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物理學研究的「開山祖師」!

2020-12-11 萌貨說文史

高安市,江西省轄縣級市,由宜春市代管,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北、南昌市西部。高安建縣始於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取名建成,唐朝武德五年(622年),為避太子李建成名諱,改建成為高安。

這裡的賈家古村是一處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典型江右古村贛派建築群。古村分「關內」、「關外」。房屋建築主要有宗祠、雨亭、大堂、官廳、客廳、民居六大類,被譽為「現實中的榮國府」,有民宅500餘棟,其中元、明、清古民宅300餘棟,保存完好且有堂號的119棟。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幸南容:

幸南容,又名幸顯,字惕微,洪城(今江西高安華林山風景名勝區)幸村人。唐太常寺卿、國子監祭酒、太子賓客,桂巖書院創辦人。生於官宦之家,自幼聰穎,讀書過目不忘。年輕時,才名遠播,得到縣鄉推重和舉薦。唐貞元九年(793)中進士,與柳宗元、劉禹錫同榜。當時名士柳宗元、劉禹錫、李絳等慕其才名,經常與其談詩論文,交往甚密。

陳邦瞻:

陳邦瞻,字德遠,號匡左,江西高安荷嶺上寨村人。明萬曆26年進士,史學家,明朝重臣。歷任南京大理寺評事、兵部右侍郎、總督兩廣軍務兼巡撫廣東、兵部左侍郎兼戶工兩部侍郎等職。天啟三年(1623年)卒於任上,詔贈兵部尚書。

「平生無他嗜好,而獨好書」,「尤精於史學和詩詞」。他的代表作品有《宋史紀事本末》、《元史紀事本末》和《蓮華房集》,這些代表作品均屬我國史學界分量很重的必讀作品之一。陳氏在詩文領域影響亦大,史評其詩文「敦厚有氣,得唐體文章根本」,頗受人們喜愛。他的登高按大觀五言詩句「人煙雙市合,春樹萬家深」成為千古絕唱,廣為傳吟。

朱軾:

朱軾,字若瞻,一字伯蘇,號可亭,瑞州府高安縣艮下村(今屬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鎮艮下朱家村)人,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孫。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學家,乾隆帝師傅。

康熙三十三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居官廉潔,剛正不阿,頗具惠政。歷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兼吏兵二部尚書。頗具惠政,世人頌其「束其勵行,通經史百家」。

劉恕:

劉恕 ,字道原,筠州(即今江西高安)人,是《資治通鑑》副主編之一,其父劉渙,精研史學,劉恕亦以史學擅名。

治平三年(1066),英宗下旨,命司馬光自擇英才編修《資治通鑑》。司馬光薦劉恕同修,轉著作郎。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鑑》,凡遇史事紛錯難治,則交劉恕。其時協助司馬光的副主編共有三人,一為劉恕,一為劉攽、一為範祖禹。漢代由劉攽分修,三國至南北朝由劉恕分修,唐代由範祖禹分修。

熊尚林:

熊尚林,革命烈士、大渡河十八勇士之一,江西高安人,早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紅軍,在土地革命時期,參加了中央蘇區的五次反「圍剿」鬥爭,1935年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第一營第二連連長,長徵途中與另外16名勇士強渡大渡河,到達陝北後,參加直羅鎮戰役、東徵與西徵;抗戰爆發後,隨115師首戰平型關,後參加冀東民眾抗日大暴動、平西敵後鬥爭,任平北軍分區第40團連長;1942年,由於對組織安排抱有成見,他率部分戰士脫離隊伍,欲獨自革命,後在崇禮縣西溝被其參謀長殺害。

傅種孫:

傅種孫,字仲嘉,中國著名數學家、教育家,生於江西省高安,1916年畢業於省立第八中學,後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0年留校任教,後擔任北京女子師大、北京大學、輔仁大學、西北大學教授;1945年赴英國考察;1947年回國,後擔任北平師範學院數學系主任;全國解放以後,任北京師範大學教務長、副校長、《中國數學》總編輯等職務,撰有多部頗具影響的初等數學教材,培養了大批數學教學與研究人才;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62年在北京病逝。

單人驊:

單人驊,字駿丞,1909年生於江西省高安縣藍坊,植物學家,專長植物分類學,是中國傘形科植物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生物系,後建立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華東工作站,任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78年至1986年間擔任江蘇省植物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植物學會常務理事,省植物學會名譽理事長,當選為省五屆人大常委、六屆人大代表。1986年12月31日逝世於南京。著有《中國植物志》、《華東水生維管束植物志》、《江西南部種子植物手冊》等專著6部,他重視科研人才的培養與造就,培養了很多科研人才。

周德清:

周德清,元代文學家,字日湛,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高安市楊圩鎮睱塘周家)人。著有音韻學名著《中原音韻》,為我國古代有名的音韻學家與戲曲作家。《錄鬼簿續篇》對他的散曲創作評價很高,然其編著的《中原音韻》在中國音韻學與戲曲史上卻有非凡影響。

吳山:

吳山,字曰靜,號筠泉,江西高安市人。嘉靖十四年(1535)進士,歷官翰林院編修、禮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禮部尚書,嘉靖三十六年加太子太保。為人正直,不媚權貴,與嚴嵩同鄉,嚴子世蕃欲與為婚姻。吳山堅決拒絕,嚴世蕃不悅而罷。世宗皇帝欲用吳山為內閣閣臣,嚴嵩在暗地裡極力加以阻撓。嘉靖四十年二月,吳山以日食上疏言事,觸逆世宗皇帝,遂被致仕。穆宗即位,召吳山為南京禮部尚書,他堅辭不赴。

鄧璠:

鄧璠,筠州(江西高安),字韞玉,唐懿宗鹹通六年(865)科舉進士,以才能和道德並優,選任官至尚書。唐僖宗中和元年(881)由尚書特授江西節度使,權知袁州(軍州)事。

時遇王仙芝、黃巢農民起義,政局動蕩,社會難以治理。唯獨鄧璠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善治袁州,獲得「更待皇恩酬善政,擁篲賁臨郡齊迎。」的極高聲譽。因贛東北戰亂,璠攜家安居袁郡宜春白芒,成為江西分宜白芒鄧家的始祖,享年72歲,葬於白芒蟠龍形。

沈彬:

沈彬,字子文,筠州高安人。少孤,苦學。應舉不策。乾符中,(公元八七七年左右)南遊湖、湘,隱雲陽山數年。又遊嶺表,約二十年,始還吳中。與僧虛中、齊己為詩友。時南唐李升鎮金陵,旁羅俊逸儒宿。彬應闢,知升欲取楊氏,因獻畫山水詩云:「須知筆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頓難」。升大喜,授秘書郎。保大中,以吏部侍郎致仕。歸,徙居宜春。時年八十餘。李璟以舊恩召見,賜粟帛官其子。彬著有詩集一卷,《唐才子傳》傳於世。

劉元高:

劉元高,字仲山,宋代高安縣人。淳祐十年(1250)進士。曾官柳城主簿,寧都、侯官知縣,御史。與姚勉、胡仲雲同為高安,併合稱「高安三俊」。著有《漢史意抄》、《書史續抄》、《貴華錄》、《山居稿》、《三劉家集》。

釋惠洪:

釋惠洪,字覺範,俗姓彭,北宋筠州(今江西高安)人。少年時嘗為縣小吏,黃山谷喜其聰慧,教令讀書。後為海內名僧。以醫識張天覺。大觀中入京,其得祠部牒為僧,往來郭天信之門。政和元年,張、郭得罪,覺範決配朱崖,著有《筠溪集》、《冷齋夜話》等書。

任濤:

任濤 ,唐代詩人,今江西上高人。生卒年、字號、生平均不詳,約公元八八零年前後在世。與張喬、喻坦之、鄭谷等人並稱"鹹通十哲"。

白採:

白採,江西高安人,出身於商業地主家庭。1911年從筠北小學畢業後繼續刻苦自修。早年在高安女子學校任教,開始作詩習畫。後畢業於上海美術專門學校,任教於上海立達學園、廈門集美學校。1924年寫成著名長詩《羸疾者的愛》。這首詩歌頌為生命的尊嚴而獻身的人,單純、質樸而又充滿力量,被朱自清譽為「這一路詩的押陣大將」。

1925年秋執教於上海江灣立達學園。1926年初應聘到廈門集美學校農林部任教,暑假動身到瀘杭一帶漫遊,剛到吳淞口即病逝於船上。

李建華:

李建華,原名塗秀庚,女,江西高安市城郊塗家莊人。1931年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報務員。1934年參加長徵,是走完全程的30名紅軍女戰士之一。

1937年調任新四軍第四支隊電臺報務主任,參加抗日戰爭。1945年,調延安中央黨校工作。1946年,調任中共佳木斯市委委員兼一區區委書記。次年去世,年僅35歲。

吳有訓:

吳有訓,字正之,江西高安人,物理學家、教育家,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稱為中國物理學研究的「開山祖師」。

吳有訓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對X射線、特別是對散線和吸收方面的研究。20世紀20年代,在X射線散射研究中以系統、精湛的實驗和精闢的理論分析為康普頓效應的確立和公認作出了貢獻;回國後開創X射線散射光譜等方面的實驗和理論研究,創造性地發展了多原子氣體散射X射線的普遍理論。他為中國物理學人才培養作出了貢獻,錢三強、錢偉長、楊振寧、鄧稼先、李政道等學者都曾是他的學生。

當然,高安還有很多歷史名人,你還知道哪些高安歷史名人呢?

相關焦點

  • 原平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佛教十宗之淨土宗的開山祖師!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張楊:張楊,字稚叔,并州雲中(今山西原平縣西南)人,東漢末年群雄之一,割據河內。漢末宦官專權,他奉大將軍何進之命回并州募兵,此後一直留在上黨攻打山賊。曾被匈奴單于擄掠為人質。
  • 句容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道教靈寶派祖師!
    這裡的茅山地處句容、金壇兩地交界處,南北約長10千米,東西約寬茅山是中國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被道家稱為「上清宗壇」,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譽。這裡的寶華山位於句容市西北部,與南京接壤,原名花山,因春天黃花漫山而得名,後因南北朝梁代高僧寶志來此結庵講經,遂易名寶華山,素有「林麓之美,峰巒之秀,洞壑之深,煙霞之勝」四大奇景。
  • 京山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九宮山開山道祖、御製道派的創始人!
    這裡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第二次農民大起義「綠林起義」的發源地,也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發祥地,史稱「光武中興,兆於綠林」,距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綠林好漢」一詞正是起源於此。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安丘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第一位女海洋學家!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吳金鼎:吳金鼎,字禹銘,山東省安丘市萬戈莊人。幼年家貧,由外祖母供應上學,先後就讀於安丘德育中學、濰縣廣文中學(今濰坊二中)和齊魯大學。1926年考入清華學校 (清華大學前身)國學研究院攻讀人類學專業。1930年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任職。
  • 襄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精武英雄!
    雄據漢水中遊,歷史久遠,自東漢劉表蒞襄作荊州牧治始,歷為州、郡、府、縣治。舊城作為軍壘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時由原土城改為磚城,襄陽古城被歷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築防禦體系之一,也是中國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禦建築。這裡的古隆中風景區,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諸葛亮和其叔父隱居之地。
  • 萊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紅十字會創始人!
    其字體承隸啟楷,書法謹嚴渾厚,蒼勁飄逸,歷來為金石家、書法家所推崇,是研究中國字體演變和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國內外著名書法家、學者接踵而至,訪謁碑林,並留下了大量的書畫墨寶。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開平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這裡的開平碉樓位於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境內,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德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特級英雄」、民族英雄!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高節:高節,字公秉,號竹亭,別好大鶴,四川羅江縣人 。明嘉靖十一年(1532)林大欽榜進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編修。高節與其兄高簡、弟高第俱以文章馳名,人稱「三高」。嘉靖二十三年(1544),高節出任會試同考官。被捲入科場作弊案,發配充軍。
  • 日本柔道術開山祖師是中國人
    創始人卻是旅日僑胞陳元贇(1587—1671),陳元贇,是浙江餘杭人,是我國明清之際的一位傑出學者。陳在國內,參加科舉考試,未能考中。33歲東渡日本,直至以85歲高齡終老於斯,他的大半生都是在日本度過的。他曾在日本教授詩文書法、傳授制陶技藝,對日本的文學革新和學術活動,都產生過重大影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是日本柔道的一位開山祖師。
  • 義烏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義烏史上唯一的狀元!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馮雪峰:馮雪峰,原名福春,筆名雪峰、畫室、洛陽等,浙江義烏人。現代著名詩人、文藝理論家。馮雪峰曾作為湖畔詩派的表達人物謳歌純真的愛情和友誼,表現人性的愛與美的主題,其中洋溢著青春活力的興致與情趣。
  • 天長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皖東地區唯一的狀元!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朱壽昌:朱壽昌,字康叔,宋揚州天長(今安徽天長)人。《宋史》載有他棄官千裡尋母之事,他是流傳甚廣的所謂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一位。他是清代一位不可多得的多才多藝的文學藝術家和天才。少年時期,家境豐裕,且天資過人,勤奮好學。20歲,父母相繼去世。宣鼎一味讀書,家道開始中落。26歲時,入外家為婿。1858年,太平軍攻佔天長後,攜家離鄉,飄零四海。40歲時,開始創作《夜雨秋燈錄》。在戲曲創作上也有很高成就,代表作有《返魂香傳奇》等。
  • 當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玉泉寺住持,明代詩僧!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聶豫:聶豫,湖北省當陽市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在武昌方言學堂讀書時與革命黨人蔣翊武、張難先、孫武等人常相過從,並以漢口滿春園為地下聯絡機關,接納革命黨人。1911年武昌起義後,聶豫任湖北軍政府軍務部參議,化裝渡江偵察,策反清軍一機槍連長反正。漢陽失守後,主張堅守武昌待援,親率士兵挖壕備戰,誓與武昌共存亡。
  • 梅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開國十大元帥之一!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仇士良:仇士良,字匡美,循州興寧(今廣東興寧市)人。唐朝時期宦官,左監門衛將軍仇文晟之子。唐順宗時期,淨身進入東宮,侍候太子李純。玩弄權術,穩步高升。青年時加入中國同盟會,投身辛亥革命和討袁護法等一系列活動。古直在參與社會變革以及從事教學的過程中,創辦了梅州中學、龍文公學、高要初級師範等學校。在任封川縣、高要縣縣長期間,興辦教育、育苗造林、興修水利,做過不少益於民生的事。古直辭官後,隱居廬山,研究國學,專心著述。後來,被聘為國立廣東大學(隨後改名為中山大學)文學教授,中文系主任,從事中文教育,執教十餘年。
  • 中國廬山一脈的黃金聖鬥士,童虎是開山祖師,紫龍兒子是新生代!
    在中國廬山五老峰一代,傳承著天秤座黃金聖鬥士一派。作為開山祖師的童虎,更是一個人在五老峰靜坐了幾百年。那麼,除了童虎老師以外,廬中國廬山一脈的黃金聖鬥士還有哪些呢?開山祖師—童虎童虎原本是上一代的天龍座青銅聖鬥士,後來因為優秀的表現,成為天秤座的黃金聖鬥士。在戰勝冥王哈迪斯之後,童虎被女神雅典娜安排在廬山五老峰上,成為封印的監視者,並且開創了廬山一脈!在聖鬥士星矢的故事中,童虎並沒有太多的表現機會,唯一的亮點在於最開始與史昂的戰鬥中。
  • 海口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與包拯齊名的清官!
    秀英炮臺與天津大沽口炮臺、上海吳淞炮臺、廣東虎門炮臺同為清代晚期聞名遐爾的海岸炮臺,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這裡的瓊臺書院是海南著名的名勝古蹟,位於海口市瓊山區府城鎮文莊路,相傳是後人為紀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學士丘浚而建。始建於清朝康熙四十年(1705年,)據傳由於丘浚號瓊臺,人稱瓊臺先生,故書院由此得名。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
  • 王船山的高等自信:我天生是作聖人、當開山祖師的
    陳寅恪先生在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審查報告中說:「佛教經典云:『佛為一大因緣出現於世。』中國自秦以後,迄於今日,其思想演變之歷程,至繁至久,要之,只為一大事因緣,即新儒學之產生及其傳衍而已。」 有事,語出佛教經典。《法華經·方便品》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
  • 宣城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把天花治好了!
    唐代詩人李白一曲《贈汪倫》使潭顯名於世,成為歷史名勝。潭兩岸,有汪倫踏歌送別李白處東園古渡、踏歌岸閣、壘玉墩、書板石、彩虹崗、謫仙樓、釣隱臺、懷仙閣、汪倫墓等景點。這裡不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梅堯臣: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
  • 東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東陽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
    這裡的橫店影視城,是集影視、旅遊、度假、休閒、觀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區,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歷史場景成為國家重點旅遊景點。1996年,為配合著名導演謝晉拍攝歷史巨片《鴉片戰爭》而建,並對社會正式開放。這裡的東白山位於浙江省中部,主峰太白尖位於浙江金華東陽市虎鹿鎮。自古以來為浙中名山之首,是浙中地理上的「屋脊」,也是古越文化濫觴於會稽的崇高象徵。
  • 高密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高密三賢之一!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鄭玄:鄭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縣(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東漢末年儒家學者、經學大師。鄭玄曾入太學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統曆》《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和《左傳》等,最後從馬融學古文經。
  • 濰坊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梨花槍的創始人!
    這裡的十笏園,位於山東濰坊市胡家牌坊街中段,是中國北方地區的古典園林袖珍式建築,有「魯東明珠」的美譽。園中的硯香樓原是明朝嘉靖年間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後於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被濰坊首富丁善寶以重金購得,在硯香樓的基礎上建了整座園林,康有為曾在園中居住三個晚上後寫了《十笏園留題》:「峻岭寒松蔭薜蘿,芳池水石立紅荷。我來山下凡三宿,畢至群賢主客多。」