「馬六甲困局」中。
  • 評論:北京玲瓏巷的拆遷困局該如何破解
    評論:北京玲瓏巷的拆遷困局該如何破解 新京報
  • 高產難優質,優質不高產?相信科學用上芸樂收,確保花生優質高產
    近日,袁隆平院士接受採訪時表示,過去大家常認為,糧食種植「優質不高產,高產不優質」,這個觀點要糾正了。雖然既高產又優質難度比較大,但現在我們做到了!正如袁老所言,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莊稼優質高產已經不是夢想。
  • 稻米品質比高產更難得
    過去,為了解決糧食安全問題,高產一直是我國水稻育種的首要目標;如今,兼顧高產與品質,早已成為育種的新常態和新要求。到底我國優質稻育種情況如何?日前,記者專訪了國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品質遺傳改良」團隊負責人、中國水稻研究所副所長胡培松。
  • 一個產糧名縣的「遞增效應」
    唐河糧農編寫的順口溜是糧食生產條件持續改善的生動寫照。  項目建設上保險,固本強基正當時。唐河縣連年遞增的項目投入在提升糧食生產條件的同時,為糧食增產繫上了「保險帶」。  作為河南省四大小麥生產大縣之一,唐河通過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現代農業、農綜開發、扶貧開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土地平整等項目,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 辣椒想要高產,少不了科學施肥
    要想收穫高產糧食,用好肥料必不可少! 同樣的,在種植蔬菜作物的過程中,也是這樣的道理!辣椒作為我國種植面積最為廣泛的蔬菜,農戶種植時,要想賣出一個高價,得到高產,少不了科學施肥! 那麼,到底要如何對辣椒進行科學施肥呢?
  • 河南「真心窮」的3個縣,被「央視」點名助力,喜迎新發展
    新蔡縣,新蔡縣也隸屬河南省管轄,面積超過1400平方公裡,該縣主要生產糧食和林業,這是一個健康的縣,也是一個模範縣,該縣人口超過一百萬,在18年中剛剛擺脫貧困,但是,該縣的建設和經濟根本沒有進步,該縣的經濟不足200億,建築業非常平均,我們只能說這個縣將來可能會發展得更好。
  • 「達菲」困局如何破題?
    「達菲」困局如何破題?&nbsp&nbsp&nbsp&nbsp仿製達菲沒什麼難度?目前,國內許多藥廠和科研單位都已開始著手準備生產達菲的原材料,萬一疫情爆發便可及時批量生產,以解燃眉之急。
  • 疫情之下北美糧食供產銷被打亂 糧食自給率40%的日本未來會如何
    引子糧食是人類生存的根本,自古以來,我國都是以農立國,而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更是通過統購統銷、建立糧食儲備等一系列措施,確保了國內的糧食供應和價格的穩定。但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速,以及我國國內糧食產量的連年豐收,導致糧食庫存逐年增加,數目較多的糧食存在著超期存儲、存儲環境不佳等狀況,在糧食生產 究竟能不能算經濟帳方面,出現了一些爭議。
  • 中國力保糧食安全:穩面積,八方攜手齊發力
    李傑覺得不過癮,又在蘭考、鞏義、鄢陵、太康、武陟、新鄭等6個縣市推廣了6萬畝。面積為「王」,在幹部的心頭,是大局。因為,穩了面積,就是穩了民生。「中央三令五申,實行『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就是要站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高度,穩住糧食麵積。」安徽省省長李國英4月11日一大早,就風塵僕僕趕到鳳臺、潁上兩縣指導春播。
  • 無論世界糧食市場如何動蕩,但我國糧價始終穩定,究竟為什麼?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整個世界,不但對世界各國的糧食生產都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且,也影響到了糧食流通領域。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消息稱:部分國家和地區的糧食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動蕩,糧食價格有上漲之趨勢,從而有可能在明年引發一系列人道主義災難。
  • 芒果如何種植才能高產?
    芒果是市面上很受歡迎的水果品種,果肉甜可口,採摘芒果很受消費者歡迎,所以種植芒果是農民朋友的好選擇,那麼我們應該掌握什麼方法來種植高產芒果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1.生長環境芒果喜歡生長在溫暖、光照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土壤,對於高溫條件下,能耐高溫、不冷,在溫度20-35℃的環境下生長良好,如果農民朋友在種植芒果時,能滿足這些條件,基本上可以種植高產芒果。
  • 大起大落,糧食背後的朝鮮與韓國
    即使開墾出儘可能多的土地,也未必能保證糧食豐收現代農業高產同樣離不開科技和工業水平(圖片:Attila JANDI/ shutterstock)▼朝鮮半島全境為溫帶季風氣候,雨水則53~63%集中於6月到8月,但相較於南面的韓國,大陸性更強,冬暖夏熱更加明顯,但仍然可以發展相對高產的水稻農業。
  • 袁隆平:「海水稻」若成功可多養活1億人口,「海水稻」再獲高產
    據央視財經報導,10月14日,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傳出好消息,由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和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合作試驗種植的耐鹽水稻在江蘇如東栟茶方凌墾區進行了測產,袁隆平「超優千號」耐鹽水稻平均畝產量達到了802.9公斤創下了鹽鹼地水稻高產新紀錄
  • 如何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困局?
    12月10日,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和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聯合舉辦「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評議會」,圍繞「如何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議題展開討論。與會專家認為,社會各界要共同參與形成合力,切實履行職責,共同築牢未成年人網路遊戲防沉迷屏障。
  • 冬天釀酒如何正確,發酵糧食,讓白酒銷售不斷
    發酵是在合適的溫度條件下,糧食裡面的澱粉和糖分,通過酒麴裡面的,澱粉分解酶,轉化成葡萄糖,然後通過酵母,轉化成酒。如果溫度過低,就會影響到酵母分解能力,或者停止發酵。則影響白酒的產量和口感。不同酒麴液化能力升溫不一樣,但整體差不多,原料是否完全徹底發酵與時間和溫度有直接關係,換句話說,發酵溫度合適時間長能保證完全徹底發酵;發酵溫度低時間短可能導致不完全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